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1441发布日期:2022-12-30 18:4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流体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流体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热管理系统包括多个阀,这些阀通过管路连接,这样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零部件的数量增加,连接点增加,导致热管理系统在连接点的泄露风险增加,组装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以有利于流体管理装置机构小型化。
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所述流体管理装置包括连接体和阀机构,所述阀机构与所述连接体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所述连接体具有通道和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阀机构位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通道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所述阀机构包括第一阀机构、第二阀机构、第三阀机构和第四阀机构,所述第一阀机构包括节流部和开关部,所述第一通道能够通过所述节流部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开关部能够使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和不连通,所述第二阀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和不连通,所述第三阀机构能够使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五通道连通和不连通,所述第四阀机构能够使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连通和不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六通道连通。
5.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流体管理装置的通道内置于连接体,连接体具有容纳阀机构的容纳腔,这样减少了阀机构之间的管路,流体管理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另外通道内置于连接体内,也可以减少管路与阀机构之间密封,有利于降低泄露的优点。
附图说明
6.图1是流体管理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中流体管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8.图3是图1中连接体与气液分离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图3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图5沿a-a的截面示意图;
12.图7是流体管理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图1中流体管理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热管理系统以及流体管理装置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其中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可以应用于家用热管理系
统或商用热管理系统等其他热管理系统,下面以车用流体管理装置为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15.请参阅图1-图8。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流体管理装置10,流体管理装置10包括连接体11和阀机构12,阀机构12与连接体11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连接方式包括焊接、粘接或者螺纹连接、插接等,不再详细描述。连接体11具有通道和容纳腔,至少部分阀机构位于容纳腔,通道包括第一通道1101、第二通道1102、第三通道1103、第四通道1104和第五通道1105,阀机构包括第一阀机构121、第二阀机构122、第三阀机构123和第四阀机构124,对应的连接体11具有与第一阀机构121对应的第一容纳腔1210,至少部分第一阀机构121位于第一容纳腔1210,连接体11具有与第二阀机构122对应的第二容纳腔1220,至少部分第二阀机构122位于第二容纳腔1220,连接体11具有与第三阀机构123对应的第三容纳腔1230,至少部分第三阀机构123位于第三容纳腔1230,连接体11具有与第四阀机构124对应的第四容纳腔1240,至少部分第四阀机构124位于第四容纳腔1240。其中,第一阀机构121能够使第一通道1101与第二通道1102连通和不连通,具体地,第一阀机构121包括节流部1212和开关部1211,节流部1212能够使由第一通道1101节流降压后的流体进入第二通道1102,开关部1211能够使第一通道1101和第二通道1102连通和不连通。第二阀机构122能够使第一通道1101与第三通道1103连通和不连通,第三阀机构123能够使第四通道1104与第五通道1105连通和不连通,第四阀机构124能够使第四通道1104与第六通道1106连通和不连通,第三通道1103与第六通道1106连通。在本实施方式,第二阀机构122、第三阀机构123和第四阀机构124可以是开关阀,如球阀、电磁阀等,其中,第三阀机构123也可以是开关阀与单向阀的组合,具体地,该单向阀为第一单向阀(未标号),该开关阀为第一开关阀1231,第一开关阀1231与第一单向阀串行设置,其中,第一开关阀1231位于第一单向阀的上游,第一单向阀可以使第四通道1104单向导通第五通道1105,第一单向阀可以位于第五通道1105内。第四阀机构124也可以是单向阀,该单向阀为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可以使第四通道1104单向导通第六通道1106,第二单向阀可以位于第六通道1106内。本实施方式提出的流体管理装置10的通道内置于连接体11,连接体11具有容纳阀机构12的容纳腔,这样减少了阀机构12之间的管路,流体管理装置10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另外通道内置于连接体11内,也可以减少管路与阀机构之间密封,有利于降低泄露的优点。
