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相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8203发布日期:2022-04-13 17:42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相关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交互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常常一边做事一遍观看电子产品显示的内容。因此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支架就应运而生。以手机为例,将手机放置于支架上即可实现解放双手,而且稳定手机显示的角度,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3.便携的电子产品的主要种类包括移动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三者的体型依次增大。大多数手机的尺寸在4.5寸左右,平板电脑约为10寸,而笔记本电脑在13~17寸之间。由于三者的尺寸相差巨大,目前的电子设备支架一般是针对单一类型产品设计,无法适配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此外,在同一种类型的电子产品中,不同型号的产品尺寸相差较大,因此市面上的大多数支架的适配性较差,无法应对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目前电子设备支架无法适配不同尺寸的电子产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电子设备支架,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包括:
7.支架固定部;
8.转动支撑组件,与所述支架固定部连接;
9.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可相对于所述支架固定部转动,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
10.支撑部,用于支撑电子设备;
11.机构部,与所述支架固定部固定连接;
12.承载部,用于承载电子设备;以及
13.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机构部和容纳所述支撑部、所述承载部;
14.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机构部通过所述支撑部联动连接;控制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机构部轴心转动,所述支撑部可相对所述壳体往复移动预设距离,且所述支撑部驱使所述承载部相对所述壳体展开或合拢。
15.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有第一传动滑槽和传动件,所述机构部包括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传动滑槽相抵接;所述承载部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件啮合,控制所述支撑部转动时,所述第一凸起带动所述支撑部相对所述壳体往复移动预设距离,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承载部沿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16.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第二凸起,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二传动滑槽,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传动滑槽相抵接;控制所述支撑部转动时,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第二传动滑槽内往复移动预设距离。
17.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第一传动滑槽与所述第二传动滑槽垂直设置。
18.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臂,所述承载臂包括臂体和与所述臂体的第一端部连接的承载件;所述臂体的第二端部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件啮合。
19.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壳体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对所述承载臂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20.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后盖设有连接件,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机构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承载部的空间;所述承载臂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21.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前盖的背部设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支撑部抵接。
22.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一端的凸块,所述第一传动滑槽和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凸块与所述前盖形成容纳所述承载件的空间。
23.所述电子设备支架,其中,所述凸块和/或所述前盖表面设有防滑阻尼。
24.有益效果:电子设备支架中包括支架固定部和转动支撑组件组成,转动支撑组件包括支撑部、机构部、承载部和壳体,其中,机构部与支架固定部固定连接,支撑部、承载部和壳体可以围绕机构部的轴心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支撑部相对于壳体发生往复移动,而支撑部也随着转动展开或合拢,因此当支撑部、承载部和壳体绕着机构部转动时,一方面支撑部相对于壳体移动,调整了一个方向的支撑距离,另一方面,承载部可相对于壳体发生合拢或展开,调整了另一个方向的支撑距离,在两个方向上实现了支撑范围的调整,从而实现对不同型号的电子设备的支撑。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的仰视角度的爆炸图;
