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角接触球轴承选配凸出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90034发布日期:2022-12-10 02:2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外圈和钢球进行选配组装成合格轴承的方法,属于轴承选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凸出量是高精度角接触轴承的重要参数,一般会有一个比较小的公差带。同一套内外圈使用不同规值的钢球进行装配,可以得到不同的凸出量,也就是,可以通过调整钢球规值来得到合格的凸出量。
3.现有角接触球轴承选出合适的钢球规值的方法是先使用0#钢球和被测内外圈装配成一套轴承,然后测量该轴承的凸出量,测量结束后,再将轴承拆开,将0#钢球取出来,循环使用0#钢球。根据测量的凸出量与合格凸出量的差值,再根据接触角确定的已知比例关系,计算出应该使用的钢球规值。
4.此方法中每一次测量所用的0#钢球都需要经历合套-测量-拆套的过程,不仅效率低,而且合套和拆套的过程比较复杂,全自动运行需要借助机器人才能完成相关的复杂动作,造成实现此过程的工艺装备造价高昂,不利于轴承高效的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角接触球轴承在装配时内圈、外圈及钢球的选配技术存在的过程复杂、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选配效率高、适应高节奏的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选配凸出量的方法。
6.本发明的角接触球轴承选配凸出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1)将同型号合格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外圈称作母圈,测量母圈宽度h0(母圈内圈和外圈的宽度,两者是相等的);
8.(2)测量被测件宽度h1(被测内圈和被测外圈的宽度,两者是相等的);
9.(3)用0#规值钢球对母圈内圈和母圈外圈合套,测量母圈凸出量t0;
10.(4)使用母圈内圈和0#规值钢球,测量母圈内圈与被测外圈的凸出量tw1;
11.将0#规值钢球放置在母圈内圈上作为一体(只去除步骤(3)合套中的母圈外圈),使被测外圈与两者合套,测量得到母圈内圈与被测外圈的凸出量tw1。
12.(5)使用母圈外圈和0#规值钢球,测量母圈外圈与被测内圈的凸出量tn1;
13.将0#规值钢球放置在母圈外圈内作为一体(只去除步骤(3)合套中的母圈内圈),使被测外圈与两者合套,测量得到母圈外圈与被测内圈的凸出量tn1。
14.(6)根据以上测得的数值,计算出被测件的凸出量t1,计算公式为:t1=(tw1+tn1+h0)-(t0+h1)。
15.也就是最终需要得到的被测件的凸出量t1等于母圈内圈与被测外圈的凸出量tw1、母圈外圈与被测内圈的凸出量tn1与母圈宽度h0三者之和减去母圈的凸出量t0与被测件宽度h1两者之和。
16.根据被测件的凸出量t1的数据,就可以选择合适的钢球规值,以保证得到满足要求的凸出量。
17.上述方法,母圈宽度h0和被测件宽度h1可单独测出(无需合套),只需一次0#规值钢球与母圈内圈和母圈外圈的合套测出t0的数值。对被测外圈测量tw1时,母圈内圈与0#规值钢球是一体的,只需用被测外圈与两者合套即可,无需拆下0#规值钢球。对被测内圈测量tn1时,母圈外圈与0#规值钢球是一体的,只需用被测内圈与两者合套即可,也无需拆下0#规值钢球。
18.本发明引入了母圈的概念,通过将同型号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外圈称作母圈,分别测量母圈内外圈的凸出量,然后计算出被测件的凸出量,根据凸出量计算选出合适的钢球规值,无需频繁拆卸0#钢球,过程简捷,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便于实现自动化测量。
附图说明
