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9899发布日期:2023-03-03 19:4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铰链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应用在具有可挠式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铰链。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具有可挠式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甚至在未来可能有取代非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趋势,这种可挠式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通常具有供可挠式屏幕设置两机体,以及连接于两机体之间的铰链。这种铰链通常通过彼此配合的滑块与滑轨来产生一种固定的旋转模式,然而,这种固定的旋转模式无法根据可挠式屏幕的挠曲特性满足其弯折需求,因此,如何调整及设计铰链以使其贴近或符合可挠式屏幕的弯折需求是一门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贴近或符合可挠式屏幕的弯折需求的铰链。
4.本发明的铰链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基座、两连接件,以及两滑动件。所述基座具有两第一弧形轨道,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分别绕相间隔地并排的两第一旋转轴延伸。所述两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每一所述连接件具有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滑动部,以及第二弧形轨道,所述第一滑动部能沿所述第一弧形轨道滑动,以使每一所述连接件能相对于所述基座绕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所述两连接件的第二弧形轨道分别绕相间隔地并排的两第二旋转轴延伸,所述两第二旋转轴与所述两第一旋转轴彼此平行但不重合。所述两滑动件分别设于所述两连接件的第二弧形轨道,每一所述滑动件具有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滑动部能沿所述第二弧形轨道滑动,以使每一所述滑动件能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绕对应的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两滑动件能相对于所述基座在初始位置及终止位置之间旋转。
5.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所述第一弧形轨道具有第一起始端及第一终止端,每一所述第二弧形轨道具有第二起始端及第二终止端;在所述两滑动件相对于所述基座自所述初始位置旋转至所述终止位置的过程中经过过渡位置,当所述两滑动件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起始端,所述两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起始端;在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起始端,所述两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终止端;在所述终止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的第一终止端,所述两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的第二终止端。
6.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基座还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两滑动件的两辅助弧形轨道,每一所述滑动件还具有可滑动地设于对应的所述辅助弧形轨道的辅助滑动部,每一所
述辅助弧形轨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的第一段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延伸,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的第二段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延伸;在所述两滑动件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过渡位置之间时,所述两滑动件的辅助滑动部分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的第二段;在所述两滑动件位于所述过渡位置与所述终止位置之间时,所述两滑动件的辅助滑动部分别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的第一段。
7.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所述滑动件的所述辅助滑动部设于所述第二滑动部。
8.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的曲率与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的曲率不相同。
9.本发明铰链通过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延伸的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以及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延伸的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使每一所述滑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绕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旋转轴旋转,借此使所述两滑动件的旋转路径能够更具变化性,并且,所述两第一旋转轴与所述两第二旋转轴的位置也能在设计时依照不同的产品的可挠式屏幕做调整,以贴近或符合所述可挠式屏幕的弯折需求。
附图说明
10.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11.图1是本发明铰链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起始位置;
12.图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分解图;
13.图3是图2中的所述实施例自另一视角观看的一立体分解图;
14.图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第一弧形轨道与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起始位置;
15.图5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第二弧形轨道与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起始位置;
16.图6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辅助弧形轨道与滑动件的辅助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起始位置;
17.图7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终止位置;
18.图8是所述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过渡位置;
19.图9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第一弧形轨道与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过渡位置;
20.图10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第二弧形轨道与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过渡位置;
21.图11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辅助弧形轨道与滑动件的辅助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过渡位置;
22.图12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第一弧形轨道与连接件的第一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终止位置;
23.图13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第二弧形轨道与滑动件的第二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终止位置;以及
24.图14是所述实施例的一剖视图,说明所述实施例的基座的辅助弧形轨道与滑动件
的辅助滑动部之间的配合关系,图中所述实施例的滑动件位于终止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5.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铰链100的一实施例,适用于设置在一折叠式电子装置(图未示)的两机体(图未示)之间,所述两机体用于供一可挠式屏幕(图未示)设置。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可以但不限为手机、平板或笔记型电脑等电子装置。所述铰链100包含一基座1、两连接件2,以及两滑动件3。
26.参阅图1至图5,所述基座1举例来说大致沿左右方向d1延伸,且具有沿前后方向d2凹入地形成的两第一弧形轨道11。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分别绕两第一旋转轴a1延伸,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沿所述左右方向d1相间隔地并排且沿上下方向d3位于所述基座1上方,每一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具有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位于相对内侧的一第一起始端111,及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位于相对外侧的一第一终止端112。
27.所述两连接件2分别设于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每一所述连接件2具有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的第一滑动部21,以及沿所述前后方向d2凹入地形成的第二弧形轨道22。所述第一滑动部21能沿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滑动,以使每一所述连接件2能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a1旋转,所述两连接件2的第二弧形轨道22分别绕两第二旋转轴a2延伸,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沿所述左右方向d1相间隔地并排且沿所述上下方向d3位于所述基座1上方,每一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具有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位于相对内侧的一第二起始端221,及在所述左右方向d1上位于相对外侧的一第二终止端222。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与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彼此平行但不重合。
