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挂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1661发布日期:2023-02-24 21: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双模式挂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模式挂挡器。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202110559605.4、名称为一种可靠性好的车辆换档装置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可在h档和序列档之间切换的挂挡装置,在固定座上设置花盘,花盘设有兼做h档和序列档使用的一体式档槽,档把通过支杆与一体式档槽滑动配合,在固定座上设置第一定位件,利用第一定位件与旋转座的定位平台配合,从而将旋转座固定,档把仅能够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摆动,从而实现h档模式切换至序列档模式。该篇专利采用通用式花盘,通过限制档把和档杆转动将h档模式切换至序列档模式。这种挂挡模式切换方式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简单、拆装便捷,容易对部件进行维修、保养及更换,但在两种模式下档把前后挂挡的动作没有明显的区分开来,即h档模式需要档把准确、稳定的挂入前后的档槽,而序列档需要档把在前后挂挡后快速、准确的回到中间位置,传统的换档装置仍存在以上问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模式挂挡器,能够同时满足h档模式和序列档模式的挂挡要求,提高相应模式下的挂挡精度以及手感。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模式挂挡器,包括底座、档把、前摆臂、后摆臂、弹性件和限位件;
5.所述档把、前摆臂和后摆臂均转动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前摆臂和后摆臂分别位于档把的两侧,所述弹性件分别与前摆臂和后摆臂连接;
6.所述限位件可活动的设置在底座上;
7.所述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具有容纳限位件的间隙。
8.进一步地,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分别与档把的两侧抵接,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
9.进一步地,所述档把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包括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凸轮位于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之间。
11.进一步地,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凸轮的最大外径。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钮与所述凸轮同轴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前摆臂和所述后摆臂位于所述凸轮处均具体豁口。
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前摆臂的自由端和所述后摆臂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前摆臂的中部和所述后摆臂的中部分别位于所述档把的两侧,所述前摆臂的另一端和所述后摆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铰接。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弹簧顶珠,所述档把上设有辅助定位槽,所述弹簧顶珠抵接在所述辅助定位槽。
16.进一步地,所述档把、前摆臂和后摆臂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弹性件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档把的转动轴线。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挂挡器,在档把前后分别安装可以前后摆动的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和后摆臂可以与档把抵接,也可以与档把之间留有间隙,前摆臂和后摆臂通过弹性件相连。将可活动的限位件填入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后,当外力使档把摆动并推动前摆臂转动时,弹性件变形,但后摆臂在限位件的限制下不会跟随前摆臂转动,因此弹性件不断变形并对前摆臂施加回复力,当作用于档把的外力消失后,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前摆臂开始复位并带动档把恢复至初始位置,这种形式满足序列档挂挡模式的要求;限位件没有将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填充时,也就是说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存在供前摆臂和后摆臂摆动的空间,当外力使档把摆动并推动前摆臂转动,弹性件不会发生显著的形变,只是用来牵拉后摆臂使其会跟随前摆臂转动,当作用于档把的外力消失后,前摆臂和后摆臂不会发生复位,档把挂入档槽后保持稳定,这种形式满足h档挂挡模式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挂挡器可以切换h档挂挡模式和序列档挂挡模式,切换后的h档模式档把能够准确、稳定的挂入前后档位槽,序列档模式档把在前后挂挡后可以快速、准确的回到中间位置,在限位件、前摆臂、后摆臂和弹性件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双模式挂挡装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档把晃动,提高相应模式下的挂挡精度以及手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挂挡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挂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挂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挂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式挂挡器的剖视图;
