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8073发布日期:2023-06-04 15:3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减速器、能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以及电机,减速器具有减速器壳体。


背景技术:

1、普遍已知的是,驱动装置可通过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构成。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防爆地且紧凑地实现驱动装置。

2、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所述的驱动装置来实现。

3、在驱动装置中本发明的重要特征是,驱动装置具有轴、联接件和轴密封环,

4、尤其是其中,轴与联接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接,

5、其中,联接件具有轴向伸出的爪部,该爪部至少部分地伸入轴的凹口、尤其是从端侧引入的凹口中,

6、其中,凹口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尤其是通过构造在轴上的材料区域、尤其是内爪间隔开,

7、其中,凹口被轴的环形区域沿周向包围,

8、尤其是其中,环形区域在径向外侧界定凹口,

9、其中,环形区域的外部的、尤其是径向外部的表面精加工成、尤其是磨削成圆柱形,和/或环形区域的外部的、尤其是径向外部的表面用作轴密封环的密封唇的工作面。

10、在此优点是,不需要为轴密封环提供附加的轴向结构长度。联接件的爪部伸入轴的相应凹口中。

11、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驱动装置具有减振环,减振环具有环形的基体和在基体上径向延伸地成型和/或成形的辐射区域,辐射区域伸入凹口中和/或布置在轴的材料区域、尤其是内爪与轴的爪部之间,

12、尤其是其中,辐射区域的在周向上测得的壁厚随着与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的增加而具有局部的最大值,

13、尤其是其中,相应的爪部在其接触相应的辐射区域的侧上凹形地成形,相应的材料区域在其接触相应的辐射区域的侧上凹形地成形,

14、尤其是其中,辐射区域在周向上规律地和/或均匀地彼此间隔开,

15、尤其是其中,材料区域、尤其是内爪在周向上规律地和/或均匀地彼此间隔开,

16、尤其是其中,爪部在周向上规律地和/或均匀地彼此间隔开。

17、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驱动装置具有带有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能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

18、其中,制动装置布置在减速器与电机之间,

19、其中,在制动装置的第一壳体件中接纳有轴密封环和第一轴承,在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二轴承,

20、其中,轴借助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能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21、其中,轴与减速器的带齿部件、尤其是与减速器的第一传动级的带齿部件、尤其是套装式小齿轮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接,或者与该带齿部件实施成一件式的,尤其是一体形成,

22、其中,电机的转子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联接件相连接,尤其是其中,转子轴伸入联接件的孔中并且借助于键连接与联接件在周向上形锁合地相连接。

23、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轴穿过制动装置的磁体体部、尤其是穿过铁磁性的线圈体伸出,

24、其中,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制动衬片支架相连接,该制动衬片支架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

25、尤其是其中,制动衬片支架/制动块载体布置成能相对于轴移动,尤其是平行于轴的转动轴线移动。

26、在此优点是,运行成本低,因为也可由没有专门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维护。尤其是,制动装置以抗爆炸压力的/防爆的方式被封装并且因此仅仅允许被专门经过培训的人员打开。然而,整个制动装置可由没有专门受过培训的人员从驱动装置中拆出并且更换另一制动装置。

27、由此,可进行成本适宜的维护。此外,该人员也被授权维护电机和减速器,即,尤其是也打开减速器并加油或者更换减速器的带齿部件。

28、此外,制动装置自身可配备有磨损传感器,从而可及时地安排维护或更换。此外,可将角度传感器集成到制动装置中,由此提高运行安全性并且由此也尤其是通过及时维护和防止损坏而降低运行成本。

29、同样重要的是,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可移动的并且由此使制动作用基本上与制动衬片支架的制动衬片的磨损状态无关。这是因为可借助于该移动补偿略微的磨损。由此也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30、此外也有利的是,轴密封环不需要附加的轴向结构空间,而是可布置在爪部和/或内爪的轴向区域中。这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凹口通过环形区域包围,并且该环形区域径向向外设计成圆柱周面,从而该环形区域可用作轴密封环的密封唇的工作面。

31、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相连接,

32、尤其是其中,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相接触的区域在轴向方向上比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得更长。在此优点是,制动器可设置在抗爆炸压力的壳体中。由此,制动器以封装的方式布置并且作为可运输的单元布置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

