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0199发布日期:2022-08-27 03:0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


背景技术:

2.在轴承的使用中,往往配合轴承座进行使用,轴承座用来支承轴承,在现有的技术中,当轴承转动时,轴承座会发生震动,震动会危害轴承座的稳定性,从而大大减少轴承座的使用寿命,会增加维修的费用,而且,传统的轴承座在轴承发生转动时,因为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摩擦,发出很大的噪音。
3.然而,就目前轴承座而言,轴承座的结构较为简单,使得不能有效的对轴承及其本身进行减震,造成使用时轴承座震动幅度过大,对轴承及其轴承座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且现有的轴承座在使用时因摩擦震动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并且不能对轴承有效的防尘,使轴承使用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其具有第一减震装置和第二减震装置以及防尘机构,能够使轴承座的震动幅度大大缩小,提高了轴承座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且对轴承起到了有效的防尘效果,有助于对轴承进行防护。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具体包括:底座主体,
6.所述底座主体底部安装有第一减震装置,且底座主体顶部安装有轴承座机构;所述底座主体与轴承座机构内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
7.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顶部安装有第二减震装置;第一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减震板转动设置于底座主体底部,且减震板两组之间设置为对称结构;
8.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外侧安装有防尘机构,且第二减震装置外侧固定设置有辅助装置;
9.轴承座机构,所述轴承座机构内侧配合安装有轴承装置。
10.可选地,所述底座主体包括:
11.连接筒,连接筒固定设置于底座主体顶部两侧;
12.连接孔,连接孔开设有底座主体底侧内部,且连接孔安全贯穿底座主体。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减震装置还包括:
14.减震块,减震块转动设置于减震板底部,且减震块两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15.第一减震杆,第一减震杆滑动设置于两组减震块内部。
16.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17.支撑架,支撑架固定设置于第一减震杆外侧;
18.螺纹杆a,螺纹杆a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支撑架内部;
19.安装架,安装架安装于两组螺纹杆a顶端外侧之间,且安装架内部开设有环形安装
孔;
20.同步轮,同步轮固定设置于螺纹杆a顶端,且同步轮外侧配合安装有同步带装置。
21.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
22.固定块,固定块固定设置于支撑架底部,且固定块内部固定设置有磁块;
23.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于固定块内部,且滑块顶部固定设置有磁块;滑块顶部磁块与固定块内部磁块磁极相同;
24.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滑块底部。
25.可选地,所述第二减震装置包括:
26.减震架,减震架固定设置于支撑架顶部两侧;
27.竖杆,竖杆固定设置于减震架内部方形槽内侧;
28.连接块,连接块滑动设置于竖杆外侧,且连接块底部与竖杆底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
29.可选地,所述轴承座机构包括:
30.上壳主体,上壳主体安装于底座主体顶部,且上壳主体内部开设有连接孔;上壳主体与底座主体内侧之间配合安装有轴承装置;上壳主体底部与底座主体顶部相贴合;
31.螺栓件,螺栓件安装于上壳主体内部,且螺栓件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连接筒内侧;
32.内轴,内轴配合安装于轴承装置内侧。
33.可选地,所述防尘机构包括;
34.螺纹杆b,螺纹杆b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减震架顶部两侧;
35.防尘架,防尘架转动设置于螺纹杆b顶端,且防尘架位于上壳主体两侧;防尘架内侧与内轴外侧相贴合,且防尘架内部设置有防尘网。
36.可选地,所述辅助装置包括:
37.辅助油箱,辅助油箱固定设置与减震架外侧;
38.出油管,出油管固定设置于辅助油箱顶侧内部;
39.过滤件,过滤件固定设置于辅助油箱底侧,且过滤件与出油管之间设置有循环泵;
40.软管,软管固定设置于出油管顶端和过滤件底端。
41.可选地,所述降噪机构包括:
42.滑动杆,滑动杆滑动设置于连接孔内部,且滑动杆顶端与底座主体和上壳主体外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件;滑动杆内部设置有软管;
43.降噪件,降噪件固定设置于滑动杆底端,且降噪件位于底座主体与上壳主体内侧;降噪件两组之间相贴合;
44.注油槽,注油槽开设于降噪件内部,且注油槽内侧设置有软管;
