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79121发布日期:2022-10-21 22:4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龙头净水器,指直接安装且悬挂在家庭水龙头上的微型净水设备。龙头净水器具有改善水质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且其安装维护的程序简洁便利。
3.申请号cn201520851806.1公布了一种家用水龙头净水器,包括滤芯筒体和净水器主机,净水器主机的一端设置有出水调节杆,净水器主机的进水端设置有与水龙头连接的进水接头,滤芯筒体通过便拆式连接结构与净水器主机的分流孔连接在一起。
4.目前龙头式净水器的原水和净水的切换方式采用不同的原理,较为常见的是旋转式控水。旋转式控水的控制切换水装置一般设置在净水器的主机内部,这种切换装置的密封部件一般采用工字形密封圈,工字形密封圈与切换水装置相对固定,工字形密封圈会跟随切换水装置转动,这种密封圈的转动路径长,且在转动途径中,有与主机内部的塑料件尖端接触造成破裂的风险,使密封效应丧失,造成无法切换出水方式的问题;且在长期的转动过程中会与主机壳体内壁产生摩擦,具有脱离密封槽的风险,同样会使密封效应丧失,造成无法切换出水方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它可以实现减少异形密封圈脱离密封槽的风险,减少在转换出水口过程中密封圈破裂的风险,提高出水口的密封效果,提高装配的效率,减少存储及运输分类的混淆风险。
7.2.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9.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包括异形密封圈和转换桶。
10.转换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换桶的外圆面开设有出水口。
11.出水口包括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是相互独立的,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的开设朝向不同。
12.异形密封圈包括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
13.花洒密封圈与转换桶的外圆面贴合抵接,花洒密封圈为固定件。花洒密封圈的内圈口径大于或等于花洒连通口口径。花洒密封圈位于花洒连通口所在转换桶的轴向位置上,花洒密封圈可与花洒连通口对应并覆盖花洒连通口。
14.直流密封圈与转换桶的外圆面贴合抵接,直流密封圈为固定件。直流密封圈的内圈口径大于或等于直流连通口口径。直流密封圈直流连通口所在转换桶的轴向位置上,直流密封圈可与直流连通口对应并覆盖直流连通口。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为结构相同的部件。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固定连接,连接点位于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之间相互靠近端。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设置在转换桶的同一径向角度上。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呈椭圆形,花洒密封圈的椭圆的长轴与转换桶的轴线相互水平。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直流密封圈呈椭圆形,直流密封圈的椭圆的长轴与转换桶的轴线相互水平。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转换桶包括桶体和连接杆。桶体一端呈封闭式,另一端呈开放式。连接杆一端与桶体封闭端固定连接。连接杆与外界驱动输出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与直流密封圈材质为橡胶,花洒密封圈与直流密封圈一体制成。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花洒密封圈外周与直流密封圈外周均覆盖有润滑脂。
23.3.有益效果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25.(1)本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将异形密封圈与转换桶独立开,异形密封圈不随转换桶的运动而运动,减少异性密封圈与其他塑料件尖端的接触,保证异形密封圈仅与光滑的转换桶桶面摩擦,减少异形密封圈脱离密封槽的风险。
26.(2)本方案将异形密封圈设置为与转换桶贴合抵接,使密封圈与转换桶紧密贴合,增加密封效果。
27.(3)本方案将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一体制成为一个异型密封圈,减少构件数量,提高装配的效率,减少存储及运输分类的混淆风险。
