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7910发布日期:2022-03-23 14:4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阀。


背景技术:

2.电磁阀产品使用比较广泛,一般用于流路系统中控制开启或关闭的场合,而使用带有活塞部件结构的电磁阀可以与阀芯配合,用较小的开阀电磁力来实现流路控制。活塞部件一般包括活塞体和设置于活塞体的密封件,密封件与阀体的内壁部抵接配合。活塞部件在阀腔内频繁滑动过程中,可能出现密封件与活塞体脱离的隐患。
3.所以,如何进一步优化电磁阀设计,提高活塞部件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电磁阀,包括阀体部件,所述阀体部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内壁部,还包括活塞部件,所述活塞部件置于所述电磁阀的阀腔,所述活塞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壁部滑动;所述活塞部件包括活塞体、密封件及压装件,所述活塞体包括外螺纹部,所述压装件包括与所述外螺纹部适配的内螺纹部,所述活塞体与所述压装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密封件与所述活塞体连接,所述密封件能够与所述内壁部抵接;所述压装件能够限制所述密封件沿所述活塞体的轴向位移,所述活塞体和/或所述压装件包括限制部,所述限制部能够限制所述压装件脱离所述活塞体。
5.本实用新型给出的电磁阀,压装件与活塞体通过螺纹连接,再通过限制部限制压装件的脱离,减小了密封件脱落的隐患,提高了活塞部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6.图1: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电磁阀在闭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7.图2:图1中活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8.图3:图2中k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9.图4: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活塞部件在k区域的结构放大图。图1-图4中符号说明:
10.10-电磁阀;
11.100-阀体部件;
12.110-阀本体;
13.120-阀体;
14.121-第二阀口部,
15.122-流路进口、123-流路出口;
16.124-内壁部;
17.130-阀盖、140阀套;
18.200-阀芯部件;
19.210-阀芯;
20.220-导向件;
21.300-活塞部件;
22.310-活塞体;
23.311-活塞部;
24.3111-中心通孔、3112-下扩孔312-连接部;
25.3121-轴部(导向配合部)、3122-上腔部;
26.313-上台阶部;
27.3131-台阶面;
28.3132-上铆压变形部/限制部、3133-挤压部;
29.3134-外螺纹部;
30.314-下台阶部;
31.3141-台阶面、3142-下铆压变形部;
32.320-阀芯座;
33.321-第一阀口部;
34.330-密封件;
35.340-压装件;
36.341-内螺纹部、342-挤压部;
37.350-闭阀密封件;
38.360-压片;
39.370-弹性支撑件;
40.410-第一铁芯(辅助铁芯);
41.420-第二铁芯(动铁芯);
42.421-第一中孔;
43.422-孔部;
44.423-内螺纹;
45.430-封头;
46.510-第一弹簧;
47.520-第二弹簧;
48.600-螺母;
49.700-阀腔。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附图中所示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本文所采用
的方位词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同样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连接、固定、抵接等结构关系,除特别说明以体现其实用新型思想外,应包括直接和间接的方法。
5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电磁阀在闭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2.图4为图2中活塞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5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电磁阀10包括阀体部件100、阀芯部件200、活塞部件300、第一铁芯(辅助铁芯)410、第二铁芯(动铁芯)420及封头430。
54.阀体部件100包括阀本体110和阀套140,阀本体110包括阀体120和阀盖130。阀盖130与阀套14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阀盖130通过螺母600与阀体120可拆卸固定连接,阀体120包括第二阀口部121、流路进口122及流路出口123,封头430焊接在阀套140的上端以密闭上端口。由阀本体110和阀套140限定了电磁阀10的阀腔700。
55.活塞部件300置于电磁阀10的阀腔700中,阀本体110包括内壁部124,所述活塞部件300能够相对于内壁部124滑动。
56.活塞部件300包括活塞体310、密封件330、压装件340及阀芯座320。密封件330与活塞体310连接,密封件330能够与内壁部124抵接。