28.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的俯视角度的爆炸图;
29.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包含前盖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包含前盖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前的正视图;
31.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包含前盖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后的立体图;
32.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前的后视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33.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支架的转动支撑组件转动之后的后视角度的状态示意图。
34.图中标注的含义为:
35.100、支架固定部;200、转动支撑组件;210、壳体;211、前盖;2111、前盖通孔;2112、挡块;2113、防滑层;212、后盖;2121、后盖通口;2122、限位件;2123、连接件;21231、第一环柱;21232、第二环柱;213、第二凸起;220、支撑部;221、支撑板;2212、缺口;222、第一传动滑槽;223、第二传动滑槽;224、传动件;2241、连接孔;2242、连接块;230、承载部;231、臂体;3211、第一通孔;3212、第二通孔;232、承载件;233、第一端部;234、第二端部;240、机构部;241、第一凸起;242、转动阻尼件;243、底盘;11、第一螺钉;12、第二螺钉;13、第三螺钉;14、第四螺钉;15、第五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36.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及相关设备,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38.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3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固定支撑部100和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支撑组件200包括与所述固定支撑部100连接的机构部240、支撑部220、承载部230以及壳体210。
40.固定支撑部100即用于对电子设备支架中的转动支撑组件200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其可以为一般的底座与支撑杆一体成型的形式,也可以为底座与可伸缩的支撑杆的形式,或者底座与可折叠旋转的弹性杆等形式,固定支撑部100的形状对本方案并无影响。固定支撑部100的材质可采用塑料、铝合金等具有一定硬度的材质。
41.转动支撑组件200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连接于固定支撑部100。支撑部220和承载部230都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支撑力。如图1所示,当电子设备架设于电子设备支架时,支撑部220为电子设备的背部提供支撑,承载部230为电子设备的底部提供支撑。所述转动支撑组件200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撑部100转动。
42.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连接,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可一体成型,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之间设有凹槽,壳体210通过拼接、自身材料特性等套设于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的凹槽上,实现机构部240安装在其上。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可拆卸连接,两者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例如,机
构部240中的一侧与固定支撑部100的一侧设有限位配合的结构,两者通过该结构限位配合。以限位配合结构为螺纹为例,如图3所示,固定支撑部100中靠近机构部240的一侧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设有第一螺纹,而机构部240包括与第一螺纹啮合的第一螺钉11,基于第一螺纹和第一螺钉11,固定支撑部100与机构部240连接。此外,该限位配合结构还包括卡合结构等。除限位配合外,机构部240和固定支撑部100还可通过接合剂等方式连接。其中,机构部240的材质可采用塑性材料,例如pc/abs(polycarbonate/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聚碳酸酯与聚丙烯腈的混合物)。根据安装方式以及支撑结构的形状、材质等特性,第一螺钉11可选用pm、十字螺钉等不同规格型号的,本方案对此不作限定。
43.为提高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连接的稳定性,机构部240与壳体210之间设有转动阻尼件242,和/或固定支撑部100与壳体210之间设有转动阻尼件242。该转动阻尼件242优选采用轻薄的阻尼片,例如pom(polyoxymethylene(polyformaldehyde),聚甲醛)材质的,转动阻尼件242具有防震等特性,因此能够提高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因此,壳体210能够围绕机构部240的轴心进行转动,实现与固定支撑部100之间的转动连接。
44.壳体210能够容纳支撑部220和承载部230。如前文所述,转动支撑组件200可以通过拼接套设在在固定支撑部100与机构部240的连接处。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可在转动支撑组件200中的壳体210设置一个后盖212通口,在安装时,先将壳体210套在固定支撑部100的连接处,然后再通过机构部240通孔将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连接。
