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41630发布日期:2022-04-07 05:2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后盖装配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2.装配后盖过程中,利用夹具装夹后盖时,力度比较大,导致后盖铰链在夹具装配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影响装配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解决夹具装夹后盖导致后盖铰链精度发生变化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阻挡装置和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杆、减震气杆、锁紧件和调节杆,使用时将阻挡装置固定于夹具上,将支撑杆固定于过渡夹具上,在后盖装配过程中,阻挡装置与固定装置中的调节杆相互撞击,在接触过程中,减震气杆发挥吸能减震的作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包括相互独立的固定于活动夹具上的阻挡装置和固定于过渡夹具上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可操作地与所述阻挡装置接触以吸收后盖冲击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减震气杆的一端相连,所述减震气杆的另一端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上连接有调节杆,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调节杆活动连接。
6.设置阻挡装置和包括支撑杆、减震气杆、锁紧件和调节杆的固定装置,使用时将阻挡装置固定于夹具上,将固定装置的支撑杆固定于过渡夹具上,固定方式为调节杆朝向阻挡装置,在后盖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力通过夹具传到阻挡装置上,阻挡装置与固定装置中的调节杆相互碰撞过程中,减震气杆瞬速吸收反作用力,立即释放夹具形成的反推力,发挥吸能减震的作用。
7.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中,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锁紧件的一端设有挡板。调节杆的一端与锁紧件相连,另一端设置挡板,用于加大调节杆的受力面积,使阻挡装置与挡板发生接触,更加有利于力的传导。
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中,所述阻挡装置为阻挡杆,所述阻挡杆为空心结构。设置空心结构的阻挡杆受力强度更大。
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中,所述减震气杆为气弹簧。设置气弹簧,用于吸收释放能量。
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中,所述调节杆为螺杆,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母。设置调节杆,可以控制夹具安装过程中能量吸收的力度和大小,设置锁紧螺母,用于固定螺杆,防止螺杆在阻挡装置与固定装置中的调节杆相互碰撞过程发生移动。
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中,所述气弹簧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的一端为空心结构,用于螺杆在气弹簧一端来回活动。在气弹簧与螺杆相连的一端设置一段空心结构,在空心结构上固定锁紧螺母,将螺杆固定在螺母上,同时可以在空心结构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用于控制夹具安装过程中能量吸收的力度和大小。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13.利用夹具进行后盖装配前,将阻挡装置焊在夹具上,将支撑杆焊在过渡夹具上,使阻挡装置与支撑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根据后盖装配过程中力度大小调节锁紧螺母的位置,后盖装配过程中阻挡装置与调节螺杆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夹具传到阻挡装置上,然后通过调节杆传导,减震气杆瞬速吸收反作用力,立即释放夹具形成的反推力,发挥吸能减震的作用,防止后盖装配过程中力较大使铰链的安装精度发生变化。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实用新型公布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通过设置相互独立的阻挡装置和固定装置,其中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减震气杆、锁紧件和调节杆,设置支撑杆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于过渡夹具上,设置减震气杆用于吸收和释放夹具夹装后盖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设置调节杆和锁紧件,用于在装配过程中夹具移动时用调节杆限制长度,控制能量吸收的力度与大小。使用时将阻挡装置固定于夹具上,将支撑杆固定于过渡夹具上,在后盖装配过程中,阻挡装置与固定装置中的调节杆相互撞击,在接触过程中,消除夹具装夹冲击力度,解决装夹力度导致后盖铰链发生精度变化,提升装配精度减少人员调整作业。
16.(2)本实用新型公布的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简单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现场生产节拍与稼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吸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减震吸能装置相互作用时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
21.1、阻挡装置;2、固定装置;
22.21、支撑杆;22、减震气杆;23、锁紧件;24、调节杆;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一种后盖装配减震吸能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相互独立的固定于活动夹具上的阻挡装置1和固定于过渡夹具上的固定装置2,其中固定装置2可操作地与阻挡装置1接触以吸收后盖冲击力,固定装置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一端与减震气杆22的一端相连,减震气杆22的另一端设有锁紧件23,锁紧件23上连接有调节杆24,且锁紧件23与调节杆24活动连接。
27.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减震吸能装置包括两部分,分别为阻挡装置1和固定装置2,其中固定装置2包括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有减震气杆22的一端,减震气杆22的另一端固定有锁紧件23,锁紧件23上连接调节杆24且锁紧件23能在调节杆24上来回活动,用于调节调节杆24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气杆22焊接在支撑杆21的一端,锁紧件23焊接在减震气杆22上。
28.在使用时,将阻挡装置1焊接于夹具上,将固定装置2的支撑杆21焊接于过渡夹具上,焊接方向为调节杆24朝向阻挡装置1,在后盖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夹具传到阻挡装置1上,阻挡装置1与固定装置2中的调节杆24相互碰撞过程中,减震气杆22瞬速吸收反作用力,立即释放夹具形成的反推力,发挥吸能减震的作用,防止装夹力度过大导致后盖铰链发生精度变化。
2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案,调节杆24远离锁紧件23的一端设有挡板25。
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节杆24的一端与锁紧件23相连,使用时调节杆24的另一端直接与阻挡装置1接触,受力面积较小,因此在调节杆24的另一端设置挡板25,用于加大调节杆24的受力面积,使阻挡装置1与挡板25发生接触,更加有利于力的传导。
3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案,阻挡装置1为阻挡杆,其中阻挡杆为空心结构。
32.在本实施例中,阻挡装置1设置为阻挡杆,为了使阻挡杆受力强度更大,将其设置为空心结构。
3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案,减震气杆22为气弹簧。
34.在本实施例中,后盖装配过程中,置气弹簧,利用气弹簧的压缩和恢复性质,用于吸收和释放夹具所产生的冲击力,本技术中的气弹簧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气弹簧,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3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案,调节杆24为螺杆,锁紧件23为锁紧螺母。
3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节杆24设置为螺杆,锁紧件23设置为锁紧螺母,结构简单容易调节和固定,通过设置螺杆,可以在装配过程中用螺杆限制长度,控制能量吸收的力度与大小。设置锁紧螺母,将螺杆的一端固定在锁紧螺母内,固定好螺杆,防止螺杆在阻挡杆与螺杆的相互碰撞过程发生移动。
3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实施方案,气弹簧与锁紧螺母连接的一端为空心结构,用于螺杆在气弹簧一端来回活动。
38.在本实施例中,在气弹簧与螺杆相连的一端设置一段空心结构,在空心结构上焊
接锁紧螺母,将螺杆固定在螺母上,同时可以在空心结构的范围内进行调节,用于控制夹具安装过程中能量吸收的力度和大小。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40.利用夹具进行后盖装配前,将阻挡装置1焊在夹具上,将支撑杆21焊在过渡夹具上,使阻挡装置1与支撑杆2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根据后盖装配过程中力度大小调节锁紧螺母的位置,后盖装配过程中阻挡装置1与调节杆24相互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夹具传到阻挡装置1上,然后通过调节杆24传导,减震气杆22瞬速吸收反作用力,立即释放夹具形成的反推力,发挥吸能减震的作用,防止后盖装配过程中力较大使铰链的安装精度发生变化。
4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