28.所述两滑动件3分别设于所述两连接件2的第二弧形轨道22,每一所述滑动件3具有插设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的一第二滑动部3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滑动件3具有一本体31,以及插设于所述本体31且具有所述第二滑动部321的一滑动块32,所述两滑动件3的本体31分别供所述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所述两机体设置,但各所述滑动件3在其他实施态样中也可以是一体构造而成,不以此为限制。所述第二滑动部321能沿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滑动,以使每一所述滑动件3能相对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2绕对应的所述第二旋转轴a2旋转。
29.通过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21的相互配合,以及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与所述第二滑动部321的相互配合,使所述两滑动件3能相对于所述基座1在一初始位置(见图1)及一终止位置(见图7)之间旋转。并且,通过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延伸的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以及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延伸的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使每一所述滑动件3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a1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旋转轴a2旋转,借此使所述两滑动件3的旋转路径能够更具变化性,另外,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与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的位置也能在设计时依照不同的产品的可挠式屏幕做调整,以贴近或符合所述可挠式屏幕的弯折需求。
3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曲率与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曲率不相同,通过调整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曲率与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曲率,能够将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与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调整至符合设计需求的位置。但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态样中,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曲率与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
曲率也可以相同,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31.参阅图1至图3及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还具有沿所述前后方向d2凹入地形成且分别对应于所述两滑动件3的两辅助弧形轨道12,每一所述滑动件3的滑动块32还具有可滑动地插设于对应的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的一辅助滑动部322,每一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121及一第二段122,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一段121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延伸,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二段122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延伸。详细来说,每一所述滑动件3的所述辅助滑动部322设于所述第二滑动部321的末端,每一所述连接件2还具有连通于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且用于避让对应的所述辅助滑动部322的一避让槽部23,所述基座1的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分别连通于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每一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一段121的轨迹大致沿所述前后方向d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的轨迹重合,且举例来说每一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二段122仅自对应的所述辅助滑动块32的上方限制了所述辅助滑动块32的路径。
32.参阅图4至图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弧形轨道11与所述第一滑动部21的轮廓大致彼此对应,所述第二弧形轨道22与所述第二滑动部321的轮廓也大致彼此对应,借此使所述基座1与所述两连接件2之间以及所述两连接件2与所述两滑动件3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稳定;而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与所述辅助滑动部322的轮廓则无类似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与所述辅助滑动部322的效用主要是在于限制所述两滑动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的运动轨迹,并且,借此也使所述辅助滑动部322能够在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一段121与第二段122之间灵活地滑动。
33.参阅图1至图2及图7至图8,通过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与所述辅助滑动部322的彼此配合,使所述两滑动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自所述初始位置(见图1)旋转至所述终止位置(见图7)的过程中会经过一过渡位置(见图8)。以下说明所述两滑动件3相对于所述基座1自所述初始位置经过所述过渡位置旋转至所述终止位置的过程。
34.参阅图2及图4至图6,当所述两滑动件3在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2的第一滑动部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第一起始端111,所述两滑动件3的第二滑动部3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第二起始端221,且所述两滑动件3的辅助滑动部322分别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二段122。
35.参阅图2、图6及图11,当所述两滑动件3位于所述初始位置与所述过渡位置之间时,所述两滑动件3的辅助滑动部322分别至少部分能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二段122内滑动,此时,所述两滑动件3仅能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旋转。因此,在这个区间中,只有所述两滑动件3能相对于所述两连接件2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旋转,所述两连接件2无法相对于所述基座1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旋转。
36.参阅图2及图9至图11,当所述两滑动件3在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2的第一滑动部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第一起始端111,所述两滑动件3的第二滑动部3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第二终止端222,且所述两滑动件3的辅助滑动部322分别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所述第二段122与所述第一段121之间交界处。
37.参阅图2、图11及图14,当所述两滑动件3位于所述终止位置与所述过渡位置之间时,所述两滑动件3的辅助滑动部322分别至少部分能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一段
121内滑动,此时,所述两滑动件3仅能分别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旋转。因此,在这个区间中,所述两滑动件3无法相对于所述两连接件2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旋转,只有所述两连接件2能相对于所述基座1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旋转,也就是说,此时所述两滑动件3是连同所述两连接件2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a1旋转。
38.参阅图2及图12至图14,当所述两滑动件3在所述终止位置时,所述两连接件2的第一滑动部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的第一终止端112,所述两滑动件3的第二滑动部321分别相对地较靠近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的第二终止端222,且所述两滑动件3的辅助滑动部322分别位于所述两辅助弧形轨道12的第一段121。
39.参阅图1及图7至图8,简单来说,通过所述辅助弧形轨道12与所述辅助滑动部322的彼此配合,使所述两滑动件3自所述初始位置旋转至所述终止位置的过程中,是由所述两滑动件3先相对于所述两连接件2绕所述第二旋转轴a2旋转,如图8所示。接着所述两滑动件3才连同所述两连接件2一起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所述第一旋转轴a1旋转,如图7所示,借此使所述滑动件3依序绕所述第二旋转轴a2与所述第一旋转轴a1进行旋转。
40.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分别绕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延伸的所述两第一弧形轨道11,以及分别绕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延伸的所述两第二弧形轨道22,使每一所述滑动件3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座1绕对应的所述第一旋转轴a1及对应的所述第二旋转轴a2旋转,借此使所述两滑动件3的旋转路径能够更具变化性,并且,所述两第一旋转轴a1与所述两第二旋转轴a2的位置也能在设计时依照不同的产品的可挠式屏幕做调整,以贴近或符合所述可挠式屏幕的弯折需求。
41.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