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自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862发布日期:2022-10-04 22:5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自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自闭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阀门一般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阀瓣和阀杆,其开启和关闭一般通过人工控制或者智能电动控制,人工控制较为繁琐,而且容易忘记开启或关闭,而智能控制的成本高,运行需要耗电。另外,在冬天或大寒天气时,时常出现水管被冻裂或者水管内水被冻住而打开水龙头水阀出不了水的情况,有时住户为了等待出水会打开水龙头,然后由于其他事情而遗忘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阀门自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阀门自闭装置,技改成本低,技改程度小,只需在现有水龙头结构的基础上更换本自闭装置涉及的密封圈及自闭体即可,自闭体内带有浮塞,本自闭装置解锁与开闭水龙头操作一致,操作简单。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包括连接在水龙头阀杆底端的呈圆筒状的自闭体,自闭体的内腔设有尺寸上小于自闭体的浮塞,自闭体下端设有用于密封水龙头管道的锥台,锥台与水龙头管道上的密封圈相适配,自闭体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锥台下端面上,出水口设置在锥台的侧面;浮塞下端一体设有锥面,密封圈上设有与锥面适配的圆孔;圆孔尺寸小于进水口的尺寸。通过转动水龙头阀杆,实现自闭体向下以通过锥台与密封圈配合后实现水龙头管道的不通,由此实现关闭水龙头、不出水的效果,而当反转水龙头阀杆时则锥台不再与密封圈紧靠,而在水管内水正常(也即未出现水管内水被冻住的情况)时则水由下至上通过密封圈后从锥台与密封圈的间隙流出,而自闭体内的浮塞也由于一直有水流所以浮在水面上而未向下堵塞住密封圈。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圈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安装凹槽处,密封圈上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锥孔;圆孔设置在锥孔的孔底壁上且向下方延伸设置;锥台上大下小。这样设置后,转动水龙头阀杆,实现自闭体向下以通过锥台与密封圈上的锥孔配合后实现水龙头管道的不通,而当反转水龙头阀杆时则锥台离开锥孔,锥台不再与密封圈紧靠,而在水管内水正常(也即未出现水管内水被冻住的情况)时则水由下至上(也即从圆孔通过锥孔后)通过密封圈后从锥台与密封圈锥孔内侧壁的间隙流出,而自闭体内的浮塞也由于一直有水流从锥台的进水口往出水口流动所以浮在水面上而未向下堵塞住密封圈。当水管内水被冻住(指位于室外的运输水管内的水)后而户主将水龙头阀杆打开以等待来水时则浮塞由于锥台内不再有流动水因此浮塞下降直至浮塞的锥面封闭圆孔,当室外水管内的水解冻后,这时由于浮塞堵住圆孔,所以不会出现“水漫金山”的情况,这时解锁只需关闭阀门,浮塞被顶出圆孔,自闭体内又存有水,浮塞上升,重新打开阀门即可。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密封圈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交接
处。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浮塞由上端的圆柱体浮塞本体与下端的锥面构成,浮塞上端的尺寸小于锥台进水口的尺寸。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自闭体固定连接在水龙头阀杆底端上;或所述自闭体的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自闭体通过内螺纹与水龙头阀杆固定相连。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技改成本低,技改程度小,只需在现有水龙头结构的基础上更换本自闭装置涉及的密封圈及自闭体即可,自闭体内带有浮塞,本自闭装置解锁与开闭水龙头操作一致,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0.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阀门自闭装置的水龙头的示意图;
11.图2是图1中上端的剖面图;
12.图3是图1中下端的剖面图;
13.图4是连接在水龙头阀杆下端的自闭体的示意图;
14.图5是图4中浮塞的示意图;
15.图6是图3中密封圈的示意图。
16.图中:1、水龙头阀杆;2、自闭体;3、浮塞;4、锥台;5、密封圈;6、进水口;7、出水口;8、锥面;9、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包括连接在水龙头阀杆1底端的呈圆筒状的自闭体2,自闭体2的内腔设有尺寸上小于自闭体2的浮塞3,自闭体2下端设有用于密封水龙头管道的锥台4,锥台4与水龙头管道上的密封圈5相适配,自闭体2上设置进水口6与出水口7,进水口6设置在锥台4下端面上,出水口7设置在锥台4的侧面;浮塞3下端一体设有锥面8,密封圈5上设有与锥面8适配的圆孔9;圆孔9尺寸小于进水口6的尺寸。密封圈5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安装凹槽处,密封圈5上端设有与锥台4适配的锥孔;圆孔9设置在锥孔的孔底壁上且向下方延伸设置;锥台4上大下小。密封圈5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交接处。浮塞3由上端的圆柱体浮塞3本体与下端的锥面8构成,浮塞3上端的尺寸小于锥台4进水口6的尺寸。自闭体2固定连接在水龙头阀杆1底端上;或所述自闭体2的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自闭体2通过内螺纹与水龙头阀杆1固定相连。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水龙头阀杆底端的呈圆筒状的自闭体,自闭体的内腔设有尺寸上小于自闭体的浮塞,自闭体下端设有用于密封水龙头管道的锥台,锥台与水龙头管道上的密封圈相适配,自闭体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锥台下端面上,出水口设置在锥台的侧面;浮塞下端一体设有锥面,密封圈上设有与锥面适配的圆孔;圆孔尺寸小于进水口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安装凹槽处,密封圈上端设有与锥台适配的锥孔;圆孔设置在锥孔的孔底壁上且向下方延伸设置;锥台上大下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水龙头管道的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的交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塞由上端的圆柱体浮塞本体与下端的锥面构成,浮塞上端的尺寸小于锥台进水口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体固定连接在水龙头阀杆底端上;或所述自闭体的上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自闭体通过内螺纹与水龙头阀杆固定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自闭装置,包括连接在水龙头阀杆底端的呈圆筒状的自闭体,自闭体的内腔设有尺寸上小于自闭体的浮塞,自闭体下端设有用于密封水龙头管道的锥台,锥台与水龙头管道上的密封圈相适配,自闭体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锥台下端面上,出水口设置在锥台的侧面;浮塞下端一体设有锥面,密封圈上设有与锥面适配的圆孔;圆孔尺寸小于进水口的尺寸。本实用新型技改成本低,技改程度小,只需在现有水龙头结构的基础上更换本自闭装置涉及的密封圈及自闭体即可,自闭体内带有浮塞,本自闭装置解锁与开闭水龙头操作一致,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志驰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2
技术公布日:2022/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