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3941发布日期:2023-01-24 18:2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柔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2.柔性显示屏,指的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柔性显示屏的成功量产不仅利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柔性显示屏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大型的柔性显示屏或折叠显示屏可用于电视、投影仪或其他不同尺寸的显示器上。
3.现有的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经常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即,在使用时柔性显示屏不稳定,影响观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避免柔性显示屏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包括:
6.底座,所述底座设置有开口;
7.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柔性显示屏具有依次围合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
8.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升降所述柔性显示屏,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轴,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升降件和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件各自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内,所述第一升降件和所述第二升降件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由所述开口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侧边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与所述第四侧边连接。
9.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具有经所述升降结构带动以朝所述底座运动的收缩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卷绕于所述转轴上;
10.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具有经所述升降结构带动以远离所述底座运动的展开状态,所述柔性显示设备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延伸至底座外部。
11.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结构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2.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柔性显示屏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柔性显示屏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3.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
定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交叉处,并用于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
14.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一固定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卡孔和所述第二卡孔中。
15.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间隔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和第一固定孔,所述柔性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壳体,所述壳体包裹部分所述显示面板,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滑动槽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第四固定部和第五固定部;
16.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卡合于所述第二滑动槽中并与所述第二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孔连接,所述第四固定部卡合于所述第一滑动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五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
17.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屏还包括吸音组件,所述吸音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升降结构之间。
18.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19.轴承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轴承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轴承套接。
20.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件包括第一固定筒和第一移动筒,所述第一移动筒与所述第一固定筒套接,所述第一固定筒背离所述第一移动筒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21.所述第二升降件包括第二固定筒和第二移动筒,所述第二移动筒与所述第二固定筒套接,所述第二固定筒背离所述第二移动筒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22.可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筒和所述第二固定筒分别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移动筒和所述第二移动筒分别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的开口朝向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
2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设备,该柔性显示设备包括:底座、柔性显示屏和升降结构。底座设置有开口;柔性显示屏的至少一部分由开口延伸至底座外,柔性显示屏具有依次围合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升降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用于升降柔性显示屏,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转轴。通过设置升降结构,避免柔性显示屏在伸展的过程中出现晃动,进而避免柔性显示屏出现损伤,保证了柔性显示屏的性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结构剖切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第一升降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第二升降件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柔性显示设备;20、柔性显示屏;21、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23、第三侧边;24、第四侧边;25、显示面板;26、壳体;100、底座;101、开口;102、第一滑动槽;103、第一固定孔;200、升降结构;210、升降组件;211、第一升降件;2111、第一固定筒;2112、第一移动筒;212、第二升降件;220驱动组件;221、转轴;222、驱动电机;223、轴承;230、支撑组件;231、第一支撑件;2311、第一卡孔;2312、第二固定部;2313、第三固定部;232、第二支撑件;233、第一固定部;2321、第二卡孔;2322、第四固定部;2323、第五固定部;300、吸音组件;400、第一滑轨;500、第二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33.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设备。柔性显示设备10包括柔性显示屏20、底座100和升降结构200。柔性显示屏20具有依次围合连接的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升降结构200设置在底座100上,并用于升降柔性显示屏20。其中,底座100设置有开口101。柔性显示屏20的至少一部分由开口101延伸至底座100外。升降结构200包括升降组件210和驱动组件220。驱动组件220包括转轴221。第一侧边21与转轴221固定连接。升降组件2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第一升降件211与第二侧边22固定连接。第二升降件212与第四侧边24固定连接。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各自的一端分别固定于底座100内部。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各自的另一端分别由开口101延伸至底座100外,第一升降件211与第二侧边22连接,第二升降件212与第四侧边24连接。
34.柔性显示设备10具有经升降结构200带动以朝底座100运动的收缩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处于收缩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的至少一部分卷绕于转轴221上。
35.柔性显示设备10具有经升降结构200带动以远离底座100运动的展开状态,柔性显示设备10处于展开状态时,柔性显示屏20的显示区域延伸至底座100外部。
36.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升降结构200,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伸展的过程中出现晃动,进而避免柔性显示屏20出现损伤,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的性能。
37.底座100间隔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一固定孔103。
38.在一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设备10还包括吸音组件300,吸音组件300设置于底座100的内壁,具体的,吸音组件300设置在底座100和升降结构200之间。吸音组件300的厚度为0.1厘米。驱动组件220和升降组件210设置于所述吸音组件300的内部。
39.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吸音组件300,能够有效吸收驱动电机222在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能够避免驱动电机222所发出的声音给用户的观看带来不良的影响。
40.驱动组件220还包括驱动电机222和轴承223。轴承223与底座100连接。转轴221的一端与驱动电机222连接。转轴221与轴承223套接。