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4.标号说明:
25.1、底座;11、弹簧顶珠;2、档把;21、拨块;22、辅助定位槽;3、前摆臂;31、豁口;4、后摆臂;5、弹性件;6、限位件;61、凸轮;62、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7.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挂挡器,应用在车辆挂挡装置中。
28.请参照图1至图6,双模式挂挡器,包括底座1、档把2、前摆臂3、后摆臂4、弹性件5和限位件6;
29.所述档把2、前摆臂3和后摆臂4均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前摆臂3和后摆臂4分别位于档把2的两侧,所述弹性件5分别与前摆臂3和后摆臂4连接;
30.所述限位件6可活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
31.所述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具有容纳限位件6的间隙。
3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挂挡器,在档把2前后分别安装可以前后摆动的前摆臂3和后摆臂4,前摆臂3和后摆臂4可以与档把2抵接,也可以与档把2之间留有间隙,前摆臂3和后摆臂4通过弹性件5相连。将可活动的限位件6填入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的间隙后,当外力使档把2摆动并推动前摆臂3转动时,弹性件5变形,但后摆臂4在限位件6的限制下不会跟随前摆臂3转动,因此弹性件5不断变形并对前摆臂3施加回复力,当作用于档把2的外力消失后,在弹性件5的弹力作用下,前摆臂3开始复位并带动档把2恢复至初始位置,这种形式满足序列档挂挡模式的要求;限位件6没有将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的间隙填充时,也就是说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的间隙存在供前摆臂3和后摆臂4摆动的空间,当外力使档把2摆动并推动前摆臂3转动,弹性件5不会发生显著的形变,只是用来牵拉后摆臂4使其会跟随前摆臂3转动,当作用于档把2的外力消失后,前摆臂3和后摆臂4不会发生复位,档把2挂入档槽后保持稳定,这种形式满足h档挂挡模式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挂挡器可以切换h档挂挡模式和序列档挂挡模式,切换后的h档模式档把2能够准确、稳定的挂入前后档位槽,序列档模式档把2在前后挂挡后可以快速、准确的回到中间位置,在限位件6、前摆臂3、后摆臂4和弹性件5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双模式挂挡装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档把2晃动,提高相应模式下的挂挡精度以及手感。
33.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分别与档把2的两侧抵接,所述弹性件5处于拉伸状态。
34.由上述描述可知,前摆臂3和后摆臂4在弹性件5的作用下夹紧在档把2两侧,不仅可以提高挂挡灵敏度,而且在挂挡后档把2不会晃动、不会产生杂音,改善了挂挡手感。
3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档把2设有拨块21,所述拨块21位于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
36.由上述描述可知,拨块21的作用是用来拨动前摆臂3或后摆臂4,拨块21可以为平行于前摆臂3和后摆臂4的转动轴线的板状结构,即能起到拨动效果,又能节省空间,节约材料。
3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6包括凸轮61,所述凸轮61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凸轮61位于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
38.由上述描述可知,利用凸轮61具有高面和低面的特性将其当做限位件6使用,当凸轮61具有最大外径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前摆臂3和后摆臂4上时,根据上述原理此时为序列档挂挡模式;当凸轮61的两端与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均具有间隙时,根据上述原理此时为h档挂挡模式。
3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凸轮61的最大外径。
40.由上述描述可知,前摆臂3和后摆臂4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凸轮61的最大外径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前摆臂3和后摆臂4与凸轮61具有最大外径的两端贴紧,从而提高挂挡灵敏度,而且在挂挡后档把2不会晃动、不会产生杂音,改善了挂挡手感。
4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6还包括旋钮62,所述旋钮62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旋钮62与所述凸轮61同轴连接。
42.由上述描述可知,旋钮62起到方便驾驶员操作的作用,通过转动旋钮62带动凸轮61旋转,从而快速切换两种挂挡模式。
43.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位于所述凸轮61处均具体豁口31。
44.由上述描述可知,两处豁口31的间距要保证其宽度小于或等于凸轮61的最大外径,在此前提之下,豁口31可以起到增大供前摆臂3和后摆臂4摆动的空间的作用,从而改善h档挂挡模式下的入档手感,提高挂挡精度。
