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2153发布日期:2021-08-27 10:45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架结构,属于齿轮传动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行星架结构是齿轮传动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装置,行星架作为齿轮传动的载体和支撑,其结构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齿轮传动装置的工作效果和使用寿命。行星架作为传统的机械结构已经有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相对成熟,结构也比较单一。目前行星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精度导致的齿轮轴和轴孔所存在的同轴度的偏差问题,以及行星架本身的重量和强度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行星架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行星架结构,包括行星架本体,所述行星架本体包括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与固定柱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中部对应设置有中心通孔,四周设置有行星轮孔,第二行星架中心通孔和行星轮孔处均设置有漏斗型凸起部;所述行星轮孔共四个,均匀设置在中心通孔周围;所述固定柱绕行星轮孔均匀设置,固定柱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截面为弧形;第一行星架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小至中心厚度的三分之一。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行星架中部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花键。

作为优选,第一行星架上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圆环结构,与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固定座与第一行星架的中心通孔连通,固定座内设置有花键。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内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为若干个。

作为优选,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在行星轮孔之间的边缘部分为方形缺口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计固定柱,并设计了弧形的固定柱延伸部,使得行星架结构稳固。相较于实心结构的行星架,本实用新型为框架型,且第一行星架的边缘部分厚度逐渐减小,整个行星架重量减轻,节省了原材料。在第一行星架的上部设计了带有定位凹槽和花键的固定座,方便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行星架的定位和固定,减小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中心通孔之间的同轴度偏差,使得传动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行星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第一行星架和立柱配合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第一行星架,2第二行星架,3固定柱,4中心通孔,5行星轮孔,6凸起部,7延伸部,8花键,9固定座,10方形缺口,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

一种行星架结构,包括行星架本体,所述行星架本体包括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所述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之间设置有固定柱3,所述第一行星架1、第二行星架2与固定柱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中部对应设置有中心通孔4,四周设置有行星轮孔5。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上设置的中心通孔4和四周的行星轮孔5是对应设置的,中心通孔4用于固定中心的太阳齿轮和太阳齿轮轴,四周的行星轮孔5用于固定行星轮和行星轮轴。为了方便齿轮轴插入定位,在第二行星架2中心通孔靠近第一行星架1一侧设置有漏斗型的凸起部,第二行星架2行星轮孔5靠近第一行星架1一侧也分别设置有漏斗型的凸起部6(高度约0.2厘米),凸起部6横截面为环形,凸起部最下端与各通孔内孔径一致。漏斗型的凸起部6方便各齿轮轴对齐。固定柱3在行星轮孔之间均匀设置,固定柱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接触,固定柱3还设置有延伸部7,延伸部7两端也与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内侧接触,延伸部7的横截面为弧形,弧形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增加延伸部7与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的接触面积,固定柱3的延伸部7增加了固定柱3与行星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行星架整体的强度。本实施例中,行星轮孔5共四个,均匀分布在第一行星架1和第二行星架2的中心通孔周围,行星轮孔5的数量和排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行星架为框架式的结构,为了进一步减轻行星架的重量,本实施例第一行星架1厚度由中心往边缘厚度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星架1厚度减小的位置不包含各通孔附近处,只在各通孔之间且距离各通孔边缘一定距离,因而不影响各个齿轮轴工作。本实施例中,第一行星架1边缘位置的厚度逐渐减小至靠近中心位置的正常厚度(第二行星架2厚度)的三分之一。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行星架1中部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花键8。

为了保持中心齿轮轴与中心通孔更好的配合定位,在第一行星架1上部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为圆环结构,边缘处光滑过渡,并且与第一行星架1一体成型,固定座9与第一行星架1的中心通孔连通,固定座9内设置有花键8。固定座9内的花键8与第一行星架1中心通孔内的花键形状相对应,且上下贯通。由于固定座9的存在,花键8的高度得以适当延长,固定座9分担了一部分齿轮轴与第一行星架1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进一步减少中心齿轮轴与中心通孔4的同轴度偏差。

为了更好定位中心齿轮轴,本实施例在固定座9内侧还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末端与花键凹陷部对齐,凹槽11相当于将花键其中某一或某几个凹陷部位进行延长,凹槽11可为一字型或十字型,且凹槽11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相对应的,中心齿轮轴相应位置设计与凹槽相对应的凸起部,为了受力均匀,若凹槽11设置多个,最好为偶数,且相对于中心通过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行星架孔之间设置有方形的缺口10,缺口位于边缘的位置,不影响中心轴和行星轴的定位及齿轮转动,并且可以进一步减轻行星架整体的重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行星架结构,包括行星架本体,所述行星架本体包括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与固定柱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中部对应设置有中心通孔,四周设置有行星轮孔,第二行星架中心通孔和行星轮孔处均设置有漏斗型凸起部;所述行星轮孔共四个,均匀设置在中心通孔周围;所述固定柱绕行星轮孔均匀设置,固定柱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截面为弧形;第一行星架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小至中心厚度的三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行星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架中部的中心通孔内设置有花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行星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上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圆环结构,与第一行星架一体成型,固定座与第一行星架的中心通孔连通,固定座内设置有花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行星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内侧还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数量为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行星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在行星轮孔之间的边缘部分为方形缺口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行星架结构,第一行星架和第二行星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第一行星架、第二行星架与固定柱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行星架中心通孔和行星轮孔处均设置有漏斗型凸起部;所述行星轮孔共四个,均匀设置在中心通孔周围;所述固定柱绕行星轮孔均匀设置,固定柱还设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横截面为弧形;第一行星架边缘的厚度逐渐减小至中心厚度的三分之一。第一行星架的边缘部分厚度逐渐减小,整个行星架重量减轻,节省了原材料。在第一行星架的上部设计了带有定位凹槽和花键的固定座,方便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行星架的定位和固定,减小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中心通孔之间的同轴度偏差,使得传动更加平稳。

技术研发人员:何康;何永全;黄允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恒升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8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