28.(4)本方案将花洒密封圈和直流密封圈均设置成椭圆形,其中椭圆的长轴与转换桶的轴线相互平行,因为转换桶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出水口开始向椭圆的短轴方向运动,使得出水口的出水面积增大较快,提高出水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密封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形密封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中标号说明:
34.异形密封圈1、花洒密封圈101、直流密封圈102、转换桶2、桶体201、连接杆202、进水口203、出水口204、过滤口205。
具体实施方式
35.请参阅图1-4的一种净水器出水模式切换装置,包括异形密封圈1和转换桶2。
36.转换桶2包括桶体201和连接杆202。桶体201一端呈封闭式,另一端呈开放式。连接杆202一端与桶体201封闭端固定连接。连接杆202与外界驱动输出连接,使得桶体201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桶体201的外圆面开设有出水口204和进水口203;进水口203分为三个进水通道;出水口204分为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是相互独立的,花洒连通口和直流连通口的开设朝向不同。花洒连通口与直流连通口的开闭状况可根据桶体201的转动而改变。桶体201的开放端为过滤口205。
37.异形密封圈1包括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
38.花洒密封圈101与直流密封圈102材质均为橡胶,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均位于转换桶2下侧,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均与转换桶2外壁贴合接触,异形密封圈1呈被压缩状态,增加密封性。
39.花洒密封圈101位于转换桶2下侧,花洒密封圈101与转换桶2的外圆面贴合抵接,花洒密封圈101为固定件,花洒密封圈101呈被压缩状态,增加密封性。花洒密封圈101的内圈口径大于或等于花洒连通口口径。花洒密封圈101位于花洒连通口所在转换桶2的轴向位置上,花洒密封圈101可与花洒连通口对应并覆盖花洒连通口。
40.直流密封圈102位于转换桶2下侧,直流密封圈102与转换桶2的外圆面贴合抵接,直流密封圈102为固定件,直流密封圈102呈被压缩状态,增加密封性。直流密封圈102的内圈口径大于或等于直流连通口口径。直流密封圈直流连通口所在转换桶2的轴向位置上,直流密封圈102可与直流连通口对应并覆盖直流连通口。
41.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为结构相同的部件。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固定连接,连接点位于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之间相互靠近端,且为一体制成,加工方便,减少工艺成本,使异形密封圈1密封效果更好,并提高异形密封圈1的强度,减少撕裂的风险,减少构件总体数量,便于装配,减少存储及运输时混淆的风险,同时缩短花洒连通口与直流连通口之间的轴向距离,使整体结构更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42.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设置在转换桶2的同一径向角度上,即花洒密封圈101和直流密封圈102的中心点连线与转换桶2的轴线相互平行;其中,中心点是指密封圈的环形中心。
43.花洒密封圈101呈椭圆形,花洒密封圈101的椭圆的长轴与转换桶2的轴线相互水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直流密封圈102呈椭圆形,直流密封圈102的椭圆的长轴与转换桶2的轴线相互水平。
44.花洒密封圈101外周与直流密封圈102外周均覆盖有润滑脂。
45.花洒密封圈101中心点与花洒连通口中心点位于桶体201的同一径向横截面上,花洒连通口内径小于花洒密封圈101内径,桶体201转动时,花洒连通口可对应至花洒密封圈101内,使花洒连通口打开。
46.直流密封圈102中心点与直流连通口中心点位于桶体201的同一径向横截面上,直流连通口内径小于直流密封圈102内径,桶体201转动时,直流连通口可对应至直流密封圈102内,使直流连通口打开。
47.桶体201转动至花洒连通口与花洒密封圈101不连通,且直流连通口与直流密封圈102不连通时,过滤口205打开。
48.出水口204开口、花洒密封圈101开口与直流密封圈102开口均为椭圆形,椭圆的长
轴与转换桶2轴线相互平行,使转换桶2在转动切换出水口204时,转动位移较短,减少切换用时,省力省时。
49.工作原理:异形密封圈1始终为静止状态,连接杆202处输入转动扭矩,桶体201转动,进水口203不同的进水通道对应龙头进水,使桶体201内充满原水,桶体201转动使出水口204的开闭状态改变,出水口204的开闭状态分为三种情况,三个不同的排水通道对应不同的出水方式:
50.1.花洒连通口与花洒密封圈101连通,直流连通口与直流密封圈102不连通,过滤口205关闭,原水从花洒连通口排出。
51.2.直流连通口与直流密封圈102连通,花洒连通口与花洒密封圈101不连通,过滤口205关闭,原水从直流连通口排出。
52.3.过滤口205打开,花洒连通口与花洒密封圈101不连通,直流连通口与直流密封圈102不连通,原水从过滤口205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