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的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1228发布日期:2021-12-18 01:2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的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善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用于切换水路的控制阀,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阀包括具有内腔11的阀体10、固定设于内腔11的定阀片20和转动设于内腔11的动阀片30,动阀片30和定阀片20相贴紧配合,阀体10还具有分别与内腔11连通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动阀片30与阀体10的内壁之间围成进水腔111,进水口12与进水腔111相连通,动阀片30的片状部31上设有与进水腔111相连通的过水孔311,定阀片20上设有分别与出水口13相对应的出水孔21;其进水口12对着动阀片30的传动部32,进水口12的进水水流会沿图3和图4的箭头f方向直接冲击动阀片30的传动部32,导致动阀片30相对定阀片20沿径向滑动偏移一定距离l(如图3所示)或相偏斜分离(动阀片和定阀片沿轴向相分离形成一夹角α,如图4所示),从而影响出水流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出一种改善的控制阀,其能避免动阀片和定阀片之间在进水水压作用下产生的位移现象,出水控制更稳定可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改善的控制阀,包括具有内腔的阀体、固定设于所述内腔的定阀片和转动设于所述内腔的动阀片,所述动阀片和所述定阀片相贴紧配合,所述阀体还具有分别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动阀片与所述阀体的内壁之间围成进水腔,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所述动阀片上设有与所述进水腔相连通的过水孔,所述定阀片上设有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出水孔;所述进水腔内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阻止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腔的水流压力推动所述动阀片相对所述定阀片位移。
6.一较佳实施例中,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腔的水流在所述挡水件的引流作用下沿所述动阀片的轴向方向作用于所述动阀片背向所述定阀片的一侧。
7.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阀片包括与所述定阀片相贴配合的片状部,所述片状部背向所述定阀片的一侧固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控制阀的驱动件传动配合,所述挡水件为两端开口的套体,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传动部之外,所述套体的周壁为连续的壁面。
8.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使得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腔的水流压力作用于所述动阀片的合力在所述动阀片的径向方向的分力不足以推动所述动阀片相对所述定阀片产生位移。
9.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阀片包括与所述定阀片相贴配合的片状部,所述片状部背向所述定阀片的一侧固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控制阀的驱动件传动配合,所述挡水件为两端开口的套体,所述套体套设在所述传动部之外,所述套体的周壁为镂空的壁面,并且所述镂空的壁面上的通孔沿周向均匀地分布。
10.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体与所述阀体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套体与所述阀体分体成型。
11.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的轴心线与所述动阀片的轴心线相垂直设置。
12.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挡水件阻止由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进水腔的水流压力推动所述动阀片相对所述定阀片转动位移或沿径向滑动位移或沿轴向相分离位移。
13.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至少设有两个,对应的,所述定阀片上至少设有分别与所述出水口相对应的两个出水孔,所述动阀片转动时,所述过水孔切换地与各个所述出水孔相连通。
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进水腔内设置挡水件,通过挡水件阻止由进水口进入进水腔的水流压力推动动阀片相对定阀片位移,从而避免进水口的进水水流压力对动阀片和定阀片的相对位置造成影响,动阀片相对定阀片不偏移、不偏斜,功能更稳定、可靠。
16.由进水口进入进水腔的水流在挡水件的引流作用下沿动阀片的轴向方向作用于动阀片背向所述定阀片的一侧,这样可以进一步使得动阀片和定阀片在轴向上贴合更紧密,进一步确保流量的稳定性。
17.挡水件为两端开口的套体,套体套设在传动部之外,套体的周壁为连续的壁面,或者,套体的周壁为镂空的壁面,并且镂空的壁面上的通孔沿周向均匀地分布,挡水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现有技术的控制阀立体结构图;
20.图2为现有技术的控制阀剖视图;
21.图3为现有技术的控制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产生相偏移状态时的示意图;
22.图4为现有技术的控制阀的动阀片和定阀片产生相偏斜状态时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剖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套体的立体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套体的立体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控制阀的剖视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阀体的立体图;
28.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29.图中附图标记:
30.10阀体;11内腔;111进水腔;12进水口;13出水口;14第一阀体;15第二阀体;
31.20定阀片; 21出水孔;
32.30动阀片;31片状部;311过水孔;32传动部;
33.40挡水件(套体);
34.50电机;5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6.请参见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的控制阀,包括具有内腔11的阀体10、固定设于内腔11的定阀片20和转动设于内腔11的动阀片30,动阀片30和定阀片20相贴紧配合。阀体10还具有分别与内腔11连通的进水口12和出水口13,动阀片30与阀体10的内壁之间围成进水腔111,进水口12与进水腔111相连通,动阀片30上设有与进水腔111相连通的过水孔311,定阀片20上设有分别与出水口13相对应的出水孔21;进水腔111内设有挡水件40,挡水件40阻止由进水口12进入进水腔111的水流压力推动动阀片30相对定阀片20位移,即在挡水件40的作用下,由进水口12进入进水腔111的水流压力不会推动动阀片30导致动阀片30与定阀片20产生位移。
37.现有技术在进水水压作用下,动阀片30与定阀片20之间的位移可能是二者之间相对转动的转动位移,或者是二者之间沿径向相对滑动的滑动位移,或者是二者之间沿轴向相对分离的分离位移等。挡水件40可以阻止由进水口12进入进水腔111的水流压力推动动阀片30,从而可以阻止动阀片和定阀片20二者之间发生的转动位移或沿径向滑动位移或沿轴向相分离位移等。
38.本实施例中,由进水口12进入进水腔的水流在挡水件40的引流作用下沿动阀片30的轴向方向作用于动阀片30背向定阀片20的一侧,这样可以进一步使得动阀片和定阀片在轴向上贴合更紧密,进一步确保流量的稳定性。
39.本实施例中,动阀片30包括与定阀片20相贴配合的片状部31,片状部31背向定阀片20的一侧固设有传动部32,传动部32与控制阀的驱动件传动配合。挡水件40为两端开口的套体40,套体40套设在传动部32之外,套体40的周壁为连续的壁面。驱动件这里采用电机50,电机50的输出轴51与传动部32转动传动配合。
40.本实施例中,套体40与阀体10分体成型,装配时,将套体40套设在传动部32之外即可。优选的,阀体10内设有用于对套体10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比如卡槽(未图示)等。
41.本实施例中,进水口12的轴心线与动阀片30的轴心线相垂直设置。
42.本实施例中,控制阀具体是一换向阀,出水口13设有3个,对应的,定阀片20上的出水孔21也设有3个,出水孔21与出水口13一一对应连通。
43.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的控制阀,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本实施例中,挡水件40使得由进水口12进入进水腔的水流压力作用于动阀片30的合力在动阀片30的径向方向的分力不足以推动动阀片30相对定阀片20产生位移。
44.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套体40的周壁为镂空的壁面,并且镂空的壁面上的通孔沿周向均匀地分布,进水腔111的水流均匀地经由套体40上的镂空部分沿套体的径向方向流入套体40中。这样,虽然动阀片30在径向方向上受到进水水流的水压作用,但是由于水流压力作用于动阀片30的合力在动阀片30的径向方向的分力不足以推动动阀片30,因此动阀片30与定阀片20不会沿径向相对滑动产生位移。
45.请参见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善的控制阀,其与第
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主要不同之处是,套体40与阀体10为一体成型。
4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阀体10包括第一阀体14和第二阀体15,第一阀体14和第二阀体15相固定连接以围成内腔11,套体40具体是与第一阀体14一体成型。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