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测试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21066发布日期:2021-07-27 13:2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测试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带外六方卡套管端接的测试接头。



背景技术:

在软管成套件制成后,往往需要通过压力测试方可出货。软管成套件的常用接口形式之一为卡套管端接,软管成套件在压力测试时,需要将软管的接口和压力源连接起来。当软管成套件接口为卡套管端接时,需要将螺母、卡套依次套在卡套管端接上,再将螺母与测试接头本体连接起来。安装后,由于卡套的箍紧及变形,卡套管端接与卡套、螺母很难拆分。另外,在压力测试时,无论用什么方式连接卡套管端接与压力源,卡套管端接与测试接头都会受到轴向介质推力,因此需要将卡套管端接和测试接头固定在夹具体上,一方面导致夹具体很笨重,另一方面需要从夹具体上不间断的安装和拆卸软管成套件,测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管测试接头。本实用新型包括接头本体、六方套本体、六方套内套上配件、六方套内套下配件、按钮、限位环、复位弹簧,所述接头本体包括设置在前端的导长段、中部的密封段以及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六方套本体右端连接,所述六方套内套下配件、六方套内套上配件依次设置在所述六方套本体左端,所述六方套本体左端设置有六方内孔,所述六方套内套上配件有经所述六方内孔沿其中心轴线旋转切除30°而形成的第一内孔,所述六方套内套下配件有经所述六方内孔沿其中心轴线旋转30°后切除而形成的第二内孔,所述限位环相邻所述六方套内套上配件设置在所述六方套本体内,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六方套本体上,其下端与所述限位环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环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限位环下端的台阶孔中,所述台阶孔在其朝向所述六方套内套上配件的一侧形成有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段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段与所述连接段形成的轴肩处设置有推力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尺寸相对较小,制造成本低;易于安装和拆卸,使用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软管成套组件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六方套内套下配件结构透视图;

图4为六方套内套上配件结构透视图;

图5为六方套本体结构透视图,其中包含六方套内套下配件、六方套内套上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接头62包括接头本体20、六方套本体34、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六方套内套下配件42、按钮16、限位环32、复位弹簧38。接头本体20由设置在前端的导长段18、中部的密封段22、连接段24、以及后端的六方段26和接口段28组成。导长段18与密封段22过渡连接,导长段18外径小于密封段22的外径。接口段28上设置有常用螺纹接口或快插接口,可以快捷的与气源端连接。六方套本体34大致呈圆筒形,其左端设置有六方内孔50,右端与接头本体20的连接段24螺纹连接。具体地,接头本体20的连接段24上设置有外螺纹,六方套本体34的右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内螺纹。当需要较大力矩时,可借助工具夹持住接头本体20后端的六方段26进行拧紧。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六方套本体34与接头本体20相对转动,还可通过紧钉螺钉52进行紧固。六方套本体34中间镂空,一方面减轻整体重量,另一方面便于观察连接。六方套内套下配件42、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呈圆饼状,有基本相同的外轮廓,依次设置在六方套本体34左端。参照附图3-4,六方套内套下配件42有经六方内孔50沿其中心轴线旋转30°后切除而形成的第二内孔64,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有经六方内孔50沿其中心轴线旋转切除30°而形成的第一内孔66。六方套本体34、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六方套内套下配件42均采用不锈钢热扎棒材加工制成,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和六方套内套下配件42内孔采用线切割放电加工制成。

限位环32相邻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设置在六方套本体34中,按钮16设置在六方套本体34上,下端与限位环32螺纹连接。复位弹簧38设置在限位环的底部。当向下按动按钮16时,按钮16带动限位环32向下运动,限位环32压缩复位弹簧38。当松开按钮16时,复位弹簧38向上推动限位环32复位。为了保证限位环32在轴向上的运动,限位环32底部连接有定位螺丝48。定位螺丝48上端与限位环32底部螺纹连接,下端为销轴结构。

软管成套组件10包括连接在软管端部的卡套管端接12,具体参见附图2。测试时,将接头本体20的接口段28连接在气源端。握紧六方套本体34,向下持续按住按钮16,缓慢将接头本体20的导长段18插入卡套管端接12的内孔中。导长段18一方面可提供安装导向,另一方面能有效避免在测试时将卡套管端接12的直管外圆部分划伤。密封段22的外径被加工成与卡套管端接12内孔配合的尺寸,随着导长段18的插入,密封段22逐渐与卡套管端接12内孔形成密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为了在密封段22与卡套管端接12内孔之间提供更好的密封,在密封段22上设置有环形槽30,环形槽30内设置有密封件14。

当卡套管端接12接近六方套本体34的左端时,将卡套管端接12的六方58调整成与六方套本体34左端的六方内孔50对齐,此时六方58处于位置c。待六方58的前端面56与限位块32接触时,将软管成套组件10逆时针转动30°直至转不动为止。如附图5所示,此时六方58正好处于位置d。将软管成套组件10与测试接头62相向拉一下,然后顺时针轻轻转动软管成套组件10,若软管成套组件10与测试接头62无相对松脱,则说明测软管成套组件10与测试接头62已经连接好。与位置d同一个六方位的六个地方的六方套与卡套管端接六方58的六个角接触,提供端面接反向推力。e位置限制了卡套管端接六方58顺时针活动,防止卡套管端接六方58从位置c处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复位弹簧38设置在限位环32下端的台阶孔40中,台阶孔40在其朝向六方套内套上配件46的一侧形成有凸起54,凸起54用于限制卡套管端接12的六方端面。当松开按钮16,按钮16在复位弹簧38的作用下正常弹起。限位环32下端的凸起54正好抵靠在卡套管端接12的六方端面56上,从而限制卡套管端接12。

加压测试时,接头本体20受到介质给它一个向右的推力,卡套管端接12受到介质给它一个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由于卡套管端接12的六方处于d位置,接头本体20又与六方套本体34连接,因此接头本体20与卡套管端接12受的介质力平衡。优选地,密封段22与连接段24形成的轴肩处设置有推力弹簧36。当软管成套组件10与测试接头62连接时,随着密封段22进入卡套管端接12的内孔,卡套管端接12逐渐压缩推力弹簧36。由于接头本体20与六方套本体34的刚性连接,在软管成套组件10完成与测试接头62的连接后,推力弹簧36可将压缩的动能转为对卡套管端接12的轴向推力,使得与卡套管端接12的连接更可靠。

测试完成后,手握六方套本体34,向下持续按住按钮16,朝测试接头62方向推动软管成套组件10,直至卡套管端接12的六方58与限位环32接触,顺时针转动软管成套组件10,六方58从位置d转至位置c。反向将软管成套组件10从测试接头62中拉出,松开按钮16即可。

本实用新型已经参考优选的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内容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通过阅读本说明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对该结构构思出许多的修改和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