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4167发布日期:2021-08-24 12:1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球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



背景技术:

三通球阀有t型和l型。t型能使三条正交的管道相互联通和切断第三条通道,起分流、合流作用。l三通球阀型只能连接相互正交的两条管道,不能同时保持第三条管道的相互连通,只起分配作用。

现有的三通球阀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三通球阀内部的o型球阀和转轴之间大多都是焊接的,不能够单独将转轴拆卸下来进行,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2、现有的三通球阀在装配式,通常或使用到两个法兰,且两个法兰之间通常通过螺栓螺纹固定,安装麻烦,且螺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生锈导致螺栓难以拆卸下来,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解决了现有的三通球阀不能够单独将转轴拆卸下来进行,且三通球阀上使用到两个法兰安装麻烦也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包括球阀外壳,所述球阀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上表面插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蝶形转盘,所述球阀外壳的内部设置有o型球阀,所述o型球阀的上表面嵌装有t形连接块,所述t形连接块的上表面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开设有矩形空腔,所述矩形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转轴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贯穿t形杆并延伸至矩形空腔内,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u形杆,所述t形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杆,两个所述横杆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l形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端部与u形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u形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矩形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t形连接块的上表面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块相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法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j形插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法兰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槽和插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插槽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圆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杆,所述伸缩套杆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套设在伸缩套杆表面的第二弹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配式三通球阀,通过设置的t形连接块、转轴、竖杆、u形杆、卡块和卡槽相配合,需要将转轴与o型球阀分开时,通过外部的插杆推动竖杆向下移动,进而推动u形杆向下移动,u形杆带动斜杆移动并转动,斜杆能够推动l形杆朝着靠近t形杆的方向移动,进而l形杆能够拉动卡块与卡槽分离,进而向上移动转轴能够将转轴与o型球阀分开,以便于单独更换o型球阀或转轴,节省更换的成本。

2、该装配式三通球阀,通过设置的第一法兰、第二法兰、j形插块、限位槽、圆环板和第二弹簧相配合,首先将第二法兰底部的j形插块对准第一法兰上表面的插槽,j形插块插入第二环形槽内并将圆环板向下压,然后转动第二法兰,使得第二法兰能够带动j形插块沿第一环形槽的内壁转动,使得j形插块能够被卡装在限位槽内,同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圆环板向上移动并将j形插块的位置抵住,进而能够快速将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位置固定,避免了因螺栓固定而带来的问题,节省安装时间的同时也便于后期将第二法兰从第一法兰上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轴和o型球阀结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法兰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球阀外壳;2、第一法兰;3、第二法兰;4、t形连接块;5、转轴;6、o型球阀;7、蝶形转盘;8、矩形空腔;9、竖杆;10、u形杆;11、t形杆;12、横杆;13、l形杆;14、卡块;15、斜杆;16、第一弹簧;17、卡槽;18、第一环形槽;19、插槽;20、第二环形槽;21、限位槽;22、圆环板;23、伸缩套杆;24、第二弹簧;25、j形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三通球阀,包括球阀外壳1,球阀外壳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2,第一法兰2的上表面插接有第二法兰3,第二法兰3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蝶形转盘7,球阀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o型球阀6,o型球阀6的上表面嵌装有t形连接块4,t形连接块4的上表面插接有转轴5,转轴5的底部开设有矩形空腔8,矩形空腔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t形杆11,转轴5的上表面开设有插孔,插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竖杆9,竖杆9的下端贯穿t形杆11并延伸至矩形空腔8内,竖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u形杆10,t形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横杆12,两个横杆12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l形杆13,l形杆1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4,l形杆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斜杆15,斜杆15的端部与u形杆10的表面转动连接,u形杆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6,第一弹簧16的下端与矩形空腔8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蝶形转盘7的设置便于转动转轴5,o型球阀6的表面开设有圆槽,t形杆11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第一弹簧16能够起到快速复位的作用,横杆12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和导滑的作用,斜杆15的设置能够推动l形杆13移动,l形杆13能够拉动卡块14与卡槽17分离。

具体的,t形连接块4的上表面开设有t形槽,t形槽的内壁开设有卡槽17,卡槽17与卡块14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卡槽17与卡块14相配合能够将转轴5与t形连接块4的位置固定。

具体的,第二法兰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j形插块25。

本实施例中,j形插块25的设置能够将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的位置快速固定,j形插块25设置有八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

具体的,第一法兰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8和插槽19,第一环形槽18和插槽19相连通,第一环形槽18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环形槽20,第一环形槽18和第二环形槽20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槽18的设置使得第二法兰3能够带动j形插块25转动,插槽19设置有八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插槽19与j形插块25配合使用,使得j形插块25能够从插槽19进入第二环形槽20的内部。

具体的,第二环形槽20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1,第二环形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环板22。

本实施例中,限位槽21设置有八个,且呈环形阵列分布,限位槽21与j形插块25配合使用,限位槽21的设置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将j形插块25的位置固定。

具体的,圆环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套杆23,伸缩套杆23的下端与第二环形槽20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圆环板22的底部设置有活动套设在伸缩套杆23表面的第二弹簧24。

本实施例中,伸缩套杆23分为固定杆和套筒,其中套筒沿着固定杆的表面滑动,第二弹簧24活动套设在固定杆的表面,当套筒沿着固定杆的表面向下滑动时能够压缩第二弹簧24,其中第二弹簧24能够起到快速复位的作用,能够将圆环板22的位置抵住,使得圆环板22能够将j形插块25固定在限位槽2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需要将转轴5与o型球阀6分开时,将外部的插杆插入转轴5顶部的插孔内,使得插杆的下端与竖杆9的上端抵接,由此插杆能够推动竖杆9向下移动,竖杆9能推动u形杆10向下移动,u形杆10带动斜杆15移动并转动,斜杆15在转动时能够推动l形杆13朝着靠近t形杆11的方向移动,进而l形杆13能够拉动卡块14与卡槽17分离,进而向上移动转轴5能够将转轴5与o型球阀6分开,以便于单独更换o型球阀6或转轴5,节省更换的成本;在安装第二法兰3时,首先将第二法兰3底部的j形插块25对准第一法兰2上表面的插槽19,然后将第二法兰3向下移动,使得j形插块25能够插入第二环形槽20内并将圆环板22向下压到极限位置,然后转动第二法兰3,使得第二法兰3能够带动j形插块25沿第一环形槽18的内壁转动,在转动时逐渐放松对第二法兰3的压力,使得j形插块25能够被卡装在第二环形槽20内顶壁限位槽21内,此时圆环板22在第二弹簧24的反弹力作用下能够向上移动并将j形插块25的上表面紧紧抵接在限位槽21的内顶壁上,由此能够快速将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的位置固定,避免了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因螺栓固定而带来的问题,节省安装时间的同时也便于后期将第二法兰3从第一法兰2上拆卸下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