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3184发布日期:2021-08-24 12:0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生活中处处存在振动:心脏跳动、翅膀振动、播放及收听音乐,没有振动的生活无法想象。尽管振动无处不在,并用途颇多,但有时它们也具有破坏性。车轮不平衡会导致方向盘摇晃,振动会使螺钉松动或损坏滚珠轴承。即使是大型建筑,在共振频率下受到节律性的振动时,也会倒塌,因为共振系统会吸收大量的能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1940年,塔科马海峡大桥在建成仅数月后,因不同寻常的风况而产生振荡,最终坍塌,在生活中,抵消连接节点不必要的震动至关重要。

现有减震的连接节点的缺点:

1、现有减震的连接节点多采用弹簧减震,减震方式单一,减震效果有限;2、现有减震的连接节点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盒,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杆,所述滑杆一端的外径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径套接有减震垫,所述滑杆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固定板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弧板,所述减震盒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缸,两个所述活塞杆分别套接在减震缸的两端,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若干阻尼孔,所述活塞杆的外径套接有第二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减震垫的一端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减震垫的另一端与主杆活动连接,通过第一弹簧和减震垫对主杆传来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且减震垫还具有降噪的效果。

可选的,两个所述圆弧板的内径与滑杆的外径相适配,两个所述圆弧板组合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宽度与第一转动块的宽度相适配,两个圆弧板组成滑杆的滑轨,避免滑杆在滑动中承受扭矩过大弯曲的情况,圆弧板上的豁口能够避免第一转动块在滑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活塞的外径与减震缸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活塞杆的外径与减震缸端部封口的内径相适配,所述活塞杆与减震缸的交界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活塞杆滑动带动活塞在减震缸中滑动,从而产生抵消震动的阻尼,密封胶圈能够避免在减震过程中液压油泄漏影响减震效果。

可选的,所述减震缸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减震缸内充满液压油,震动通过滑杆和传动杆进入到减震缸带动活塞运动,减震缸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上的阻尼孔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通过在滑杆上设置传动杆并在减震缸的中心设置分隔板,将传导过来的震动分为两份进行消减,降低单个减震系统的压力,提高该连接节点的减震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压缩弹簧,所述减震垫的材质为eva聚合塑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减震的同时,还能够在主杆受到压力时产生反向作用力,帮助主杆复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减震的连接节点,通过在主杆的一端设置滑杆,在滑杆外径设置第一弹簧和减震垫,通过第一弹簧和减震垫对主杆传来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且减震垫还具有降噪的效果,通过在固定板的一面设置减震盒,并在减震盒内设置带活塞和阻尼孔的减震缸,震动通过滑杆和传动杆进入到减震缸带动活塞运动,减震缸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上的阻尼孔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通过在滑杆上设置传动杆并在减震缸的中心设置分隔板,将传导过来的震动分为两份进行消减,降低单个减震系统的压力,提高该连接节点的减震效果。

2、该减震的连接节点,通过在主杆的一端设置减震垫和减震盒,通过双重减震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这两种减震方式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减震盒,3-滑杆,4-主杆,5-第一弹簧,6-减震垫,7-第一转动块,8-传动杆,9-第二转动块,10-活塞杆,11-圆弧板,12-减震缸,13-活塞,14-阻尼孔,1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减震的连接节点,它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盒2,固定板1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滑杆3,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杆4,滑杆3一端的外径套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外径套接有减震垫6,滑杆3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块7,第一转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8,传动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块9,第二转动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0,固定板1一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弧板11,减震盒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缸12,两个活塞杆10分别套接在减震缸12的两端,活塞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13,活塞13上开设有若干阻尼孔14,活塞杆10的外径套接有第二弹簧15,通过在主杆4的一端设置滑杆3,在滑杆3外径设置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通过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对主杆传来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且减震垫6还具有降噪的效果,通过在固定板1的一面设置减震盒2,并在减震盒2内设置带活塞13和阻尼孔14的减震缸12,震动通过滑杆3和传动杆8进入到减震缸12带动活塞13运动,减震缸12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13上的阻尼孔14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通过在滑杆3上设置传动杆8并在减震缸12的中心设置分隔板,将传导过来的震动分为两份进行消减,降低单个减震系统的压力,提高该连接节点的减震效果,通过在主杆4的一端设置减震垫6和减震盒2,通过双重减震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这两种减震方式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的一端与固定板1活动连接,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的另一端与主杆4活动连接,通过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对主杆传来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且减震垫6还具有降噪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两个圆弧板11的内径与滑杆3的外径相适配,两个圆弧板11组合圆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豁口,豁口的宽度与第一转动块7的宽度相适配,两个圆弧板11组成滑杆3的滑轨,避免滑杆3在滑动中承受扭矩过大弯曲的情况,圆弧板11上的豁口能够避免第一转动块7在滑动过程中带来的影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活塞13的外径与减震缸12的内径相适配,活塞杆10的外径与减震缸12端部封口的内径相适配,活塞杆10与减震缸12的交界处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活塞杆10滑动带动活塞13在减震缸12中滑动,从而产生抵消震动的阻尼,密封胶圈能够避免在减震过程中液压油泄漏影响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减震缸12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减震缸12内充满液压油,震动通过滑杆3和传动杆8进入到减震缸12带动活塞13运动,减震缸12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13上的阻尼孔14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通过在滑杆3上设置传动杆8并在减震缸12的中心设置分隔板,将传导过来的震动分为两份进行消减,降低单个减震系统的压力,提高该连接节点的减震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15均为压缩弹簧,减震垫6的材质为eva聚合塑胶,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15在减震的同时,还能够在主杆4受到压力时产生反向作用力,帮助主杆4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震动先经过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减震后,通过滑杆3和传动杆8进入到减震缸12带动活塞13运动,减震缸12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13上的阻尼孔14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

综上所述:该减震的连接节点,通过在主杆4的一端设置滑杆3,在滑杆3外径设置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通过第一弹簧5和减震垫6对主杆传来的震动进行初步减震,且减震垫6还具有降噪的效果,通过在固定板1的一面设置减震盒2,并在减震盒2内设置带活塞13和阻尼孔14的减震缸12,震动通过滑杆3和传动杆8进入到减震缸12带动活塞13运动,减震缸12中的液压油穿过活塞13上的阻尼孔14产生阻尼消减震动,从而降低震动对该连接节点的影响,通过在滑杆3上设置传动杆8并在减震缸12的中心设置分隔板,将传导过来的震动分为两份进行消减,降低单个减震系统的压力,提高该连接节点的减震效果;通过在主杆4的一端设置减震垫6和减震盒2,通过双重减震来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且这两种减震方式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且具有较好的降噪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