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9567发布日期:2023-06-01 01:0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铰链机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折叠结构,具体地涉及铰链机构及包括该铰链机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多样化的显示部设计为电子行业的电子设备提供了更多的应用选择。实现显示部折叠功 能或电子设备开合功能的铰链机构(或称转轴机构),是实现这类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但是, 对于现有的电子设备的铰链机构,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在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 存在铰链的尺寸不能随着电子设备相对转动的两个壳体的折叠角度的变化而适应性调整的问 题,从而显示部可能受到两个壳体的拉扯挤压,从而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增大显示部的应力, 进而导致电子设备的显示部的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有些电子设备中存在折叠和展开过程 卡顿等稳定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铰链机构,该铰链机构的转动过程平顺且稳定,而且该铰 链机构的尺寸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铰链机构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 备的相对转动的两个壳体的折叠角度变化的过程中,铰链机构的尺寸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 避免由于现有的铰链机构不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导致电子设备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显示部应力 增大的问题,而且改善了电子设备折叠和展开过程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2、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包括主轴组件和摆臂组 件,所述摆臂组件成对设置在所述主轴组件的两侧且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每对所述摆 臂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的中心线对称布置并且能够同步转动,每个所述摆臂组件包括:

4、摆杆,所述摆杆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

5、滑块,所述滑块形成有滑槽,所述摆杆插入所述滑槽中;

6、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与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滑块均转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形成有 联动孔;以及

7、联动轴,所述联动轴能够随着所述摆杆转动而转动,所述联动轴插入所述联动孔中,

8、在所述摆臂组件整体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摆杆能够在所述滑槽中进 行滑动,并且所述摆杆经由所述联动轴使所述连杆机构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滑块转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用上述铰链机构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进行折叠和展开的过 程中,一方面,铰链机构自身的长度能够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能够避免由于现有的铰链不 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导致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显示部应力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连杆 机构使得摆杆与滑块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始终相连,连杆机构还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与摆杆的 联动,改善铰链机构转动的平顺性和稳定性。

10、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组件包括与所述中心线平行的摆杆 转轴,所述摆杆经由所述摆杆转轴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联动轴与所述摆杆转轴平 行且非同轴布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摆杆与连杆机构两者的结构和尺寸不同导致它们绕着主轴组 件转动轨迹不同的情况下,联动轴和摆杆转轴非同轴布置,使得摆臂组件相对于主轴组件转 动的过程中摆杆和连杆机构能够顺利联动而不会卡住。

12、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 接件与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摆杆转动连接,

13、所述第一连接件形成有作为所述联动孔的第一长孔,所述第一长孔的横截面形状为长圆 形,所述联动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一长孔且能够在所述第一长孔中沿着其第一长度方向运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简单的构造实现了连杆机构和摆杆之间联动。进一步地,通 过联动轴与长孔配合,补偿第一连接件和摆杆在联动过程中的转动轨迹不同对联动轴运动的 影响,防止摆杆和连杆机构在联动过程中卡住。

1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

16、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主轴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 接件转动连接;以及

17、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滑块 转动连接,当所述摆臂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到支撑 位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可选的连杆机构的结构方案,其能够实现滑块和主 轴组件在铰链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始终相连。而且在本技术的铰链机构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的情况下,连杆机构的第一支撑板在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能够支撑电子设备的 显示部。

1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摆杆转轴平行的 第一连杆转轴,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摆杆转轴平行的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形 成有第一圆孔和横截面形状为长圆形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有第二圆孔,

20、所述第一连杆转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一圆孔,所述第一销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二圆孔和所述 第二长孔,所述第一销轴能够在所述第二长孔中沿着其第二长度方向运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一种可选的连杆机构的结构方案中,通过上述孔与轴的 配合,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相对于主轴组件转动,并且能够实现第一连接件带动第二连接件 转动以实现两者联动。进一步地,通过销轴与长孔配合,补偿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转 动轨迹不同对销轴的运动造成的影响,防止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联动过程中卡住。

22、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摆杆转轴平行的 第二连杆转轴,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摆杆转轴平行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形 成有与所述第二圆孔错开的第三圆孔和第四圆孔,

