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5798发布日期:2021-06-30 00:0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离合器助力器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


背景技术:

2.离合器助力器是车辆借助压缩空气、高压油等操控车辆的相关装置,以达到离合器分离时操纵轻便的目的,申请号cn201310238393.5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助力器。目前,市场上商用车离合器助力器功能用于分开离合器壳内的离合器或解除离合器分离,在工作过程中,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工作气体与变速箱和离合器壳外界间通过离合器助力器的外排气口进行排气,导致市场上出现很多因外界的沙尘泥水等杂质通过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造成离合器助力器内的密封件磨损失效、活塞磨损导致运动发卡等问题;且目前市场上离合器助力器采用的防尘套均为波纹形状,该结构因工作中频繁的收缩或拉伸,以及波纹套易被挤到离合器助力器缸体内部而破损,也导致了杂质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和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离合器助力器存在从外排气口进入泥水、灰尘杂质以及现有波形结构防尘套易破损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包括缸体和左气腔,缸体内设有左气腔,缸体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连通。工作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排在离合器壳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通过气流通道,工作气体不需要外排到离合器壳外部,因此不用和外界空气交流,彻底消除了外界灰尘、泥水进入助力器内导致产品失效的隐患。
6.作为优选,缸体上设有推杆,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推杆上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第一气孔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孔连通,推杆一侧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位于离合器壳内,推杆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第二气孔位于左气腔内。
7.作为优选,推杆上位于第一气道内设有滤塞;推杆上设有过渡推杆,过渡推杆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和推杆接触。推杆内设有滤塞,能通气防尘,且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可防止离合器壳内的颗粒物进入左气腔。
8.作为优选,还包括防尘套,缸体上设有盖板,推杆上设有环形槽,防尘套一端套设在环形槽上,防尘套另一端和盖板连接。
9.作为优选,防尘套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套设在环形槽上,外圈和盖板连接。防尘套由内圈和外圈组成,随着推杆右移,防尘套内圈可随着推杆进入到盖板和气活塞之间的
左气腔,同时内圈增长,外圈缩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所采用的均为波纹形防尘套,无法实现该防尘套伸入左气腔,导致往复运动伸缩易挤压破损的问题。
10.作为优选,缸体内设有油柱塞和气活塞,油柱塞上设有气活塞,油柱塞和推杆连接,油柱塞和气活塞将缸体分割成左气腔、右气腔和油腔。
11.作为优选,油柱塞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和气活塞接触;油柱塞上设有弹簧,弹簧一端和气活塞连接,弹簧一端和缸体内壁连接。
12.作为优选,缸体内位于右气腔与油腔之间设有平衡活塞,平衡活塞内设有第二气道,气阀门未被打开时,第二气道通过第三气道与右气腔相通。
13.作为优选,缸体内还设有进气口和气阀门,气阀门被打开时,进气口通过第四气道、第三气道与右气腔相通。
14.作为优选,还包括第五气道,第五气道一端和左气腔连通,第五气道另一端和第二气道连通。
1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在产品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无论是离合器被分离还是离合器解除分离,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气体均只会以单向流动方式从左气腔经推杆内气流通道排到离合器壳内,彻底消除了目前市场上通过缸体上的气道和外排气口直接排到离合器壳和变速箱外,从而易使外界灰尘、泥水进入外排气口和气道后导致产品失效的风险,也彻底消除了洗车或过水坑过程中水进入产品内导致失效的风险。
16.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装在变速箱离合器壳外面,工作气体排在离合器壳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同时,防尘套设计为内圈和外圈组合结构,使防尘套运动时内圈能伸入到气腔内,避免了现有市场上波纹形防尘套伸缩挤压导致破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与离合器壳和变速箱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在助力工作时的剖面示意图;
19.图3是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在解除助力时的剖面示意图;
20.图4是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局部剖面示意图
21.图5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离合器助力器外排气的结构示意图。
22.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离合器壳、2—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3—变速箱、4—过渡推杆、5—第一螺母、6—第一气孔、7—滤塞、8—第一气道、9—推杆、10—防尘套、11—盖板、12—左气腔、13—气活塞、14—弹簧、15—缸体、16—右气腔、17—油柱塞、18—油腔、19—进油口、20—平衡活塞、21—第二气道、22—第四气道、23—气阀门、24—第三气道、25—进气口、26—第二螺母、27—第二气孔、28—外圈、29—内圈、30—第五气道、31—第六气道、32—外排气口、33—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实施例1
25.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如图所示,包括缸体15和左气腔12,缸体15内设有左气腔12,其特征在于:缸体15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1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12连通。工作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排在离合器壳1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
