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5664发布日期:2022-01-08 01: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2.非路面车辆工作环境恶劣,极易产生剧烈振动,被动减振器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智能减振器应用而生。其中,磁流变液以其特有的流变效应在智能减振领域内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目前,常见的磁流变阻尼器其线圈通常内置于活塞头内,活塞头尺寸受阻尼器行程的制约,一方面,这类结构限制了阻尼流道的长度,致使阻尼器无法实现阻尼力值的分级调控也无法提供宽泛的阻尼力值,极大地影响了阻尼器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阻尼流道随着活塞头的移动而移动,增加了流道变形的风险,进而影响阻尼力的稳定输出,严重时可能导致阻尼器失效。据调研,目前暂无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故提出一种可靠性强的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极具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内缸筒、中缸筒、外缸筒、活塞杆、活塞、浮动活塞、多级励磁线圈,所述内缸筒、所述中缸筒和所述外缸筒从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内缸筒的内部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内缸筒的底部具有通孔,并与所述中缸筒相通,所述活塞安置于所述内缸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内缸筒并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浮动活塞嵌套在所述内缸筒与所述外缸筒之间,且置于所述中缸筒内,所述浮动活塞将所述中缸筒的内部空间分为内上部空间和内下部空间,内上部空间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外缸筒内置所述多级励磁线圈。
5.其中,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上吊环,所述上吊环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杆远离所述活塞的一端。
6.其中,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下吊环,所述下吊环与所述外缸筒的底部固定连接。
7.其中,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安装与所述中缸筒的外壁,并与所述中缸筒相通。
8.其中,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螺栓,所述内缸筒、所述中缸筒和所述外缸筒的底部通过所述螺栓进行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为三缸式,在阻尼器相同的外形尺寸下,通过将所述励磁线圈分级外置,大幅增长阻尼流道,并可实现阻尼力值的分级调控,提供宽泛的阻尼力值,拓宽了阻尼器的使用范围。将阻尼流道置于所述中缸筒,使得流道从运动状态转变为静止状态,降低了流道
变形的风险,进而提高了阻尼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11.1-上吊环;2-活塞杆;3-内缸筒;4-中缸筒;5-活塞;6-浮动活塞;7-外缸筒;8-多级励磁线圈;9-下吊环;10-螺栓;11-磁流变液;12-惰性气体;13-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在本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上端”“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内缸筒3、中缸筒4、外缸筒7、活塞杆2、活塞5、浮动活塞6、多级励磁线圈8,所述内缸筒3、所述中缸筒4和所述外缸筒7从内至外依次套设,所述内缸筒3的内部填充有磁流变液11,所述内缸筒3的底部具有通孔,并与所述中缸筒4相通,所述活塞5安置于所述内缸筒3的内部,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内缸筒3并与所述活塞5固定连接,所述浮动活塞6嵌套在所述内缸筒3与所述外缸筒7之间,且置于所述中缸筒4内,所述浮动活塞6将所述中缸筒4的内部空间分为内上部空间和内下部空间,内上部空间填充有惰性气体12,所述外缸筒7内置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
15.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上吊环1,所述上吊环1与所述活塞杆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活塞杆2远离所述活塞5的一端。
16.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下吊环9,所述下吊环9与所述外缸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
17.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进气口13,所述进气口13固定安装与所述中缸筒4的外壁,并与所述中缸筒4相通。
18.所述长流道阻尼力分级可调磁流变阻尼器还包括螺栓10,所述内缸筒3、所述中缸筒4和所述外缸筒7的底部通过所述螺栓10进行连接。
19.所述活塞5上嵌设有密封圈。
20.所述外缸筒7沿其壁筒轴线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的半嵌入槽。
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缸筒3的内部填充磁流变液11,其底部中心开有所述通孔与所述中缸筒4相通,外部套设所述中缸筒4;所述的活塞杆2的一端置于所述内缸筒3外与并与所述上吊环1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杆2的另一端置于内缸筒3内与活塞5固定连接;所述中缸筒4内置有所述浮动活塞6,所述中缸筒4的外部上方设有所述进气口13,外部套设所述外缸筒7;所述浮动活塞6的上端即内上部空间填充有惰性气体12,所述浮动活塞6的下端即内下部空间填充有磁流变液11;所述外缸筒7内置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所述外缸筒7的下方与所述下吊环9固定连接;所述内缸筒3、所述中缸筒4和所述外缸筒7、在保证同轴度的
前提下,底部用所述螺栓10固定连接。磁流变液11可在所述内缸筒3、所述中缸筒4内流动;惰性气体12充入所述中缸筒4内的上部。所述浮动活塞6嵌套在所述内缸筒3与所述外缸筒7之间,置于所述中缸筒4内,可沿着所述内缸筒3的轴向上下移动,用于分割惰性气体12与磁流变液11。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的数量为多组,通过对多级励磁线圈8组进行不同组别、不同电流组合控制。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置于所述外缸筒7内,不随所述活塞5运动而运动,可将阻力流道由动流道变为静流道,降低了流道的变形风险,提高阻力输出稳定性。所述中缸筒4的筒壁为导磁材料;所述进气口13,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缸筒4外壁,与所述中缸筒4相通,并保证其气密性良好。
22.所述浮动活塞6置于所述中缸筒4,用于分离所述惰性气体12和所述磁流变液11,其与惰性气体12、所述中缸筒4的上部构成补偿气腔,与所述中缸筒4的下部构成长阻尼流道。所述进气门口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缸筒4外部,与所述中缸筒4相通,用于充入惰性气体12。
23.所述的外缸筒7,沿壁筒轴线方向可开多个半嵌入槽,放置多级励磁线圈8,用于实现对磁流变液11的阻尼力输出的多级控制。所述的各个缸筒在底部用螺栓10固定连接,并需保证其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24.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通过多缸筒的设置,将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外置,实现阻尼器磁流变液11的有效流道长度的增加,并将动流道变为静流道,降低了流道的变形风险,提高了阻尼器的稳定性;其次通过所述多级励磁线圈8的设置,可实现阻尼力的分级调控,提供较大的阻尼力输出范围,拓宽了阻尼器的使用领域。
2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