45.降噪橡胶块,降噪橡胶块固定设置于降噪件内侧,且降噪橡胶块呈环形阵列开设;降噪橡胶块外侧与轴承装置外侧相贴合。
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47.1.本发明各实施例的轴承座与传统轴承座相比,其轴承座能够更简便的实现减震缓冲的效果,有效的减小了轴承座的震动幅度,且有效的对轴承进行防尘防护,避免了轴承因灰尘过多出现损坏的现象发生;为提高轴承座的实用性奠定基础。
48.2.通过设置有减震架和竖杆以及连接块,实现了在底座主体受冲击力向下运动
时,弹簧件通过连接块将冲击力抵消的效果;利用减震板配合减震块以及弹簧件,达到了弹簧件带动两组减震块同时向内运动的目的,实现了使两组减震板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进行减震缓冲的作用;有效避免了轴承座因震动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
49.3.通过设置有滑动杆以及弹簧件和降噪件,实现了使降噪件内侧始终与轴承装置外侧相贴合的效果,达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目的;利用出油管与过滤件之间设置有循环泵,达到了使辅助油箱内部润滑油在注油槽内部循环的目的,实现了减小轴承装置与底座主体和上课主体之间摩擦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作用;利用固定块内部磁块配合滑块顶端磁块,达到了对支撑架进行减震缓冲的目的,起到了对轴承座和安装面之间进行缓冲降噪的作用;利用过滤件,实现了对润滑油进行过滤的效果,起到了避免回流润滑油内部杂质流入辅助油箱的作用,有利于保证润滑油的实用性。
50.4.通过设置有螺纹杆b,实现了轻松便捷对防尘架位置进行调节的效果,有利于对防尘架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有四组环形防尘架,实现了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行轴承装置内部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装置进行防尘防护的作用,避免了轴承装置因灰尘过多导致损坏。
51.5.通过设置有同步轮和同步带装置,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a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螺纹杆a带动支撑架移动的目的,起到了根据轴承安装位置对轴承座位置进行微调的作用,有利于轴承装置与设备之间进行安装连接。
52.6.通过螺栓件与上壳主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螺栓件通过螺纹结构设置于连接筒内部,实现了轻松便捷将底座主体与上壳主体之间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方便轴承座进行拆卸和安装的作用,有利于对降噪件进行检查和清理。
附图说明
5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54.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55.在附图中:
56.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57.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支撑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58.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第一减震装置与支撑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59.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防尘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60.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底座主体与轴承座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61.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降噪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62.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轴承座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63.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64.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局部b放大结构示意图;
65.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轴承座的局部c放大结构示意图。
66.附图标记列表
67.1、底座主体;101、连接筒;102、连接孔;
68.2、第一减震装置;201、减震板;202、减震块;203、第一减震杆;
69.3、支撑机构;301、支撑架;302、螺纹杆a;303、安装架;304、同步轮;305、固定块;306、滑块;307、支撑板;
70.4、第二减震装置;401、减震架;402、竖杆;403、连接块;
71.5、轴承座机构;501、上壳主体;502、螺栓件;503、内轴;
