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4161发布日期:2021-08-20 20:2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站,具体是指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



背景技术:

润滑油起着润滑机械设备运动部件、清洁脏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等作用,在集中润滑系统中,润滑油的运行过程犹如人体的血液循环。

润滑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被环境中及系统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杂质、灰尘、水分、气体、磨粒、微生物及氧化物等污染,造成润滑油劣化、氧化加剧、性能下降等;润滑油的污染将加速被润滑零件表面磨损及损伤、腐蚀、锈蚀,造成设备润滑系统和元件发生故障,可靠性降低,使用寿命缩短,增加了设备的维修、维护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然而在现实中,有的企业往往忽略油品作为设备血液的重要性,设备在用油出现乳化、油水混合、油品氧化发黑、固体颗粒污染等仍“带病”工作,导致设备时常发生异常,维修成本居高不下;并且长期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的汽轮机系统、压缩机系统以及抗燃油调节系统中的润滑油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氧化,导致轴瓦温度上升、振动加大、异常磨损等故障,减少设备运行寿命;主机设备、润滑油站及现场连接管路中残留的颗粒,导致现场油运冲洗周期一般都在1个月左右,有的冲洗周期更长甚至长达几个月,劳民伤财,使机组的开机试运行工作严重拖期;而且现有技术中通过过滤机构过滤润滑油,在过滤油品时,经常会导致需油设备缺油,因此过滤机构不能在线进行过滤的同时保证供给所需设备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包括润滑油站,所述润滑油站包含油箱以及与油箱通过管路连接的油泵,油泵通过管路一路连接有润滑系统,另一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与油箱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含与油箱连接的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包含机箱、安装在机箱内的过滤机构以及安装在过滤机构内可拆装的滤芯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泵分为主油泵和辅油泵,主油泵和辅油泵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安全阀和截止阀,所述油泵与安全阀连接的管路还与油箱通过管路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通过管路连接在油箱和油泵输出的管路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净化装置通过管路与油箱并联连接,所述净化装置内还安装有连接油箱和过滤机构的净化油泵;所述过滤机构包含安装机箱内的外壳、安装在外壳底部且部分处于外壳内的阀块,所述滤芯结构滑动安装在阀块上且处于外壳内。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阀块上安装有与净化油泵连接的出油管、与油箱连接的回油管以及设置在阀块底部的排污管;所述阀块上设有连通出油管的进油腔以及连通排污管和回油管的出油腔;所述阀块还设有滑槽,所述滤芯结构包含螺杆、安装在螺杆上的上端板、分隔板、下端板以及安装在上端板与分隔板之间和分隔板与下端板之间的滤芯;所述下端板上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滤芯为若干滤芯板叠加而成,所述滤芯板两侧均设有若干纳污槽,所述滤芯板叠加时相邻的滤芯板上的纳污槽成交错叠加,所述滤芯板采用木棉纤维压制而成。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端板、下端板、和分隔板上均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分隔板和下端板上均设有若干通油孔;所述下端板上设有与进油腔连通的进油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活动安装有翻盖,所述翻盖一端与外壳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包含设置在外壳和翻盖上互为配合的密封块和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中安装有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含安装机箱内的阀块、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的顶盖;所述阀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箱内;所述滤芯结构还包括安装在外壳内的螺杆、固定安装在外壳底部且与螺杆活动连接的下端板、活动安装在螺杆上的分隔板和上端板;所述下端板与阀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发明通过净化装置的设置对润滑油站中的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拦截润滑油中的颗粒杂质、吸收润滑油中的水分、吸附润滑油中的氧化物、使润滑油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参数;通过可拆装滤芯结构的设置,并且将其滑动安装在过滤机构内,便于拆装更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原理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中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中过滤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中过滤结构和滤芯结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中滤芯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中不使用净化油泵的原理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润滑油站;2、油箱;3、油泵;31、主油泵;32、辅油泵;4、润滑系统;5、压力调节阀;6、净化装置;61、机箱;62净化油泵;7、过滤机构;71、外壳;72、阀块;73、出油管;74、回油管;75、排污管;76、进油腔;77、出油腔;78、滑槽;79、翻盖;710、顶盖;711、密封结构;712、密封槽;713、密封块;714、密封圈;8、滤芯结构;81、螺杆;82、上端板;83、分隔板;84、下端板;85、滤芯;86、滑块;87、滤芯板;88、纳污槽;89、凸起;810、通油孔;811、进油孔;9、安全阀;10、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阅图1-2中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旁路微循环在线超清净化润滑油站,包括润滑油站1,所述润滑油站1包含油箱2以及与油箱2通过管路连接的油泵3,油泵3通过管路一路连接有润滑系统4,另一路连接有压力调节阀5,压力调节阀5与油箱2通过管路连接;其特征是还包含与油箱2连接的净化装置6,所述净化装置6包含机箱61、安装在机箱61内的过滤机构7以及安装在过滤机构7内可拆装的滤芯结构8;通过净化装置6的设置对润滑油站1中的润滑油进行净化处理,拦截润滑油中的颗粒杂质、吸收润滑油中的水分、吸附润滑油中的氧化物、使润滑油始终保持良好的性能参数;通过可拆装滤芯结构5的设置,并且将其滑动安装在过滤机构7内,便于拆装更换。

进一步,参阅图1中所示,所述油泵3分为主油泵31和辅油泵32,主油泵31和辅油泵32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安全阀9和截止阀10,所述油泵3与安全阀9连接的管路还与油箱2通过管路连接;通过主油泵31和辅油泵32的设置,当一路维护时,另一路进行使用,保证润滑油站1保持连续不间断的工作。

