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压效果好的动压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6493发布日期:2022-08-31 11:5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建压效果好的动压轴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建压效果好的动压轴承。


背景技术:

2.流体动压轴承,其通过于动压沟槽内填充动态润滑流体,在轴承间隙中产生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从而以非接触方式支撑流体动压转轴,其适应于高速旋转,且具有高旋转精度、低噪音和高使用寿命等优点。现有的动压轴承内大多为8条动压沟槽,通过对建立的油压模拟分析显示,其建压点分布零散,使得油压建立效果较差,从而影响流体动压转轴的转动精度。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建压效果好的动压轴承,其能有效解决现有的动压轴承建压效果差,影响流体动压转轴的转动精度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5.一种建压效果好的动压轴承,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用于供流体动压转轴装设的内腔,内腔包括有第一空间和设置于第一空间两端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的内壁表面光滑;第二空间的内径小于第一空间的内径,第二空间内壁上设置有多条动压沟槽,动压沟槽的数量大于8条,多条动压沟槽呈v型弯折间并隔均等排布于第二空间的内壁面上,动压沟槽的弯折突出处形成有建压点,动压沟槽的弯折角度为30
°‑
50
°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前端向内收缩而形成有环形凸部,第二空间延伸至环形凸部内且内径不变;所述本体的后端面凹设有环形凹腔,环形凹腔的内周缘与的第二空间连通。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的外侧向内凹陷而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第一空间设置。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压沟槽包括有外沟槽和内沟槽,外沟槽和内沟槽左右设置并连通,外沟槽和内沟槽的交汇处形成有前述建压点,内沟槽的长度长于外沟槽的长度。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1.0-5.1mm。进一步,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3mm,所述动压沟槽为9条。或者,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3mm,所述动压沟槽为12条。或者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5mm,所述动压沟槽为16条。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该动压轴承的第二空间内壁上设置9-16条动压沟槽,并且设置动压沟槽的弯折角度为30
°‑
50
°
,可有效地提高本产品的建压效果,提升流体动压转轴的转动精度,更好的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16.附图标识说明:
17.10、本体
ꢀꢀꢀꢀꢀꢀꢀꢀꢀꢀꢀꢀꢀꢀꢀꢀꢀꢀꢀꢀꢀ
11、内腔
18.111、第一空间
ꢀꢀꢀꢀꢀꢀꢀꢀꢀꢀꢀꢀꢀꢀꢀꢀ
112、第二空间
19.12、动压沟槽
ꢀꢀꢀꢀꢀꢀꢀꢀꢀꢀꢀꢀꢀꢀꢀꢀꢀ
121、建压点
20.122、外沟槽
ꢀꢀꢀꢀꢀꢀꢀꢀꢀꢀꢀꢀꢀꢀꢀꢀꢀꢀ
123、内沟槽
21.13、环形凸部
ꢀꢀꢀꢀꢀꢀꢀꢀꢀꢀꢀꢀꢀꢀꢀꢀꢀ
14、环形凹腔
22.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
24.所述本体10内开设有前后贯穿的用于供流体动压转轴装设的内腔11,内腔11包括有第一空间111和设置于第一空间111两端的第二空间112;第一空间111的内壁表面光滑;第二空间112的内径小于第一空间111的内径,该第二空间112的内径可以是1.0-5.1mm,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空间112的内径为3mm。该第二空间112内壁上设置有多条动压沟槽12,动压沟槽12的数量可以是9-16条,而本实施例为12条动压沟槽,且动压沟槽12呈v型弯折,该动压沟槽12的弯折突出处形成有建压点121,动压沟槽12的弯折角度为30
°‑
50
°
,本实施例弯折角度为40
°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动压沟槽12包括有外沟槽122和内沟槽123,外沟槽122和内沟槽123左右设置并连通,外沟槽122和内沟槽123的交汇处形成有前述建压点121,内沟槽123的长度长于外沟槽122的长度,减少漏油,相邻两外沟槽122各处的间隔均等,相邻两内沟槽123各处的间隔均等,每两建压点121之间的距离相等。
25.所述本体10的前端向内收缩而形成有环形凸部13,第二空间112延伸至环形凸部13内且内径不变;所述本体10的后端面凹设有环形凹腔14,环形凹腔14的内周缘与的第二空间112连通。所述本体10的外侧向内凹陷而形成有凹槽15,所述凹槽15环绕第一空间111设置。
26.经过油压模拟分析,明显可见建压点分布集中,明显提升轴承油压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27.(1)寿命提升:由于动压沟槽数量提升50%(由8条增加到12条),油脂直接参与建压量提升,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建压速度较快。
28.(2)更加静音:由于轴心表面与动压轴承内孔表面之间支撑零磨损的建压点更多,转动时声音更小。
29.(3)支持更高转速:由于更多建压点的建压支持,可以承受更加快速的旋转力矩,
从而适用于更高转速。
30.(4)防漏甩油效果提升:动压轴承内孔径表面精加工的动压沟槽数量更多,能够阻碍油脂甩出同时能够存储更多的油脂。
31.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32.通过在本体10内填充动态润滑流体,在动压沟槽12中产生润滑流体的动压作用并在建压点121处建压,从而以非接触方式支撑流体动压转轴,在高速旋转下,保护流体动压转轴。
33.请参照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大致相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3mm,其内壁上所设置的动压沟槽12为9条,通过油压模拟分析,同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动压轴承的液压建立能力。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34.请参照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大致相同,其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内径为5mm, 其内壁上所设置的动压沟槽12为16条,通过油压模拟分析,同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动压轴承的液压建立能力。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原理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35.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第二空间内壁上设置9-16条动压沟槽,并且设置动压沟槽的弯折角度为30
°‑
50
°
,有效提高本产品的建压效果,提升流体动压转轴的转动精度,更好的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