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减振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2847发布日期:2022-11-30 09:0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减振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减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减振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悬架系统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振动,需要安装减振器吸收振动,改善行驶平顺性,达到衰减振动的目的。减振器上支撑用于连接减振器与车身,吸收路面冲击,和减振器、弹簧等零部件共同承担减振、缓冲的作用。
3.相关技术中,常规的减振器上支撑为橡胶或者聚氨酯材料,刚度、动刚度常为固定值,无法满足不同振动频率和振幅下的隔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可以实现刚度调节,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隔振需求。
5.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减振器,以应用上述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
6.本发明还旨在提出一种车辆,以应用上述的减振器。
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软质材料制成,且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内骨架,所述内骨架设在所述空腔内,并将所述空腔分隔成填充有油液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内骨架上设有连通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的惯性通道,所述内骨架的内部设有上储液腔、下储液腔及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具有出油口,所述上储液腔和所述下储液腔与所述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上储液腔连通所述上腔室,所述下储液腔连通所述下腔室,且所述上储液腔的有效油路截面大于所述下储液腔的有效油路截面;阀部件,所述阀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出油口内的阀片,所述阀片在第一位置时关闭所述出油口,所述阀片在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出油口,所述阀片在第三位置时关闭所述上储液腔和所述出油口之间的连通。
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可以实现上支撑的刚度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隔振需求,提升整车平顺性,通过增加上支撑装置的刚度,可以提升底盘响应能力,提升操控性能。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油通道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的底部设有进油口;出油部分,所述出油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连通,所述出油口设在所述出油部分上,所述出油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主体部分的宽度以形成有台阶部,所述阀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出油部分的高度,所述阀片的宽度小于所述出油部分的宽度,所述阀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止抵在所述台阶部上。
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储液腔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出油部分的连通口,所述阀片在所述第三位置时封闭所述连通口;所述阀片的侧壁和所述出油部分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小于所述连通口的宽度;所述阀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阀片与
所述出油部分的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小于所述连通口的宽度。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间隙。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储液腔的上端设有下进油流道,所述下进油流道连通所述出油部分,所述下进油流道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所述下储液腔的底部设有下出油流道,所述下出油流道连通所述下腔室。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进油流道和所述下出油流道沿所述下储液腔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储液腔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设有所述连通口;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设有上进油流道,所述上进油流道连通所述上腔室,且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下储液腔的宽度。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部件为电磁阀,所述阀部件包括阀主体,所述阀主体设在所述内骨架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内,所述阀主体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设在所述连通口上并连接所述阀片。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骨架包括:骨架主体,所述空腔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骨架主体的侧部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骨架主体上设有凸部,所述凸部上设有贯穿所述骨架主体的安装孔;阀安装部,所述阀安装部设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上储液腔、所述下储液腔、所述进油通道以及所述阀部件设在所述阀安装部上。