19.图1是与待测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相应型号的母圈示意图。
20.图2是测量被测外圈的示意图。
21.图3是测量被测内圈的示意图。
22.图中:1.母圈内圈,2.母圈外圈,3.0#规值钢球,4.被测内圈,5.被测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适应高效率的生产节拍,本发明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选配凸出量的方法是通过分别测量内外圈的凸出量,然后经过计算,选出合适的钢球规值。
24.测量时,将相应产品型号合格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外圈称作母圈,如图1所示,母圈安放在测量工位的上工装内。将被测件(欲选用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圈或外圈,即被测内圈4或被测外圈5)安放在测量工位的下工装上,小端面朝上。
25.参见图1、图2和图3,图中字符后缀为0的代表的是母圈参数,后缀为1的代表的是被测件参数;图中各符号含义为:
26.t0:母圈的凸出量,
27.h0:母圈宽度,
28.nd0:母圈内圈1的大端面至球心的距离,
29.wd0:母圈外圈2的大端面至球心的距离,
30.t1:被测件的凸出量,
31.h1:被测件宽度,
32.nx1:被测内圈4的小端面至球心的距离,
33.wx1:被测外圈5的小端面至球心的距离,
34.tw1:母圈内圈1与被测外圈5的凸出量,
35.tn1:母圈外圈2与被测内圈4的凸出量,
36.按以下过程选配被测件的凸出量t1:
37.1.测量母圈内圈1和母圈外圈2的宽度h0,参见图1。该过程只需一次,获得所需参数即可。
38.2.测量被测内圈4和被测外圈5的宽度h1。
39.3.用0#规值钢球3对母圈内圈1和母圈外圈2合套,测量出母圈凸出量t0的数值。参见图1。该过程只需一次,获得所需参数t0即可。
40.4.参见图2,使用母圈内圈1和0#规值钢球3,测量被测外圈5的凸出量tw1
41.测量时,将0#规值钢球3安放在母圈内圈1上,母圈内圈1置于第一测量工位的上工装内,通过机械手将被测外圈5安放在第一测量工位的下工装上,被测外圈5小端面朝上。
42.上工装和下工装相对运动,使0#规值钢球3、母圈内圈1和被测外圈4合套,测出母圈内圈1与被测外圈5的凸出量tw1。
43.每次测量母圈内圈1和0#规值钢球3是不变的,不需拆开,只需用被测外圈5合套即可。
44.5.参见图3,使用母圈外圈2和0#规值钢球3,测量被测内圈4的凸出量tn1
45.测量时,将0#规值钢球3安放在母圈外圈2内,母圈外圈2安放在第二测量工位的上工装内,通过机械手将被测内圈4安放在第二测量工位的下工装上,被测内圈4小端面朝上。
46.上工装和下工装相对运动,使0#规值钢球3、母圈外圈2和被测内圈4合套,测出母圈外圈2和被测内圈4的凸出量tn1。
47.每次测量母圈外圈2和0#规值钢球3是不变的,不需拆开,只需用被测内圈4合套即可。
48.6.根据以上测得的数值,计算出被测件的凸出量t1
49.计算公式为:t1=wx1+nx1-h1,
50.因为:t0=h0-(nd0+wd0),故nd0+wd0=h0-t0,
51.wx1=nd0+tw1,
52.nx1=wd0+tn1,
53.所以:
54.t1=(nd0+tw1)+(wd0+tn1)-h1
55.=(nd0+wd0)+(tw1+tn1-h1)
56.=(h0-t0)+(tw1+tn1-h1)
57.=(tw1+tn1)+(h0-t0-h1)
58.=(tw1+tn1+h0)-(t0+h1)。
59.也就是最终需要得到的被测件的凸出量t1等于被测外圈5的凸出量tw1、被测内圈4的凸出量tn1与母圈宽度h0三者之和减去母圈的凸出量t0与被测件宽度h1两者之和。
60.根据被测件的凸出量t1的数据,就可以选择合适的钢球规值(通过测得的凸出量t1,就知道了t1与合格凸出量的差值,再根据接触角确定的已知比例关系,就可以计算出应该使用何种规值的钢球进行装配),以保证得到满足要求的凸出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