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7585发布日期:2022-03-16 14:3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背景技术:

2.市政排水管道系统是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及各行各业正常运转的重要设施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质量和安全。
3.但是现有的市政排水管在使用时,很容易出现管道接口处渗漏的问题,导致导致工作人员后期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维修,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具有接口连接处连接牢固、防止渗漏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复合管,所述第一复合管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复合管,所述第一复合管和第二复合管相对一侧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所述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宽度为200mm,且厚度为10mm,所述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所述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宽度小于等于260mm,且厚度为4mm,所述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内侧壁粘接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宽度为200mm,且厚度为1.2mm,所述防水卷材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所述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宽度小于等于300mm,且厚度为10mm。
6.为了增加了该复合管的各项性能,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管和第二复合管均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且管径大于等于800mm。
7.为了增加管道自身的强度,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优选的,所述第一复合管和第二复合管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加强层。
8.为了增加该管道的保温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优选的,两个所述加强层的内侧壁均安装有保温层,两个所述保温层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9.为了提高该管道的防腐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层的内侧壁均安装有防腐层。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施工前对管材内接口两侧300mm以内的表面进行清理,将内表面的附着物、灰尘等其它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管材接口内表面干燥、平整,清理完成后在边缘粘贴20mm宽海绵胶带,其作用是防止在后续密封膏施工时污染管材内表面,随后在管节内接口处对基底涂刷涂底液,并使其干燥成膜,以防止拌和胶体粘
接不良,产生分层现象,待涂底液干燥成膜后,将搅拌好的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采用刮刀对管节横纵向缝隙处进行填塞,确保缝隙内胶体填塞充满,然后在内侧管节接口表面沿纵向涂抹一层拌和胶体(宽200mm,厚度10mm),然后采用大于10cm的刮刀进行刮平,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施工后间隔48小时,待胶体初凝后,为保证管材接口缝隙处填充完整和加强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的粘接性涂抹第二层拌和胶体,第二层拌和胶体两侧宽出第一层拌和胶体30mm,厚度为4mm,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施工后立即进行防水卷材的敷设,防水卷材采用高分子复合涤纶卷材,施工前将卷材裁剪成条状,宽度200mm,长度小于等于管材公称直径,每段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0mm,卷材搭接施工时先涂抹胶体后在进行敷设,卷材敷设保证平顺无褶皱,粘结密实,敷设顺序从上到下,两侧对称敷设;防水卷材敷设完成后为增强其密封性,立即采用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对防水卷材进行覆盖涂抹,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的宽度宽出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两侧20mm、厚度10mm,确保卷材边缘无翻边现象,从而通过多层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完成第一复合管和第二复合管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避免了管道连接处渗漏的问题。
12.2、该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使用时,通过第一复合管和第二复合管均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材料具有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进而增加了该复合管的各项性能,增加了该复合管的使用寿命。
13.综上所述,该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具有接口连接处连接牢固、防止渗漏的特点。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剖面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管本体的结构图。
18.图中,1、第一复合管;2、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4、防水卷材;5、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6、第二复合管;7、加强层;8、保温层;9、防水层;10、防腐层。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
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复合管,包括第一复合管1,第一复合管1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复合管6,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相对一侧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的宽度为200mm,且厚度为10mm,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的宽度小于等于260mm,且厚度为4mm,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的内侧壁粘接有防水卷材4,防水卷材4的宽度为200mm,且厚度为1.2mm,防水卷材4的内侧壁粘接有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的宽度小于等于300mm,且厚度为10mm。
22.本实施例中:施工前对管材内接口两侧300mm以内的表面进行清理,将内表面的附着物、灰尘等其它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管材接口内表面干燥、平整,清理完成后在边缘粘贴20mm宽海绵胶带,其作用是防止在后续密封膏施工时污染管材内表面,随后在管节内接口处对基底涂刷涂底液,并使其干燥成膜,以防止拌和胶体粘接不良,产生分层现象,待涂底液干燥成膜后,将搅拌好的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采用刮刀对管节横纵向缝隙处进行填塞,确保缝隙内胶体填塞充满,然后在内侧管节接口表面沿纵向涂抹一层拌和胶体(宽200mm,厚度10mm),然后采用大于10cm的刮刀进行刮平,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施工后间隔48小时,待胶体初凝后,为保证管材接口缝隙处填充完整和加强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4的粘接性涂抹第二层拌和胶体,第二层拌和胶体两侧宽出第一层拌和胶体30mm,厚度为4mm,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施工后立即进行防水卷材4的敷设,防水卷材4采用高分子复合涤纶卷材,施工前将卷材裁剪成条状,宽度200mm,长度小于等于管材公称直径,每段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0mm,卷材搭接施工时先涂抹胶体后在进行敷设,卷材敷设保证平顺无褶皱,粘结密实,敷设顺序从上到下,两侧对称敷设;防水卷材4敷设完成后为增强其密封性,立即采用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对防水卷材4进行覆盖涂抹,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的宽度宽出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两侧20mm、厚度10mm,确保卷材边缘无翻边现象,从而通过多层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4完成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避免了管道连接处渗漏的问题。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均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且管径大于等于800mm。
24.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均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钢带增强聚乙烯(hdpe)螺旋波纹管材料具有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进而增加了该复合管的各项性能,增加了该复合管的使用寿命。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的内侧壁均安装有加强层7。
26.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设置加强层7,进而增加管道自身的强度,使得管道在使用时更加牢固可靠。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加强层7的内侧壁均安装有保温层8,两个保温层8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防水层9。
28.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设置保温层8,进而增加该管道的保温效果,进而提高该管道的防冻效果,通过设置防水层9,对保温层8起到防水的效果,进而防止保温层8进水降
低保温效果的问题。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防水层9的内侧壁均安装有防腐层10。
30.本实施例中:使用时,通过设置防腐层10,提高该管道的防腐效果。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施工前对管材内接口两侧300mm以内的表面进行清理,将内表面的附着物、灰尘等其它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管材接口内表面干燥、平整,清理完成后在边缘粘贴20mm宽海绵胶带,其作用是防止在后续密封膏施工时污染管材内表面,随后在管节内接口处对基底涂刷涂底液,并使其干燥成膜,以防止拌和胶体粘接不良,产生分层现象,待涂底液干燥成膜后,将搅拌好的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采用刮刀对管节横纵向缝隙处进行填塞,确保缝隙内胶体填塞充满,然后在内侧管节接口表面沿纵向涂抹一层拌和胶体(宽200mm,厚度10mm),然后采用大于10cm的刮刀进行刮平,第一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2施工后间隔48小时,待胶体初凝后,为保证管材接口缝隙处填充完整和加强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4的粘接性涂抹第二层拌和胶体,第二层拌和胶体两侧宽出第一层拌和胶体30mm,厚度为4mm,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施工后立即进行防水卷材4的敷设,防水卷材4采用高分子复合涤纶卷材,施工前将卷材裁剪成条状,宽度200mm,长度小于等于管材公称直径,每段搭接长度大于等于200mm,卷材搭接施工时先涂抹胶体后在进行敷设,卷材敷设保证平顺无褶皱,粘结密实,敷设顺序从上到下,两侧对称敷设;防水卷材4敷设完成后为增强其密封性,立即采用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对防水卷材4进行覆盖涂抹,第三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5的宽度宽出第二聚硫密封膏拌和胶体3两侧20mm、厚度10mm,确保卷材边缘无翻边现象,从而通过多层拌和胶体和防水卷材4完成第一复合管1和第二复合管6的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可靠,同时避免了管道连接处渗漏的问题。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