1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包括前文所述的上支撑装置。
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通过设置可调节刚度的上支撑装置,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隔振需求,提升整车平顺性,可以提升底盘响应能力,提升操控性能。
1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所述的减振器。
20.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该减振器可以实现刚度可调,提升整车平顺性和操作性能。
21.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ii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减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上支撑装置;
28.10、支撑座;
29.10a、上腔室;10b、下腔室;10c、环形凹槽;
30.20、内骨架;
31.20a、惯性通道;
32.201、上储液腔;201a、连通口;2011、第一部分;2012、第二部分;2012a、上进油流
道;
33.202、下储液腔;202a、下进油流道;202b、下出油流道;
34.203、进油通道;203a、出油口;2031、主体部分;2031a、进油口;2032、出油部分;2032a、台阶部;
35.210、骨架主体;210a、凸部;210b、安装孔;220、阀安装部;
36.30、阀部件;
37.310、阀片;320、阀主体;3201、伸缩杆;
38.1000、减振器;200、外缸;300、内缸;300a、容纳腔;300b、第一进口;400、活塞杆;400a、油道;400b、第二进口;500、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4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100。
44.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0、内骨架20、阀部件30。
45.支撑座10为软质材料制成,且支撑座1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图未示出)。软质材料可以是指橡胶材质,即,支撑座10为橡胶囊皮,当受到较大的挤压时,支撑座10能发生弹性变形,引起空腔的体积发生变化,起到一定的减振作用。
46.内骨架20设在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成填充有油液的上腔室10a和下腔室10b,内骨架20上设有连通上腔室10a和下腔室10b的惯性通道20a,内骨架20的内部设有上储液腔201、下储液腔202及进油通道203,进油通道203具有出油口203a,上储液腔201和下储液腔202与出油口203a相连通,上储液腔201连通上腔室10a,下储液腔202连通下腔室10b,且上储液腔201的有效油路截面大于下储液腔202的有效油路截面。阀部件30包括位于出油口203a内的阀片310,阀片310在第一位置时关闭出油口203a,阀片310在第二位置时打开出油口203a,阀片310在第三位置时关闭上储液腔201和出油口203a之间的连通。
47.可以理解的是,阀片310在常态下保持在第一位置,此时油液只在上腔室10a和下腔室10b之间流通,当减振器受到激励作用时,支撑座10的上部分被压缩,下部分扩张,油液从上腔室10a经惯性通道20a进入下腔室10b,当减振器上振动消失后,支撑座10的上部分和下部分恢复,油液从下腔室10b经惯性通道20a进入腔室10a,该过程中通过惯性能量损失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达到衰减振动的目的。
48.当减振器内部的压力到达临界条件(例如,临界条件的压力可以是指20pa~25pa)时随着压力增大,阀片310先处于第二位置并打开出油口203a,由于上储液腔201的有效油路截面大于下储液腔202的有效油路截面(有效油路截面可以是指水平面与上储液腔201或下储液腔202的截面),因此进油通道203内油液会通过出油口203a进入上储液腔201,并作用在支撑座10的上部分上。随着压力继续增大,阀片310处于第三位置,此时储液腔201和出油口203a之间的连通被切断,油液进入下储液腔202,并作用在支撑座10的下部分上。也就是说,通过开启阀部件30可以降低减振器内部的压力,实现泄压保护和上支撑装置100的刚度调节。
4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100,可以实现上支撑的刚度调节,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隔振需求,提升整车平顺性,通过增加上支撑装置100的刚度,可以提升底盘响应能力,提升操控性能。
5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油通道203包括主体部分2031和出油部分2032。主体部分2031的底部设有进油口2031a,以使油液从进油口2031a进入主体部分2031内。出油部分2032与主体部分2031连通,出油口203a设在出油部分2032上,出油部分2032的宽度大于主体部分2031的宽度以形成有台阶部2032a,阀片310的厚度小于出油部分2032的高度,阀片310的宽度小于出油部分2032的宽度,阀片310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抵在台阶部2032a上。
