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7966发布日期:2022-02-19 20:29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延迟焦化切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


背景技术:

2.分体式除焦控制阀为石化工业延迟焦化水力除焦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工作介质为高压除焦水,具有工作压力极高的特点,因此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下阀座在阀体中安装位置较深,维修拆卸时非常困难;二、因除焦水工作压力极高,除焦水对阀体冲蚀严重,影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使用寿命;三、除焦水压力衰减较小,高压水泵启动时对除焦水管线冲击较大,容易损坏管线和设备;四、阀体与阀盖配合部位易锈蚀,锈蚀后维修拆卸困难,且严重影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其采用阀体与下阀盖分离结构,下阀座固定设置在下阀盖上端的台阶孔中,拆下下阀盖即可轻松拆下下阀座,解决了下阀座维修拆卸困难的问题;在阀体易冲蚀部位设置了预充顶板防护挡边,解决了除焦水对阀体冲蚀严重的问题;采用多零件组合的预充孔板组合结构,通过若干预充孔板环槽的作用,增大了除焦水压力的衰减,解决了高压水泵启动时对除焦水管线冲击大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孔上下两端内壁堆焊不锈钢的方法,解决了阀体与阀盖配合部位易锈蚀问题,提高了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4.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包括阀体、下阀盖、下阀座阀体中间设有阀体孔,阀体孔上下两端内壁堆焊有不锈钢,解决阀体与阀盖配合部位易锈蚀问题;阀体下端固定设置有下阀盖,下阀座固定设置在下阀盖上端的台阶孔中,阀体与下阀盖的分离设置,解决了以往下阀座维修拆卸困难的问题,拆下下阀盖即可轻松拆下下阀座,同时拆除上、下阀盖后,也方便了阀体内其它零部件及组件的拆卸维修,相比以往极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5.进一步的,分体式除焦控制阀还包括预充孔板组合、下套筒、回流孔板组合、上套筒、上阀座、上阀座软支座、上阀盖、上阀盖压环、阀芯组件;下套筒固定设置在阀体的阀体孔中,底部与阀座上端面抵触;预充孔板组合固定设置在阀体与下套筒围成的环形腔中,底部与下阀盖上端面抵触,上端与下套筒外圆周上的台阶面抵触;上套筒固定设置在阀体的阀体孔中,上套筒位于下套筒上部;回流孔板组合固定设置在阀体与上套筒围成的环形腔中,底部与下套筒上端面抵触,上端与上套筒外圆周上的台阶面抵触;上阀座固定设置在上套筒上端的台阶孔中,上阀座软支座设置在上阀座上端面,上阀盖设置在上阀座软支座上端面,上阀盖通过上阀盖压环与阀体固定连接,压紧上阀座软支座,上阀座软支座为弹性材料,当阀芯组件向上移动到最上端位置时,上阀座软支座通过其弹性降低阀芯与上阀座的冲击,避免阀芯对上阀座冲击力过大导致出现应力过大而产生破坏现象;下套筒和上套筒中间设有通孔,阀芯组件滑动设置在下套筒和上套筒中间的通孔中。
6.进一步的,预充孔板组合包括预充底板、预充孔板、预充顶板;预充底板、预充孔板、预充顶板均为环形板状,预充孔板设置有若干个;预充底板上端面设有预充底板台阶;预充孔板上、下端面设有预充孔板环槽,上、下端面的预充孔板环槽通过预充孔板通孔连接,预充孔板通孔绕预充孔板轴线均布设置;预充顶板下端面设有预充顶板环槽,预充顶板环槽底部设有预充顶板通孔,预充顶板通孔绕预充顶板轴线均布设置,上端面还设有预充顶板防护挡边;预充底板、若干个预充孔板、预充顶板从下至上依序抵触设置,预充底板台阶与预充顶板通孔连通;当除焦水从预充孔板组合流过时,除焦水从预充孔板通孔进入预充孔板上、下端面空间突然变大