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及叉装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1585发布日期:2022-06-08 05:4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及叉装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驻车制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叉装车。


背景技术:

2.在高位叉装车等车辆行走时,遇到紧急情况后,驾驶员会通过按压急停,使车辆发动机熄火停机,此时,所有液压泵将停止供油,这就使得车辆驻车器在车辆高速行驶时迅速复位抱死,导致车辆产生很大的冲击甚至侧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较大的冲击或侧翻,在驻车器制动液压回路的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管路前增加一个单向阀,这样,当液压泵停止供油后,可利用单向阀实现一段时间的保压,待车辆降速后再通过切换电磁换向阀使驻车制动器泄压后复位制动。
4.然而,通过在电磁换向阀的进油管路前增加单向阀的方式,虽然可以通过电磁换向阀延迟切换的方式,有效进行一定的驻车保压,避免按压急停后驻车器直接抱死的情况,但是,在电磁换向阀切换后的泄压瞬间仍然难以避免车辆冲击。
5.综上所述,如何避免车辆紧急制动时和在泄压瞬间产生冲击,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其可避免车辆紧急制动时和在泄压瞬间产生冲击。
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叉装车,可确保急停时的平稳驻车,避免车辆产生冲击。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
10.驻车制动器,其包括油口p1;
11.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与所述油口p1相连,用于向所述驻车制动器供应液压油,或使所述驻车制动器泄压;
12.第一电磁换向阀,设于所述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用于切换所述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的油液流向;
13.流量控制阀,设于所述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且位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驻车制动器之间,用于当所述车辆急停时调节所述驻车制动器的泄压流量。
14.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其与所述流量控制阀并联设置,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为常开模式,所述流量控制阀为常闭模式。
15.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所述油口p1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16.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流量控制阀和转速
传感器连接,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行走速度,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车辆急停时,根据所述车辆的行走速度和所述油口p1的压力,控制调节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
17.可选地,所述车辆急停时,当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切换工位且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关闭后,所述控制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调节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
18.可选地,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电比例流量阀或伺服阀。
1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包括开关阀、比例阀或伺服阀;和/或,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包括开关阀、比例阀或伺服阀。
20.可选地,所述驻车制动液压油路包括:
21.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的液压泵,其连接有原动机;
22.进油路,其一端与所述液压泵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p相连;
23.回油路,其一端与液压油箱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t相连;
24.连接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工作油口a和所述油口p1之间,所述流量控制阀设于所述连接油路。
25.可选地,所述液压泵的出口与所述液压油箱之间连接有溢流阀。
26.一种叉装车,包括上述任意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
27.本发明提供的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在车辆正常行走过程中,当驾驶员拍动急停,使车辆发动机熄火后,可以在第一电磁换向阀切换工位之前,通过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大小,使流量控制阀具有合适的流量,然后再切换第一电磁换向阀,使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用于驻车制动器泄压,此时,可使驻车制动器缓慢泄压复位,防止拍急停后驻车制动器直接抱死,实现平稳驻车,避免了车辆产生整车冲击,也即,即便是在第一电磁换向阀切换后的泄压瞬间,也可以避免车辆产生冲击。可见,该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可避免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冲击,而且在泄压瞬间也不会产生冲击。
28.本发明提供的叉装车,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可确保急停时的平稳驻车,避免车辆产生冲击。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31.图1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32.1为驻车制动器、2为第一电磁换向阀、3为流量控制阀、4为第二电磁换向阀、5为压力传感器、6为液压泵、7为原动机、8为进油路、9为回油路、10为液压油箱、11为连接油路、12为溢流阀、13为预设驱动油路。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其可避免车辆紧急制动时和在泄压瞬间产生冲击。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叉装车,可确保急停时的平稳驻车,避免车辆产生冲击。
35.请参考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图。
3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应用于车辆,该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包括驻车制动器1、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流量控制阀3,驻车制动器1包括油口p1;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与油口p1相连,用于向驻车制动器1供应液压油,或使驻车制动器1泄压;第一电磁换向阀2设于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用于切换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的油液流向;流量控制阀3设于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且位于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驻车制动器1之间,用于当车辆急停时调节驻车制动器1的泄压流量。
37.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辆正常行走时,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流量控制阀3向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供应液压油,在液压油的作用下,驻车制动器1处于解除锁定状态,以满足车辆正常行走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工况下,可控制流量控制阀3处于最大流量,以使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供应的液压油能够快速流入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确保车辆刚开始行走时驻车制动器1的快速解锁。
38.在车辆正常行走过程中,当驾驶员拍动急停,使车辆发动机熄火后,可以在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之前,通过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使流量控制阀3具有合适的流量,然后再切换第一电磁换向阀2,使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用于驻车制动器1泄压,此时,可使驻车制动器1缓慢泄压复位,防止拍急停后驻车制动器1直接抱死,实现平稳驻车,避免了车辆产生整车冲击,也即,即便是在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后的泄压瞬间,也可以避免车辆产生冲击。可见,该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可避免车辆在紧急制动时产生冲击,而且在泄压瞬间也不会产生冲击。
39.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正常行走过程中,当车辆正常停止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使驻车制动器1内的液压油经由驻车制动液压油路进行泄压,此时,在驻车制动器1的弹簧作用下,实现驻车制动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此种工况下,可控制流量控制阀3处于最大流量,以使驻车制动器1内的液压油快速泄压,实现正常停车时的快速驻车制动。