[0051]“出油部分2032的宽度”和“主体部分2031的宽度”可以是指图2中左右方向上的尺寸,“阀片310的厚度”可以是指图2中上下方向的尺寸,阀片310的侧壁和出油部分203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阀片310与出油部分2032的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能提供油液的流通空间,同时第二间隙还能提供阀片310的活动空间,以实现阀片31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切换,台阶部2032a与阀片310止抵能封闭出油口203a,防止油液进入出油部分2032内。
[0052]
当阀片310处于第二位置时,阀片310脱离与台阶部2032a止抵,阀片310的底部和台阶部2032a之间形成第三间隙,且阀片310与出油部分2032的顶壁不接触,并保证第二间隙存在,此时油液能沿着第三间隙进入第一间隙,然后进入第二间隙,从而通过出油口203a进入上储液腔201。
[0053]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上储液腔201的底部设有连通出油部分2032的连通口201a,阀片310在第三位置时封闭连通口201a;第一间隙小于连通口201a的宽度;阀片310处于第一位置时,阀片310与出油部分2032的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小于连通口201a的宽度。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均小于连通口201a的宽度,因此连通口201a处压力比较小,阀片310处于第二位置时油液会流向连通口201a,实现泄压。随着减振器内部的压力增大,阀片310到达第三位置,此时阀片310封闭连通口201a,油液流向下储液腔202进行泄压。
[0054]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也就是说,第二间隙形成的空间大于第一间隙所形成的空间,因此第二间隙处的压力小于第一间隙处的压力,油液会由
第一间隙流向第二间隙。
[0055]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储液腔202的上端设有下进油流道202a,下进油流道202a连通出油部分2032,下进油流道202a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下储液腔202的底部设有下出油流道202b,下出油流道202b连通下腔室10b。
[0056]
当阀片310处于第二位置时,出油部分2032通过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及连通口201a连通上储液腔201,并通过下进油流道202a连通下储液腔202,由于下进油流道202a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因此第二间隙处压力比较小,油液会流向第二间隙进入上储液腔201,不会流向下储液腔202,实现泄压。当阀片310处于第三位置时,油液经下进油流道202a进入下储液腔202,然后经下出油流道202b进入下腔室10b。
[0057]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下进油流道202a和下出油流道202b沿下储液腔202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也就是说,通过增加下进油流道202a和下出油流道202b的数量能提高泄压能力,有利于快速调节上支撑装置100的刚度。例如,下进油流道202a的数量为两个,下出油流道202b的数量为两个。当然,下进油流道202a和下出油流道202b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值,根据需要可以具体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0058]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储液腔201包括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第一部分2011的底部设有连通口201a;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部分2011的上端连通,第二部分2012的顶部设有上进油流道2012a,上进油流道2012a连通上腔室10a,且第一部分2011的宽度大于下储液腔202的宽度。上储液腔201的有效油路截面可以是指第一部分2011处的截面,通过将上储液腔201设置成两部分可以增大储液空间,上储液腔201内压力更小,有利于液体流向上储液腔201。油液在进入上储液腔201后能沿着上进油流道2012a进入上腔室10a,以实现上储液腔201和上腔室10a之间的连通。
[0059]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阀部件30为电磁阀,阀部件30包括阀主体320,阀主体320设在内骨架20内且部分位于第一部分2011内,阀主体320上设有伸缩杆3201,伸缩杆3201穿设在连通口201a上并连接阀片310。电磁阀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或智能化控制,阀主体320可以带动伸缩杆3201做伸缩运动,从而实现阀片31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切换。其中,第二位置可以是指电磁阀的半开状态,第三位置可以是指电磁阀的全开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阀主体320为电磁阀的主要组成部件,其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60]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内骨架20包括骨架主体210和阀安装部220,空腔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10c,骨架主体210的侧部设在环形凹槽10c内,骨架主体210上设有凸部210a,凸部210a上设有贯穿骨架主体210的安装孔210b;阀安装部220设在安装孔210b内,上储液腔201、下储液腔202、进油通道203以及阀部件30设在阀安装部220上。
