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9084发布日期:2022-10-11 19:3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减震器,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文献cn303738089s公开了一种减震器(新款四簧),该减震器属于典型的四簧减震器,其包括四个铁筒,相邻的两个铁筒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连接件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铁筒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使用时,在外力作用下,铁筒下部轴向受压后上移并驱动弹簧收缩,撤销外力后,弹簧回弹并驱动铁筒复位。
3.然而,如前所述四簧减震器存在使用寿命短、舒适性差的问题,且采用带有这种四簧减震器的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易出现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并影响乘坐舒适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减震器,至少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四簧减震器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
6.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通过连接套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筒体的内腔(内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能够径向活动。
7.为提高四簧减震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相邻的两个筒体的径向活动范围约为1mm。
8.为进一步提高四簧减震器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在每个筒体下部设置有带孔的支耳,相邻的两个筒体的两个支耳上的孔同轴布置,连接套同时穿设在两个支耳上的孔中。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套为活动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支耳上的孔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10.为更好地解决“带有这种四簧减震器的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易出现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前轮轴孔设置在连接套中部,且前轮轴孔中心位于相邻的两个筒体的对称线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采用符合强度要求的铝合金筒,铝合金筒内孔采用内排屑加工设备加工而成。
12.为进一步提高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和道路适应能力,在筒体内还设置有阻尼器和/或液压缓冲组件。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精度高,使用寿命长;(2)、灵活性佳,具有自适应筒体及其安装孔加工误差的能力,能够避免拧紧前轮
轴后左右前减震器因卡死而失去减震舒适性;(3)、舒适性和安全性好,行驶过程中特别是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好,重载驾驶稳定可靠,不存在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4)、解决了现有四簧减震器的减震性能差、压缩触底和复原异响、道路及载荷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大幅提升了摩托车的驾驶稳定性和防侧翻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主向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向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向示意图;图4是图1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立体示意图一;图6是实施例中摩托车减震器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及其核心思想,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针对本发明进行的改进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
16.参见图1至图6,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2,相邻的两个筒体2下部通过连接套1活动连接在一起,具体包括左前筒体21、左后筒体23、右前筒和右后筒体,左前筒体21与左后筒体23相邻并通过连接套1活动连接在一起,右前筒与右后筒体相邻并通过连接套1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1上设置有前轮轴孔8,每个筒体2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4,每根活动杆4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4上套设有弹簧3,弹簧3上下两端被限位;相邻的两个筒体2下部能够径向活动。
17.在优选的具体方案中,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径向活动范围约为1mm,即装车后的筒体2有约1mm的径向活动量。
18.在优选的具体方案中,在每个筒体2下部设置有带孔的支耳,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两个支耳上的孔同轴布置,连接套1同时穿设在两个支耳上的孔中。见图2所示,左前筒体21下部设置有支耳22,左后筒体23下部设置有支耳24,支耳22与支耳24相向布置,支耳22和支耳24上分别设置有孔,且这两个孔同轴布置,连接套1同时穿设在两个孔中并与其呈间隙配合,间隙量可以控制在1-2mm以实现筒体2能够径向活动。
19.为更好地解决“带有这种四簧减震器的摩托车在高速行驶时,易出现减震器左右发摆和单边跑偏的问题”,前轮轴孔8设置在连接套1中部,且前轮轴孔8中心位于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对称线上。
20.在本实施例中,筒体2采用铝合金筒,铝合金筒内孔采用内排屑加工设备加工而成,这种铝合金筒体有利于提高减震器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
21.进一步地,在筒体2内还设置有阻尼器和/或液压缓冲组件。在一个应用方案中,该摩托车减震器采用4套铝筒减震器(四个筒体2、3个液压压缩缓冲件、3个定位杆组件液压复原缓冲件、1个内置阻尼器件)、4只变节距弹簧。
22.本实施例中的减震器,解决了减震器减震性能差、压缩触底和复原异响、道路及载荷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提升了驾驶稳定性、防侧翻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2),相邻的两个筒体(2)下部通过连接套(1)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1)上设置有前轮轴孔(8),每个筒体(2)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4),每根活动杆(4)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4)上套设有弹簧(3),弹簧(3)上下两端被限位;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筒体(2)下部能够径向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径向活动范围约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筒体(2)下部设置有带孔的支耳,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两个支耳上的孔同轴布置,连接套(1)同时穿设在两个支耳上的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为活动连接套(1),所述连接套(1)与支耳上的孔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前轮轴孔(8)设置在连接套(1)中部,且前轮轴孔(8)中心位于相邻的两个筒体(2)的对称线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采用铝合金筒,铝合金筒内孔采用内排屑加工设备加工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2)内还设置有阻尼器和/或液压缓冲组件。8.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筒体(2)内还设置有阻尼器和/或液压缓冲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包括四个筒体,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通过连接套活动连接在一起,连接套上设置有前轮轴孔,每个筒体的内腔插装有活动杆,每根活动杆顶部连接支撑座组件,每根活动杆上套设有弹簧,弹簧上下两端被限位;相邻的两个筒体下部能够径向活动。本发明提供的减震器: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灵活性佳,具有自适应筒体及其安装孔加工误差的能力,能够避免拧紧前轮轴后左右前减震器因卡死而失去减震舒适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好。和安全性好。和安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罗成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利城减震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2/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