4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车辆刚开始行走时驻车制动器1能够快速解锁及实现正常停车时的快速驻车制动,需要确保流量控制阀3处于最大流量时具有足够大的通流能力。
4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控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4,第二电磁换向阀4与流量控制阀3并联设置,第二电磁换向阀4为常开模式,流量控制阀3为常闭模式。
42.可以理解的是,车辆正常行走和正常停车属于常态,而车辆急停的次数则相对较少。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二电磁换向阀4,并使第二电磁换向阀4为常开模式,流量控制阀3为常闭模式,使得车辆正常行走和正常停车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油口p1之间的油路经由第二电磁换向阀4导通,也即,无论是在车辆正常行走工况,还是在车辆正常停车工
况下,第二电磁换向阀4均处于打开状态,流量控制阀3均处于关闭状态,流量控制阀3不工作,这样,可避免在车辆正常行走和正常停车时,对流量控制阀3进行调节,方便控制;同时,可实现驻车制动器1快速解锁及快速驻车制动,满足车辆正常使用需求。而当驾驶员拍打急停后,第二电磁换向阀4关闭,流量控制阀3打开,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油口p1之间的油路经由流量控制阀3导通,以当车辆急停时通过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调节驻车制动器1的泄压流量,使得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缓慢泄压,以实现拍急停时的平稳驻车。
43.具体地,当车辆正常行走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打开,第二电磁换向阀4处于打开状态,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4向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供应液压油,在液压油的作用下,驻车制动器1处于解除锁定状态,以满足车辆正常行走要求。
44.当车辆正常停止时,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第二电磁换向阀4继续保持打开状态,驻车制动器1内的液压油自油口p1流出后,经过驻车制动液压油路进行泄压,在泄压过程中,液压油依次经过第二电磁换向阀4和第一电磁换向阀2,此时,在驻车制动器1的弹簧作用下,实现驻车制动功能。
45.当驾驶员拍动急停,使车辆发动机熄火后,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第二电磁换向阀4关闭,此时,由于流量控制阀3处于关闭状态,可使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实现保压,避免车辆高速下驻车制动器1直接抱死。然后,可通过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使流量控制阀3具有合适的流量,从而可使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缓慢泄压,以实现拍急停时的平稳驻车,避免整车冲击及侧翻。
46.另外,为了能够实时监测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的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实时监测油口p1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5。也即,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压力传感器5,来实时监测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的压力,以便根据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的压力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
4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5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还与流量控制阀3和转速传感器连接,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行走速度,控制器用于当车辆急停时,根据车辆的行走速度和油口p1的压力,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
48.工作时,压力传感器5采集并监测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的压力,并将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的压力发送至控制器;转速传感器采集并监测车辆的行走速度,并将车辆的行走速度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油口p1的压力和车辆的行走速度后,根据油口p1的压力和车辆的行走速度,向流量控制阀3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实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使得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缓慢泄压,实现不同车速下拍急停时的平稳驻车。
4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车辆急停时,当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且第二电磁换向阀4关闭后,控制器延迟预设时间后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也就是说,当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且第二电磁换向阀4关闭后,此时,流量控制阀3处于常闭状态,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保压预设时间,以避免车辆在高速下,驻车制动器1直接抱死;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保压预设时间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流量控制阀3打开一定的开度,使驻车制动器1的油口p1缓慢泄压,实现平稳驻车,避免了整车冲击及侧翻。
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延迟的预设时间的值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预设时间为1~5秒,也即,当第一电磁换向阀2切换工位且第二电磁换向阀4关闭后,控制
器延迟1~5秒后再控制调节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大小。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流量控制阀3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能够实现流量调节即可。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量控制阀3包括电比例流量阀或伺服阀。
53.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对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或第二电磁换向阀4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第一电磁换向阀2和第二电磁换向阀4各自对应的功能即可。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磁换向阀2包括开关阀、比例阀或伺服阀。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磁换向阀4包括开关阀、比例阀或伺服阀。
56.另外,第一电磁换向阀2可以为两位阀或三位阀;也可以为三通阀或四通阀。第二电磁换向阀4可以为两位阀或三位阀。
5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对驻车制动液压油路的具体组成不做限定,只要使得驻车制动液压油路可提供稳定压力的液压油并可回油即可。
58.在一些实施例中,驻车制动液压油路包括液压泵6、原动机7、进油路8、回油路9和连接油路11,液压泵6用于提供液压动力源,液压泵6与原动机7连接;进油路8的一端与液压泵6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的进油口p相连;回油路9的一端与液压油箱10相连,另一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2的回油口t相连;连接油路11连接于第一电磁换向阀2的工作油口a和油口p1之间,流量控制阀3设于连接油路11。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液压泵6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液压泵6可以为定量泵,也可以为变量泵。
60.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泵6的出口还连接有预设驱动油路13,该预设驱动油路13用于向预设执行机构供油。也即,通过液压泵6不仅可以向驻车制动液压油路供应液压油,还可以向其它预设执行机构进行供应液压油。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液压泵6的出口与液压油箱10之间连接有溢流阀12。溢流阀12能够调节液压泵6对驻车制动液压油路输出的最大压力,以确保该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安全性。
62.除了上述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的叉装车,该叉装车的其它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63.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6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5.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驻车制动液压控制系统及叉装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