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94259发布日期:2021-07-23 21:0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如专利号cn201911191530.8公开的两位三通电磁阀,通常分为常开或常闭式,常开式两位三通电磁阀在电磁铁不通电时常态位油路p口到a口接通,油路a口到t口关闭,电磁铁通电时常态位油路p口到a口关闭,油路a口到t口接通;常闭式两位三通电磁阀在电磁铁不通电时常态位油路p口到a口关闭,电磁铁通电时油路a口到t口接通。常规的常开式电磁换向阀不能满足飞机内埋挂架在地面装卸弹时对安全性的要求,即若意外断电时油路a口到t口接通将会有武器跌落的危险,导致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而常规的闭式电磁换向阀又不能满足空中执行任务时需要通电,才能将飞机内埋挂架电静液驱动装置(eha)的投放油路a口到t口接通,因而不能满足高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线圈一和线圈二产生的电磁通与永磁体磁通三者耦合,根据实际需要,操作外接控制器,使线圈一和线圈二的通电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气隙s1和气隙s2处电磁吸力不同,以此改变衔铁的运动方向,从而改变电磁阀的油路方向,

且设置的微动开关能够检测衔铁的运动位置,并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提高飞机内埋挂架电静液驱动装置装卸弹及空中投放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解决了目前飞机装卸弹时常规的电磁阀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安装在飞机内埋挂架电静液驱动装置上,包括壳体和永磁体;其中: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油口;

所述出油口包括开设在壳体两端的出油口p、出油口a和贯穿壳体左右两端的出油口t;

所述壳体左端外侧安装有端盖;

所述壳体右端内部设有阀芯;

所述阀芯右侧上下两端均与壳体具有一定空隙;

所述阀芯左端固定连接有衔铁;

所述阀芯左端还设有可检测阀芯位置的微动开关;

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套筒组件;

所述永磁体放入套筒组件中形成气隙s1和气隙s2;

所述永磁体两端还设有线圈一和线圈二。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微动开关还连接有外接控制器。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上。

可选或优选的,所述线圈一和线圈二均与外界控制电源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适用于提高飞机装卸弹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发明线圈一和线圈二产生的电磁通与永磁体磁通三者耦合,当飞机需要在地面装卸弹或维护时,操作外接控制器,对线圈一和线圈二通反向电,线圈二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产生的磁通在气隙s2处叠加导致电磁力增加,线圈一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磁通在气隙s1处排斥导致电磁力减小,s2处电磁力大于s1处电磁力,使出油口a到出油口t保持关闭状态,避免意外断电时导致武器跌落,提高了安全性;当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时,对线圈一和线圈二短暂通正向电后断电,线圈一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产生的磁通在气隙s1处叠加导致电磁力增加,线圈二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磁通在气隙s2处排斥导致电磁力减小,结果导致衔铁向左运动,进而触动微动开关产生位置反馈信号,使出油口a到出油口t连通并保持,即可实现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时不给电磁阀供电的情况下,解除机械保险后即可使武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投放,电静液驱动装置仅提供阻尼力起到调控内埋挂架与武器分离时间和速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执行作战任务时的可靠性。解决了目前飞机装卸弹时常规的电磁阀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端盖;3、阀芯;4、衔铁;5、微动开关;6、套筒组件;7、永磁体;8、线圈一;9、线圈二;101、出油口p;102、出油口a;103、出油口t。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包括壳体1和永磁体7;其中:

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出油口;

所述出油口包括开设在壳体1两端的出油口p101、出油口a102和贯穿壳体1左右两端的出油口t103;

所述壳体1左端外侧安装有端盖2;

所述壳体1右端内部设有阀芯3;

所述阀芯3右侧上下两端均与壳体1具有一定空隙,即为阀芯的行程;

所述阀芯3左端固定连接有衔铁4;

所述阀芯3左端还设有可检测阀芯3位置的微动开关5;

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套筒组件6;

所述永磁体7放入套筒组件6中形成气隙s1和气隙s2;

所述永磁体7两端还设有线圈一8和线圈二9。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动开关5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动开关5还连接有外接控制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端盖2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1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线圈一8和线圈二9均与外界控制电源连接。

本发明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的工作过程如下:线圈一8和线圈二9产生的电磁通与永磁体7磁通三者耦合,当飞机需要在地面装卸弹或维护时,操作外接控制器,对线圈一8和线圈二9通反向电,线圈二9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7产生的磁通在气隙s2处叠加导致电磁力增加,线圈一8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7磁通在气隙s1处排斥导致电磁力减小,s2处电磁力大于s1处电磁力,使出油口a102到出油口t103保持关闭状态,避免意外断电时导致武器跌落,提高了安全性;当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时,对线圈一8和线圈二9短暂通正向电后断电,线圈一8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7产生的磁通在气隙s1处叠加导致电磁力增加,线圈二9产生的磁通与永磁体7磁通在气隙s2处排斥导致电磁力减小,结果导致衔铁4向左运动,进而触动微动开关5产生位置反馈信号,使出油口a102到出油口t103连通并保持,即可实现飞机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时不给电磁阀供电的情况下,解除机械保险后即可使武器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投放,电静液驱动装置仅提供阻尼力起到调控内埋挂架与武器分离时间和速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执行作战任务时的可靠性,当线圈一8和线圈二9不通电时,永磁体7产生的磁通保持衔铁4静止使阀芯3保持在断电前的原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安装在电静液驱动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永磁体(7),其中:

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出油口;

所述出油口包括开设在壳体(1)两端的出油口p(101)、出油口a(102)和贯穿壳体(1)左右两端的出油口t(103);

所述壳体(1)左端外侧安装有端盖(2);

所述壳体(1)右端内部设有阀芯(3);

所述阀芯(3)右侧上下两端均与壳体(1)具有一定空隙;

所述阀芯(3)左端固定连接有衔铁(4);

所述阀芯(3)左端还设有可检测阀芯(3)位置的微动开关(5);

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有套筒组件(6);

所述永磁体(7)放入套筒组件(6)中形成气隙s1和气隙s2;

所述永磁体(7)两端还设有线圈一(8)和线圈二(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5)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5)还连接有外接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一(8)和线圈二(9)均与外界控制电源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保持式电磁阀,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该自保持式壳体(1)和永磁体(7),壳体(1)上开设有出油口,壳体(1)左端外侧安装有端盖(2),壳体(1)右端内部设有阀芯(3),阀芯(3)右侧上下两端均与壳体(1)具有一定空隙,阀芯(3)左端固定连接有衔铁(4),阀芯(3)左端还设有可检测阀芯(3)位置的微动开关(5),壳体(1)内部还设有套筒组件(6),永磁体(7)放入套筒组件(6)中形成气隙S1和气隙S2,永磁体(7)两端还设有线圈一(8)和线圈二(9)。本发明能够提高飞机在地面装卸弹时的安全性以及在空中执行作战任务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杰;朱庆伍;张向英;李军;罗迪;曾庆远;李正香;王延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8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