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26540发布日期:2021-07-13 15:0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的双轴同心的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

目前,公开号为cn101338810a,公开日为2009年1月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轴伸输入垂直双轴输出的减速机,包括箱体、输入轴、传动齿轮和输出轴,箱体装有输入轴、输出轴,输入轴由传动齿轮传动输出轴,输入轴为双轴伸结构,输入轴传动垂直输出轴的传动齿轮为传动锥齿轮,传动锥齿轮由固装在输入轴的小锥齿轮和固定安装在输出轴的大锥齿轮啮合构成,输出轴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装在另一输出轴上的被动齿轮,实现双轴减速输出。

在这种双轴伸输入垂直双轴输出的减速机中,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主动斜齿轮和被动齿轮,因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实现两个输出轴的联动;但是因两个输出轴在通过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联动时,主动斜齿轮和从动斜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造成两个输出轴的转动方向相反,难以满足需要两个输出轴同向转动的安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一个输入轴带动至少两个同向输出,输出动力好精度高的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减速装置体积庞大,不能同轴同向双输出,输出动力不足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可以提供除了输出轴以外的蜗轮蜗杆传动输出,实现一输入三输出,提高输出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减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出少,输出方式单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输入轴,输入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中间轴,中间轴通过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一太阳轮,在第一输出轴上套接有行星架,第一太阳轮与第一齿圈啮合,第一齿圈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第一太阳轮同时还与第一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第一行星轮通过行星轴安装在行星架上;第一齿圈的一侧设有第二齿圈,第二齿圈内设有第二行星轮和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轮也通过行星轴固定在行星架上,第二太阳轮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

两套行星装置参数、结构相同,一套行星装置主传动,另一套行星装配被动传动,特点是共用一根行星轴,最终实现同轴上二根不同方向的输出轴同时、同向、同步运行。由于第二套行星装置的内齿圈是浮动的,该内齿圈外圈上蜗轮齿形,同时实现了蜗轮副的传动。

中间轴的一端通过齿轮连接有输入轴,中间轴的另一端通过端部齿轮带动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的大齿轮转动,从而给第一输出轴提供动力,第一输出轴通过行星齿轮架结构带动第二输出轴动力输出,第二齿圈是转动的,这就给多方式输出提供了可能性,可以根据第二齿圈的齿数提供另一种变速输出,结构紧凑,同步性好。同时,行星齿轮架的传动输出方式,具有高载荷,大传动比的优点。

作为优选,在所述的第二齿圈的外圆周表面设有蜗轮齿,在第二齿圈与壳体之间设有蜗杆容纳空间。第二齿圈随着第二行星轮旋转,第二齿圈外圆周表面增设蜗轮齿,从而使得减速装置增加了蜗轮蜗杆形式的输出方式,提供了输出形式的多样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的直径相同,第一行星轮与第二行星轮的直径相同。

作为优选,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的行星架包括两个架体,两个架体通过行星轴连接,其中第一架体固定在第一输出轴上,第二架体固定在第二输出轴上。

作为优选,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的厚度之和。结构紧凑,让减速装置的体积更小。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一法兰盘,在第一输出轴的端部设有第一轴承,在第一轴承外设有第一油封。所述的第二输出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二法兰盘,在第二输出轴的端部设有第二轴承,在第二轴承外设有第二油封。对输出轴和支撑轴承实现有效润滑的同时保证润滑油不会泄漏。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具备下述优点:结构紧凑,能实现一输入三输出的输出方式,让输出模式多样化;第二齿圈转动,在第二齿圈的外圆周表面设置蜗轮齿,实现蜗轮蜗杆的输出传动方式,根据齿圈外圆周表面的齿数设置实现变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单轴输入多轴输出的减速装置,包括壳体16,在壳体16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箱盖24。在壳体16的下方布置有输入轴51,输入轴51上通过球轴承49实现支撑,在输入轴51上套接有小齿轮53,小齿轮53与大齿轮46啮合传动,带动固定有大齿轮46的中间轴35旋转。中间轴35的一端套接有球轴承,中间轴35的另一端套接有单列圆柱滚子轴承31,在中间轴35的另一端通过平键33固定有传动小齿轮34,传动小齿轮34与传动大齿轮30啮合传动,大齿轮46与球轴承之间设有间隔套32,传动小齿轮34与单列圆柱滚子轴承31之间也设有间隔套32。传动大齿轮30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5上,传动大齿轮20的转动带动第一输出轴25转动。第一输出轴25的一端套接有单列轴承28,单列轴承28外套接有第一箱盖22,第一箱盖22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端盖23,在第一输出轴25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法兰盘24,第一法兰盘24和第一端盖23之间设有第一油封27,第一油封27与单列轴承28相接,防止第一输出轴25的润滑油流出。

在第一输出轴25的另一端套接有第一太阳轮26,第一太阳轮26通过平键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5上,然后第一太阳轮26的端部通过制动垫片37和圆螺母38轴向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5上。第一太阳轮26外设有第一行星轮18,第一行星轮18通过无内圈滚针轴承19安装在行星轴20上,第一行星轮18外布置有第一齿圈17,第一齿圈17固定在壳体16的内壁上。在行星轴20上同时还套接与第一行星轮18平行布置的第二行星轮35,第一行星轮18和第二行星轮35的直径相同,第二行星轮35同时啮合有第二太阳轮39和第二齿圈36,第二太阳轮39通过平键固定在第二输出轴42上,第二输出轴42与第一输出轴25同轴。在第二齿圈36的外圆周表面外圆周表面设有蜗轮齿,在第二齿圈36与壳体16之间设有蜗杆容纳空间,可以通过安装蜗杆形成第三种输出方式。

第二输出轴42的端部通过圆螺母38和止动垫片37将第二太阳轮39的轴向固定。行星轴20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架包括两个架体,两个架体通过行星轴连接,行星轴20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21固定在两个架体上。其中第一架体29固定在第一输出轴25上,第二架体45固定在第二输出轴42上。第二输出轴42的端部通过单列轴承形成支撑,壳体的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端盖44,在第二输出轴42的端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法兰盘43,第二法兰盘43和第二端盖40之间设有第二油封41,第二油封41与单列轴承相接,防止第二输出轴42的润滑油流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