的预充孔板环槽,因此会在预充孔板上、下端面的预充孔板环槽中产生湍流,湍流会使高压除焦水的压力产生损失,经若干个预充孔板上、下端面的预充孔板环槽中的湍流压力损失,使除焦水的压力得到极大衰减,因此除焦水进入管线时产生的冲击得到极大降低;预充顶板的预充顶板防护挡边对应设置在下套筒的下套筒出水孔处,当阀芯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时,高压切焦水从下套筒出水孔处喷出,直接冲击在预充顶板防护挡边上,解决了以往除焦水对阀体冲蚀问题,改善了阀体的使用寿命;但高压切焦水会使预充顶板防护挡边产生冲蚀,预充顶板相比阀体成本极低,因此当预充顶板防护挡边出现严重冲蚀时,可直接更换预充顶板予以修复。
7.进一步的,下套筒上绕轴线阵列设有若干列下套筒出水孔,下套筒出水孔与预充顶板通孔连通;
8.进一步的,若干列下套筒出水孔其孔径从下至上依序递增,其目的是改善阀芯组件从预充位转换到工作位时切焦水逐渐增大过渡的曲线,避免切焦水对管线产生过大的冲击。
9.进一步的,回流孔板组合包括回流底板、回流孔板、回流顶板;回流底板、回流孔板、回流顶板均为环形板状,回流孔板设置有若干个;回流底板上端面设有回流底板环槽;回流孔板上、下端面设有同心的回流孔板环槽a、回流孔板环槽b,上、下端面的回流孔板环槽a通过回流孔板通孔a连通,上、下端面的回流孔板环槽b通过回流孔板通孔b连通,回流孔板通孔a、回流孔板通孔b绕轴线均布设置;回流顶板下端面设有同心的回流顶板环槽a、回流顶板环槽b,其内环面设有回流顶板内环槽,回流顶板环槽a、回流顶板内环槽通过回流顶板通孔a连通,回流顶板环槽b底部设有回流顶板通孔b,回流顶板通孔a、回流顶板通孔b绕轴线均布设置;回流底板、若干个回流孔板、回流顶板从下至上依序抵触设置,回流顶板内环槽与回流顶板通孔b连通;回流孔板上、下端面设置同心的回流孔板环槽a、回流孔板环槽b的目的是:增大阀芯组件处于回流位时除焦水的回流阻力,使高压水泵电机在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处于回流位的工作负载和工作位时的工作负载基本相同,避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在回流位和工作位之间切换时对高压水泵电机产生过大的负载冲击。
10.进一步的,上套筒的筒壁上绕轴线均布设有若干个上套筒回流孔,回流顶板内环槽与若干个上套筒回流孔连通。
11.进一步的,阀体上设有除焦水孔、回流孔,除焦水孔、回流孔与阀体孔连通;下阀盖中间设有下阀盖进水孔,下阀盖进水孔与阀体孔连通。
12.进一步的,阀芯组件包括阀芯、阀芯底座、阀芯底座软支座、阀芯底座固定螺母、阀芯杆、阀芯杆连接螺母;阀芯为空心管状,内部设有阀芯孔,上端设有与阀芯孔连通的阀芯回流孔,阀芯回流孔绕轴线均布设置;阀芯底座软支座、阀芯底座设置在阀芯下端,通过阀
芯底座固定螺母与阀芯固定连接,阀芯底座软支座为弹性材料,当阀芯组件向下移动到最下端位置时,阀芯底座软支座通过其弹性降低阀芯底座对下阀座的冲击,避免阀芯底座对下阀座冲击力过大导致出现应力过大而产生破坏现象;阀芯杆固定设置在阀芯上端;
13.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工作时,阀芯组件有回流位、预充位、工作位三个工作位置;当阀芯组件处于回流位时,阀芯底座与下阀座接触,此时下阀盖进水孔与除焦水孔截止,下阀盖进水孔与回流孔连通;当阀芯组件处于预充位时,下阀盖进水孔通过预充孔板组合间接与除焦水孔连通,下阀盖进水孔与回流孔仍保持连通;当阀芯组件处于工作位时,下阀盖进水孔通过下套筒出水孔直接与除焦水孔连通,下阀盖进水孔与回流孔截止。