45.承载部230与机构部240通过支撑部220联动连接,因此,当支撑部220发生变动时,承载部230也会发生变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20能够围绕机构部240的轴心进行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支撑部220可相对于壳体210往复移动预设距离。
46.例如,支撑部220包括设定了转动轨道,机构部240包括与转动轨道配合的移动件,当支撑部220围绕机构部240进行转动时,机构部240相对于支撑部220在转动轨道内进行移动,而壳体210可相对于机构部240不发生移动,因此,支撑部220相对于壳体210发生了移动。
47.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支撑部220可围绕机构部240的轴心转动的设置方式,所述支撑部220包括有第一传动滑槽222,所述机构部240包括第一凸起241,所述第一凸起241与所述第一传动滑槽222相抵接。在一种抵接方式中,第一传动滑槽222为具有滑槽底部的滑槽,第一传动滑槽222的两侧相对延伸形成滑槽凸起,第一凸起241与滑槽凸起抵接。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种抵接方式中,第一传动滑槽222无滑槽底部,第一凸起241与第一传动滑槽222的两侧抵接。第一凸起241在第一传动滑槽222内可相对移动。在转动支撑部220时,基于第一凸起241与第一传动滑槽222的抵接,支撑部220可绕着机构部240的轴心转动,并且相对于壳体210移动。随着转动的角度和方向的不同,支撑部220可相对于机构部240实现往复移动,从而增大或缩小支撑部220移动方向的支撑面积。
48.由于第一凸起241可在第一传动滑槽222滑动,因此,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第一凸起241相对于第一传动滑槽222发生相对滑动,而支撑部220相对于壳体210发生了移动,因此支撑部220支撑的位置可相对于壳体210更近或更远。当支撑部220与壳体210之间的距离更近时,例如达到零,支撑部220位于壳体210内部,可用于支撑体型小的电子设备;当支撑部220与壳体210之间的距离更远,支撑部220可用于支撑体型更大的电子设备。
49.除了增加单向支撑面积外,由于大型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体重较大,单独的增加单向支撑面积支撑能力并不强,例如只增加纵向支撑面积,对于体型较大的电子设备,横向的承载对其稳定性也极其重要。因此,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30与机构部240通过支撑部220联动连接,因此,当支撑部220转动时,承载部230也会随之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支撑部220驱动承载部230与壳体210在距离和/或角度上产生不同,从而实现承载部230相对壳体210展开或合拢。
50.由于联动连接的方式很多,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简易的联动连接方式,在该方式中,支撑部220包括传动件224,该传动件224包括齿轮、如图1~图4所示的齿条,或其他具有联动功能的元件。承载部230的一端与壳体210转动连接且与传动件224啮合,另一端用于承载电子设备。控制支撑部220转动时,传动件224可带动承载部230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承载部230在转动过程中可相对壳体210展开或合拢。
51.以图1为未转动时的状态,以图2为转动后的状态图,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角度为0度时,承载部230由于重力的作用垂直下垂,而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承载部230随着传动件224的转动而发生相对展开或合拢,从而在支撑部220移动方向,以及承载部230的承载方向两个方向变动支撑面积。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横向的支撑面积以及纵向的支撑面积都发生了增加了,该电子设备支架从支持小型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转换为支撑大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
52.在设置承载部230时,在第一种设置方式中,承载部230设置于壳体210的两侧,转动连接的方式包括在壳体210的内部设有连接件2123,壳体210的侧边设有连接件2123,承载部230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依靠该第一通孔,承载部230套设于连接件2123上并转动连接。此方式的电子设备支架体型较大,且承载部230容易脱落,因此在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承载部230容纳于壳体210内部,如图a所示,承载部230设于壳体210内部。其他转动连接的结构也可用在此方案承载部230与壳体210的连接。
53.此外,壳体210可以为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单独的后盖212。第一凸起241设置于后盖212上,承载部230设于支撑部220上方。若将图1作为转动前的电子设备支架,转动支撑组件200的转动角度为0度时,承载部230和支撑部220对电子设备提供支撑;转动支撑组件200的转动角度为180度时,承载部230展开,且支撑部220拉伸,增大了对电子设备的支撑面积。此外,在后盖212设有机构部240通孔,机构部240通过机构部240通孔与固定支撑部100连接。为了进一步地稳定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机构部240与固定支撑部100的稳定性。后盖212设有用于放置机构部240的后盖212凹槽,后盖212通口设置于后盖212凹槽中。进一步地,为了降低使用时的尖锐感,本例中,后盖212的形状为圆角矩形,而后盖212的材质采用pc/abs等具有较强可塑性的材质。
