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9053发布日期:2021-11-06 03:3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


背景技术:

2.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有复合风管和无机风管两种。同时还可以按截面形状和材质分类。风管制作不锈钢风管制作是在咬口缝、铆钉缝、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涂上密封胶。涂密封胶前应清除表面尘土和油污。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
3.现有的通风管在材料的使用上多选用镀锌铁皮,镀锌铁皮制作的风管容易加工,但是镀锌铁皮通风管的隔音效果特别差,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亟需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
5.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克服以上技术问题,具体为:
6.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包括外管体,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外管体的内部插接有内管体,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与所述内管体的外壁围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设置有对所述内管体进行隔热降噪的第一消音组件,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对所述内管体进行隔热降噪的第二消音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消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管体外壁的储水管,所述储水管内部盛满有冷水,所述空腔内部填充有第一隔音棉,所述第一隔音棉与所述储水管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管的两侧外壁分别插接有进水管和排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排水管均从所述外管体内部伸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消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内管体两侧内壁的扰流板,所述扰流板在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内壁上呈等距交错分布,所述扰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扰流板的竖直夹角为30
°
,所述扰流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吸音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开设有吸音孔,所述吸音孔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管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吸音槽,所述第二吸音槽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吸音槽的内部粘接有第二隔音棉。
12.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第一消音组件和第二消音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内管体内部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而逐渐衰弱,
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同时设置的空腔和储水管可以保证整个装置具有良好的隔热防火功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局部展开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扰流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外管体;2、第一隔音棉;3、扰流板;4、进水管;5、安装框;6、内管体;7、固定螺栓;8、排水管;9、凸块;10、第一吸音槽;11、连接板;12、吸音孔;13、第二隔音棉;14、第二吸音槽;15、储水管;16、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18.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消音的隔热风管,包括外管体1,外管体1的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框5,安装框5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7,外管体1的内部插接有内管体6,外管体1的内壁与内管体6的外壁围有空腔16,空腔16内部设置有对内管体6进行隔热降噪的第一消音组件,内管体6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对内管体6进行隔热降噪的第二消音组件;
20.由于内管体6与外管体1之间围有空腔16,因此通过空腔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第一消音组件和第二消音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内管体6内部的声音经过多次反射而逐渐衰弱,从而达到了降低噪音的目的。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消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管体6外壁的储水管15,储水管15内部盛满有冷水,空腔16内部填充有第一隔音棉2,第一隔音棉2与储水管15的圆周外壁相接触;
22.通过设置在内管体6外壁的储水管15,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隔音效果,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隔热防火的功能,且储水管15内部时盛满有冷水,因此避免了冷水与储水管1撞击而发出声音的情况发生。
23.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储水管15的两侧外壁分别插接有进水管4和排水管8,进水管4与排水管8均从外管体1内部伸出;
24.通过储水管15两侧插接的进水管4和排水管8,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储水管15进行加水和排水的工作。
25.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消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管体6两侧内
壁的扰流板3,扰流板3在内管体6的两侧内壁上呈等距交错分布,扰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9,凸块9与扰流板3的竖直夹角为30
°
,扰流板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吸音槽10;
26.由于扰流板3在内管体6的两侧内壁上呈等距离交错分布,因此可以使空腔16内部的第一隔音棉2对声音进行充分吸收,同时扰流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凸块9,可以使声音经过障碍反射后进行衰减,且凸块9与扰流板3的竖直夹角为30
°
,使得声音在这种锥形缝隙中会经过多次反射,衰减效果更好。
27.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体6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外壁开设有吸音孔12,吸音孔12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28.通过开设在连接板11外壁的吸音孔12,可以让风流通过通气孔后有个明显的降速过程,其自身动能就减少了,这样就减小了风流与内管体6之间的碰撞,同时也防止了分开的风流通过通气孔后直接融合成大股的风流,再次产生噪音的情况。
29.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内管体6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二吸音槽14,第二吸音槽14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第二吸音槽14的内部粘接有第二隔音棉13;
30.通过设置的第二吸音槽14和第二隔音棉13,可以更进一步的提高风管整体的消音效果。
31.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