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0819发布日期:2021-12-29 17:1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电磁阀及净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2.净水设备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净水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净水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内部水路比较复杂,大部分净水设备设有用于防止逆流的单向阀,但是单向阀单独安装在水路中,容易造成装配复杂、增加漏水风险、占用机器内部空间、增加整机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磁阀及净水设备,旨在解决现有净水设备的单向阀单独安装在水路中,容易造成装配复杂、增加漏水风险的技术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5.一种电磁阀,包括:
6.阀体;
7.阀盖,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围设形成腔体,所述阀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8.单向阀,收容于所述腔体,所述进水口能够经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出水口连通;及
9.阀芯,收容于所述阀体,所述阀芯能够伸入所述腔体,以将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单向阀隔绝,且能够从所述腔体内移出,以将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单向阀连通。
10.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内收容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阀盖连接且将所述腔体分隔成进水口腔和出水口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口腔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腔连通,所述单向阀收容于所述出水口腔。
11.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环设于所述单向阀,以将所述单向阀与所述阀盖连接。
12.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收容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阀体连接且将所述单向阀抵设于所述阀盖。
13.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阀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隔板贴合的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设有密封件。
14.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腔体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进水口腔和所述出水口腔位于所述前腔,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出水口腔和所述后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后腔与所述进水口腔连通,所述阀芯能够伸入后腔,以将所述第一通孔密封,且能够从所述后腔内移出,以将所述出水口腔和所述后腔导通。
15.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阀芯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阀芯通过电磁控制能够沿所述收容腔相对
阀体运动,以伸入所述后腔或从所述后腔移出。
16.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套体,所述套体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套体设于所述阀体且位于所述阀芯和所述阀体之间。
17.在所述电磁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体包括导向体和延伸体,所述导向体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导向体远离后腔的一端密封,所述延伸体自所述导向体向所述后腔延伸,以将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之间密封。
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19.一种净水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磁阀。
20.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上述方案的电磁阀应用装备于净水设备中,除了使净水设备具备极佳的进出水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对净水设备原有水路进行改进。具体而言,该电磁阀包括围设形成腔体的阀体和阀盖,收容于腔体的单向阀及收容于阀体的阀芯,阀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能够经单向阀与出水口连通,以使流体能够从进水口经单向阀从出水口单向流出,防止流体回流。另外,阀芯能够伸入腔体,以将进水口和单向阀隔绝,且能够从腔体内移出,以将进水口和单向阀连通。净水设备水路的进水口端和出水口端均可设置该电磁阀。流体经电磁阀进入进水口端,对应的单向阀能够防止该流体回流;同样的,流体经出水口端排入电磁阀,对应的单向阀能够防止该流体回流,从而避免对净水设备水路进行改进,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并且上述方案不增加净水设备内部空间,进而降低了净水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其中:
24.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磁阀的示意图;
25.图2为图1所示电磁阀分解图的剖视图;
26.图3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剖视图,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隔绝;
27.图4为图1所示电磁阀的剖视图,其中,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设备,其实质上为一种水净化处理设备,可以安装于公司、学校、家庭、工厂等各种场合环境中,实现对市政自来水净化处理为纯净水,以提高和改善人们用水品质和饮水健康。
30.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水设备进行说明。该电磁阀包括
