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位工作台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89754发布日期:2021-05-11 14:3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位工作台的缓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对位工作台的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路基板生产过程中,都会将电路基板固定在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台上在对电路基板进行加工。

传统的自动化设备的工作台包括有支撑架和压板,压板是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当压板向下下压时会压紧产品(即电路基板),以定位电路基板进行冲孔。冲孔动作完成后,压板向上上升,此时电路基板产品可以被送到下一工位继续后期加工。在压板反复上升和下压的过程中,其起、停动作是快速的,在一瞬间实现起停,冲击力很大,长期使用会导致零部件磨损。除此之外,当还可以防止下压时无缓冲而导致产品损坏,以及上升时无缓冲而撞击毗邻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位工作台的缓冲结构,保障了使用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对位工作台的缓冲结构,包括支撑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压板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并带动上述压板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压板下压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以及支撑架和压板之间设有用于压板上升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第二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位于第一缓冲机构的侧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上述第一缓冲机构设置于气缸的输出轴上;该气缸固定于支撑架上,气缸的输出轴与压板相连接,气缸驱动压板上下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缓冲机构包括有安装杆、限位扣、限位板和缓冲垫;该安装杆的下端固定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并随输出轴上下活动,且安装杆下端套设有一软胶块,且软胶块的底面抵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顶面上,软胶块的顶面抵于压板的底面上;上述安装杆的顶端凹设有卡槽,该限位扣卡扣于卡槽中固定;该限位板和缓冲垫均套设于安装杆的上端,且限位板抵于缓冲垫与限位扣之间,该缓冲垫抵于压板与限位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杆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对应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凹设有内螺纹孔,外螺纹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缓冲垫为软质聚氨酯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板的底面凹设有用于收纳上述软胶块的沉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块、导杆、轴承件、限位扣和缓冲垫;该固定块固定于支撑架上,该导杆竖直固定于固定块上;该轴承件套设于导杆上并锁固于压板的顶面上并随压板沿着导杆上下来回活动;上述导杆的顶端凹设有卡槽,该限位扣卡扣于卡槽中固定;该缓冲垫套设于导杆的上端并沿着导杆于轴承件与限位扣之间上下来回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为四个,其分别设置于支撑架的四个拐角处,对应的,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为四个,其间隔排布于支撑架和工作台的四个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带动压板下压,再压板与电路基板接触后,压板会向上活动一定距离进一步压缩第一缓冲机构,避免压板过度压紧电路基板,从而避免电路基板被压伤;及通过支撑架和压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机构,其避免压板过度上升而撞坏相关机构。除此之外,第一缓冲机构和第二缓冲机构还保护了压板自身在上升和下降时,防止瞬间起、停而造成磨损。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缓冲机构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压板下压后被第一缓冲机构保护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压板下压后被第二缓冲机构保护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撑架20、压板

201、沉孔30、驱动机构

301、内螺纹孔40、第一缓冲机构

41、安装杆42、限位扣

43、限位板44、缓冲垫

45、软胶块50、第二缓冲机构

51、固定块52、导杆

53、轴承件54、限位扣

5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支撑架10、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压板20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并带动上述压板上下活动的驱动机构30。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30为气缸,上述第一缓冲机构40设置于气缸的输出轴上;该气缸固定于支撑架10上,气缸的输出轴与压板20相连接,气缸驱动压板20上下来回活动。

该驱动机构30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压板下压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40,第一缓冲机构40包括有安装杆41、限位扣42、限位板43和缓冲垫44。该安装杆41的下端固定于驱动机构30的输出轴上并随输出轴上下活动,具体而言,安装杆41的下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对应的,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凹设有内螺纹孔301,外螺纹与内螺纹孔301螺纹连接。且安装杆41下端套设有一软胶块45,且软胶块45的底面抵于驱动机构30的输出轴顶面上,软胶块45的顶面抵于压板20的底面上,从而支撑起压板20运动。

上述安装杆41的顶端凹设有卡槽,该限位扣42卡扣于卡槽中固定。该限位板43和缓冲垫44均套设于安装杆41的上端且限位板43位于缓冲垫44的上方。限位板43抵于缓冲垫44与限位扣42之间,该缓冲垫44抵于压板20与限位板4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44为软质聚氨酯材料。

如图6所示,当驱动机构30驱动压板20向下下压时,驱动机构30联动缓冲垫44下压压板20向下运动,且缓冲垫44压缩,当压板20于支撑架10上的电路基板接触时,缓冲垫44会进一步压缩,避免压板20与支撑架10上的电路基板硬性接触,从而起到保护缓冲作用。且上述压板20的底面凹设有用于收纳上述软胶块45的沉孔201,当压板20压工件时,软胶块45收纳于沉孔201内。

支撑架10和压板20之间设有用于压板20上升时起到缓冲保护作用的第二缓冲机构50,第二缓冲机构50位于第一缓冲机构40的侧旁。第二缓冲机构50包括固定块51、导杆52、轴承件53、限位扣54和缓冲垫55;该固定块51固定于支撑架10上,该导杆52竖直固定于固定块51上。该轴承件53套设于导杆52上并锁固于压板20的顶面上并随压板20沿着导杆52上下来回活动。上述导杆52的顶端凹设有卡槽,该限位扣54卡扣于卡槽中固定。该缓冲垫55套设于导杆52的上端并沿着导杆52于轴承件53与限位扣54之间上下来回活动。

如图7所示,当压板20上升时,带动轴承件53沿着导杆52一起上升,上升一定高度后,轴承件53压缩缓冲垫55,避免压板20过度上升而撞坏相关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0为四个,其分别设置于支撑架10的四个拐角处,对应的,第一缓冲机构40和第二缓冲机构50为四个,其间隔排布于支撑架10和工作台20的四个拐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在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机构,第一缓冲机构带动压板下压,再压板与电路基板接触后,压板会向上活动一距离进一步压缩第一缓冲机构,避免压板过度压紧电路基板,从而避免电路基板被压伤;及通过支撑架和压板之间设有第二缓冲机构,其避免压板过度上升而撞坏相关机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