[0061]
可以理解为,骨架主体210通过安装孔210b与阀安装部220配合能实现可拆卸安装,有利于部件的维修或更换。其次,在制作阶段可以对骨架主体210和阀安装部220进行分模制造,降低模具开发难度,降低成本。凸部210a能包围阀安装部220,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保证阀安装部220在骨架主体210上的连接可靠性。骨架主体210通过与环形凹槽10c嵌套设置能实现骨架主体210与支撑座10之间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内骨架20在空腔内的安装或拆卸。
[0062]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100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0063]
如图1、图2所示,减振器的上支撑装置100包括支撑座10、内骨架20、阀部件30。
[0064]
支撑座10为橡胶材料制成,且支撑座10的内部形成有空腔。
[0065]
内骨架20设在空腔内,并将空腔分隔成填充有油液的上腔室10a和下腔室10b,内骨架20上设有连通上腔室10a和下腔室10b的惯性通道20a,内骨架20的内部设有上储液腔201、下储液腔202及进油通道203,进油通道203具有出油口203a,上储液腔201和下储液腔202与出油口203a相连通,上储液腔201连通上腔室10a,下储液腔202连通下腔室10b,且上储液腔201的有效油路截面大于下储液腔202的有效油路截面。
[0066]
进油通道203包括主体部分2031和出油部分2032。主体部分2031的底部设有进油口2031a。主体部分2031的底部设有进油口2031a,出油部分2032与主体部分2031连通,出油口203a设在出油部分2032上,出油部分2032的宽度大于主体部分2031的宽度以形成有台阶部2032a,阀片310的厚度小于出油部分2032的高度,阀片310的宽度小于出油部分2032的宽度,阀片310处于第一位置时止抵在台阶部2032a上。
[0067]
上储液腔201的底部设有连通出油部分2032的连通口201a,阀片310在第三位置时封闭连通口201a;阀片310的侧壁和出油部分203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小于连通口201a的宽度;阀片310处于第一位置时,阀片310与出油部分2032的顶壁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小于连通口201a的宽度。
[0068]
第二间隙大于第一间隙。
[0069]
下储液腔202的上端设有下进油流道202a,下进油流道202a连通出油部分2032,下进油流道202a的宽度小于第二间隙的宽度,下储液腔202的底部设有下出油流道202b,下出油流道202b连通下腔室10b。
[0070]
下进油流道202a和下出油流道202b沿下储液腔202的周向设有两个。
[0071]
上储液腔201包括第一部分2011和第二部分2012,第一部分2011的底部设有连通口201a;第二部分2012与第一部分2011的上端连通,第二部分2012的顶部设有上进油流道2012a,上进油流道2012a连通上腔室10a,且第一部分2011的宽度大于下储液腔202的宽度。
[0072]
内骨架20包括骨架主体210和阀安装部220,空腔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10c,骨架主体210的侧部设在环形凹槽10c内,骨架主体210上设有凸部210a,凸部210a上设有贯穿骨架主体210的安装孔210b;阀安装部220设在安装孔210b内,上储液腔201、下储液腔202、进油通道203以及阀部件30设在阀安装部220上。
[0073]
阀部件30为电磁阀,且包括阀片310和阀主体320,阀片310位于出油口203a内,阀片310在第一位置时关闭出油口203a,阀片310在第二位置时打开出油口203a,阀片310在第三位置时关闭上储液腔201和出油口203a之间的连通。阀主体320设在内骨架20内且部分位于第一部分2011内,阀主体320上设有伸缩杆3201,伸缩杆3201穿设在连通口201a上并连接阀片310。
[0074]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1000,包括前文的上支撑装置100。
[0075]
需要说明的是,减振器1000还包括外缸200、内缸300、活塞杆400、活塞500,内缸300设在外缸200内,内缸30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300a,内缸300上设有连通容纳腔300a的第一进口300b,活塞500设在容纳腔300a内,活塞杆400设在容纳腔300a内且穿设在活塞500和外缸200上,活塞杆400的内部形成有油道400a,活塞杆400上设有连通油道400a的第二进口400b。外缸200中的油液能通过第一进口300b进入容纳腔300a内,然后通过第二进口400b
进入油道400a内,油道400a与进油通道203的进油口2031a连通,从而向进油通道203内供油。
[0076]
当减振器1000受到振动内部压力增大时,油液向外缸200内供油,通过上支撑装置100中阀部件30可以改变油液的油路方向,从容调节上支撑装置100的刚度。
[0077]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通过设置可调节刚度的上支撑装置100,可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隔振需求,提升整车平顺性,可以提升底盘响应能力,提升操控性能。
[007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前文的减振器1000。
[007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该减振器1000可以实现刚度可调,提升整车平顺性和操作性能。
[008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减振器10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008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进一步地”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8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