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25024发布日期:2021-09-22 21:03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


背景技术:

2.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然而,现有的摄像机存在一些不足,摄像机的拍摄范围不够广,使得某些景象不能被记录下来,此外,如果摄像机迎着光拍摄物体,会使得拍摄下来的物体偏暗,看不清楚。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包括固定盘、支撑柱、转动装置、连接板、机体以及顶壳,所述固定盘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盘的顶部,所述转动装置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柱,所述连接板的底部活动连接于转动装置,所述机体固定连接于连接板的顶部,所述顶壳固定连接于机体一侧,且顶壳内腔中设有防逆光装置。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柱、转动轴、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以及连接块,所述固定柱为“凹”字型结构,固定柱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柱,所述转动轴的两端活动连接于固定柱侧壁开设的通孔内壁,所述第一圆柱体的底部铰接于固定柱的一侧,且第一圆柱体的顶部开设有侧壁带有螺纹的盲孔,所诉第二圆柱体的底部设于第一圆柱体的盲孔内,且第二圆柱体外表面设有的螺纹与第一圆柱体盲孔螺纹相啮合,第二圆柱体与连接块底部通过球铰支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壳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防逆光装置包括滑动杆、偏振镜片、制动轮、把手以及从动板,所述滑动杆设有两个,且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壳内腔底部,所述偏振镜片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开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支架活动连接于滑动杆,所述制动轮设于顶壳侧壁内腔中,且制动轮活动连接于顶壳侧壁内腔,所述把手为t型结构,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制动轮,把手的另一端通过顶壳侧壁内腔一侧开设的通孔设于顶壳侧壁外表面,所述从动板一侧设有锯齿,且从动板的锯齿与制动轮相啮合。
9.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板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限位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1、该实用新型,通过转动装置,增大了摄像机的仰角,使的摄像机可以拍摄的范围
更广。
13.2、该实用新型,通过防逆光装置,使得从动板发生移动,继而遮住了部分的光线,达到防逆光的目的,由此即可使拍摄出的物体更加清晰。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防逆光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固定盘;2、支撑腿;3、支撑柱;4、转动装置;5、连接板;6、机体;7、顶壳;8、防逆光装置;9、固定柱;10、转动轴;11、第一圆柱体;12、第二圆柱体;13、连接块;14、滑动杆;15、偏振镜片;16、支架;17、制动轮;18、把手;19、从动板;20、限位板;21、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参看图1

3:一种防逆光大仰角摄像机,包括固定盘1、支撑柱3、转动装置4、连接板5、机体6以及顶壳7,固定盘1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1,支撑柱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固定盘1的顶部,转动装置4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柱3,连接板5的底部活动连接于转动装置4,机体6固定连接于连接板5的顶部,顶壳7固定连接于机体6一侧,且顶壳7内腔中设有防逆光装置8。
20.其中,转动装置4包括固定柱9、转动轴10、第一圆柱体11、第二圆柱体12以及连接块13,固定柱9为“凹”字型结构,固定柱9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支撑柱3,转动轴10的两端活动连接于固定柱9侧壁开设的通孔内壁,第一圆柱体11的底部铰接于固定柱9的一侧,且第一圆柱体11的顶部开设有侧壁带有螺纹的盲孔,所诉第二圆柱体12的底部设于第一圆柱体11的盲孔内,且第二圆柱体12外表面设有的螺纹与第一圆柱体11盲孔螺纹相啮合,第二圆柱体12与连接块13底部通过球铰支座连接,连接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壳7底部,通过转动装置4,可实现摄像机向上或向下抬起,增大了摄像机的仰角,使的摄像机可以拍摄的范围更广。
21.其中,防逆光装置8包括滑动杆14、偏振镜片15、制动轮17、把手18以及从动板19,滑动杆14设有两个,且滑动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壳7内腔底部,偏振镜片15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16,且支架16开设有相对的两个通孔,支架16活动连接于滑动杆14,制动轮17设于顶壳7侧壁内腔中,且制动轮17活动连接于顶壳7侧壁内腔,把手18为t型结构,把手1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制动轮17,把手18的另一端通过顶壳7侧壁内腔一侧开设的通孔设于顶壳7侧壁外表面,从动板19一侧设有锯齿,且从动板19的锯齿与制动轮17相啮合,从动板19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限位板20,限位板20可以防止从动板19在移动中滑落,通过防逆光装置8,使得从动板19发生移动,继而遮住了部分的光线,达到防逆光的目的,由此即可使拍摄出的
物体更加清晰。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转动装置4,由于固定柱9通过轴承活动支撑柱3,因此固定柱9可以去全方位的旋转,由于连接板5通过转动轴10活动连接于固定柱9,且第一圆柱体11铰接于固定柱9,第一圆柱体11与第二圆柱体12通过螺纹相啮合,且第二圆柱体12与连接块13底部通过球铰支座连接,连接块13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壳7底部,因此,当需要调整摄像机的拍摄角度时,转动第二圆柱体12,第二圆柱体12的底部沿着第一圆柱体11的盲孔移动,由此,即可实现摄像机向上或向下抬起,增大了摄像机的仰角,通过防逆光装置8,当摄像机需要拍摄物体由于逆光偏暗时,工作人员手持与偏振镜片15固定连接的支架16,使得支架16的通孔正对着滑动杆14,然后将支架16沿着滑动杆14推动,此时,工作人员转动把手18,由于把手18固定连接于制动轮17,因此,制动轮17随把手18而转动,由于从动板19与制动轮17相啮合,因此,从动板19发生水平方向的移动,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拍摄时的光线情况对把手18进行相应的旋转,使得从动板19发生移动,继而遮住了部分的光线,达到防逆光的目的。
2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