33、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轴与电机的转子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相连接。在此优点是,轴可通过联轴器、尤其是爪式联轴器与转子轴相连接。由此,可将联轴器功能集成到制动装置中。因此,制动装置也用作在电机和减速器之间的适配器,其中,制动装置例如平衡和/或补偿转子轴的转动轴线与轴的转动轴线的偏差。

34、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轴在其面对转子轴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具有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爪部,

35、其中,联接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转子轴相连接,尤其是借助于键连接进行连接,

36、其中,联接件在其面对轴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具有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爪部,

37、其中,联接件的爪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覆盖的区域与轴的爪部在轴向方向上所覆盖的区域相交叠,

38、尤其是其中,由联接件的爪部覆盖的以所述轴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径向距离区域也被所述轴的爪部覆盖。在此优点是,借助于联轴器可引起公差补偿。亦即,如果转子轴和轴的转动轴线不是精确地彼此对准,则联轴器引起扭矩的传递并且减弱横向力矩。此外,在爪部之间可设置塑料材料、尤其是星形的塑料星形件的塑料材料,从而抑制转速波动。

39、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能相对于轴沿轴向运动,尤其是其中,带动件套装在轴上,带动件在周向上形锁合地与轴相连接和/或借助于键连接形锁合地与轴相连接,

40、其中,带动件具有外齿部,外齿部与制动衬片支架的内齿部啮合。在此优点是,制动衬片支架通过运动首先补偿制动衬片的磨损。因为在制动衬片较薄并且线圈无电流时,弹簧元件通过衔铁片将制动衬片支架相应地压到更靠近摩擦片。由此,运行安全性高。此外,利用布置在制动器上的传感器、尤其是微型开关或感应式接近传感器,监控磨损是否超过允许的程度。以这种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41、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衔铁片与磁体体部以不能相对转动而能沿轴向运动的方式相连接,

42、其中,支撑在磁体体部上的弹簧元件压到衔铁片上,尤其是对衔铁片施加弹簧力,

43、其中,衔铁片布置在、尤其是沿轴向布置在磁体体部与制动衬片支架之间,

44、尤其是其中,磁体体部和/或衔铁片由铁磁材料制成。在此优点是,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因为在线圈无电流时制动器自动接合。

45、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摩擦片与磁体体部相连接,尤其是借助于伸入磁体体部中的并且引导衔铁片的销进行连接,

46、尤其是其中,摩擦片与第一壳体件相连接。在此优点是,制动器可构造成预制单元并且由此提高了安全性。

47、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包括磁体体部、线圈、弹簧元件、衔铁片、制动衬片支架、摩擦片和销的制动器构造成预制单元。在此优点是,制动器在安装到制动装置的壳体中之前已经可装配好并且可作为有功能的单元存储在仓库中并且随后可安装在壳体中。在安装时,摩擦片借助于螺纹件与制动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壳体件相连接。在此优选地,电路板夹紧在摩擦片和第一壳体件之间。

48、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磁体体部、线圈、弹簧元件、衔铁片、制动衬片支架、摩擦片和销被由第一壳体件和第二壳体件形成的壳体包围,和/或,由第一壳体件和第二壳体件形成的壳体为磁体体部、线圈、弹簧元件、衔铁片、制动衬片支架、摩擦片形成壳体。在此优点是,制动器在安装到制动装置的壳体中之前已经可装配好并且可作为有功能的单元储存在仓库中并且随后可安装在壳体中。在安装时,摩擦片借助于螺纹件与制动装置的壳体的第一壳体件相连接。在此优选地,电路板夹紧在摩擦片和第一壳体件之间。

49、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转动件以能相对于第一壳体件转动、尤其是绕垂直于轴的转动轴线取向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50、其中,转动件具有偏心区域,

51、其中,在转动件的第一转动位置中,偏心区域克服由弹簧元件产生的弹簧力将衔铁片压向磁体体部,在转动件的第二转动位置中,衔铁片能如此在轴向方向上、即在轴的转动轴线的方向上运动,使得尤其是在线圈未通电时,衔铁片将制动衬片支架压到摩擦片上,

