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7455发布日期:2021-05-07 19:4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房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机房运维监控是一个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控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系统监控对象主要是机房动力和环境设备等设备,摄像监控属于机房运维监控的一部分,摄像监控一般会在机房顶部的对角位置设置有两个摄像头,以保证监控范围全面,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但是摄像头一般固定在顶部,需要工作人员登高进行拆卸,检查和操作都较为麻烦。

如现有公告号cn2091304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外壁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顶部内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电动导轨,且电动导轨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盒,且安装盒的两端外壁分别与限位槽的两端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安装有竖直放置的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水平放置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外壁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安装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外壁通过螺栓安装有同一个摄像头。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电动推杆由于行程开关容易失灵(特别在潮湿环境中),离合器调节传递的力矩误差大、因而停位不准,过载保护不可靠,经常烧坏电动机或损坏传动零件,且离合器过载脱离时噪音超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其具有可以装置稳定,噪音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移动装置,所述自动移动装置包括电机与第一转杆,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杆远离所述电机一侧铰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所述第一转杆一侧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一转杆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底座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轴线与所述滑轨轴向方向的延长线相交,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远离所述转动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控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电机,电机控制第一转杆做围绕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做移动,带动与第二转杆铰接的滑块顺着滑轨做移动,直至到达需求的位置,升降装置可以对监控器的管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拆卸,使用安全可靠,稳定性强,寿命长,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架与卷杆,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滑块一侧,所述卷杆贯穿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板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卷杆外侧设有固定框,且所述固定框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两侧板,所述固定框远离所述滑块一侧开有槽口,所述卷杆卷有卷带,所述卷带贯穿于所述槽口,所述卷带远离所述卷杆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卷带一侧铰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连接杆一侧与所述监控器固定连接,所述卷杆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卷杆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升拉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拉装置可以控制卷带的回收与下放,回收时,升拉装置带动卷杆转动,使卷带绕在卷杆上,直至连接杆与固定框贴合,需要下放拆卸时,升拉装置反方向运动,直至卷带下放到合适的高度,拆卸监控器,方便对监控器进行拆卸与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升拉装置包括卷柱与拉带,所述卷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卷杆远离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拉带套设于所述卷柱,所述拉带的卡台与所述卷柱的卡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拉带,带动卷柱转动,卷柱带动卷杆转动,方便使用,卡台与卡槽相匹配可以保证拉带与卷柱的运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卷带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远离所述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柱的设置,可以固定卷带的运动路线,避免卷带随意摆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轨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在安装过程中的滑块滑离滑轨,避免损坏装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电机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可以方便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自动移动装置,打开电机,电机控制第一转杆做围绕电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第一转杆带动第二转杆做移动,带动与第二转杆铰接的滑块顺着滑轨做移动,直至到达需求的位置,升降装置可以对监控器的管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拆卸,使用安全可靠,稳定性强,寿命长,噪音小;

2.通过设置升拉装置,可以控制卷带的回收与下放,回收时,升拉装置带动卷杆转动,使卷带绕在卷杆上,直至连接杆与固定框贴合,需要下放拆卸时,升拉装置反方向运动,直至卷带下放到合适的高度,拆卸监控器,方便对监控器进行拆卸与安装;

3.通过设置升降柱,可以固定卷带的运动路线,避免卷带随意摆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例新型隐藏升降柱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隐藏固定框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动移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自动移动装置;21、电机;22、第一转杆;23、第二转杆;24、转动杆;25、滑块;26、滑轨;27、升降装置;271、固定架;272、卷杆;273、固定框;274、槽口;275、卷带;276、连接杆;277、支撑架;278、监控器;279、挡板;280、升拉装置;2801、卷柱;2802、拉带;3、拉环;4、升降柱;5、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与图3所示,为本实例新型所披露的一种机房运维监控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移动装置2,自动移动装置2包括电机21与第一转杆22,电机21固定连接于底座1,电机21的输出端与第一转杆22固定连接,第一转杆22远离电机21一侧铰接有第二转杆23,第二转杆23远离第一转杆22一侧通过转动杆24转动连接有滑块25,转动杆24贯穿第一转杆22且固定连接于滑块25,底座1设有滑轨26,滑轨26与滑块25滑动连接,电机21的轴线与滑轨26轴向方向的延长线相交,转动杆24远离滑块25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27,升降装置27远离转动杆24一侧固定连接有监控器278,打开电机21,电机21控制第一转杆22做围绕电机21输出轴的旋转运动,第一转杆22带动第二转杆23做移动,带动与第二转杆23铰接的滑块25顺着滑轨26做移动,直至到达需求的位置,升降装置27可以对监控器278的管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拆卸,使用安全可靠,稳定性强,寿命长,噪音小。

参照图2所示,升降装置27包括固定架271与卷杆272,固定架271固定连接于转动杆24远离滑块25一侧,卷杆272贯穿于固定架271的两侧板且两者转动连接,卷杆272外侧设有固定框273,且固定框273两端可拆卸连接于两侧板,固定框273远离滑块25一侧一侧开有槽口274,卷杆272卷有卷带275,卷带275贯穿于槽口274,卷带275远离卷杆272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连接杆276,连接杆276远离卷带275一侧铰接有支撑架277,支撑架277远离连接杆276一侧与监控器278固定连接,卷杆272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279,卷杆27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升拉装置280,升拉装置280可以控制卷带275的回收与下放,回收时,升拉装置280带动卷杆272转动,使卷带275绕在卷杆272上,直至连接杆276与固定框273贴合,需要下放拆卸时,升拉装置280反方向运动,直至卷带275下放到合适的高度,拆卸监控器278,方便对监控器278进行拆卸与安装。

参照图2所示,升拉装置280包括卷柱2801与拉带2802,卷柱2801固定连接于卷杆272远离挡板279一侧,拉带2802套设于卷柱2801,拉带2802的卡台与卷柱2801的卡槽相匹配,通过拉拉带2802,带动卷柱2801转动,卷柱2801带动卷杆272转动,方便使用,卡台与卡槽相匹配可以保证拉带2802与卷柱2801的运动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连接杆276靠近卷带275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柱4,升降柱4远离连接杆276一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架271,升降柱4的设置,可以固定卷带275的运动路线,避免卷带275随意摆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2所示,滑轨26两端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设置可以防止装置在安装过程中的滑块25滑离滑轨26,避免损坏装置,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1所示,底座1远离电机21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环3,拉环3可以方便安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后,打开电机21,电机21带动第一转杆22转动,第一转杆22带动第二转杆23移动,与第二转杆23连接的滑块25顺着滑轨26移动,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电机21,固定滑块25的位置,拉动卷带275,使得卷带275带动卷柱2801旋转,卷柱2801带动卷杆272转动,对卷带275进行回收,升降柱4可以控制卷带275的回收运动的稳定性,使得连接杆276与固定框273贴合,固定住监控器278的位置,在需要拆取时,反方向拉动拉带2802,下放卷带275,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停止拉动拉带2802,进行拆卸,拆卸完成后,回收卷带275。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