23、所述第二连杆转轴插入穿过所述第三圆孔,所述第二销轴插入穿过所述第四圆孔和所述 第一支撑板。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述一种可选的连杆机构的结构方案中,通过上述孔与轴的 配合,能够实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主轴组件转动,并且能够实现第二连接件带动第一支撑板 转动以实现两者联动。

2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

26、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均穿过所述第一 圆孔的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第一长度方向和所述第二长度方向形成预定的角度,

27、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二圆孔、所述第三圆孔和所述第四圆孔三者的圆 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各孔进行布局,在保证摆杆、 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支撑板顺利联动而不会卡住的基础上,还使得第一支撑板在 摆臂组件相对于主轴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够处于期望的支撑位置。

2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杆转轴为凸轮轴,所述主轴组件和所 述摆杆均形成有与所述凸轮轴对应的凸轮轴孔,所述凸轮轴插入穿过所述主轴组件和所述摆 杆的凸轮轴孔,所述凸轮轴在所述凸轮轴孔中能够在预定范围内转动,所述摆杆和所述主轴 组件通过所述凸轮轴转动连接。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出了另一种摆杆和主轴组件的转动连接结构方案,利用凸轮 轴孔与凸轮轴配合,在摆杆相对于主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便于限定摆杆和主轴组件的相对 转动角度,防止摆杆转动幅度过大导致铰链机构发生损坏。

31、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轴与所述凸轮轴固定,所述联动轴 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凸轮轴的基圆部的中心轴线彼此平行且非同轴地布置,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摆杆和主轴组件实现转动连接采用上述另一种结构方案中, 提出了一种易于实现联动轴的方案。另外,在摆杆和连杆机构的结构和尺寸不同导致它们绕 着主轴组件转动轨迹不同的情况下,联动轴和作为摆杆转轴的凸轮轴的基圆部非同轴布置, 使得摆臂组件相对于主轴组件转动的过程中摆杆和连杆机构能够顺利联动而不会卡住。

33、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还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 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当所述摆臂组 件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到支撑位置。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简化了连杆机构的结构,第一支撑板用于使第一连接件与滑块 始终相连,而且在本技术的铰链机构用于可折叠的电子设备的情况下,连杆机构的第一支撑 板在摆臂组件随着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能够支撑电子设备的显示部。

35、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摆杆包括板状的摆杆主体部、摆杆连接 部和凸起部,

36、所述摆杆连接部从所述摆杆主体部朝向所述主轴组件伸出,所述摆杆连接部形成有摆杆 轴孔,所述摆杆转轴插入穿过所述摆杆轴孔,

37、所述凸起部从所述摆杆主体部的表面朝向垂直于该表面的方向凸起,所述摆杆主体部和 所述凸起部两者均插入所述滑槽中。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摆杆,摆杆利用凸起部与滑块的滑槽 配合的构造防止它们在相对滑动过程中歪斜。

39、在根据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形成有第一支撑面,所述摆杆形成 有第二支撑面,当所述摆臂组件相对于所述主轴组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 述第二支撑面共面,以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采用上述铰链机构的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处于折叠的状态下, 上述支撑面能够稳定地支撑连杆机构的第一支撑板,有利于铰链机构的结构稳定。

41、第二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中任 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铰链机构,并且能够经由所述铰链机构展开和折叠。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本技术的铰链机构的典型应用场景。

43、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 显示部,所述第一壳体与位于所述主轴组件的一侧的所述摆臂组件的摆杆固定,所述第二壳 体与位于所述主轴组件的另一侧的所述摆臂组件的摆杆固定,所述显示部设于第一壳体、第 二壳体和所述铰链机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固定。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该铰链机构,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 对转动的同时显示部能够进行折叠和展开,在上述过程中电子设备的折叠和展开过程平顺且 稳定,并且避免由于现有的铰链不能进行适应性调整导致电子设备在折叠过程中显示部应力 增大的问题。

45、在根据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且所述主轴组 件包括第二支撑板,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壳体 和所述第二壳体大致连续地支撑所述显示部。

46、避免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开状态下显示部的某一部分由于缺少支撑而产生不期望的变形。

47、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4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