26.缸体15上设有推杆9,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推杆9上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第一气孔6通过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连通,推杆9一侧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孔6位于离合器壳1内,推杆9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27,第二气孔27位于左气腔12内。
27.推杆9上位于第一气道8内设有滤塞7;推杆9上设有过渡推杆4,过渡推杆4和第一螺母5螺纹连接,第一螺母5和推杆9接触。推杆9伸出缸体15外的头部设有内螺纹,用于连接过渡推杆9。推杆内设有滤塞7,能通气防尘,且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可防止离合器壳1内的颗粒物进入左气腔12。
28.还包括防尘套10,缸体15上设有盖板11,推杆9上设有环形槽33,防尘套10一端套设在环形槽33上,防尘套10另一端和盖板11连接。
29.防尘套10包括内圈29和外圈28,内圈29套设在环形槽33上,外圈28和盖板11连接。防尘套10由内圈29和外圈28组成,随着推杆9右移,防尘套10内圈29可随着推杆9进入到盖板11和气活塞13之间的左气腔23,同时内圈29增长,外圈28缩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所采用的均为波纹形防尘套,无法实现该防尘套伸入左气腔,导致往复运动伸缩易挤压破损的问题。
30.缸体15内设有油柱塞17和气活塞13,油柱塞17上设有气活塞13,油柱塞17和推杆9连接,油柱塞17和气活塞13将缸体15分割成左气腔12、右气腔16和油腔18。
31.油柱塞17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26,第二螺母26和气活塞13接触;油柱塞17上设有弹簧14,弹簧14一端和气活塞13连接,弹簧14一端和缸体15内壁连接。油柱塞17靠近气活塞13的一端设有螺纹,气活塞13从油柱塞17的螺纹端装入,再由第二螺母26与油柱塞17螺纹旋紧后将气活塞13锁紧固定。
32.缸体15内位于右气腔16与油腔18之间设有平衡活塞20,平衡活塞20内设有第二气道21,气阀门23未被打开时,第二气道21通过第三气道24与右气腔16相通。
33.缸体15内还设有进气口25和气阀门23,气阀门23被打开时,进气口25通过第四气道22、第三气道24与右气腔16相通。
34.还包括第五气道30,第五气道30一端和左气腔12连通,第五气道30另一端和第二气道21连通。
35.工作原理如下:
36.当产品工作时,油从进油口19进入油腔18并建立油压,推动平衡活塞20产生运动,随后平衡活塞20推开气阀门23,此时第二气道21和第三气道24断开,第四气道22和第三气
道24连通,进气口25的气体通过第四气道22和第三气道24进入右气腔16,右气腔16的气压和容积开始增大,气压推动气活塞13和推杆9左移,防尘套内圈29缩短,外圈28增长,此过程中,左气腔12的容积逐渐缩小,缩小部分的容积气体经推杆9上的第二气孔27及第一气道8从推杆第一气孔6排到离合器壳1内,此过程离合器被分离。
37.当油腔18解除油压后,平衡活塞20回位,气阀门23关闭,第四气道22和第三气道24断开,同时第三气道24、第二气道21连通,并且第二气道21与缸体15上侧边的第五气道30相连通,因此,右气腔16的气压通过第三气道24、第二气道21和第五气道30排进左气腔12,此时,右气腔16缩小,左气腔12增大,增大的容积全部由右气腔16过来的气体填充,且右气腔16进入到左气腔12除了填充外,多余的气体经过推杆9上的第二气孔27及第一气道8从推杆第一气孔6排到离合器壳1内;同时,气活塞13和推杆9右移,防尘套内圈29增长,外圈28缩短,当气活塞13回到初始位置时,解除离合器的分离。
38.在产品的整个工作过程中,无论是离合器被分离还是离合器解除分离,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2内部的气体均只会以单向流动方式从左气腔12经推杆9排到离合器壳1内,彻底消除了目前市场上通过缸体上的气道31和外排气口32直接排到离合器壳1和变速箱3外(如图5所示),从而易使外界灰尘、泥水进入外排气口32和气道31后导致产品失效的风险,也彻底消除了洗车或过水坑过程中水进入产品内导致失效的风险。
39.实施例2
40.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如图所示,包括缸体15和左气腔12,缸体15内设有左气腔12,其特征在于:缸体15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1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12连通。工作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排在离合器壳1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
41.缸体15上设有推杆9,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推杆9上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第一气孔6通过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连通,推杆9一侧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孔6位于离合器壳1内,推杆9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27,第二气孔27位于左气腔12内。
42.实施例3
43.一种内排气式离合器助力器,如图所示,包括缸体15和左气腔12,缸体15内设有左气腔12,其特征在于:缸体15上还设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一端和离合器壳1内连通,气流通道另一端和左气腔12连通。工作气体通过气流通道排在离合器壳1内,无论何种工作情况下,都不受外界泥水、沙尘的影响,也不会有过水坑或洗车时,出现泥水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的问题。消除了当前商用车市场上因外界泥水杂质从外排气口进入离合器助力器内部导致产品失效或影响寿命的问题。
44.缸体15上设有推杆9,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推杆9上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第一气孔6通过第一气道8和第二气孔27连通,推杆9一侧设有第一气孔6,第一气孔6位于离合器壳1内,推杆9另一侧设有第二气孔27,第二气孔27位于左气腔12内。
45.推杆9上位于第一气道8内设有滤塞7;推杆9上设有过渡推杆4,过渡推杆4和第一
螺母5螺纹连接,第一螺母5和推杆9接触。推杆内设有滤塞7,能通气防尘,且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可防止离合器壳1内的颗粒物进入左气腔12。
46.还包括防尘套10,缸体15上设有盖板11,推杆9上设有环形槽33,防尘套10一端套设在环形槽33上,防尘套10另一端和盖板11连接。
47.防尘套10包括内圈29和外圈28,内圈29套设在环形槽33上,外圈28和盖板11连接。防尘套10由内圈29和外圈28组成,随着推杆9右移,防尘套10内圈29可随着推杆9进入到盖板11和气活塞13之间的左气腔23,同时内圈29增长,外圈28缩短。市场上现有的产品所采用的均为波纹形防尘套,无法实现该防尘套伸入左气腔,导致往复运动伸缩易挤压破损的问题。
48.缸体15内设有油柱塞17和气活塞13,油柱塞17上设有气活塞13,油柱塞17和推杆9连接,油柱塞17和气活塞13将缸体15分割成左气腔12、右气腔16和油腔1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