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电脑及角度调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6916发布日期:2021-11-22 15:53阅读:6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件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电脑及角度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2.平板电脑也叫便携式电脑(英文:tabletpersonalcomputer),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它拥有的触摸屏(也称为数位板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触控笔或数字笔来进行作业而不是传统的键盘或鼠标。用户可以通过内建的手写识别、屏幕上的软键盘、语音识别或者一个真正的键盘(如果该机型配备的话)实现输入。3.平板电脑已经越来越多的深入到普通用户家庭,但传统的平板外部无支撑机构,或是要通过增加额外的外壳等方式来达到支撑功能,如此一来无形中增大了平板体积,使得平板的便携性及美观大打折扣,且可翻转的度数不高,使用起来不够方便。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角度调整机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角度调整机构的平板电脑。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6.一种角度调整机构,包括外圈承架、可旋转设置在外圈承架上的中心承架、连接并带动中心承架旋转的内圈承架和设置在中心承架与外圈承架之间的第一连接件,外圈承架包括外圈架体和设置在外圈架体上限定中心承架旋转轨迹的外圈弧形孔;第一连接件包括穿过外圈弧形孔与中心承架连接的第一连接轴、套设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弹片和与第一连接轴配合固定第一弹片的第一螺母,角度调整时,内圈承架带动中心承架旋转,使第一连接轴在外圈弧形孔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7.进一步的,所述外圈承架还包括设置在外圈架体上与中心承架相对的弧形外圈限位槽,所述中心承架与外圈架体的相对面形成有与弧形外圈限位槽配合的弧形外圈限位块。8.进一步的,所述内圈承架可旋转设置在中心承架上,还包括设置在中心承架与内圈承架之间的第二连接件,内圈承架包括内圈架体和设置在内圈架体上的内圈弧形孔,第二连接件包括依次穿过中心承架与内圈弧形孔的第二连接轴、套设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弹片和与第二连接轴配合固定第二弹片的第二螺母,角度调整时,向上旋转内圈承架,使第二连接轴在内圈弧形孔中滑动至所需角度;当内圈承架旋转调整至最大角度时,在第二连接轴的作用下,内圈承架继续向上旋转带动中心承架旋转,使第一连接轴在外圈弧形孔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9.进一步的,所述内圈架体与中心承架的相对面形成有与内圈弧形孔同圆心布置的弧形内圈限位槽,所述中心承架与内圈架体的相对面形成有可在弧形内圈限位槽中滑动的内圈限位块。10.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承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弧形限位部,所述内圈架体上设置有向下延伸与弧形限位部配合的弧形限位凹槽。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与中心承架连接的侧盖。12.进一步的,所述侧盖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中心承架上,所述中心承架上设置有与固定螺丝配合的固定螺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过侧盖与固定螺孔配合将侧盖锁紧在中心承架上。13.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承架与侧盖之间设置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设置在中心承架与侧盖相对面的定位柱和设置在侧盖与中心承架相对面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槽。14.一种平板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电脑背板、支撑板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角度调整机构,所述外圈承架与平板电脑背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内圈承架一端连接。15.进一步的,所述外圈承架还包括设置在外圈架体两侧与平板电脑背板连接的外圈连接片,所述内圈承架还包括设置在内圈架体上与支撑板连接的内圈连接片。16.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角度调整时,带动中心承架旋转,使第一连接轴在外圈弧形孔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并且外圈承架与中心承架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件,通过第一转轴、第一螺母与第一弹片的配合,使外圈承架与中心承架形成可调的压力,从而形成可控制的摩擦力,进而达成需求的旋转阻力,以达到任意点停顿承靠的效果;17.中心承架与外圈架体的相对面形成有与弧形为安全限位槽配合的弧形外圈限位块,通过弧形外圈限位槽与弧形外圈限位块的配合,以使中心承架可平稳沿外圈弧形孔的轨迹进行旋转;18.中心承架可旋转设置在外圈承架上,角度调整时,当内圈承架的旋转角度不够需求时,将内圈承架旋转调整至最大角度时,在第二连接轴的作用下,内圈承架继续向上旋转带动中心承架旋转,使第一连接轴在外圈弧形孔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通过中心承架、内圈承架、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以增加角度调整机构的角度调整范围,可使支撑板在扳动时,角度可旋转更大,从而满足平板电脑支起放置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19.