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横置式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2403发布日期:2022-02-12 13:27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线圈横置式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横置式电磁阀。


背景技术:

2.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常用来调整流体的方向、流量、速度或其他的参数。电磁阀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驱动电磁驱动件运转来实现腔室与阀门的连通。现有的电磁阀多是将电磁线圈直接搭载在阀体上方,这无疑会导致电磁阀整体高度变高,而近年来常会出现同时使用多个电磁阀的情况,对于一些对安装高度有要求的场合,有必要研究一款能降低整体高度的电磁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横置式电磁阀,通过结构改进,在保证电磁阀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电磁阀的整体高度,提高电磁阀的使用灵活度。
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圈横置式电磁阀,包括固定连接的阀体、电磁驱动部,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阀腔的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液口、出液口,所述阀腔内设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液口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与所述电磁驱动部连接。所述电磁驱动部包括罩壳,所述罩壳内设有位于所述阀腔上方的活动件、位于所述阀腔一侧的电磁线圈,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启闭组件固接,所述电磁线圈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
5.通电时,电磁线圈在阀腔的侧面形成磁场,并带动活动件移动,以带动启闭组件同步移动,实现对进液口的开启或关闭。
6.进一步来说,所述罩壳包括部分包覆在所述阀体外壁上的罩壳本体,所述罩壳本体上开设有位于所述阀腔上方且供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的通孔、位于所述阀腔一侧且用于容置所述电磁线圈的容置槽;所述罩壳本体上还一体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件上方的支撑板。
7.进一步来说,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穿设在所述通孔内的活动铁芯,所述活动铁芯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布设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支撑板连接。
8.当电磁线圈通电时,活动铁芯沿着通孔上移,弹簧被压缩,启闭组件随之移动并打开进液口;当电磁线圈失电时,弹簧回弹,带动活动铁芯下移归位,启闭组件随之移动并关闭进液口。
9.进一步来说,所述活动铁芯的外壁上还一体设置有限位在所述支撑板与罩壳本体之间的限位凸环。通过限位凸环的设置进一步限定了活动铁芯的移动范围。
10.进一步来说,所述启闭组件包括与所述活动铁芯固接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分隔所述阀腔与电磁驱动部的隔离膜片,所述阀杆的底部设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液口的封堵头。
11.进一步来说,所述隔离膜片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密封嵌装在所述阀体上的环形凸缘。进一步提高阀体与电磁驱动部之间的隔离密封性。
12.进一步来说,所述阀体与罩壳本体之间还设有用于压紧所述环形凸缘的压块。通过压块的设置提高了隔离膜片安装的稳定性。当阀杆随活动铁芯上移时,隔离膜片的边缘受压块限位,隔离膜片的中部随阀杆向上鼓起,封堵头随之上移并打开进液口。
13.进一步来说,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活动铁芯的上端与支撑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活动铁芯的下端与隔离膜片之间留有间距。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进电磁驱动部的结构,省略了固定铁芯,并将电磁线圈置于阀腔的侧面,将活动件置于阀腔的上方,在实现对进液口启闭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电磁阀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灵活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18.图中:
19.1-阀体;11-阀腔;12-进液口;2-电磁驱动部;21-罩壳;211-罩壳本体;2111-通孔;2112-容置槽;212-支撑板;22-电磁线圈;23-活动铁芯;231-凹槽;232-限位凸环;24-弹簧;3-阀杆;4-隔离膜片;41-环形凸缘;5-封堵头;6-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1.实施例
22.参见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线圈横置式电磁阀,包括固定连接的阀体1、电磁驱动部2,所述阀体1内设有阀腔11,所述阀腔11的底部设有与之连通的进液口12、出液口,所述阀腔11内设有用于启闭所述进液口12的启闭组件,所述启闭组件与所述电磁驱动部2连接。所述电磁驱动部2包括罩壳21,所述罩壳21内设有位于所述阀腔11上方的活动件、位于所述阀腔11一侧的电磁线圈22,所述活动件与所述启闭组件固接,所述电磁线圈22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
23.为了降低电磁阀的整体高度,本实施例对罩壳21的结构作了如下改进:所述罩壳21包括部分包覆在所述阀体1外壁上的罩壳本体211,所述罩壳本体211上开设有位于所述阀腔11上方且供所述活动件上下移动的通孔2111、位于所述阀腔11一侧且用于容置所述电磁线圈22的容置槽2112。所述罩壳本体211上还一体设置有位于所述活动件上方的支撑板212。通过改进罩壳21的结构,将电磁线圈22置于阀腔11的侧面,将活动件置于阀腔11的上方,降低了阀体1与电磁驱动部2的整体高度。
24.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电磁阀的高度,本实施例还省略了固定铁芯,并通过罩壳21与活动件的配合实现电磁驱动部2的功能。具体的,所述活动件包括活动穿设在所述通孔
2111内的活动铁芯23,所述活动铁芯23的上端开设有凹槽231,所述凹槽231内设有沿竖直方向布设的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231、支撑板212连接。
25.当电磁线圈22通电时,活动铁芯23沿着通孔2111上移,弹簧24被压缩,启闭组件随之移动并打开进液口12;当电磁线圈22失电时,弹簧24回弹,带动活动铁芯23下移归位,启闭组件随之移动并关闭进液口12。
26.所述活动铁芯23的外壁上还一体设置有限位在所述支撑板212与罩壳本体211之间的限位凸环232。通过限位凸环232的设置进一步限定了活动铁芯23的移动范围。
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启闭组件包括与所述活动铁芯23固接的阀杆3,所述阀杆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分隔所述阀腔11与电磁驱动部2的隔离膜片4,所述阀杆3的底部设有用于封堵所述进液口12的封堵头5。所述隔离膜片4的边缘向下延伸形成密封嵌装在所述阀体1上的环形凸缘41。环形凸缘41的设置进一步提高阀体1与电磁驱动部2之间的隔离密封性。
28.为了提高隔离膜片4安装的稳定性,所述阀体1与罩壳本体211之间还设有用于压紧所述环形凸缘41的压块6。当阀杆3随活动铁芯23上移时,隔离膜片4的边缘受压块6限位,隔离膜片4的中部随阀杆3向上鼓起,封堵头5随之上移并打开进液口12。
29.当弹簧24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活动铁芯23的上端与支撑板212之间留有间距,以供活动铁芯23上移,所述活动铁芯23的下端与隔离膜片4之间留有间距,以供隔离膜片4鼓起。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改进电磁驱动部的结构,省略了固定铁芯,并将电磁线圈置于阀腔的侧面,将活动件置于阀腔的上方,在实现对进液口启闭功能的同时,降低了电磁阀的整体高度,进而提高了电磁阀的使用灵活度。
31.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