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7373发布日期:2022-01-05 13:12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锥齿轮。


背景技术:

2.锥齿轮用来传递两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在一般机械中,锥齿轮两轴之间的交角等于90
°
(但也可以不等于90
°
),与圆柱齿轮类似,锥齿轮有分度圆锥、齿顶圆锥、齿根圆锥和基圆锥。圆锥体有大端和小端,其对应大端的圆分别称为分度圆(其半径为r)、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一对锥齿轮的运动相当于一对节圆锥作纯滚动。
3.然而现有的锥齿轮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现有的锥齿轮大都依靠花键和键槽实现与传动轴的转配连接,在动力传输较大的运动机构中,往往导致花键磨损严重,降低了传动轴与齿轮的连接精度,进而导致动力传动变差,同时现有的锥齿轮在啮合连接的过程中,相对运动的齿轮之间噪音较大,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连接精度高、传动效果好和工作噪音低的锥齿轮。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锥齿轮,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轮齿,所述第二端面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轮齿,所述第二轮齿与第一轮齿啮合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主动轴套,所述第二端面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从动轴套,所述主动轴套的中部开设有主动轴连接通道,所述主动轴连接通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方形槽,所述从动轴套的中部开设有从动轴连接通道,所述从动轴连接通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半圆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轮齿的凹陷处均固定设有玻璃纤维凸起,多个所述第一轮齿的表面固定设有阻尼材料凸起。
6.在上述的锥齿轮中,所述的从动轴连接通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卡油脂槽,四个所述的卡油脂槽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槽之间。
7.在上述的锥齿轮中,所述的主动轴套和第一端面的连接处固定设有防尘垫,所述的从动轴套和第二端面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橡胶垫。
8.在上述的锥齿轮中,所述的主动轴套的端面处开设有圆柱通道,所述的圆柱通道与其中方形槽连通。
9.在上述的锥齿轮中,所述的第一端面与主动轴套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端面和从动轴套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
10.在上述的锥齿轮中,所述的第一端面和第一轮齿以及第二端面和第二轮齿均为一体化加工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锥齿轮通过设有的主动轴套、从动轴套、从动轴连接通道、半圆槽、主动轴连
接通道和方形槽,直接将主动轴套和从动轴套焊接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处,利用四个半圆槽和方形槽进行限位,方便同步转动,降低磨损,保证传动轴与齿轮的连接精度,进而保证动力的传递。
13.2.本锥齿轮通过设有的玻璃纤维凸起和阻尼材料凸起,便于降低第一轮齿和第二轮齿啮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噪音,使用方便,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14.3.本锥齿轮通过设有的卡油脂槽和圆柱通道,卡油脂槽便于填充润滑油脂,在使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得润滑油脂融化,进入到从动轴连接通道的内部,降低刚性摩擦,提高传动的精度,圆柱通道便于注入润滑油,提高长期的润滑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锥齿轮第二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锥齿轮第一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端面;2、第二端面;3、第一轮齿;4、第二轮齿;5、主动轴套;6、从动轴套;7、橡胶垫;8、防尘垫;9、从动轴连接通道;10、半圆槽;11、玻璃纤维凸起;12、卡油脂槽;13、主动轴连接通道;14、方形槽;15、圆柱通道;16、阻尼材料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锥齿轮包括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第一端面1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轮齿3,第二端面2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轮齿4,第二轮齿4与第一轮齿3啮合连接,第一端面1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主动轴套5,第二端面2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从动轴套6,主动轴套5的中部开设有主动轴连接通道13,主动轴连接通道13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方形槽14,从动轴套6的中部开设有从动轴连接通道9,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半圆槽10,相邻的两个第二轮齿4的凹陷处均固定设有玻璃纤维凸起11,多个第一轮齿3的表面固定设有阻尼材料凸起16。
21.进一步细说,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卡油脂槽12,四个卡油脂槽1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槽10之间,四个卡油脂槽12便于填充润滑油脂,在使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得润滑油脂融化,进入到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降低刚性摩擦,提高传动的精度。主动轴套5和第一端面1的连接处固定设有防尘垫8,从动轴套6和第二端面2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橡胶垫7,便于提高防护效果,防止连接处发生腐蚀;主动轴套5的端面处开设有圆柱通道15,圆柱通道15与其中方形槽14连通,便于注入润滑油,提高长期的润滑效果;第一端面1与主动轴套5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端面2和从动轴套6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第一端面1和第一轮齿3以及第二端面2和第二轮齿4均为一体化加工结构。
22.本锥齿轮制造时,首先直接将主动轴套5和从动轴套6分别焊接到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的中心位置处,装配时,将输出轴装配到主动轴套5的内部,从动连接轴装配到从动轴套6的内部,利用四个半圆槽10和方形槽14进行限位,方便同步转动,降低磨损,保证传动轴与锥齿轮的连接精度,进而保证动力的传递;在装配前,可将润滑油脂填充到四个卡油脂
槽12的内部,润滑油注入到圆柱通道15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使得润滑油脂融化,进入到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降低刚性摩擦,提高传动的精度,提高长期的润滑效果,另外本锥齿轮通过设有的玻璃纤维凸起11和阻尼材料凸起16,便于降低第一轮齿3和第二轮齿4啮合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噪音,使用方便,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23.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锥齿轮,包括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面(1)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轮齿(3),所述的第二端面(2)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轮齿(4),所述的第二轮齿(4)与第一轮齿(3)啮合连接,所述的第一端面(1)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主动轴套(5),所述的第二端面(2)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从动轴套(6),所述的主动轴套(5)的中部开设有主动轴连接通道(13),所述的主动轴连接通道(13)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方形槽(14),所述的从动轴套(6)的中部开设有从动轴连接通道(9),所述的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半圆槽(10),相邻的两个第二轮齿(4)的凹陷处均固定设有玻璃纤维凸起(11),多个第一轮齿(3)的表面固定设有阻尼材料凸起(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轴连接通道(9)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卡油脂槽(12),四个所述的卡油脂槽(1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半圆槽(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套(5)和第一端面(1)的连接处固定设有防尘垫(8),所述的从动轴套(6)和第二端面(2)的连接处固定设有橡胶垫(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轴套(5)的端面处开设有圆柱通道(15),所述的圆柱通道(15)与其中方形槽(1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面(1)与主动轴套(5)之间的连接方式和第二端面(2)和从动轴套(6)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面(1)和第一轮齿(3)以及第二端面(2)和第二轮齿(4)均为一体化加工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锥齿轮,属于齿轮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锥齿轮工作噪音大等问题。本锥齿轮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一轮齿,第二端面的外沿处固定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轮齿,第二轮齿与第一轮齿啮合连接,第一端面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主动轴套,第二端面的中部穿插连接有从动轴套,主动轴套的中部开设有主动轴连接通道,主动轴连接通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环形分布的方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主动轴套、从动轴套、从动轴连接通道、半圆槽、主动轴连接通道和方形槽,直接将主动轴套和从动轴套分别焊接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处,利用四个半圆槽和方形槽进行限位,方便同步转动,降低磨损,保证传动轴与齿轮的连接精度,进而保证动力的传递。力的传递。力的传递。


技术研发人员:詹加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振华精锻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