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挡组件、变速箱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0542发布日期:2022-01-05 11:4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选挡组件、变速箱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挡组件、变速箱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选挡结构是汽车变速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大部分汽车变速器所使用的选挡结构,当在用户需要换挡时,无论用户换到任何挡位用户所用的选挡力都是相同的,这样会造成在换挡时,难以分辨所换的挡位,影响用户的手感,也不能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选挡组件。
5.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变速箱。
6.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车辆。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包括壳体、选挡轴、拨头、定位块、弹性件和定位头;选挡轴,选挡轴设置于壳体上;拨头插设与选挡轴上,可驱动选挡轴沿选挡轴的轴向运动;定位块与选挡轴相连接,定位块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弹性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定位头抵靠于多个定位部中的一个定位部,与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8.在该技术方案中,选挡轴设置于壳体上,拨头插设与选挡轴上,可驱动选挡轴沿选挡轴的轴向运动,定位块与选挡轴相连接,定位块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定位头抵靠于多个定位部上,与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上的多个定位部设置为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使弹性件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9.多个定位部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远离选挡轴轴线形成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v形槽,利用弹性件和定位头施加给换挡定位块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初始位置为v形槽的最低点,终点位置为v形槽两侧的最高点,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施加给定位头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10.具体的,定位块上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的最低点为初始位置,最高点为终点位置的多个定位部,并且定位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和定位头
施加给换挡定位块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施加给定位头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11.具体的,上述方案中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12.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选挡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定位部与选挡组件的挡位对应设置。
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多个定位部与选挡组件挡位的对应设置,实现在换挡时,拨动拨头,使得定位块在选挡轴上移动,当移动至对应的定位部与定位头接触时,即可换到对应的挡位,进而实现将对应的定位部移动至定位头处,即可实现换挡且换挡方式更加简单,容易操作。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定位块还包括多个遮挡部,多个遮挡部分别设置于多个定位部在选挡轴的轴向上的两侧。
1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定位块中包括多个遮挡部,多个遮挡部分别设置在多个定位部在选挡轴的轴向的两侧,通过设置多个遮挡部,防止定位块沿选挡轴的轴向移动超出定位块的范围,进而实现对定位块沿轴向移动的限制,保证换挡的准确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选挡组件还包括定位座,定位座设置于壳体上,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座相连接。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选挡组件中还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设置在壳体上,并且,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座相连接,使得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进而实现对弹性件的安装和固定。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中,多个定位部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靠近定位座。
20.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定位部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靠近定位座,使得多个定位部形成一段初始位置低,两侧终点位置高的槽型结构,进而实现无论定位块如何移动,使得与定位座相连接的弹性件一直在多个定位部形成的槽型范围内。
2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中,选挡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至少部分弹性件嵌于定位孔内,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头设置于定位槽内。
22.在该技术方案中,选挡组件还包括支架,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至少部分弹性件嵌于定位孔内,实现对弹性件的安装和固定,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头设置于定位槽内,进而实现对定位头的安装和固定。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中,定位头呈球状。
24.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定位头设置为球状的,使得在定位块在选挡轴上移动时更加的方便,不会产生太大的阻力。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中,定位块套设于选挡轴上,选挡组件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同时插设于定位块选挡轴上。
26.在该技术方案中,定位块套设于选挡轴上,通过套设的方式实现对定位块的安装和固定,选挡组件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同时插设于定位块选挡轴上,以此实现将定位块固定在选挡轴上,定位块可跟随选挡轴一起移动,也可以防止定位块在选挡轴上相对移动和
转动。
