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野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27222发布日期:2022-01-26 13:4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野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术野摄像机。


背景技术:

2.术野摄像机是专门针对于手术教学的摄像设备,方便医用手术室的安装和使用,术野摄像机应用环境是高光照度,手术室术野使用的亮度一般是10000lx-150000lx,使用普通摄像机在无影灯下会产生白斑无法正常使用,术野摄像机专业的dsp处理滤掉白光,产生清晰图像。
3.现有的术野摄像机医用吊臂与机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即使喷漆后也会在焊接处留下痕迹,影响摄像机外观,同时,旋转范围大,无法稳定使用。
4.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术野摄像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术野摄像机,不仅外观美观,还可稳定转动。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7.一种术野摄像机,包括机体组件和医用吊臂,所述机体组件与所述医用吊臂之间设有转接头,所述医用吊臂插设于所述转接头的侧壁上并与所述转接头螺纹连接,所述转接头的端面与所述机体组件的侧壁转动且偏心限位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接头包括转接壳体,所述转接壳体内收容有转接片,所述机体组件通过所述转接片与所述转接壳体转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接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部,所述转接片与所述转接壳体之间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固定部凹凸限位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垫片上的凸出部分与所述固定部上的凹槽限位配合,所述凹槽上设有通孔,所述转接壳体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医用吊臂连通,所述转接壳体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所述转接壳体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医用吊臂螺纹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机体组件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凸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伸至所述转接壳体内并与所述转接片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绕所述连接部设置,所述转接壳体的底部偏心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伸至所述限位槽内。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接壳体远离所述机体组件的一端盖设有转接盖,所述转接盖沿着所述转接壳体的侧壁开口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转接盖向所述转接壳体内延伸有凸台。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转接头与所述机体组件之间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置于所述转接头底部的环形槽内。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机体组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电池,所述机体远离所述转接头的一侧设有触摸屏,所述机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有手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一种改进,所述机体的一端盖设有前盖,所述机体的另一端盖设有后盖。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术野摄像机,通过在机体组件与医用吊臂之间设置转接头,将医用吊臂与转接头的侧壁螺纹连接,使机体组件与医用吊臂的连接处美观,同时,转接头的端面与机体组件的侧壁转动且限位连接,可稳定旋转机体组件。
18.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立体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打开转接盖的立体结构图;
21.图3是图2中a处放大视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的俯视放大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机体组件的立体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吊臂和转接头的立体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盖的立体放大图。
26.图示说明:
27.1、机体,11、限位块,111、限位槽,112、连接部,12、手柄固定块,13、触摸屏,2、前盖,3、后盖,4、转接头,41、转接壳体,411、固定部,4111、凹槽,412、限位柱,42、橡胶圈,44、转接片,43、垫片,5、医用吊臂,6、手柄,7、转接盖,71、凸台,72、限位台。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29.参照图1至图7,一种术野摄像机,包括一机体组件、一医用吊臂5和一转接头4,转接头4设置于机体组件与医用吊臂5之间,医用吊臂5插设于转接头4的侧壁上并与转接头4螺纹连接,转接头4的端面与机体组件的侧壁转动且偏心限位连接。
30.参照图1和图5,所述机体组件包括一机体1、一前盖2和一后盖3,机体1呈环形,机体1的底部设有手柄固定块12,该手柄固定块12上通过螺丝可拆卸的连接有一手柄6,机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触摸屏13,机体1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块11,该限位块11上凸设有连接部112,限位块11上设有弧形的限位槽111,该限位槽111绕连接部112设置,限位块11与触摸屏13对立设置,摄像镜片设置于前盖2上,前盖2盖设于机体1的前端,后盖3盖设于机体1的后端,前盖2、机体1和后盖3三者组合并在内部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内设有电池(未图示)和控制板(未图示),触摸屏13和电池均与控制板电连接。
31.参照图2、图3、图4、图6和图7,所述转接头4包括一转接壳体41,转接壳体41靠近机体1的一端面上(即底部)偏心固定有一限位柱412,该限位柱412伸至限位槽111内,以便限制机体组件的转动角度,转接壳体41与机体1之间设有一具有防水功能的橡胶圈42,该橡胶圈42固定设置于转接壳体41底部的环形槽内并围绕于限位柱412外,转接壳体41远离机体1的一端设有一l形的开口,具体的,该开口的一部分设置于转接壳体41的端面上,该开口的
另一部分位于转接壳体41的侧壁上,l形的开口上盖设有一l形的转接盖7,转接盖7向转接壳体41内延伸有一凸台71,该转接盖7沿着转接壳体41的侧壁开口处延伸形成一限位部,该限位部与凸台71连接且其末端设有限位台72,医用吊臂5插设于转接壳体41外部的圆槽内,为了便于用螺丝固定医用吊臂5,转接壳体41的内壁沿径向凸设有一固定部411,转接壳体41通过其固定部411与医用吊臂5螺纹连接,该固定部411与转接壳体41一体成型,固定部411的内壁上设有凹槽4111,凹槽4111上设有通孔,转接壳体41的内腔通过该通孔与医用吊臂5的内腔连通,转接壳体41内收容有一环形的垫片43和一圆环形的转接片44,垫片43位于转接片44与转接壳体41之间,垫片43套设于连接部112上,凹槽4111与垫片43侧面的凸出部分凹凸限位配合,防止垫片43转动,转接片44固定于连接部112的端面上,垫片43的外边缘显露于转接片44(即垫片43的直径大于转接片44的直径),机体1通过转接片44与转接壳体41转动连接。
32.参照图1,所述医用吊臂5与转接头4垂直固定设置,该医用吊臂5远离机体1的一端用于与手术室中的各种支架连接,方便医护人员手术使用,医护人员可拉动手柄6,使整个机体组件绕转接头4转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11为四分之一圆环,整个机体组件的旋转角度为0-90度。
33.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术野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为:当医护人员手术过程中进行拍摄时,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的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形成“视频信号”,通过控制板将信号反馈给触摸屏13,手握手柄6,使机体组件转动改变视角,此时,机体组件通过连接部112带动转接片44相对转接壳体41转动,当限位柱412在限位槽111内转动至极限位置时,机体组件停止转动,可继续拍摄另一视角。
34.本实用新型的术野摄像机,通过在机体组件与医用吊臂5之间设置转接头4,将医用吊臂5与转接头4的侧壁螺纹连接,使机体组件与医用吊臂5的连接处美观,同时,转接头4的端面与机体组件的侧壁转动且限位连接,可稳定旋转机体组件。
35.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上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