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8135发布日期:2022-12-16 22:1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平衡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有这样一项平衡技术,技术主要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两块板,在两块板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复位弹簧。当重物在上面一块板上放置时,由于每次放置的位置并不一定就在板的中心位置处,从而上面的板就会发生倾斜,这时候在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将板进行自动恢复至水平状态,这种技术能对重物在放置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保护了重物。
3.上述技术使用时,由于弹簧恢复速度很快,在惯性的作用下,重物会在板上进行跳动或移动,从而使的弹簧又开始进行复位工作,需要反复多次后,重物才能与板成静止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平衡装置,其结构紧凑,在保护重物的同时实现了平稳复位,避免了重物在复位时进行跳动或者移动。
5.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两块上下配合设置的底板和顶板,在底板与顶板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顶板倾斜力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油缸和配重体,各油缸的无杆腔通过管线相互连通,在顶板上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通过万向球与配重体连接。
6.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万向球通过连接杆与配重体连接。
7.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通孔,固定杆穿过通孔,在顶板上下两方的固定杆上套有螺母,螺母与固定杆呈螺纹配合。
8.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螺母与万向球之间的固定杆上套有与之呈旋转配合的旋转套,在旋转套侧壁横向设置有调节杆,在调节杆上设置有沿调节杆长度方向滑动的配重块,自然状态下,配重块位于调节杆中部,在调节杆上设置有用于将配重块复位的复位组件。
9.方案进一步优化,所述油缸为4个,整体呈矩形分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设计在应用时,由于采用多个油缸的无杆腔进行相互连通,当顶板上放置重物不在中心处时,在配重体重力势能作用下,顶板会向放置重物一方发生缓慢倾斜,同时当倾斜到一定角度后,在配重体的重力势能下,顶板倾斜角度会进行缓慢变小,起到力平衡。整体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重物,同时也避免了重物在复位时进行跳动或者移动的现象发生。本设计在应用时,也还可以在顶板进行站人,同样也能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旋转套与调节杆配合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配重体重力势能复位过程示意图;
15.图4为油缸在底板上的分布图;
16.图中各部件名称:1、配重体 2、底板 3、连接杆 4、顶板 5、调节杆 6、配重块 7、固定杆 8、螺母 9、旋转套 10、万向球 11、油杆 12、缸体 13、活塞 14、无杆腔。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8.实施例1
19.所述的平衡装置,包括两块上下配合设置的底板2和顶板4,在底板2与顶板4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顶板4倾斜力的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油缸和配重体1,各油缸的无杆腔14通过管线相互连通,在顶板4上设置有固定杆7,固定杆7通过万向球10与配重体1连接。
20.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多个油缸的无杆腔进行相互连通,当顶板4上放置重物不在中心处时,如图3所示,在配重体1重力势能作用下,当配重体1发生倾斜时,会自行向垂直状态恢复,换句话说,重物需要在克服配重体1恢复力的同时压着顶板4发生倾斜,加之在相互连通的油缸配合作用下,这时候顶板4就会向放置重物一方发生缓慢倾斜,同时当倾斜到一定角度后,在配重体1的重力势能下,顶板4倾斜角度会进行缓慢变小,至到力平衡。整体过程中有效的保护了重物,同时也避免了重物在复位时进行跳动或者移动的现象发生。
22.上述油缸为现有已知技术,其主要结构包括缸体12、油杆11、活塞13和密封圈等。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无杆腔14是指无油杆11的腔体。
23.本实施例进一步采用所述缸体12安装在底板2上,油杆11与顶板4进行铰接。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将缸体12与底板2进行铰接;也可以将缸体12与顶板4进行铰接,将油杆11固定在底板2上;还可以将缸体12固定在顶板4上,将油杆11铰接在底板2上。
24.上述万向球10为现有已知技术,其主要结构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内能自己旋转的球体,球体一部分外露在安装座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万向球10与固定杆7连接,球体与配重体1进行连接;也可以将安装座与配重体1连接,球体与固定杆7进行连接。
25.实施例2
26.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万向球10通过连接杆3与配重体1连接。
27.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28.在连接杆3的设计下,方便了配重体1的安装,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29.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连接杆3与配重体1还可以是螺纹配合连接,连接杆3与万向球10也可以采用螺纹配合连接。
30.实施例3
31.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顶板4上开设有通孔,固定杆7穿过通孔,在顶板4上下两方的固定杆7上套有螺母8,螺母8与固定杆7呈螺纹配合。
32.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33.本实施例的设计下,方便配重体1与万向球10的维护和安装,合理控制了生产与维护成本。
34.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在通孔顶端开设一个用于螺母8放入的沉孔,固定杆7顶端低于顶板4上表面,从而进一步方便重物的放置。
35.实施例4
36.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螺母8与万向球10之间的固定杆7上套有与之呈旋转配合的旋转套9,在旋转套9侧壁横向设置有调节杆5,在调节杆5上设置有沿调节杆5长度方向滑动的配重块6,自然状态下,配重块6位于调节杆5中部,在调节杆5上设置有用于将配重块6复位的复位组件。
37.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38.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能进一步确保顶板4倾斜的复位效果以及倾斜和复位时的平稳性。使用时,当顶板4发生倾斜时,在旋转套9与配重块6的配合作用下,配重块6在调节杆5上发生位移,同时调节杆5进行旋转,这时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将配重块6向调节杆5进行复位。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拉簧,拉簧一端固定在调节杆5中部,另一端固定在配重块6上,自然状态下,拉簧将配重块6活动锁定在调节杆5的中部,当配重块6向调节杆5左端移动后,在拉簧的作用下,将配重块6进行一定的复位。在实际应用时,复位组件还可以采用其它弹性结构,如弹簧片、橡皮筋等技术。
40.上述配重块6与调节杆5的滑动配合方式采用滑块与滑槽的滑动配合方式,具体为在调节杆5开设滑槽,在滑槽内设置滑块,配重块6设置在滑块上,进一步,为了限定配重块6与调节杆5之间只做滑动配合,滑块和滑槽可以采用常用的“t”结构,换句话说,采用“t”型结构的滑块和“t”型结构的滑槽进行滑动配合。
41.上述旋转套9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杆7上。
42.实施例5
43.本实施例将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所述油缸为4个,整体呈矩形分布。
44.本实施具有以下效果:
45.如图4所示,采用4个油缸,其结构简单,进行运行时平稳。
46.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根据顶板4的大小来最终确定油缸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