16.流体管理装置10可以应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在一个具体的应用方式,流体管理装置10还具有第一接口1001、第二接口1002、第三接口1003和第四接口1004,其中,第一接口1001与第一通道1101连通,第二接口1002与第二通道1102连通,第三接口1003与第四通道1104连通。压缩机通过室内冷凝器与第一接口1001连通,第二接口1002与室外换热器的一个端口连通,室外换热器的另一个端口与第三接口1003连通,第六通道1106通过第一节流单元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五通道1105连通,第六通道1106通过第二节流单元与第二换热器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五通道1105连通,第五通道1105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17.流体管理装置10工作时,第一通道1101为流体管理装置10的一个进入通道,第二通道1102为流体管理装置10的一个流出通道;第四通道1104为流体管理装置10的另一个进入通道,第五通道1105和第六通道1106为流体管理装置10的流出通道。在热管理系统制热时,流体管理装置1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第一阀机构121的节流部1212导通第一通道1101和
第二通道1102,第三阀机构123使第四通道1104与第五通道1105连通;热管理系统制冷时,流体管理装置1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第一阀机构121的开关部1211使第一通道1101和第二通道1102连通,第三阀机构123使第四通道1104与第五通道1105不连通,第一节流单元和/或第二节流单元工作,使节流降压后的流体进入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
18.请参阅图1-图6,在本实施方式,第一阀机构121包括开关部1211和节流部1212,其中开关部1211为第一阀单元,如电磁阀,节流部1212为第一节流单元,第一节流单元可以是电子膨胀阀,相应地,第一容纳腔1210包括第一子腔1211和第二子腔1212,至少部分第一阀单元位于第一子腔1211,至少部分第一节流单元位于第二子腔1212,第一通道1101分别与第一子腔1211、第二子腔1212、第二容纳腔1220连通。进一步的,请参阅图xx,流体管理装置10包括第一节流机构125和第二节流机构126,连接体具有容纳第一节流机构125的第五容纳腔1250,至少部分第一节流机构125位于第五容纳腔1250,第一节流机构125与连接体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第六通道1106与第一节流机构125连通;连接体具有容纳第二节流机构126的第六容纳腔1260,至少部分第二节流机构126位于第六容纳腔1260,第二节流机构126与连接体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第六通道1106与第二节流机构126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流体管理装置10也可以包括第一节流机构125和第二节流机构126的至少其中之一,不再详细描述。流体管理装置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换热器13,第一换热器13位于第一节流机构125的下游,第六通道1106通过所第一节流机构125与第一换热器13连通,在本实施方式,第一换热器13为板式换热器。
19.请参阅图1及图2,流体管理装置10还包括气液分离部15和第三单向阀16,其中,气液分离部15具有第五接口1005、第六接口1006、第七通道、第八通道和气液分离腔1501,第七通道与气液分离腔1501连通,第三单向阀16位于第七通道,第五接口1005与第七通道连通,第二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五接口1005连通,第八通道与第五通道1105连通,第六接口1006与气液分离腔1501连通,第六接口1006与压缩机的入口连通。
20.为方便描述阀机构12以及连接体11的位置关系,定义第一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其中,第一面与气液分离腔1501的轴线垂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且与第一面平行,至少部分气液分离部15位于连接体11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第一接口1001、第二接口1002和第三接口1003位于连接体11,第四接口1004位于气液分离部15,第一接口1001、第二接口1002和第三接口1003、第四接口1004朝上。沿第一方向,第一阀机构121位于第一接口1001和第二接口1002之间,第二阀机构122和第二节流机构126位于第三接口1003和第四接口1004之间,沿第二方向,第三阀机构123位于第三接口1003和第二接口1002之间。这样,流体管理装置10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21.连接体11包括第一连接体111和第二连接体112,第一连接体111和第二连接体112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沿气液分离部15的轴向,第一连接体111位于第二连接体112的上方,第二节流机构126、第一阀机构121、第二阀机构122、第三阀机构123和第四阀机构124安装于第一连接体111,第一节流机构125安装于第二连接体112,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连接体112固定连接或者限位连接,第一换热器13与第二连接体112密封连接,沿第二方向,第一换热器13位于第二连接体112的一侧,至少部分第一节流机构125位于第二连接体112的另一侧。
22.请参阅图7-图8,第一阀机构121包括第一阀芯1201,第一阀芯1201具有导通孔和
节流槽,第一阀芯1201的导通孔能够连通第一通道1101、第二通道1102以使第一通道1101和第二通道1102连通,节流槽能够连通第一通道1101、第二通道1102以使第一通道1101内流体节流降压进入第二通道1102。在本实施方式,沿第一方向,第一阀机构121、第二阀机构122位于第一接口1001和第二接口1002之间,其中,第二阀机构122比第一阀机构121靠近第一接口1001,第三阀机构123和第二节流机构126位于第三接口1003和第四接口1004之间,第二节流机构126壁第三阀机构123靠近第四接口1004。
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