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5900发布日期:2024-01-26 16:3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可折叠终端设备具有展开和折叠两种姿态。其中,转轴机构是实现可折叠终端设备展开和折叠的重要部件。在可折叠终端设备由展开状态到折叠状态双向切换的过程中,转轴机构的内部的传动机构在传动时容易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用户体验,也会减损零件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用于解决转轴机构转动时零件之间碰撞产生异响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轴机构,包括转轴基座、轴盖组件、转动轴、偏心部和限位件。轴盖组件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设置于转轴基座的一侧,轴盖组件设置有容纳槽。转动轴转动设置于转轴基座。偏心部固定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偏心部偏离于转动轴的轴线。偏心部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槽,并与容纳槽间隙配合。转动轴转动时,通过偏心部带动轴盖组件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移动。限位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限位件用于与转动时的偏心部抵接。

3、本实施例中,转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偏心部在容纳槽内围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偏心部转动能够带动轴盖组件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移动。由于限位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且偏心部转动时能够与偏心部抵接。因此,在偏心部转动时,限位件能够至少填充容纳槽和偏心部之间的空隙,偏心部在偏心部转动时能够限制限位件相对于容纳槽内壁的转动或者位移,从而减少异响。

4、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层,第一限位层设置于容纳槽的内壁,偏心部抵接于第一限位层。

5、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可以铺设在容纳槽的内壁,可以占据较大的面积,因此偏心部可以与容纳槽的内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增强偏心部在容纳槽内转动时的稳定性。

6、在一个实施例中,轴盖组件包括相对固定设置的升降块和轴盖,轴盖设置于升降块远离转轴基座的一侧,升降块的设置有容纳槽。因此,轴盖组件在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运动时,通过升降块带动轴盖移动。升降块作为容纳槽的设置位置。

7、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层和连接部,第二限位层设置于升降块的外壁,容纳槽的内壁与升降块的外壁相对,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通过连接部连接。

8、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夹设容纳槽的内壁与升降块的外壁之间,因此能够避免第一限位层在偏心部转动时由于滑动摩擦从容纳槽内脱落。

9、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块包括底板和第一侧板。底板和第一侧板包围形成至少部分容纳槽。容纳槽的入口与底板相对,第一侧板所在的平面沿着转动轴的轴线延伸。第一限位层位于第一侧板朝向容纳槽内部的表面,第二限位层位于第一侧板背离容纳槽内部的表面。连接部通过容纳槽的入口连接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

10、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分别夹在第一侧板的两个表面。第一限位层能够与限位件的侧壁抵接,增大第一限位层与限位件的接触面积。

1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设置有朝向容纳槽内突出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偏心部抵接。

12、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能够在偏心柱晃动时对偏心柱起到缓冲的作用。

13、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设置于第一限位层的中部。第一限位层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侧板朝向容纳槽的表面。

14、本实施例中,当凸起结构受到偏心柱的挤压时,可以通过第一限位层的两个端部将力传递给第一侧板。

15、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位于第一限位层靠近底板的一端。

16、本实施实施例中,将凸起结构设置在第一限位层靠近底板的一端,能够增强对限位件端部的限定,避免限位件与容纳槽底部的碰撞。

17、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块包括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在的平面沿着转动轴的轴线延伸,并分别位于第一侧板相对的两端。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包围形成至少部分容纳槽。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在升降块的外壁包围形成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层位于第一限位槽。

18、本实施例中,利用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形成第一限位槽,结构简单,同时能够限定第二限位层的位置,避免第二限位层从升降块的外壁脱落。

1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在容纳槽的内壁包围形成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层位于第二限位槽。

20、本实施例中,利用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形成第二限位槽,结构简单,同时能够限定第一限位层的位置,避免第一限位层从容纳槽的内壁脱落。

21、在一个实施例中,升降块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容纳槽的入口与底板相对。第一侧板所在的平面和第四侧板所在的平面沿着转动轴的轴线延伸。第四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底板、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包围形成至少部分容纳槽。第一限位层位于底板朝向容纳槽内部的表面,第二限位层位于底板背离容纳槽内部的表面。连接部通过位于第一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的开口连接第一限位层和第二限位层。

22、本实施例将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夹在底板的两侧,将第二限位层限定在容纳槽的底壁,能够减少限位件对容纳槽底壁的碰撞,减少异响。

2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连接部和第二限位层一体成型。增强限位件整体强度。

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连接部和第二限位层为金属片,因此限位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能够对偏心部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硬接触对偏心部造成损伤。

2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第二限位层和连接层通过注塑形成于升降块。注塑的方式工艺简单,成本低,同时能够有效匹配升降块的尺寸。

26、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内壁包括底壁和侧壁,所示容纳槽的底壁与容纳槽的入口相对,侧壁沿着转动轴的轴线延伸。第一限位层设置于容纳槽的底壁。

27、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底壁间隔设置有两个限位台阶,第一限位层夹设两个限位台阶之间。两个限位台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来限制第一限位层572,避免第一限位层从容纳槽的底壁脱落。

28、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内壁包括底壁和侧壁,所示容纳槽的底壁与容纳槽的入口相对,侧壁沿着转动轴的轴线延伸,第一限位层设置于侧壁。

29、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层朝向容纳槽内部的表面设置有第三限位槽,第三限位槽沿着转动轴延伸的方向延伸。偏心部的侧壁可以嵌入到第三限位槽,减少偏心柱晃动的程度。

30、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机构还包括导向机构。导向机构设置于轴盖组件和转轴基座之间。导向机构用于约束轴盖组件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移动。因此,在偏心部转动时,可以避免转轴组件左右晃动,限制转轴组件在竖直方向运动。

31、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基座沿着转轴基座厚度方向开设第一导向孔,升降块开设有第二导向孔,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同轴设置。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

32、在一个实施例中,偏心部包括偏心柱,偏心柱固定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偏心柱的轴线与转动轴的轴线平行,容纳槽的宽度大于偏心柱的直径。容纳槽的宽度方向分别与转动轴的轴线和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垂直,转动轴的轴线与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垂直。

33、偏心柱围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时,偏心柱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最大位移差为第一距离,容纳槽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34、在一个实施例中,转轴机构还包括摆臂,摆臂固定连接于转动轴。

3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转轴机构。转轴基座包括转轴基座、轴盖组件、转动轴和偏心柱。轴盖组件沿着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设置于转轴基座的一侧,轴盖组件设置有容纳槽。转动轴转动设置于转轴基座。转动轴的轴线与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垂直。偏心柱固定设置于转动轴的一端。偏心柱的轴线与转动轴的轴线平行,容纳槽的宽度大于偏心柱的直径,容纳槽的宽度方向分别与转动轴的轴线和转轴基座的厚度方向垂直。偏心柱围绕转动轴的轴线转动时,偏心柱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最大位移差为第一距离,容纳槽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限位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限位件用于与转动时的偏心柱抵接。

36、本实施例中,由于偏心柱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最大位移差为第一距离,容纳槽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高度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容纳槽的宽度大于偏心柱的直径。因此,偏心柱在转时有左右移动的空间,同时能够接触到容纳槽在转轴基座厚度方向的侧壁,从而能够带动轴盖组件上下运动。在偏心部转动和移动的过程中,限位件能够至少填充容纳槽和偏心部之间的空隙,偏心部在偏心部转动时能够限制限位件相对于容纳槽内壁的转动或者位移,从而减少异响。

3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终端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转轴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