57.在该实施例中,活塞体310具有上段柱状的连接部312和下段盘状的活塞部311。连接部312包括轴部3121、上腔部3122。阀芯座320置于上腔部3122内,阀芯座320包括第一阀口部321。阀芯部件200包括阀芯210和导向件220,阀芯210能够与第一阀口部321抵接。
58.第一铁芯(辅助铁芯)410位于阀套140内,第二铁芯(动铁芯)420的部分位于所述阀套140内。第一铁芯(辅助铁芯)410位于封头430与第二铁芯(动铁芯)420之间,第一铁芯(辅助铁芯)410与第二铁芯(动铁芯)420之间弹设有第一弹簧510。导向件220抵接封头430,导向件220与阀芯210之间通过第二弹簧520抵接。第二铁芯(动铁芯)420能够与阀芯210一起沿阀套滑动。
59.图3为图2中k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60.如图3所示并参照图1。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活塞体310的活塞部311包括上台阶部313和外螺纹部3134,密封件330与上台阶部313套接。压装件340包括内螺纹部341,内螺纹部341与外螺纹部3134适配,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通过螺纹连接。
61.活塞部件300还包括弹性支撑件370,密封件330通过弹性支撑件370抵接上台阶部313的台阶面3131。压装件340抵接密封件330,压装件340能够限制密封件330的轴向位移。
62.在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螺纹连接后,上台阶部313的端部通过对材料铆产生压变形,或直接施加压力产生变形,形成了上铆压变形部3132,上铆压变形部3132作为限制部,使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的螺纹连接不可拆卸,限制了压装件340脱离活塞体310,减少了密封件330脱离活塞部件300的隐患,提高了活塞部件300在电磁阀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63.图4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一种活塞部件在k区域的结构放大图。
64.如图4所示并参照图1。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密封件330与上台阶部313套接,密封件330通过弹性支撑件370抵接上台阶部313的台阶面3131,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通过螺纹连接,压装件340抵接密封件330限制密封件330的轴向位移。在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螺纹连接后,在上台阶部313的端部和压装件340的端部的结合处通过施加冲击力使材料变形,形成挤压部(3133\342),挤压部(3133\342)作为限制部,能够使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的螺纹连接不可拆卸,限制了压装件340脱离活塞体310,减少了密封件330脱离活塞部件300
的隐患。该技术方案,同样能提高活塞部件300在电磁阀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65.在上述实施例中,同时在上台阶部313的端部和压装件340的端部都形成了挤压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只对上台阶部313或只对压装件340施加冲击力形成了挤压部,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6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延伸,活塞体310还包括中心通孔3111和与中心通孔连通的下扩孔3112,下扩孔3112的内缘壁的轴向投影的轮廓为六边形。这样设置,在压装件340与活塞体310螺纹连接时使,可以借助工具插入下扩孔3112,便于操作。当然,下扩孔3112的内缘壁的轴向投影的轮廓也可以为四边形等,都便于使用拆装工具操作,在此不再赘述。
6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延伸,活塞部件300还包括闭阀密封件350和压片360。阀体120包括第二阀口部121,闭阀密封件350能抵接第二阀口部121以关闭电磁阀的主阀口。
68.活塞体310包括下台阶部314。阀密封件350和压片360依次与下台阶部314套接连接。阀密封件350抵接下台阶部314的台阶面3141。下台阶部314的端部包括下铆压变形部3142,下铆压变形部3142通过材料铆压变形而成,下铆压变形部3142抵接压片360,使闭阀密封件350与活塞体310非可拆卸的固定。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活塞部件300在电磁阀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6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延伸,活塞体310的上段包括作为导向配合部3121的轴部。导向配合部3121与第二铁芯(动铁芯)420的孔部固定配合,第二铁芯(动铁芯)420与阀套140间隙配合,所以通过导向配合部3121提高了活塞体310的上段的安装精度。活塞体310的下段通过密封件330与内壁部124导向配合,提高了活塞部件300的滑动精度,进一步提高了活塞部件300在电磁阀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
70.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