14.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采用阀体与下阀盖分离结构,下阀座固定设置在下阀盖上端的台阶孔中,拆下下阀盖即可轻松拆下下阀座,解决了下阀座维修拆卸困难的问题;在阀体易冲蚀部位设置了预充顶板防护挡边,解决了除焦水对阀体冲蚀严重的问题;采用多零件组合的预充孔板组合结构,通过若干预充孔板环槽的作用,增大了除焦水压力的衰减,解决了高压水泵启动时对管线冲击大的问题;通过在阀体孔上下两端内壁堆焊不锈钢的方法,解决了阀体与阀盖配合部位易锈蚀问题,提高了分体式除焦控制阀的整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除焦控制阀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预充孔板组合局部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下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回流孔板组合局部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上套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阀芯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预充顶板外观示意图。
22.图中:1、阀体;1.1、除焦水孔;1.2、回流孔;2、下阀盖;2.1、下阀盖进水孔;3、下阀座;4、预充孔板组合;4.1、预充底板;4.1、预充底板台阶;4.2、预充孔板;4.2.1、预充孔板通孔;4.2.2、预充孔板环槽;4.3、预充顶板;4.3.1、预充顶板通孔;4.3.2、预充顶板环槽;4.3.3、预充顶板防护挡边;5、下套筒;5.1、下套筒出水孔;6、回流孔板组合;6.1、回流底板;6.1、回流底板环槽;6.2、回流孔板;6.2.1、回流孔板环槽a;6.2.2、回流孔板环槽b;6.2.3、回流孔板通孔a;6.2.4、回流孔板通孔b;6.3、回流顶板;6.3.1、回流顶板环槽a;6.3.2、回流顶板环槽b;6.3.3、回流顶板通孔a;6.3.4、回流顶板通孔b;6.3.5、回流顶板内环槽;7、上套筒;7.1、上套筒回流孔;8、上阀座;9、上阀座软支座;10、上阀盖;11、上阀盖压环;12、阀芯组件;12.1、阀芯;12.1、阀芯孔;12.2、阀芯回流孔;12.2、阀芯底座;12.3、阀芯底座软支座;12.4、阀芯底座固定螺母;12.5、阀芯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4.一种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包括阀体1、下阀盖2、下阀座3、预充孔板组合4、下套筒5、
回流孔板组合6、上套筒7、上阀座8、上阀座软支座9、上阀盖10、上阀盖压环11、阀芯组件12;阀体1中间设有阀体孔,阀体孔上下两端内壁堆焊有不锈钢,阀体1下端固定设置有下阀盖2;下阀座3固定设置在下阀盖2上端的台阶孔中;下套筒5固定设置在阀体1的阀体孔中,底部与阀座3上端面抵触;预充孔板组合4固定设置在阀体1与下套筒5围成的环形腔中,底部与下阀盖2上端面抵触,上端与下套筒5外圆周上的台阶面抵触;上套筒7固定设置在阀体1的阀体孔中,上套筒7位于下套筒5上部;回流孔板组合6固定设置在阀体1与上套筒7围成的环形腔中,底部与下套筒5上端面抵触,上端与上套筒7外圆周上的台阶面抵触;上阀座8固定设置在上套筒7上端的台阶孔中,上阀座软支座9设置在上阀座8上端面;上阀盖10设置在上阀座软支座9上端面,上阀盖10通过上阀盖压环11与阀体1固定连接,压紧上阀座软支座9;下套筒5和上套筒7中间设有通孔,阀芯组件12滑动设置在下套筒5和上套筒7中间的通孔中;
25.预充孔板组合4包括预充底板4.1、预充孔板4.2、预充顶板4.3;预充底板4.1、预充孔板4.2、预充顶板4.3均为环形板状,预充孔板4.2设置有七个;预充底板4.1上端面设有预充底板台阶4.1;预充孔板4.2上、下端面设有预充孔板环槽4.2.2,上、下端面的预充孔板环槽4.2.2通过预充孔板通孔4.2.1连接,预充孔板通孔4.2.1绕预充孔板4.2轴线均布设置;预充顶板4.3下端面设有预充顶板环槽4.3.2,预充顶板环槽4.3.2底部设有预充顶板通孔4.3.1,预充顶板通孔4.3.1绕预充顶板4.3轴线均布设置,上端面还设有预充顶板防护挡边4.3.3;预充底板4.1、七个预充孔板4.2、预充顶板4.3从下至上依序抵触设置,预充底板台阶4.1与预充顶板通孔4.3.1连通;
26.下套筒5上绕轴线阵列设有若干列下套筒出水孔5.1,下套筒出水孔5.1与预充顶板通孔4.3.1连通;若干列下套筒出水孔5.1其孔径从下至上依序增递增;