52、尤其是其中,转动件与卡箍相连接,尤其是其中,卡箍至少局部地——尤其是以轴的转动轴线为基准——沿切向和/或在周向上延伸。在此优点是,可实现制动器的手动松开/释放、即可用手激活的松开。为此,使卡箍摆动并且由此使转动件这样转动,即:使得转动件的偏心部分尤其是克服由弹簧元件产生的弹簧力将衔铁片压向磁体体部。

53、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法兰件与第二壳体件相连接,法兰件遮盖和/或尤其是油密封地封闭减速器壳体的开口。在此优点是,制动装置的整个壳体可通过法兰件与减速器相连接并且被减速器保持。尤其是,电机可固定在制动装置的壳体上并且通过该壳体保持。此外,由此也可用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将制动装置与减速器相连接并且然后将油加入减速器中。此时,不必打开封装在制动装置的壳体中的制动器。利用法兰件可遮盖减速器的开口并且由此随后可用油填充减速器。在改进方案中,甚至可将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直接用于遮盖减速器的开口。于是不需要法兰件。

54、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一壳体件的外侧上连接有下部件,盖部被放在所述下部件上,从而在由下部件和盖部形成的接线盒中布置电连接设备,该接线盒为电连接设备形成壳体,

55、其中,电导线被引导穿过抗爆炸压力的缆线穿管,该缆线穿管布置在第一壳体件的贯通的凹口中。在此优点是,接线盒自身实施成抗爆炸压力的。由此,电接头可设置在电连接设备上并且因此布置在抗爆炸压力的区域中。此外,接线盒的该区域与制动器的区域分隔开并且仅仅通过缆线穿管相连接。由此,爆炸不能从制动器的区域传播到电连接设备的区域,并且反之同样不能从电连接设备的区域传播到制动器的区域。因此,提高了安全性。

56、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电路板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第一壳体件相连接,

57、其中,另一电路板、即第二电路板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轴相连接,

58、其中,第一电路板如此配备有电子结构元件,使得能探测第二电路板的角位置和/或轴的角位置,

59、尤其是其中,第一电路板平行于第二电路板布置,和/或,第一电路板被摩擦片压到第一壳体件上,尤其是其中,第二电路板沿轴向布置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一壳体件之间。在此优点是,第一电路板以夹紧的方式布置并且由此可成本适宜地连接。

60、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用于探测制动衬片磨损的传感器布置在由第一壳体件和第二壳体件形成的壳体中,

61、尤其是其中,传感器线路被引导穿过缆线穿管。在此优点是,可及时地实施维护。

62、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一壳体件与轴之间布置有环形间隙,

63、尤其是,环形间隙的轴向长度大于环形间隙的半径,

64、其中,环形间隙布置在第一轴承的背离磁体体部和/或背离第二轴承的侧上,尤其是布置在第一轴承的在轴向方向上背离磁体体部和/或背离第二轴承的侧上。在此优点是,环形间隙实施成如此窄且在轴向上如此长,使得防止爆炸前锋(explosionsfront)穿透。此外,第一轴承可布置在抗爆炸压力的区域中并且由此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因为可靠地保证了轴的可转动性。

65、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二轴承实施成双轴承,尤其是其中,第二轴承具有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在此优点是,例如在第一传动级中产生的横向力可通过双轴承导出,并且由此使布置在轴和第二壳体件之间的环形间隙在横向力波动时也不改变其厚度,尤其是其改变的程度不能被测出。

66、在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二壳体件与轴之间布置有另一环形间隙,

67、尤其是,所述另一环形间隙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另一环形间隙的半径,

68、其中,第二轴承布置在所述另一环形间隙的背离磁体体部和/或背离第一轴承的侧上,尤其是布置在所述另一环形间隙的在轴向方向上背离磁体体部和/或背离第一轴承的侧上。在此优点是,第二轴承可从外部接近并且可在不必打开制动装置的壳体的情况下更换。由此,又不必要求专业人士的专门技能。所述另一环形间隙在横向力波动时也不改变其厚度,尤其是其改变的程度不能被测出。

69、从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其它优点。本发明不局限于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尤其是从目的提出和/或与现有技术对比提出的目的中,得到权利要求和/或单个权利要求特征和/或说明书特征和/或附图特征的其它合理的组合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