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29005发布日期:2021-11-22 20:1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紫铜管已经很普遍的应用于家居水路管道中,是一种高等水暖管材,具有耐腐蚀、导热快、寿命长等优势。由于铜管的特殊性,在管道连接过程中,连接方式较为繁琐,一般采用连接件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铜管彼此之间为硬密封,很容易产生泄漏点,尤其是当地面发生一定沉降的时候,连接点容易破漏,存在不足,有待改进。故此本申请人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良,设计一款新型管道接头结构,以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整体连接安装方便,水与铜管直接接触循环,不与ppr管接触,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包括管道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外部的ppr层以及内部的紫铜管嵌件,所述紫铜管嵌件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凸圈,所述本体与管道连接的端口处形成外凸端。
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管道包括外部的ppr层和内部的紫铜管层。
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接头为三通、弯头、直接中的任意一种。
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凸端的端口处形成缩口。
9.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外凸端的底部外壁处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密封圈卡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包括管道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外部的ppr层以及内部的紫铜管嵌件,所述紫铜管嵌件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凸圈,所述本体与管道连接的端口处形成外凸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凸端与管道内的紫铜管直接相扣连接,再通过密封圈辅助密封,提高了安装便捷性。另外,紫铜管嵌件的外凸端与管道内的紫铜管相接,水与铜管直接接触循环,不与ppr管接触,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
12.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整体连接安装方便,水与铜管直接接触循环,不与ppr管接触,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三通紫铜管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弯头紫铜管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直接紫铜管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包括管道1和接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2包括外部的ppr层3以及内部的紫铜管嵌件4,所述紫铜管嵌件4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凸圈5,所述本体与管道1连接的端口处形成外凸端6,所述外凸端6的端口处形成缩口7,所述外凸端6的底部外壁处形成环形槽8,所述环形槽8用于密封圈卡扣。
21.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包括外部的ppr层3和内部的紫铜管层9。
22.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头为三通、弯头、直接中的任意一种。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包括管道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外部的ppr层以及内部的紫铜管嵌件,所述紫铜管嵌件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凸圈,所述本体与管道连接的端口处形成外凸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包括外部的ppr层和内部的紫铜管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三通、弯头、直接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端的端口处形成缩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端的底部外壁处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用于密封圈卡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管道接头结构,包括管道和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包括外部的PPR层以及内部的紫铜管嵌件,所述紫铜管嵌件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外部设有外凸圈,所述本体与管道连接的端口处形成外凸端。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整体连接安装方便,水与铜管直接接触循环,不与PPR管接触,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提高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


技术研发人员:屠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科利管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