2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选挡组件,因此,该变速箱具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选挡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速箱包括选挡组件,选挡轴设置于壳体上,拨头插设与选挡轴上,可驱动选挡轴沿选挡轴的轴向运动,定位块与选挡轴相连接,定位块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定位头抵靠于多个定位部上,与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上的多个定位部设置为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使弹性件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29.多个定位部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远离选挡轴轴线形成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v形槽,利用弹性件和定位头施加给换挡定位块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初始位置为v形槽的最低点,终点位置为v形槽两侧的最高点,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施加给定位头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30.具体的,定位块上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的最低点为初始位置,最高点为终点位置的多个定位部,并且定位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和定位头施加给换挡定位块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施加给定位头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31.具体的,上述方案中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32.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变速箱,因此,该车辆具备上述变速箱的全部有益效果。
33.在该技术方案中,车辆包括变速箱,变速箱包括选挡组件,选挡轴设置于壳体上,拨头插设与选挡轴上,可驱动选挡轴沿选挡轴的轴向运动,定位块与选挡轴相连接,定位块包括多个定位部,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的一端与壳体相连接;定位头抵靠于多个定位部上,与弹性件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上的多个定位部设置为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使弹性件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34.具体的,定位块上多个定位部呈v型排列设置最低点为初始位置,最高点为终点位置的多个定位部,并且定位头位于初始位置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和定位头施
加给换挡定位块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与终点位置,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施加给定位头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35.具体的,上述方案中的弹性件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3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8.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挡组件的示意图;
39.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挡组件中定位块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40.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选挡组件中定位块的局部示意图之一。
41.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42.1选挡组件,10壳体,20选挡轴,30拨头,40定位块,42遮挡部,44定位部,442初始位置,444终点位置,446第一定位部,447第二定位部,448第三定位部,50弹性件,60定位头,70定位座,8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5.下面参照图1至图3中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选挡组件、变速箱和车辆。
46.实施例一:
4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包括壳体10、选挡轴20、拨头30、定位块40、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选挡轴20,选挡轴20设置于壳体10上;拨头30插设与选挡轴20上,可驱动选挡轴20沿选挡轴20的轴向运动;定位块40与选挡轴20相连接,定位块40包括多个定位部44,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弹性件50的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定位头60抵靠于多个定位部44中的一个定位部,与弹性件50的另一端相连接。
4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选挡组件1,选挡轴20设置于壳体10上,拨头30插设与选挡轴20上,可驱动选挡轴20沿选挡轴20的轴向运动,定位块40与选挡轴20相连接,定位块40包括多个定位部44,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50的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定位头60
抵靠于多个定位部44上,与弹性件50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40上的多个定位部44设置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40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60对弹性件50进行压缩,使弹性件50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40,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44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49.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部44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远离选挡轴20轴线形成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v形槽结构,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初始位置442为v形槽的最低点,终点位置444为v形槽两侧的最高点,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50.具体的,如图1所示,定位块40上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的最低点为初始位置442,最高点为终点位置444的多个定位部44,并且定位头60位于初始位置442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51.具体的,上述方案中的弹性件50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60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54.如图1所示,多个定位部44与选挡组件1的挡位对应设置。
55.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定位部44与选挡组件1挡位的对应设置,实现在换挡时,拨动拨头30,使得定位块40在选挡轴20上移动,当移动至对应的定位部44与定位头60接触时,即可换到对应的挡位,进而实现将对应的定位部44移动至定位头60处,即可实现换挡且换挡方式更加简单,容易操作。
56.具体地,如图3所示,多个定位部44包括第一定位部445、第二定位部446和第三定位部447,第一定位部445、第二定位部446和第三定位部447依次连接,第一定位部445与倒挡对应设置,第二定位部446与一挡和二挡对应设置,第三定位部447与五档和六挡对应设置,初始位置442与三挡、四挡以及空挡对应设置。
57.实施例三:
5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59.如图1所示,定位块40还包括多个遮挡部42,多个遮挡部42分别设置于多个定位部44在选挡轴20的轴向上的两侧。
60.在该实施例中,在定位块40中包括多个遮挡部42,多个遮挡部42分别设置在多个
定位部44在选挡轴20的轴向的两侧,通过设置多个遮挡部42,防止定位块40沿选挡轴20的轴向移动超出定位块40的范围,进而实现对定位块40沿轴向移动的限制,保证换挡的准确性。
61.实施例四:
6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63.如图1所示,选挡组件1还包括定位座70,定位座70设置于壳体10上,弹性件50的一端与定位座70相连接。
64.在该实施例中,在选挡组件1中还设置有定位座70,定位座70设置在壳体10上,并且,弹性件50的一端与定位座70相连接,使得弹性件5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0上,进而实现对弹性件50的安装和固定。
65.实施例五:
