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19753发布日期:2022-10-04 22:5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线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


背景技术:

2.传统装配式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斜撑,无论是现行国家的规范或图集,均采用传统的“刚性抗震支撑”原理,主要是通过斜撑的“刚度”来承担水平地震作用,同时固定管线避免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晃动,传统刚性抗震支撑几乎不产生位移,对于普通的小直径管线,传统的刚性抗震支撑具有安全、简单、高效且经济的优势。
3.但是,对于管线纵向长度较长、重量较大、竖向吊杆长度较高(大于2~3米)的管线,传用传统的刚性抗震斜撑将可能出现以下不利的情况:
4.(1)斜撑的截面尺寸大;
5.(2)管线的水平地震力较大,斜撑的刚度大,传给楼板的地震力也相应增大,普通厚度100~120mm的楼板满足不了承载力的要求;
6.(3)小震作用下满足要求,但是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对于必须保证功能而不能破坏的管线,传统的刚性抗震斜撑不能满足要求,可能会在中震或大震中屈服破坏,从而导致管线破坏影响功能使用。抗震支架只起到一次性的作用,后续需重新更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
8.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9.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对应设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上对应设有管座抱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对应设有若干个移动孔,所述固定梁可在移动孔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支架的外侧对应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架的外侧对应设有减震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一端均分别对应设有固定螺栓。
10.所述固定梁的两端均分别对应设有安装座。
11.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与固定梁对应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对应连接。
12.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孔对应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膨胀螺栓对应连接。
13.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卡座对应连接,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卡扣对应连接。
14.所述卡座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孔对应连接,所述卡扣与外接螺栓对应连接。
15.所述减震器包括中空圆柱体结构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内部中间对应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拉压杆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杆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中部对应套设有若干个支撑活塞,两个所述支撑活塞之间的空隙形成出油孔,若干个所述
支撑活塞外侧对应设有内油腔,所述内油腔的两端均分别对应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均分别与封块对应连接,所述封块与封口柱对应连接,所述限位柱和封块与外筒之间的空隙形成外油腔,所述出油孔、内油腔和外油腔对应连通。
16.所述活塞杆和封块的连接处均分别对应设有密闭油塞。
17.所述拉压杆的另一端与拉杆对应连接,所述拉杆与卡座对应连接。
18.所述固定杆与卡扣对应连接。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通过减震器的内油腔和外油腔中充满粘滞液体,使得减震器具备柔性减震、抗震支撑的效果,确保管线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21.2.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可控制减震器产生轻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能抵消地震力,同时保证不产生过大的位置导致管线破坏。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中减震器的的剖视图;
25.图中:1为第一支架,2为第二支架,3为固定梁,4为管座抱箍,5为移动孔,6为安装座,7为支撑柱,8为减震器,81为外筒,82为活塞杆,83为拉压杆,84为固定杆,85为支撑活塞,86为内油腔,87为限位柱,88为封块,89为封口柱,810为外油腔,811为出油孔,812为密闭油塞,813为拉杆,9为固定螺栓,10为膨胀螺栓,11为11为卡座,12为卡扣,13为外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粘滞阻尼消能减震支撑,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在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对应设有固定梁3,所述固定梁3上对应设有管座抱箍4,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上均对应设有若干个移动孔5,所述固定梁3可在移动孔5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支架1的外侧对应设有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架2的外侧对应设有减震器8,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一端均分别对应设有固定螺栓9。本发明主要针对重量较大、管道直径不小于dn300的水管,一方面通过固定梁3与移动孔5的不同位置的连接,调整管座抱箍4的高度,达到调节水管高度的效果,方便用户固定安装管线;另一方通过支撑柱7和减震器8的双重作用,保障支撑和抗震的效果。
28.所述固定梁3的两端均分别对应设有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的一端与固定梁3对应连接,所述安装座6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第一支架1或第二支架2对应连接。本发明通过安装座6将固定梁3活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管线的具体高度调整固定梁3的高度。
29.所述支撑柱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孔5对应连接,所述支撑柱7的另一端与膨胀螺栓10对应连接。所述减震器8的一端与卡座11对应连接,所述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卡扣12对应连接。本发明分别设置支撑柱7和减震器8,一方面保障刚性支撑强度,减少支撑柱7和减震器8中斜撑的截面尺寸,提高减震能力;另一方面减震器8使其具备柔性减震的效
果,保证重要管线不仅满足在小震作用下的安全,同时满足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安全。
30.所述卡座11与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孔5对应连接,所述卡扣12与外接螺栓13对应连接,提高本发明的连接强度,同时方便用户安装或检修减震器8。
31.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减震器8可采用粘滞阻尼的材料,包括中空圆柱体结构的外筒81,所述外筒81的内部中间对应活塞杆82,所述活塞杆82的一端与拉压杆83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82的另一端与固定杆84对应连接,所述活塞杆82的中部对应套设有若干个支撑活塞85,本发明中设置三个支撑活塞,两个所述支撑活塞85之间的空隙形成出油孔811,若干个所述支撑活塞85外侧对应设有内油腔86,所述内油腔86的两端均分别对应设有限位柱87,所述限位柱87均分别与封块88对应连接,所述封块88与封口柱89对应连接,所述限位柱87和封块88与外筒81之间的空隙形成外油腔810,所述出油孔811、内油腔86和外油腔810对应连通。本发明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在出油孔811、内油腔86和外油腔810内填充粘滞液体,通过支撑活塞的拉压作用带动活塞杆82使得拉压杆83也移动,将密封在内油腔86和外油腔810内的粘滞液体通过出油孔811的孔口缓慢循环流动,以此来消耗地震力。
32.所述活塞杆82和封块88的连接处均分别对应设有密闭油塞812。本发明下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拆开封块88、封口柱89和密闭油塞812,更换内油腔86和外油腔810内的粘滞液体,使得减震器8具备抗震效能的作用,可重复使用延长使用寿命,满足管线全生命周期的耐久性,不需要频繁更换。
33.所述拉压杆83的另一端与拉杆813对应连接,所述拉杆813与卡座11对应连接。所述固定杆84与卡扣12对应连接。本发明可控制减震器中的拉压杆产生轻微移动,最大位移值为15~25mm,并且在此位移范围内,能保持稳定位移速度和消能效果,即抵消地震力,同时保证不产生过大的位置导致管线破坏。
34.尽管已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