进一步,参阅图1-3中所示,所述净化装置6通过管路与油箱2并联连接,所述净化装置6内还安装有连接油箱2和过滤机构7的净化油泵62;所述过滤机构7包含安装机箱61内的外壳71、安装在外壳71底部且部分处于外壳71内的阀块72,所述滤芯结构8滑动安装在阀块72上且处于外壳71内;通过在净化装置6与油箱2的管路上设置净化油泵62,使净化装置6使用独立动力进行微循环;通过阀块72的设置,连通过滤机构7、净化油泵62以及油箱2。

进一步,参阅图3-6中所示,所述阀块72上安装有与净化油泵62连接的出油管73、与油箱2连接的回油管74以及设置在阀块72底部的排污管75;所述阀块72上设有连通出油管73的进油腔76以及连通排污管75和回油管74的出油腔77;所述阀块72还设有滑槽78,所述滤芯结构8包含螺杆81、安装在螺杆81上的上端板82、分隔板83、下端板84以及安装在上端板82与分隔板83之间和分隔板83与下端板84之间的滤芯85;所述下端板84上设有与滑槽78相适配的滑块86;通过排污管75的设置,在进行更换滤芯时可将过滤结构7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杂质通过排污管75排出,正常使用时排污管75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滑槽78的滑块86的设置,便于拆装滤芯结构8。通过上端板82、分隔板83和下端板84的设置,用于压紧滤芯85和滤芯85固定;通过分隔板83的设置,避免因滤芯85过长而导致其整体位置偏移,导致过滤效果不佳。

进一步,参阅图7中所示,所述滤芯85为若干滤芯板87叠加而成,所述滤芯板87两侧均设有若干纳污槽88,所述滤芯板87叠加时相邻的滤芯板87上的纳污槽88成交错叠加,所述滤芯板87采用木棉纤维压制而成;通过将在滤芯板87两侧设置纳污槽88,且滤芯85采用若干滤芯板87交错叠加而成,交错叠加使为了避免相邻的滤芯板87的纳污槽88配合,导致纳污槽88无用处;通过纳污槽88的设置,提高滤芯85的纳污容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滤芯板87通过采用木棉纤维制成,能够拦截润滑油站1上过滤器不能除净的小于等于10um的颗粒杂质,吸收润滑油中水分和吸附润滑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

进一步,参阅图4和图6中所示,所述上端板82、下端板84、和分隔板83上均设有若干凸起89,所述分隔板83和下端板84上均设有若干通油孔810;所述下端板84上设有与进油腔76连通的进油孔811;通过若干凸起89的设置,增加上端板82、下端板84、和分隔板83与滤芯85之间的接触,增加滤芯85压紧的稳定性。

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5中所示,所述外壳71上还活动安装有翻盖79,所述翻盖79一端与外壳71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外壳71固定连接;通过翻盖79的设置,便于拆装滤芯结构8;所述密封组件711包含设置在外壳71和翻盖79上互为配合的密封块713和密封槽712,所述密封槽713中安装有密封圈714;通过密封组件711的设置,增加翻盖79与外壳71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润滑油泄漏。

进一步,参阅图4和图6中所示,所述滑槽78和滑块86呈倒t型;通过倒t型的设置,对滤芯结构8安装时的位置进行限位,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以及晃动,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本发明中润滑油净化工作过程:参阅图1-8中所示,首先通过净化油泵62将油箱2中润滑油通过管路抽到净化油泵62中,并将其通过出油管73打到阀块72的进油腔76中,然后进油腔76中的润滑油通过下端板84上的进油孔811流到外壳71内与滤芯85接触,并通过滤芯85对润滑油进行拦截、吸收、吸附后流至滤芯85内,通过下端板84上的通油孔810流至出油腔77后通过回油管74回流至油箱2。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不使用净化装置6中的净化油泵62,通过管路连接在油箱2和油泵3输出的管路之间,润滑油通过润滑油站1上的原有动力进行旁路微循坏,从而起到节能和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中滤芯结构更换过程:参阅图3-5中所示,首先取下翻盖79和外壳71的螺栓,然后将翻开翻盖79,在将滤芯结构8通过滑块86和滑槽78的配合将其从滑块86上取下后,在将新的滤芯结构8通过滑块86和滑槽78的配合滑动安装到阀块72上,然后在将翻盖79与外壳7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即可。

实施例2:

参阅图9中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构7包含安装机箱61内的阀块72、外壳71以及安装在外壳71上的顶盖710;所述阀块7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箱61内;所述滤芯结构8还包括安装在外壳71内的螺杆81、固定安装在外壳71底部且与螺杆81活动连接的下端板84、活动安装在螺杆81上的分隔板83和上端板82;所述下端板84与阀块7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在进行滤芯结构8更换时需要将整个过滤机构8从机箱61内拆下,然后在进行更换滤芯。

本实施例的滤芯更换过程:首先拧松固定阀块72和下端板84的螺栓后,将外壳71取出,打开顶盖710,然后取出上端板82、滤芯85和分隔板83,然后在将若干新的滤芯板87交错叠加的穿在螺杆81上,并安装分隔板83和上端板82,通过分隔板83分隔滤芯85,通过上端板82压紧滤芯85,然后将顶盖710安装到外壳71上后在将外壳71安装到阀块72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阀块72和下端板84即安装完成。

参阅实施例1和2以及附图8,本发明中,因为采用的是在润滑系统与油箱之间回油的管路上并联连接一微孔的旁路微循环管与净化装置6连接,使润滑油在返回油箱的过程中将少量的润滑油输送至净化装置6中,因此不会影响润滑油站本身的运行,不会导致润滑油站缺油的问题。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及其变换。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以本实施例的内容为基础进行的常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