54.但此种方式,支撑部220和承载部230暴露在外,容易产生元件的磨损、破坏或丢失,且美观感上较差。因此,壳体210也可以包括如图5~图9所示,所示的前盖211与后盖212的组合,后盖212与前盖211连接,形成容置所述滑动部的空间。后盖212与前盖211的可通过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卡扣结构、如图3所示的螺纹结构等进行连接。本例中,前盖211直接与电子设备接触,为了增强前盖211的硬度、寿命,以及整体的电子设备支架寿命,本例中,前盖211优选采用的材质为合金,例如铝合金。
55.如图1~3所示,承载部230可包括承载臂,承载臂包括臂体231和承载件232,承载
件232和臂体231的第一端部233连接,而臂体231的第二端部234与壳体210转动连接,且与传动件224啮合。本实施例中,承载部230的数量为两条,但实际数量可更多或更少。例如单个承载部230的情形,其支撑板221可折叠或转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后,将支撑板221进行折叠或转动,实现对横向面积更大的支撑。例如承载部230的数量为4,两条承载部230叠放在一边,其长度不同,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后,可通过四个承载件232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
56.当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的角度为0度或180度时,由于依靠承载部230的支撑件进行支撑,因此为了避免承载部230向转动支撑组件200的中心过度转动,或过于伸展,本实施例中,转动支撑组件200中设置用于对承载部230抵接的限位结构。例如后盖212或前盖211上设置有用于对承载部230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件2122,该限位件2122可以为两个限位块,一个限位块对于一侧的承载部230进行转动角度的限制,此外,该限位件2122的形状还可采用限位条,限位条同时能对两侧的承载部230进行限位。如图3和图4所示,限位件2122为两个斜面板,斜面板能够在壳体210的范围内对承载部230传动件224全力支持。还例如第一凸起241穿出所述第二传动滑槽223,并与承载部230抵接,以对承载部230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57.支撑部220的整体结构可以为板状、块状等结构,本实施例以支撑板221为例进行描述。其他形状结构也可作为本方案的支撑部220。
58.为了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支撑部220与壳体210更为紧密,不易掉落,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0设有第二凸起213,与第二凸起213相对,支撑部220包括第二传动滑槽223,第二凸起213与第二传动滑槽223相抵接。如图3和图4所示,该支撑板221上设置有第一传动滑槽222和第二传动滑槽223。机构部240的包括第一凸起241,第一凸起241与第一传动滑槽222抵接,壳体210设有第二凸起213,第二凸起213与第二传动滑槽223抵接。如图1、3和图4所示,控制支撑部220转动时,第一凸起241在第一传动滑槽222内相对滑动,第二凸起213也在第二传动滑槽223内相对滑动。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13之间相对移动了预设距离。因此,由于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13发生了相对位移,而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13都与支撑部220抵接,因此,控制支撑部220转动时,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13之间的相对移动,带动支撑部220相对壳体210往复移动预设距离。相较于仅设有第一凸起241的方案而言,在壳体210上设置第二凸起213,可以按支撑部220与壳体210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在转动支撑部220时也带动壳体210转动,转动时的角度和该角度对应的距离更为精确,达到精准调控的效果。
59.传动件224与支撑板221相对固定,其连接方式可采用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等方式。在一种连接方式中,为了安装方便以及准确性,支撑板221设有若干个连接孔2241,传动件224设有与连接孔2241配合的连接块2242,传动件224通过连接孔2241与连接块2242与支撑板221可拆卸连接。在第二种连接方式中,为了连接的牢固性,传动件224通过螺纹结构与支撑板221连接。支撑部220还包括第二螺钉12,传动件224设有传动件224通孔,支撑板221设有滑动通孔,第二螺钉12通过传动件224通孔以及滑动通孔,将传动件224与支撑板221连接在一起。在第四种连接方式中,如图3所示,可将上述两种连接方式进行联合,以实现方便快捷地将传动件224与支撑板221稳固地连接。
60.进一步地,机构部240可采用单个凸起。如果是单个凸起作为机构部240,当凸起过
小时,限制了固定支撑部100的粗细,进而影响了对重型电子设备的支撑;当凸起太大时,则要求支撑部220上的第一传动滑槽222过大,影响了翻转后面积增大的幅度。为此,本实施例中,机构部240包括底盘243与凸点,如图4所示,底盘243与固定支撑部100连接,凸点即为第一凸起241,兼顾了固定支撑部100以及第一传动滑槽222。底盘243可选用圆形、六边形等形状的盘状结构,凸点可选用圆柱、六棱柱等形状。
61.第二凸起213可以设置在后盖212上,也可以设置于前盖211上。图4中第二凸起213采用的是设置于后盖212上,以方便组装。第二凸起213的形状可选用圆柱体、棱柱体或其他形状。第二凸起213设置于后盖212本体上远离固定支撑部1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213的数量并不作限定,可以为1个、2个或其他。例如图4中第二凸起213的数量为2,第二凸起213位于机构部240下方,且均匀地分布于后盖212中心轴的两侧,但其位置也可进行自由调整,并不作具体限定。
62.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滑槽222所在的水平线与第二传动滑槽223的水平线之间存在夹角,当夹角为零时,第二凸起213无法在第二传动滑槽223中发生相对滑动以拉近其与第一凸起241之间的距离。当夹角的角度非零时,第一凸起241与第二凸起213能够相向运动,且随着角度越大,转动支撑组件200所能滑动的距离越大,直到第一传动滑槽222与第二传动滑槽223相互垂直,达到滑动的距离的最大值,此时转动支撑组件200可转动180度。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随着转动角度的增大,支撑部220向外拉伸的长度越长。
