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0620发布日期:2022-09-02 22:3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悬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悬架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液压减震器收容到电磁减震器的内部。在此,液压减震器的活塞设有流体通路和穿插于该流体通路中的销。并且,在通常行程中,由于销的销缩径部面向流体通路而形成较大的空隙,因此液压减震器的衰减力降低。另外,在端部侧行程区域中,由于销的大径部面向流体通路,因此液压减震器的衰减力增大。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2792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如前所述,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使用销的缩径部和大径部进行电磁减震器及液压减震器的调节。但是,若是这种技术,则存在活塞的外径很大、构造复杂的问题。
8.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活塞的外径较小、构造较简单也能够进行电动减震器与液压式减震器的切换的悬架装置。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本发明的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杆的液压式减震器,其为了通过在第1液室与第2液室之间位移来产生液压而具备阀;以及电动减震器,其使用致动器电动地使所述杆位移,所述悬架装置具备连通路,该连通路在所述电动减震器工作时绕过所述阀使所述第1液室与所述第2液室连通。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使活塞的外径较小、构造较简单也能够进行电动减震器与液压式减震器的切换的悬架装置。
附图说明
13.图1a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剖视图。
14.图1b是图1a的a部分的放大图。
15.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挡板部件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16.图3a是图1b的局部放大图。
17.图3b是示出图3a中电动减震器最大行程时的图。
18.图4a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作用的悬架装置的概念图。
19.图4b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作用的悬架装置的概念图。
20.图4c是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作用的悬架装置的概念图。
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
悬架装置
[0023]4ꢀꢀꢀꢀ
第1液室
[0024]5ꢀꢀꢀꢀ
第2液室
[0025]6ꢀꢀꢀꢀ
电动减震器
[0026]7ꢀꢀꢀꢀ
液压式减震器
[0027]
11
ꢀꢀꢀ