27.回流孔板组合6包括回流底板6.1、回流孔板6.2、回流顶板6.3;回流底板6.1、回流孔板6.2、回流顶板6.3均为环形板状,回流孔板6.2设置有七个;回流底板6.1上端面设有回流底板环槽6.1;回流孔板6.2上、下端面设有同心的回流孔板环槽a6.2.1、回流孔板环槽b6.2.2,上、下端面的回流孔板环槽a6.2.1通过回流孔板通孔a6.2.3连通,上、下端面的回流孔板环槽b6.2.2通过回流孔板通孔b6.2.4连通,回流孔板通孔a6.2.3、回流孔板通孔b6.2.4绕轴线均布设置;回流顶板6.3下端面设有同心的回流顶板环槽a6.3.1、回流顶板环槽b6.3.2,其内环面设有回流顶板内环槽6.3.5,回流顶板环槽a6.3.1、回流顶板内环槽6.3.5通过回流顶板通孔a6.3.3连通,回流顶板环槽b6.3.2底部设有回流顶板通孔b6.3.4,回流顶板通孔a6.3.3、回流顶板通孔b6.3.4绕轴线均布设置;
28.回流底板6.1、七个回流孔板6.2、回流顶板6.3从下至上依序抵触设置,回流顶板内环槽6.3.5与回流顶板通孔b6.3.4连通;
29.上套筒7上绕轴线均布设有若干个上套筒回流孔7.1,回流顶板内环槽6.3.5与若干个上套筒回流孔7.1连通;
30.阀体1上设有除焦水孔1.1、回流孔1.2,除焦水孔1.1、回流孔1.2与阀体孔连通;下阀盖2中间设有下阀盖进水孔2.1,下阀盖进水孔2.1与阀体孔连通;
31.阀芯组件12包括阀芯12.1、阀芯底座12.2、阀芯底座软支座12.3、阀芯底座固定螺母12.4、阀芯杆12.5、阀芯杆连接螺母12.6;阀芯12.1为空心管状,内部设有阀芯孔12.1,上端设有与阀芯孔12.1连通的阀芯回流孔12.2,阀芯回流孔12.2绕轴线均布设置;阀芯底座
软支座12.3、阀芯底座12.2设置在阀芯12.1下端,通过阀芯底座固定螺母12.4与阀芯12.1固定连接;阀芯杆12.5固定设置在阀芯12.1上端;
32.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工作时,阀芯组件12有回流位、预充位、工作位三个工作位置;当阀芯组件12处于回流位时,阀芯底座12.2与下阀座3接触,此时下阀盖进水孔2.1与除焦水孔1.1截止,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连通;当阀芯组件12处于预充位时,下阀盖进水孔2.1通过预充孔板组合4间接与除焦水孔1.1连通,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仍保持连通;当阀芯组件12处于工作位时,下阀盖进水孔2.1通过下套筒出水孔5.1直接与除焦水孔1.1连通,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截止。
33.当阀芯组件12处于回流位时,阀芯底座12.2与下阀座3接触,此时下阀盖进水孔2.1与除焦水孔1.1之间被阀芯12.1关闭,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连通,高压水泵输出的高压除焦水经下阀盖进水孔2.1、阀芯通孔、阀芯回流孔12.2、上套筒回流孔7.1、回流孔板组合6、回流孔1.2回流到储水罐中。
34.当阀芯组件12处于预充位时,下阀盖进水孔2.1通过预充孔板组合4间接与除焦水孔1.1连通,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仍保持连通,此时高压水泵输出的高压除焦水一部分经预充孔板组合4进入除焦水管线,使除焦水管线提前充满除焦水,防止分体式除焦控制阀切换到工作状态时对除焦水管线产生冲击;另一部分高压除焦水经下阀盖进水孔2.1、阀芯通孔、阀芯回流孔12.2、上套筒回流孔7.1、回流孔板组合6、回流孔1.2回流到储水罐中。
35.当阀芯组件12处于工作位时,阀芯12.1上端与上阀座8接触,下阀盖进水孔2.1通过下套筒出水孔5.1直接与除焦水孔1.1连通,下阀盖进水孔2.1与回流孔1.2之间截止,此时高压水泵输出的高压除焦水经下阀盖进水孔2.1、下套筒出水孔5.1、除焦水孔1.1输出到切焦器,进行除焦作业。
36.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