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20971发布日期:2021-06-25 16:2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松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传统螺母在锁紧之后,受振动作用往往会发生松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来越松,甚至整个螺母掉出。尤其是用于锁定哑铃、杠铃等健身器械的配重片时,螺母发生松动、松脱,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因此,研发一种新型防松螺母,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松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包括螺母件和胀紧件,

所述螺母件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一体成型,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容纳胀紧件的间隔空间,外筒后端与内筒后端连接;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筒的筒壁设有四个缺口,形成四个弹性瓣片,弹性瓣片外壁设有凸起,且前端外壁设有一外斜面;

所述胀紧件呈筒状,包括筒部,筒部前端设有预紧部,筒部后端内壁设有倒钩部,倒钩部与弹性瓣片外壁的凸起相扣;所述筒部前端内壁设有与弹性瓣片前端外壁外斜面相向挤压的内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后端与内筒后端通过连接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呈喇叭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外壁设有防滑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内壁的内螺纹为两圈。

常态下,胀紧件通过倒钩部与螺母件的弹性瓣片外壁的凸起相扣连接为一体,二者相对固定而不分离;锁紧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套在螺杆上旋转,旋转至抵住配重片或其他物件表面时,胀紧件前端开始逐渐顶紧,在螺母件进一步旋转向前推进的作用下,内筒部前端的外斜面受胀紧件前端内斜面的作用,使弹性瓣片内侧的内螺纹咬紧螺杆,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螺母件的弹性瓣片也反作用于胀紧件的内斜面,使胀紧件进一步顶紧配重片或其他物件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螺母通过螺母件的弹性瓣片结构,以及螺母件前端外斜面和胀紧件前端内斜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推进顶紧和一个向后胀紧弹性瓣片压合的作用力,有效防止螺母的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端的正投影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平面剖面图。

图5是图3中a-a处的立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包括螺母件1和胀紧件2,

所述螺母件1包括外筒101和内筒102,外筒101和内筒102一体成型,外筒101和内筒102之间设有容纳胀紧件2的间隔空间103,外筒101后端与内筒102后端连接;所述内筒102的内壁设有内螺纹104,内筒102的筒壁设有四个缺口105,形成四个弹性瓣片106,弹性瓣片106外壁设有凸起107,且前端外壁设有一外斜面108;

所述胀紧件2呈筒状,包括筒部201,筒部201前端设有预紧部202,筒部201后端内壁设有倒钩部203,倒钩部203与弹性瓣片106外壁的凸起107相扣;所述筒部201前端内壁设有与弹性瓣片106前端外壁外斜面108相向挤压的内斜面204。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101后端与内筒102后端通过连接筋109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101呈喇叭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101外壁设有防滑凹凸结构110。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102内壁的内螺纹104为两圈。

常态下,胀紧件2通过倒钩部203与螺母件1的弹性瓣片106外壁的凸起107相扣连接为一体,二者相对固定而不分离;锁紧操作时,将本实用新型套在螺杆上旋转,旋转至抵住配重片或其他物件表面时,胀紧件2前端开始逐渐顶紧,在螺母件1进一步旋转向前推进的作用下,内筒102部前端的外斜面108受胀紧件2前端内斜面204的作用,使弹性瓣片106内侧的内螺纹104咬紧螺杆,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螺母件1的弹性瓣片106也反作用于胀紧件2的内斜面204,使胀紧件2进一步顶紧配重片或其他物件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件和胀紧件,

所述螺母件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一体成型,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容纳胀紧件的间隔空间,外筒后端与内筒后端连接;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筒的筒壁设有四个缺口,形成四个弹性瓣片,弹性瓣片外壁设有凸起,且前端外壁设有一外斜面;

所述胀紧件呈筒状,包括筒部,筒部前端设有预紧部,筒部后端内壁设有倒钩部,倒钩部与弹性瓣片外壁的凸起相扣;所述筒部前端内壁设有与弹性瓣片前端外壁外斜面相向挤压的内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后端与内筒后端通过连接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呈喇叭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外壁设有防滑凹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内壁的内螺纹为两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松螺母,包括螺母件和胀紧件,所述螺母件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之间设有容纳胀紧件的间隔空间,外筒后端与内筒后端连接;所述内筒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内筒的筒壁设有四个缺口,形成四个弹性瓣片,弹性瓣片外壁设有凸起,且前端外壁设有一外斜面;所述胀紧件呈筒状,包括筒部,筒部前端设有预紧部,筒部后端内壁设有倒钩部,倒钩部与弹性瓣片外壁的凸起相扣;筒部前端内壁设有与弹性瓣片前端外壁外斜面相向挤压的内斜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松螺母通过螺母件的弹性瓣片结构,以及螺母件前端外斜面和胀紧件前端内斜面的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推进顶紧和一个向后胀紧弹性瓣片压合的作用力,有效防止螺母的松脱。

技术研发人员:王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姣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