6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67.如图1所示,多个定位部44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靠近定位座70。
68.在该实施例中,多个定位部44由中间向两侧逐渐靠近定位座70,使得多个定位部44形成一段初始位置442低,两侧终点位置444高的槽型结构,进而实现无论定位块40如何移动,使得与定位座70相连接的弹性件50一直在多个定位部44形成的槽型范围内。
69.实施例六:
7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71.如图1所示,选挡组件1还包括支架80,支架8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至少部分弹性件50嵌于定位孔内,支架8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头60设置于定位槽内。
72.在该实施例中,选挡组件1还包括支架80,支架80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孔,至少部分弹性件50嵌于定位孔内,实现对弹性件50的安装和固定,支架80的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定位头60设置于定位槽内,进而实现对定位头60的安装和固定。
73.实施例七:
7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75.如图1所示,定位头60呈球状。
76.在该实施例中,将定位头60设置为球状的,使得在定位块40在选挡轴20上移动时更加的方便,不会产生太大的阻力。
77.实施例八:
7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选挡组件1,除上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地包括了以下技术特征。
79.如图1所示,定位块40套设于选挡轴20上,选挡组件1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同时插设于定位块40选挡轴20上。
80.在该实施例中,定位块40套设于选挡轴20上,通过套设的方式实现对定位块40的安装和固定,选挡组件1还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同时插设于定位块40选挡轴20上,以此实现
将定位块40固定在选挡轴20上,定位块40可跟随选挡轴20一起移动,也可以防止定位块40在选挡轴20上相对移动和转动。
81.实施例九:
8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选挡组件1,因此该变速箱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选挡组件1的全部有益效果。
8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速箱,包括选挡组件1,选挡轴20设置于壳体10上,拨头30插设与选挡轴20上,可驱动选挡轴20沿选挡轴20的轴向运动,定位块40与选挡轴20相连接,定位块40包括多个定位部44,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50的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定位头60抵靠于多个定位部44上,与弹性件50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40上的多个定位部44设置为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40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60对弹性件50进行压缩,使弹性件50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40,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44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84.具体的,定位部44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远离选挡轴20轴线形成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v形槽结构,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初始位置442为v形槽的最低点,终点位置444为v形槽两侧的最高点,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85.具体的,定位块40上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最低点为初始位置442,最高点为终点位置444的多个定位部44,并且定位头60位于初始位置442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86.具体的,上述方案中的弹性件50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60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8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变速箱,因此该车辆具备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变速箱的全部有益效果。
8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包括变速箱,变速箱包括选挡组件1,选挡轴20设置于壳体10上,拨头30插设与选挡轴20上,可驱动选挡轴20沿选挡轴20的轴向运动,定位块40与选挡轴20相连接,定位块40包括多个定位部44,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弹性件50的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定位头60抵靠于多个定位部44上,与弹性件50的另一端相连接。通过将定位块40上的多个定位部44设置为呈v型排列,使得选挡定位块40形成不同的高度差,利用定位头60对弹性件50进行压缩,使弹性件50产生反作用力施加给定位块40,施加的力在多个定位部44的作用下,分解为反向选挡力,由于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可以形成高度差,进而使得产生的反向选挡力不同,进而实现在选择不同挡位时产生不同的选挡力,使用
户在换挡时,在不同的挡位,产生不同的手感,用户根据手感就可确定是否换到相应的挡位,进而满足用户对于不同挡位不同选挡力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89.具体的,定位部44由中间向两侧逐渐远离选挡轴20轴线形成一个中间低两边高的v形槽结构,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初始位置442为v形槽的最低点,终点位置444为v形槽两侧的最高点,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90.具体的,定位块40上多个定位部44呈v型排列设置最低点为初始位置442,最高点为终点位置444高的多个定位部44,并且定位头60位于初始位置442时即为空挡状态,并且利用弹性件50和定位头60施加给换挡定位块40不一样的力,通过多个定位部44产生不一样的轴向力。在进行选挡时,定位块40进行轴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初始位置442与终点位置444,具有高度差,从而产生反向轴向力,并且影响正向选挡力的大小;当进行换挡时,由于弹性件50施加给定位头60的径向力,在多个定位部44作用下转化为轴向力,从而实现选挡自动回位。
91.具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0可以是弹簧等部件,定位头60可以是钢球等部件。
92.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有额外的明确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和使得描述过程更加简便,而不是为了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所描述的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这些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举例来说,“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直接相连,也可以是多个对象之间的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上述数据地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93.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说明书附图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9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