72.6、防尘机构;601、螺纹杆b;602、防尘架;
73.7、辅助装置;701、辅助油箱;702、出油管;703、过滤件;704、软管;
74.8、降噪机构;801、滑动杆;802、降噪件;803、注油槽;804、降噪橡胶块;
75.9、轴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76.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通常的含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的部件。
77.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10:
78.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包括:连接筒101与连接孔102,连接筒101固定设置于底座主体1顶部两侧,且连接筒101数量设置为两组;连接孔102开设有底座主体1底侧内部,且连接孔102安全贯穿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设置为半圆环结构,且底座主体1底部两侧向外延伸呈t形结构;底座主体1底部安装有第一减震装置2,且底座主体1顶部安装有轴承座机构5;第一减震装置2包括:减震板201、减震块202与第一减震杆203,减震板201转动设置于底座主体1底部,且减震板201数量设置为两组;减震板201两组之间设置为对称结构;减震块202转动设置于减震板201底部,且减震块202两组内侧之间设置有弹簧件;第一减震杆203滑动设置于两组减震块202内部,且第一减震杆203数量设置为两组;其具体作用为:利用减震板201配合减震块202以及弹簧件,达到了弹簧件带动两组减震块202同时向内运动的目的,实现了使两组减震板201同时反方向转动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9进行减震缓冲的作用;有效避免了轴承座因震动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轴承座机构5包括:上壳主体501、螺栓件502与内轴503,上壳主体501安装于底座主体1顶部,且上壳主体501内部开设有连接孔102;上壳主体501与底座主体1内侧之间配合安装有轴承装置9;上壳主体501底部与底座主体1顶部相贴合;螺栓件502外侧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上壳主体501内部;螺栓件502数量设置为两组,且螺栓件502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连接筒101内侧;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螺栓件502与上壳主体50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且螺栓件502通过螺纹结构设置于连接筒101内部,实现了轻松便捷将底座主体1与上壳主体501之间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方便轴承座进行拆卸和安装的作用,有利于对降噪件802进行检查和清理;内轴503配合安装于轴承装置9内侧;底座主体1与轴承座机构5内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8;第一减震装置2底部安装有支撑机构3,且支撑机构3顶部安装有第二减震装置4;第二减震装置4外侧安装有防尘机构6,且第二减震装置4外侧固定设置有辅助装置7;辅助装置7包括:辅助油箱701、出油管702、过滤件703与软管704,辅助
油箱701固定设置与减震架401外侧,且辅助油箱701内部设置有润滑油;出油管702固定设置于辅助油箱701顶侧内部;过滤件703固定设置于辅助油箱701底侧,且过滤件703与出油管702之间设置有循环泵;软管704固定设置于出油管702顶端和过滤件703底端;其具体作用为:利用出油管702与过滤件703之间设置有循环泵,达到了使辅助油箱701内部润滑油在注油槽803内部循环的目的,实现了减小轴承装置9与底座主体1和上壳主体501之间摩擦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作用;轴承座机构5内侧配合安装有轴承装置9。
79.如附图2所示,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架301、螺纹杆a302、安装架303、同步轮304、固定块305、滑块306与支撑板307,支撑架301固定设置于第一减震杆203外侧,且支撑架301内部开设有通孔;螺纹杆a302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于支撑架301内部,且螺纹杆a302数量设置为两组;安装架303内部配合安装有轴承,且轴承配合安装于两组螺纹杆a302顶端外侧之间;安装架303数量设置为两组,且安装架303主体设置为l形结构;安装架303内部开设有环形安装孔;同步轮304固定设置于螺纹杆a302顶端,且同步轮304数量设置为两组,并且同步轮304外侧配合安装有同步带装置;固定块305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01底部,且固定块305数量设置为六组;固定块305内部固定设置有磁块;滑块306滑动设置于固定块305内部,且滑块306顶部固定设置有磁块;滑块306顶部磁块与固定块305内部磁块磁极相同;支撑板307固定设置于滑块306底部,且支撑板307数量设置为两组;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同步轮304和同步带装置,实现了使两组螺纹杆a302同时转动的效果,达到了使螺纹杆a302带动支撑架301移动的目的,起到了根据轴承安装位置对轴承座位置进行微调的作用,有利于轴承装置9与设备之间进行安装连接;利用固定块305内部磁块配合滑块306顶端磁块,达到了对支撑架301进行减震缓冲的目的,起到了对轴承座和安装面之间进行缓冲降噪的作用。