阀体14、阀盖15、单向阀20及阀芯30。阀体14和阀盖15围设形成腔体 11。阀盖15上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该单向阀20收容于腔体11,进水口 12能够经单向阀20与出水口13连通。阀芯30收容于阀体14。阀芯30能够伸入腔体11,以将进水口12和单向阀20隔绝,且能够从腔体11内移出,以将进水口12和单向阀20连通。
31.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2.上述方案的电磁阀应用装备于净水设备中,除了使净水设备具备极佳的进出水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避免对净水设备原有水路进行改进。具体而言,该电磁阀包括围设形成腔体11的阀体14和阀盖15,收容于腔体11的单向阀20及收容于阀体14的阀芯30,阀盖15上设有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进水口12能够经单向阀20与出水口13连通,以使流体能够从进水口12经单向阀20从出水口13单向流出,防止流体回流。另外,阀芯30能够伸入腔体11,以将进水口 12和单向阀20隔绝,且能够从腔体11内移出,以将进水口12和单向阀20连通。净水设备水路的进水口端和出水口端均可设置该电磁阀。流体经电磁阀进入进水口端,对应的单向阀20能够防止该流体回流;同样的,流体经出水口端排入电磁阀,对应的单向阀20能够防止该流体回流,从而避免对净水设备水路进行改进,避免漏水现象的发生,并且上述方案不增加净水设备内部空间,进而降低了净水设备的成本。
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腔体11内收容有第一隔板40。第一隔板40与阀盖15连接且将腔体11分隔成进水口腔1111和出水口腔1112。进水口12与进水口腔1111连通,出水口13与出水口腔1112连通,单向阀20收容于出水口腔1112。如此通过进水口腔1111和出水口腔1112的限制能够使流体流动更稳定、更具导向性,方便流体在电磁阀内流动。第一隔板40可与单向阀20 共同将出水口13和进水口12隔开且进水口12仅能通过单向阀20与出水口13 导通,进一步防止流体回流。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隔板40环设于单向阀20,以将单向阀20与阀盖15连接。如此能够提高单向阀20与阀盖15连接的稳定性,避免流体驱动单向阀20相对阀盖15移动,造成单向阀20与阀盖15之间产生流体回流的缝隙。
3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腔体11收容有第二隔板50。第二隔板50与阀体14连接且将单向阀20抵设于阀盖15。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单向阀20与阀盖15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单向阀20抵御流体冲击的性能。另外,单向阀20与第一隔板40之间可通过粘结或焊接连为一体。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40围设形成出水口腔1112,单向阀20也可插设于出水口腔1112与第一隔板40插接。
3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单向阀20上设有与第二隔板50 贴合的抵接部21。如此通过抵接部21的设置增大单向阀20与第二隔板5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提高单向阀20与阀盖15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抵接部21与第一隔板40之间设有密封件60。如此能够避免单向阀20与第一隔板 40之间产生缝隙,进一步避免流体经单向阀20与第一隔板40之间回流。
37.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第二隔板50将腔体11分隔成前腔111和后腔112,进水口腔1111和出水口腔1112位于前腔111,第二隔板50 上设有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2,第一通孔51将出水口腔1112和后腔112连通,第二通孔52将后腔112与进水口腔1111连通,阀芯30能够伸入后腔112,以将第一通孔51密封,从而将进水口12和单向阀20隔绝,且能够从后腔112 内移出,以将出水口腔1112和后腔112导通,进而将进水口12和单向
阀20连通。
38.进一步地,如图1~图4所示,电磁阀采用阀体14和阀盖15的分体结构形式方便对单向阀20进行调试和更换。并且当阀体14和阀盖15中的一者损坏时,方便单独更换,从而降低维修更换成本。另外,阀体14和阀盖15围设形成腔体 11,还能够方便将腔体11打开,进而方便对腔体11进行清洗,避免较大粒径的颗粒在腔体11内沉积,降低颗粒进入净水设备水路的风险。本实施例中,阀体 14和阀盖15通过螺栓把合。阀体14和阀盖15上均可设置耳板70,以用于将电磁阀固定。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阀体14设有收容腔140,收容腔140 与后腔112连通,阀芯30至少部分插设于收容腔140,阀芯30通过电磁控制能够沿收容腔140相对阀体14运动,以伸入后腔112或从后腔112移出。如此利用收容腔140腔壁的导向作用方便阀芯30相对阀体14运动,从而提高阀芯30 移动的稳定性,进而提高阀芯30控制第一通孔51开闭的精度。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电磁阀还包括套体80,套体80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腔140。套体80设于阀体14且位于阀芯30和阀体14之间。如此能够避免阀芯30相对阀体14移动时对阀体14造成损坏。套体80面向阀芯30 的一侧可设有耐磨面,以在局部提高耐磨性能,同时阀芯30的外表面也可形成耐磨面,以提高阀芯30耐磨损性能。同时,套体80与阀体14可为可拆连接,方便套体80受损时进行更换。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套体80包括导向体81和延伸体82。导向体81收容于收容腔140。导向体81远离后腔112的一端密封。如此通过导向体81能够降低阀芯30相对阀体14移动时对阀体14造成的磨损,从而提高阀芯30的寿命。进一步地,延伸体82自导向体81向后腔112延伸,以将阀体14 和阀盖15之间密封。如此通过延伸体82能够提高阀体14和阀盖15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流体从阀体14和阀盖15之间流出,同时避免外界杂质从阀体14和阀盖15之间进入后腔112。
4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延伸体82包括第一延伸段821和第二延伸段822,阀盖15上设有槽,阀体14面向后腔112一侧具有第一面,第一面盖合槽以形成腔体11,第一延伸段821与第一面贴合,第二延伸段822自第一延伸段821向阀盖15延伸并与槽的槽壁贴合。第一延伸段821上设有连接部方便与第一面连接,从而将套体80固设于阀体14。第一延伸段821与第一面贴合,第二延伸段822自第一延伸段821向阀盖15延伸并与槽的槽壁贴合,在保证阀体14和阀盖15之间密封性的同时,避免流体直接与第一面和槽的槽壁接触,提高第一面和槽的槽壁的耐腐蚀性,进而减少阀体14和阀盖15与流体接触的面积,避免阀体14和阀盖15腐蚀后溶入流体,加重净水设备的过滤负担。
4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