[0028]
12
ꢀꢀꢀ
活塞
[0029]
13
ꢀꢀꢀ

[0030]
14
ꢀꢀꢀ

[0031]
15
ꢀꢀꢀ
空间(连通路)
[0032]
16
ꢀꢀꢀ
空间(连通路)
[0033]
21
ꢀꢀꢀ
磁铁(线性马达)
[0034]
23
ꢀꢀꢀ
线圈(致动器、线性马达)
[0035]
24
ꢀꢀꢀ
线圈内通路(连通路)
[0036]
31
ꢀꢀꢀ
旁通通路室(连通路)
[0037]
33
ꢀꢀꢀ
旁通孔(连通路)
[0038]
35
ꢀꢀꢀ
旁通通路室(连通路)
[0039]
41
ꢀꢀꢀ
挡板部件(开闭部)
[0040]
46
ꢀꢀꢀ
挡板部件(开闭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42]
图1a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悬架装置的剖视图。图1b是图1a的a部分的放大图。在悬架装置1的外侧框体2内收纳有内筒3。以下,存在将悬架装置1的图1b中的右侧的前端部侧称为顶端侧的情况。存在将悬架装置1的图1b中的左侧称为后方侧的情况。
[0043]
悬架装置1具备液压式减震器7。液压式减震器7由杆11、活塞12、阀13、14等构成。液压式减震器7作为常规的悬架发挥功能。即,在内筒3的内部收纳有与内筒3同轴芯的杆11。杆11能够在内筒3内沿着内筒3的长尺寸方向(图1b的左右方向)移动。在杆11的长尺寸方向前端侧(右侧)设有活塞12。活塞12以其外周面沿着内筒3的内周面的方式移动。
[0044]
内筒3内由活塞12分隔为活塞12后方侧的第1液室4和活塞12前端侧的第2液室5。活塞12设有圆筒状的磁铁21,在磁铁21内设有将第1液室4与第2液室5导通的磁铁内流路22。在磁铁内流路22的活塞12的前头部设有阀13。在内筒3的前头部设有阀14。阀14能够使内筒3内和内筒3与外侧框体2之间的空间15导通。悬架装置1内的空间由油等液体充满。因此,在将阀13、14打开的状态下,通过使杆11在第1液室4与第2液室5之间位移,从而液体在磁铁内流路22、阀13、14中流通,活塞12活动,液压式减震器7能够产生液压。
[0045]
悬架装置1还具备电动减震器6(电磁减震器)。电动减震器6由磁铁21、线圈23等构成。电动减震器6作为电磁式的悬架发挥功能。即,在外侧框体2与内筒3之间设有圆筒状的线圈23(致动器)。通过向该线圈23通电而产生磁场,该磁场作用于磁铁21,从而能够使活塞
12、进一步来说能够使杆11沿着其轴向活动。在外侧框体2与内筒3之间还设有空间16。在线圈23内设有线圈内通路24。线圈内通路24使空间15与空间16导通。
[0046]
在空间16的内侧且在内筒3的外侧设有旁通通路室31。在构成旁通通路室31的内筒3的壁的后方侧设有使第1液室4与旁通通路室31导通的旁通孔33。另外,在旁通通路室31的空间16侧的壁32的前端侧设有使空间16与旁通通路室31导通的旁通孔34。第1液室4与空间16能够经由旁通通路室31、旁通孔33、34连通。
[0047]
同样地,在空间15的内侧且在内筒3的外侧设有旁通通路室35。在旁通通路室35的空间15侧的壁37的后方侧设有使空间15与旁通通路室35导通的旁通孔36。旁通通路室35的前端侧敞开,第2液室5与空间15能够经由旁通通路室35、旁通孔36连通。
[0048]
像这样,由旁通通路室31、空间16、线圈内通路24、空间15、旁通通路室35等构成绕过阀13使第1液室4与第2液室5连通的连通路。
[0049]
在内筒3的旁通孔34的位置滑动自如地卷绕有圆环状的挡板部件41。图2是挡板部件41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在挡板部件41的圆环状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冲孔42。另外,凸缘状的部件41a从圆环状的挡板部件41朝向外侧伸出。回到图1b,挡板部件41由弹簧49沿着内筒3的轴向向后方侧施力。该状态下,挡板部件41封堵旁通孔34。挡板部件41为金属制,通过向线圈23通电,从而利用所产生的磁场抵抗弹簧49的施力而活动。由此,旁通孔34与冲孔42的位置对齐,旁通孔34打开。
[0050]
在图1b中,在内筒3的旁通孔36的位置也滑动自如地卷绕有圆环状的挡板部件46。挡板部件46的构成与挡板部件41相同。在挡板部件46的圆环状的部分形成有多个冲孔47。挡板部件46由弹簧48沿着内筒3的轴向向前端侧施力。该状态下,挡板部件46封堵旁通孔36。挡板部件46为金属制,通过向线圈23通电,从而通过所产生的磁场的作用而抵抗弹簧48的施力活动。由此,旁通孔36与冲孔47的位置对齐,旁通孔36打开。
[0051]
通过将旁通孔34、36打开,从而旁通通路室31、空间16、线圈内通路24、空间15、旁通通路室35成为绕过阀13使第1液室4与第2液室5连通的连通路。挡板部件41、46成为使这种情况下的连通路开闭的开闭部。
[0052]
从前述说明可知,电动减震器6为由磁铁21、线圈23等构成并使用从线性马达产生的磁力的电磁减震器。
[0053]
作为开闭部的挡板部件41、46在打开时使用从前述线性马达产生的磁力。
[0054]
图3a是图1b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示出图3a中电动减震器6最大行程时的图。第1液室4与旁通通路室31之间的旁通孔33如图3b所示,设置于在电动减震器6的最大行程时未被磁铁21封堵的位置。
[0055]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0056]
图4a~图4c是说明悬架装置1的作用的悬架装置1的概念图。在车辆的通常行驶时,悬架装置1如图4a所示使用电动减震器6。在该情况下,挡板部件41、46打开。因此,各室经由前述连通路相连,液体能够如图4a中箭头所示移动至悬架装置1内,液体不经过阀13、14。因此不产生液压,不会发生由液体引起的衰减。电动减震器6使用电磁力来控制活塞12,产生针对车辆振动的衰减力。
[0057]
图4b及图4c是在悬架装置1中使用液压式减震器的情况下的概念图。图4b示出杆11缩入(进入悬架装置1内)时,图4c示出伸出(从悬架装置1内出来)时。在车辆的通常行驶
时,如前所述使用电动减震器6,在电动减震器6的控制off时、故障时使用液压式减震器7。即,在电动减震器6的控制off时、故障时,由于停止向线圈23通电,因此挡板部件41、46关闭。由此,不会出现图4a中如箭头所示的液体流动。因此,液压式减震器7与通常的多筒式减震器同样地,由阀13、14产生针对车辆振动的衰减力。
[0058]
由此,在电动减震器6中,在发生系统故障等时(无法向线圈23供给任意电流时),由于能够迅速切换为液压式减震器7,因此能够避免在刚刚发生系统故障时衰减不足,能够使车辆的举动稳定。
[0059]
而且,由于如图4a所示仅是形成供液体流动的连通路,因此能够提供活塞12的外径较小、构造较简单的悬架装置1。
[0060]
另外,在前述连通路中作为开闭部设有挡板部件41、46。因此,在电动减震器6中,由于在发生系统故障等时能够迅速切换为液压式减震器7,因此能够避免在刚刚发生系统故障时衰减不足,使车辆的举动稳定。
[0061]
电动减震器6为使用从前述线性马达产生的磁力的电磁减震器。因此,能够顺畅地驱动电动减震器6。
[0062]
作为开闭部的挡板部件41、46使用从前述线性马达产生的磁力来驱动。因此,在电动减震器6中,在发生系统故障等时,能够可靠地切换为液压式减震器7。
[0063]
另外,如图1b所示,在电动减震器6的最大行程时,旁通孔33设在未被磁铁21封堵的位置。因此,在电动减震器6的驱动时,由于前述连通路未被封堵,因此在最大行程时能够顺畅地驱动电动减震器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