45.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5分别与所述前摆臂3的自由端和所述后摆臂4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前摆臂3的中部和所述后摆臂4的中部分别位于所述档把2的两侧,所述前摆臂3的另一端和所述后摆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
46.由上述描述可知,将弹性件5连接在摆臂的自由端,而档把2与摆臂的中部接触,这样布置的好处在于:1、相较于与摆臂的自由端接触的方式,档把2只需要转动更小的角度就可以推动摆臂摆动,既保证了挂挡效率,又节省了空间;2、相较于与摆臂的中部连接的方式,弹性件5能够提高摆臂的复位效率,提高挂挡速度和手感。
47.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上设有弹簧顶珠11,所述档把2上设有辅助定位槽22,所述弹簧顶珠11抵接在所述辅助定位槽22。
48.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弹簧顶珠11和辅助定位槽22的定位配合,可以辅助提高档把2的入档精度、稳定性以及手感反馈。
49.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档把2、前摆臂3和后摆臂4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弹性件5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档把2的转动轴线。
50.由上述描述可知,将档把2和摆臂的转动轴线设为相互平行,有利于力的传递,从而提高挂挡的灵敏度和入档精度及效率。
51.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限位件6的转动,前摆臂3和后摆臂4的摆动,以及弹性件5提供的回复力,控制档把2在转动后是否具有复位的能力,从而实现h档挂挡模式和序列档挂挡模式的自由切换。
52.请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双模式挂挡器,包括底座1、档把2、前摆臂3、后摆臂4、弹性件5和限位件6;
53.所述档把2、前摆臂3和后摆臂4均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前摆臂3和后摆臂4分别位于档把2朝向前档位和后档位的两侧,所述弹性件5分别与前摆臂3和后摆臂4连接;所述限位件6可活动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前摆臂3和后摆臂4之间具有容纳限位件6的间隙。
54.请参照图1至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
55.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分别与档把2的两侧抵接,所述弹性件5为弹簧,所述弹性件5处于拉伸状态。所述档把2设有拨块21,所述拨块21位于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所述限位件6包括凸轮61,所述凸轮61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凸轮61位于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凸轮61的最大外径。所述限位件6还包括旋钮62,所述旋钮62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旋钮62与所述凸轮61同轴连接。所述前摆臂3和所述后摆臂4位于所述凸轮61处均具体豁口31,所述豁口31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豁口31的半径大于所述凸轮61的转动轴线至所述豁口31的内壁的距离,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增大供前摆臂3和后摆臂4摆动的空间。所述弹性件5分别与所述前摆臂3的自由端和所述后摆臂4的自由端连接,所述前摆臂3的中部和所
述后摆臂4的中部分别位于所述档把2的两侧,所述前摆臂3的另一端和所述后摆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弹簧顶珠11,所述档把2上设有辅助定位槽22,所述弹簧顶珠11抵接在所述辅助定位槽22的波浪形定位面上。所述档把2、前摆臂3和后摆臂4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弹性件5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档把2的转动轴线。
56.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挂挡器,在档把前后分别安装可以前后摆动的前摆臂和后摆臂,前摆臂和后摆臂可以与档把抵接,也可以与档把之间留有间隙,前摆臂和后摆臂通过弹性件相连。将可活动的限位件填入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后,当外力使档把摆动并推动前摆臂转动时,弹性件变形,但后摆臂在限位件的限制下不会跟随前摆臂转动,因此弹性件不断变形并对前摆臂施加回复力,当作用于档把的外力消失后,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前摆臂开始复位并带动档把恢复至初始位置,这种形式满足序列档挂挡模式的要求;限位件没有将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填充时,也就是说前摆臂和后摆臂之间的间隙存在供前摆臂和后摆臂摆动的空间,当外力使档把摆动并推动前摆臂转动,弹性件不会发生显著的形变,只是用来牵拉后摆臂使其会跟随前摆臂转动,当作用于档把的外力消失后,前摆臂和后摆臂不会发生复位,档把挂入档槽后保持稳定,这种形式满足h档挂挡模式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挂挡器可以切换h档挂挡模式和序列档挂挡模式,切换后的h档模式档把能够准确、稳定的挂入前后档位槽,序列档模式档把在前后挂挡后可以快速、准确的回到中间位置,在限位件、前摆臂、后摆臂和弹性件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了双模式挂挡装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减少档把晃动,提高相应模式下的挂挡精度以及手感。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