63.为了元件的利用率最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后盖212设有连接件2123,所述前盖211与所述后盖212通过所述连接件2123连接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机构部240、所述支撑部220以及所述承载部230的空间。且所述承载臂与所述壳体210通过所述连接件2123转动连接。连接件2123即起到连接前后盖212的作用,且连接件2123还起到实现壳体210与承载臂转动连接的作用。
64.进一步地,当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后,前盖211与支撑部220重叠的区域仅有承载部230支撑,为了分散前盖211传递的压力,本例中,传动件224与前盖211抵接,且前盖211的背部设有挡块2112,挡块2112与支撑部220抵接,能够对前盖211进行支撑,分散电子设备通过前盖211传递的压力。挡块2112可与前盖211背面连接,也可选择与支撑板221的正面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壳体210还包括第三螺钉13,挡块2112表面设有第三螺纹,前盖211设有若干个前盖通孔2111,第三螺钉13通过前盖通孔2111与第三螺纹啮合,从而将前盖211与挡块2112连接。
65.在设置承载部230方面,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将传动件224设置于支撑板221朝向后盖212的一侧,承载部230容纳于支撑部220与后盖212之间,但此方案在电子设备支架进行安装时较为不便,且由于承载部230还包括承载件232,因此还需伸出支撑部220的,需要较长的承载部230。在第二种设置承载部230的实现方式中,将支撑板221进行裁剪,以将承载部230置于其两侧,但此方式承载部230的下半部分,即设有承载件232的臂体231传动件224缺乏支撑,在未转动支撑挡板时架设电子设备稳定性较差,此外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承载部230很容易发生前后摇晃的情形。因此,在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支撑板221设有用于将连接件2123暴露出支撑板221的缺口2212,该缺口2212可以为滑槽、凹口等。转动组件为转动时,支撑板221为承载部230提供支撑,且避免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承载部230的转动不会出现摇晃。
66.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收纳承载部230的承载件232,减少空间占用前盖211的下部设有收纳承载件232的空间,当转动支撑组件200的角度为零时,承载件232位于该空间中。在一种空间的形式中,前盖211的两侧设有前盖211凹槽,当转动支撑组件200的转动角度为零时,承载件232位于该凹槽中。在另一种空间的形式中,如图5~图9所示,支撑板221上设有凸块,前盖211的底部与凸块之间存在距离,从而形成一个容纳槽,该容纳槽用于收纳承载件232。当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180度时,若支撑部220表面不存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凸块,则转动支撑组件200的上部对电子设备的支撑力较弱。因此,支撑部220表面的凸块的表面与前盖211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在前盖211对电子设备支撑时,凸块也能够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
67.为了减少工艺,本实施例的连接件2123还用于将前盖211与后盖212连接。例如,前盖211与后盖212都设有端口相互配合的连接件2123,前盖211与后盖212扣合时,两个连接件2123连接形成连接件2123。再例如,如图3所示,连接件2123包括第一环柱21231,第一环柱21231内部设有第四螺纹,前盖211设有前盖通孔2111,第四螺钉14通过前盖通孔2111与第四螺纹啮合。承载部230绕着第一环柱21231转动。为了限制承载部230转动时与转动平面相垂直的平面存在位移,连接件2123还包括第二环柱21232,第二环柱21232绕设于第一环柱21231外围,并与承载部230抵接。
68.此外,为了增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摩擦,在前盖211表面和/或支撑部220的凸块的表面设置防滑层2113,该防滑层2113优选硅胶材质。
69.进一步地,传动件224可位于支撑板221的上方、中间或右方,当其位于支撑板221的上方时,承载部230可以尽可能地长且转动后的角度尽可能地大。此外,承载部230可以位于支撑板221以及后盖212之间,或者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支撑板221的上部。
70.进一步地,当承载部230分布在支撑部220的两侧时,为了对两边的承载部230进行限制,该第二凸起213可向两侧进行延伸形成延伸块,延伸块与承载部230抵接,或者设置两条第二传动滑槽223,第二凸起213与一边的承载部230抵接。为第二凸起213更好地对承载部230进行限位,所述传动件224与所述第二传动滑槽223相对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传动件224位于支撑板221上方,第二传动滑槽223位于支撑板221下方承载部230。
71.此外,在转动支撑组件200转动时,承载部230也会随之转动。若无论转到哪一个角度,承载件232都需要起到支撑的作用,则与臂体231传动件224固定链接的承载件232支撑效果较差,因此本例中,承载件232与承载部230转动连接。以两种转动连接的方式为例进行描述,在一种转动连接的方式中,承载部230的臂体231传动件224设有转轮,承载件232与该转轮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该转轮,可调整承载件232与承载部230之间的连接角度。在另一种连接方式中。承载件232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表面设有第五螺纹,臂体231传动件224设有第二通孔,承载部230还包括第五螺钉15,第五螺钉15穿过该第二通孔与第五螺纹啮合。因此在转动前后,可调整承载件232与水平线的角度,便于在任意转动角度对电子设备进行支撑。为了增加承载件232的摩擦力,在承载件232表面还可套上防滑套2321。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