一种湿式报警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3807发布日期:2021-06-01 23:2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式报警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式报警阀。



背景技术:

湿式报警阀是一种只允许水单向流入喷水系统并在超过规定流量下报警的一种单向阀。正常情况下,由于阀瓣的自重和阀瓣前后所受水的总压力不同,阀瓣处于关闭状态(阀瓣上面的总压力大于阀芯下面的总压力)。发生火灾时,闭式喷头喷水,报警阀上面水压下降,此时阀瓣前水压大于阀瓣后水压,于是阀瓣开启,向立管及管网供水,同时水沿着报警阀的环形槽进入延时器及报警系统,发出火警信号并启动消防泵,由于缺乏一定的缓冲机构,阀瓣在回旋复位时容易受到与其形成密封的阀座碰撞损伤,造成密封性能较差导致封闭不严,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湿式报警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报警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湿式报警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阀体的上端设有出水口,阀体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一段上设有阀腔,进水口、阀腔和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阀腔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支撑圆环上安装有可活动的阀座,支撑圆环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铰接有与阀座形成软密封的阀瓣,所述阀座呈t型结构,阀座的竖向段插接在支撑圆环的内圈上,阀座的横向段设置在支撑圆环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圆环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倒t型槽,阀座的横向段下端连接有匹配插入倒t型槽内的倒t型杆,倒t型杆的下端面与倒t型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使阀座发生上下移动的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倒t型杆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倒t型杆呈等距环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的内圈下端面呈减少水流阻力的圆台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圆环内圈上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入内圈与阀座竖向段外壁形成密封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与阀瓣形成密封处均呈倒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湿式报警阀,阀瓣在回位时,与阀座接触,阀座向下压缩一段距离,阀瓣与阀座形成软接触,极大的降低了硬接触带来的碰撞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体1、进水口11、出水口12、阀腔13、支撑圆环2、密封圈21、倒t型槽22、阀座3、倒t型杆31、压缩弹簧32、阀瓣4、支撑杆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湿式报警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下端设有进水口11,阀体1的上端设有出水口12,阀体1位于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的一段上设有阀腔13,进水口11、阀腔13和出水口12依次连通,阀腔13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2,支撑圆环2上安装有可活动的阀座3,支撑圆环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上铰接有与阀座3形成软密封的阀瓣4。

阀座3呈t型结构,阀座3的内圈下端面呈减少水流阻力的圆台结构,阀座3的竖向段插接在支撑圆环2的内圈上,支撑圆环2内圈上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入内圈与阀座3竖向段外壁形成密封的密封圈21,使阀座3与支撑圆环2之间形成密封作用,防止水从缝隙向外流出,阀座3与阀瓣4形成密封处均呈倒角设置,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阀座3的横向段设置在支撑圆环2的上端面,支撑圆环2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倒t型槽22,阀座3的横向段下端连接有匹配插入倒t型槽22内的倒t型杆31,倒t型杆31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倒t型杆31呈等距环形分布,受力均匀,倒t型杆31的下端面与倒t型槽22的底壁之间连接有使阀座3发生上下移动的压缩弹簧32。

本湿式报警阀,阀瓣4在回位时,与阀座3接触,在压缩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阀座3向下压缩一段距离,形成缓冲效果,阀瓣4与阀座3形成软接触,极大的降低了硬接触带来的碰撞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湿式报警阀,包括阀体(1),阀体(1)的下端设有进水口(11),阀体(1)的上端设有出水口(12),阀体(1)位于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之间的一段上设有阀腔(13),进水口(11)、阀腔(13)和出水口(12)依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13)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2),支撑圆环(2)上安装有可活动的阀座(3),支撑圆环(2)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上铰接有与阀座(3)形成软密封的阀瓣(4),所述阀座(3)呈t型结构,阀座(3)的竖向段插接在支撑圆环(2)的内圈上,阀座(3)的横向段设置在支撑圆环(2)的上端面,所述支撑圆环(2)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倒t型槽(22),阀座(3)的横向段下端连接有匹配插入倒t型槽(22)内的倒t型杆(31),倒t型杆(31)的下端面与倒t型槽(22)的底壁之间连接有使阀座(3)发生上下移动的压缩弹簧(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报警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倒t型杆(31)的数量多于三个,且多个倒t型杆(31)呈等距环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报警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的内圈下端面呈减少水流阻力的圆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报警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环(2)内圈上侧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嵌入内圈与阀座(3)竖向段外壁形成密封的密封圈(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报警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3)与阀瓣(4)形成密封处均呈倒角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式报警阀,包括阀体,阀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阀体的上端设有出水口,阀体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一段上设有阀腔,进水口、阀腔和出水口依次连通,所述阀腔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圆环,支撑圆环上安装有可活动的阀座,支撑圆环的上端一侧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铰接有与阀座形成软密封的阀瓣。本湿式报警阀,阀瓣在回位时,与阀座接触,阀座向下压缩一段距离,阀瓣与阀座形成软接触,极大的降低了硬接触带来的碰撞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庄超渊;孙哲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闽太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1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