80.如附图4所示,第二减震装置4包括:减震架401、竖杆402与连接块403,减震架401固定设置于支撑架301顶部两侧,且减震架401内部开设有方形槽;竖杆402固定设置于减震架401内部方形槽内侧,且竖杆402数量设置为四组;连接块403滑动设置于竖杆402外侧,且连接块403底部与竖杆402底端之间设置有弹簧件;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减震架401和竖杆402以及连接块403,实现了在底座主体1受冲击力向下运动时,弹簧件通过连接块403将冲击力抵消的效果。
81.如附图4所示,防尘机构6包括;螺纹杆b601与防尘架602,螺纹杆b601通过螺纹连接转动设置于减震架401顶部两侧;螺纹杆b601数量设置为四组;防尘架602转动设置于螺纹杆b601顶端,且防尘架602数量设置为四组;防尘架602位于上壳主体501两侧,且防尘架602主体设置为半圆环结构;防尘架602内侧与内轴503外侧相贴合,且防尘架602内部设置有防尘网;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四组环形防尘架602,实现了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行轴承装置9内部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装置9进行防尘防护的作用,避免了轴承装置9因灰尘过多导致损坏。
82.如附图6所示,降噪机构8包括:滑动杆801、降噪件802、注油槽803与降噪橡胶块804,滑动杆801滑动设置于连接孔102内部,且滑动杆801数量设置为两组;滑动杆801顶端与底座主体1和上壳主体501外部之间均设置有弹簧件;滑动杆801内部设置有软管704;降噪件802固定设置于滑动杆801底端,且降噪件802位于底座主体1与上壳主体501内侧;降噪件802主体设置为半圆环结构,且降噪件802数量设置为两组;降噪件802两组之间相贴合;注油槽803开设于降噪件802内部,且注油槽803主体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注油槽803内侧设
置有软管704,且注油槽803数量设置为两组;注油槽803两组之间组成圆环槽结构;降噪橡胶块804固定设置于降噪件802内侧,且降噪橡胶块804呈环形阵列开设;降噪橡胶块804外侧与轴承装置9外侧相贴合;其具体作用为:通过设置有滑动杆801以及弹簧件和降噪件802,实现了使降噪件802内侧始终与轴承装置9外侧相贴合的效果,达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目的。
83.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滑动杆801顶端与底座主体1和上壳主体501外部之间均设置有弹性橡胶件,在弹性橡胶件的作用下,实现了使降噪件802内侧始终与轴承装置9外侧相贴合的效果,达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目的。
84.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发明中,使用时通过安装架303内部环形安装孔将轴承座固定于指定位置,支撑板307通过滑块306顶部磁块配合固定块305内部磁块始终与安装平面相贴合;起到了对轴承座和安装面之间进行缓冲降噪的作用;将轴承装置9和内轴503放置于底座主体1内侧,将螺栓件502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于连接筒101内侧,使上壳主体501底部与底座主体1顶部相贴合,使上壳主体501底部与底座主体1之间相对固定;实现了轻松便捷将底座主体1与上壳主体501之间固定的效果,起到了方便轴承座进行拆卸和安装的作用,有利于对降噪件802进行检查和清理;通过转动一组螺纹杆a302,螺纹杆a302通过同步轮304配合同步带装置带动另一组螺纹杆a302同时转动,两组螺纹杆a302通过支撑架301带动内轴503左右移动,根据使用设备实际位置对内轴503位置进行微调;有利于轴承装置9与设备之间进行安装连接;通过螺纹杆b601带动防尘架602向内运动,使防尘架602内侧与内轴503外侧相贴合;通过设置有四组环形防尘架602,实现了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行轴承装置9内部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装置9进行防尘防护的作用,避免了轴承装置9因灰尘过多导致损坏;当轴承转动产生振动时,底座主体1将震动产生的冲击力传送到连接块403和减震板201,连接块403通过弹簧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减震板201通过减震块202配合弹簧件对冲击力进行抵消;起到了有效对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9进行减震缓冲的作用;通过出油管702和过滤件703之间的循环泵,将辅助油箱701润滑油输送到软管704和注油槽803内侧;达到了使辅助油箱701内部润滑油在注油槽803内部循环的目的,实现了减小轴承装置9与底座主体1和上壳主体501之间摩擦的效果;起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作用;通过设置有滑动杆801以及弹簧件和降噪件802,实现了使降噪件802内侧始终与轴承装置9外侧相贴合的效果,达到了有效对轴承进行降噪的目的。
85.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8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