图1为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20.图2为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21.图3为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22.图4为角度调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一;23.图5为角度调整机构的分解示意图二;24.图6为外圈承架的结构示意图;25.图7为内圈承架的结构示意图一;26.图8为内圈承架的结构示意图二;27.图9为中心承架的结构示意图一;28.图10为中心承架的结构示意图二;29.图11为平板电脑的支撑示意图一;30.图12为平板电脑的支撑示意图二;31.图中,1‑角度调整机构、2‑平板电脑背板、3‑支撑板、11‑外圈承架、111‑外圈架体、112‑外圈连接片、113‑外圈弧形孔、114‑弧形外圈限位槽、12‑中心承架、121‑弧形外圈限位块、122‑内圈限位块、123‑弧形限位部、124‑固定螺孔、125‑定位柱、13‑内圈承架、131‑内圈架体、132‑内圈弧形孔、133‑弧形内圈限位槽、134‑弧形限位凹槽、135‑内圈连接片、14‑第一连接件、141‑第一转轴、142‑第一弹片、143‑第一螺母、144‑第一聚油垫片、15‑第二连接件、151‑第二转轴、152‑第二弹片、153‑第二螺母、154‑第二聚油垫片16‑侧盖、161‑固定螺丝、162‑定位槽、21‑收纳槽。具体实施方式32.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33.参照图1至图12所示,一种平板电脑,包括平板电脑背板2、支撑板3和角度调整机构1,平板电脑背板2设置用用于收纳支撑板3的收纳槽21,角度调整机构1设置在收纳槽21中分别与平板电脑背板2与支撑板3连接。34.角度调整机构1包括外圈承架11、中心承架12、内圈承架13、第一连接件14、第二连接件15和侧盖16,外圈承架11与平板电脑背板2连接,包括外圈架体111、设置在外圈架体111两侧与平板电脑背板2连接的外圈连接片112。35.中心承架12可旋转设置在外圈承架11上,具体可相对外圈承架11旋转105°,具体的,外圈承架11上还包括设置在外圈架体111上限定中心承架12旋转轨迹的外圈弧形孔113和设置在外圈架体111上与中心承架12相对弧形外圈限位槽114,相应的,中心承架12与外圈架体111的相对面形成有与弧形外圈限位槽114配合的弧形外圈限位块121,通过弧形外圈限位槽114与弧形外圈限位块121的配合,以使中心承架12可平稳沿外圈弧形孔113的轨迹进行旋转。36.第一连接件14设置在中心承架12与外圈承架11之间,使外圈承架11与中心承架12之间形成所需的转转阻力,以保证中心承架12可在旋转轨迹的任意点停顿承靠,包括穿过外圈弧形孔113与中心承架12连接的第一转轴141、套设在第一连接轴141上的第一弹片142、与第一连接轴141配合固定的第一螺母143和设置在第一弹片142与中心承架12之间及第一弹片142与第一螺母143之间的第一聚油垫片144,通过第一转轴141、第一螺母143与第一弹片142的配合,使外圈承架11与中心承架12形成可调的压力,从而形成可控制的摩擦力,进而达成需求的旋转阻力,以达到任意点停顿承靠的效果;角度调整时,带动中心承架12旋转,使第一连接轴141在外圈弧形孔113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37.内圈承架13可旋转设置在中心承架12上,具体可相对中心承架12旋转50°,并带动中心承架12旋转,包括内圈架体131、设置在内圈架体131上的内圈弧形孔132和设置在内圈架体131与中心承架12相对面与内圈弧形孔132同圆心布置的弧形内圈限位槽133,相应的,中心承架12与内圈架体131的相对面形成有可在弧形内圈限位槽133中滑动的内圈限位块122,通过弧形内圈限位槽133与内圈限位块122的配合,使内圈承架13可平稳绕中心承架12旋转;具体的,中心承架1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弧形限位部123,内圈架体131上设置有向下延伸与弧形限位部123配合的弧形限位凹槽134,通过弧形限位部123与弧形限位凹槽134的配合,进一步使内圈承架13可稳定绕中心承架12旋转;进一步的,支撑板3与内圈承架13一端连接,内圈承架13还包括设置在内圈架体13上与支撑板3连接的内圈连接片135。38.第二连接件15设置在中心承架12与内圈承架13之间,使内圈承架13与外圈承架11之间形成所需的转转阻力,以保证内圈承架13可在旋转轨迹的任意点停顿承靠,包括依次穿过中心承架12与内圈弧形孔132的第二连接轴151、套设在第二连接轴151上的第二弹片152、与第二连接片152配合固定第二弹片152的第二螺母153和设置在第二弹片152与中心承架12之间及第二弹片152与第二螺母153之间的第二聚油垫片154,通过第二螺母153、第二弹片152使内圈承架13与外圈承架11之间形成压力,以控制摩擦力,从而形成所需的旋转阻力,达到任意点停顿承靠的效果;角度调整时,向上旋转内圈承架13,使第二连接轴151在内圈弧形孔132中滑动至所需角度;当内圈承架13旋转调整至最大角度时,在第二连接轴151的作用下,内圈承架13继续向上旋转带动中心承架12旋转,使第一连接轴141在外圈弧形孔113中滑动至所需的角度;通过中心承架12、内圈承架13、第一连接件14及第二连接件15的配合,以增加角度调整机构1的角度调整范围,可使支撑板3在扳动时,角度可旋转更大,从而满足平板电脑支起放置的使用需求。39.侧盖16与中心承架12连接,起装饰作用,保证角度调整机构1的美观,具体的,侧盖16通过固定螺丝161固定在中心承架12上,中心承架12上设置有与固定螺丝161配合的固定螺孔124,侧盖16固定时,固定螺丝161穿过侧盖16与固定螺孔124配合将侧盖16锁紧在中心承架12上;进一步的,中心承架12与侧盖16之间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包括设置在中心承架12与侧盖16相对面的定位柱125和设置在侧盖16与中心承架12相对面与定位柱125配合的定位槽162;通过定位柱125与定位槽162的配合,便于将侧盖16固定在中心承架12上。40.平板电脑使用时,可以先相对中心承架12旋转内圈承架13至支撑板3所需的支撑角度,当内圈承架13的旋转角度满足不了支撑板3的支撑角度时,将内圈承架13旋转调整至最大角度后,继续向上旋转内圈承架13,在第二连接轴151的作用下,中心承架12跟随内圈承架13继续向上旋转,使第一连接轴141在外圈弧形孔113中滑动,使支撑板2调整至平板电脑所需的支撑角度;本装置的角度调整机构1整体简单,通过中心承架12、内圈承架13、第一连接件14及第二连接件15的配合,以增加角度调整机构1的角度调整范围,使支撑板3在扳动时,角度可旋转更大,从而满足平板电脑支起放置的使用需求。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