41.升降结构200还包括支撑组件230。驱动组件220设置于升降组件210和支撑组件230的一侧。支撑组件230设置于升降组件210之间。支撑组件23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20。支撑组件230的一端与柔性显示屏20连接。支撑组件230的另一端与底座100连接。支撑组件230的另一端位于开口101远离驱动组件220的一侧。柔性显示屏20包括显示面板25和壳体26。壳体26包裹部分显示面板25。支撑组件230朝向壳体26设置。壳体26远离底座10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7和第二固定孔28。
42.具体的,支撑组件230包括第一支撑件231、第二支撑件232和第一固定部233。第一支撑件231的一端与柔性显示屏2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231的另一端与底座100滑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32的一端与柔性显示屏20滑动连接。第二支撑件232的另一端与吸音组件30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233位于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的交叉处。第一支撑件231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卡孔2311。第二支撑件232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卡孔2321。第一固定部233穿设于第一卡孔2311和第二卡孔2321中,通过第一固定部233穿设于第一卡孔2311和第二卡孔2321中,以使得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转动连接。第一固定部233可以为转动轴。
4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支撑组件230,使得柔性显示屏20在伸展时,支撑柔性显示屏20,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伸展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避免柔性显示屏20出现损伤,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的性能。
44.第一支撑件231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固定部2312和第三固定部2313。其中,第二固定部2312卡合于第二滑动槽27中,并与第二滑动槽27滑动连接。具体的,第二固定部2312可以为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二滑动槽27滑动连接。第三固定部2313与第一固定孔103卡合。具体的,第三固定部2313可以为螺栓。螺栓与第一固定孔103固定连接。
45.第二支撑件232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第四固定部2322和第五固定部2323。第四固定部2322的相对两端分别具有卡合于第一滑动槽102中,并与第一滑动槽102滑动连接。具体的,第四固定部2322可以为连接杆。连接杆与第一滑动槽102滑动连接。第五固定部2323卡合于第二固定孔28中。具体的,第五固定部2323可以为螺栓。螺栓与第二固定孔28固定连接。
46.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能够在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调节时使连接杆在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的表面进滑动,从而能够确保连接杆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47.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能够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跟随柔性显示屏2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柔性显示屏2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柔性显示
屏2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48.在本技术中,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的长度分别不受特别限制,只需满足能够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的长度a分别为:
49.其中,d1为第一支撑件231的长度。d2为第二支撑件232的长度。h1为第一升降件211或第二升降件212展开时到底座100的高度。h2为第一升降件211或第二升降件212收缩时到底座100的高度。α1为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展开时朝向底座100的夹角。α2为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收缩时朝向底座100的夹角。
50.在本技术中,将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的长度a设置分别为:进而可以保证柔性显示屏20完全收缩或伸展时,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可以随着收缩或伸展而收缩或伸展,提高了柔性显示屏20的收缩或伸展效率。
5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升降件211包括第一固定筒2111和第一移动筒2112。第一移动筒2112与第一固定筒2111套接。第一固定筒2111背离第一移动筒2112的一端与底座100连接。第二升降件212包括第二固定筒2121和第二移动筒2122。第二移动筒2122与第二固定筒2121套接。第二固定筒2121背离第二移动筒2122的一端与底座100连接。
5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筒2111和第二固定筒2121设置分别有第一滑轨400。第一移动筒2112和第二移动筒2122设置分别有第二滑轨500。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连接。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的开口101朝向支撑组件230。柔性显示屏20设置于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中。
53.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且,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连通,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能够在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调节时,从两侧对柔性显示屏20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升降的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防止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54.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
55.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调节。如,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展开,先启动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会沿着开口101向外延伸,将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调节到所需的高度,使得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导向,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展开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然后,启动驱动电机222,驱动电机222通过轴承223与转轴221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柔性显示屏20会随着转轴221的转动而展开,并沿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展开,同时,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移动的同时,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也随着展开;收卷柔性显示屏20时,关闭驱动电机222,驱动电机222通过轴承223与转轴221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柔性显示屏20会随着转轴221的转动而收缩,并沿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向底座100内收缩,同时,收缩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其收缩的同时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
支撑件232也会随着第一升降件211和第二升降件212收缩同时而受缩,从而使得柔性显示屏20收纳于底座100中。
5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设备10,该柔性显示设备10包括底座100和升降结构200,底座100设置有开口101,升降结构200用于升降柔性显示屏20,其中,升降结构200包括升降组件210、驱动组件220和支撑组件230,驱动组件220设置于升降组件210和支撑组件230的一侧,支撑组件230设置于升降组件210之间,支撑组件230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20。通过在升降组件210之间设置支撑组件230,使得柔性显示屏20在伸展时,支撑柔性显示屏20,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伸展的过程中出现晃动,避免柔性显示屏20出现损伤,保证了柔性显示屏20的性能;通过设置的吸音组件300,能够有效吸收驱动电机222在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从而能够避免驱动电机222所发出的声音给用户的观看带来不良的影响;通过设置的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能够在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调节时使连接杆在第一滑动槽102和第二滑动槽27的表面进滑动,从而能够确保连接杆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31和第二支撑件232,能够在转动轴的带动下跟随柔性显示屏20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对柔性显示屏20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柔性显示屏20在使用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的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且,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连通,第一滑轨400和第二滑轨500能够在对柔性显示屏20进行升降调节时,从两侧对柔性显示屏20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避免柔性显示屏20在升降的过程中方向出现偏差,防止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57.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