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文档序号:33120676发布日期:2023-02-01 03:4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1.本发明涉及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2.为了树木绿植的正常生长,需要对林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在使用时,大多是直接将空气质量监测仪放置在防护框内,随后如果需要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需要人工将空气质量监测仪取出,接着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如此无法将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推出。
3.因此,现研发一种能够将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推出的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设备无法将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推出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推出的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包括有:
6.防护框和第一滑动板,防护框内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板;
7.空气质量监测仪,第一滑动板上侧放置有空气质量监测仪;
8.安装机构,防护框上设有安装机构;
9.推动机构,安装机构上设有推动机构,通过安装机构将防护框安装在树木上,随后通过推动机构将第一滑动板自动向右侧推出,进而带动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进行移动推出,对林区空气的质量进行监测。
10.可选地,安装机构包括有:
11.升降座,防护框左侧栓接有升降座;
12.安装架,安装架的数量为一个,升降座与安装架右部滑动式连接,防护框下侧与安装架右下部接触;
13.柔性半环,安装架左后部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柔性半环,柔性半环前部均与安装架卡接;
14.卡块,安装架前部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卡块,相邻的两个卡块均为对向设置,卡块均与相邻的柔性半环卡接,通过柔性半环和安装架相互配合,将防护框安装在树木上。
15.可选地,推动机构包括有:
16.带齿架,安装架右部上侧连接有带齿架;
17.第一转轴,防护框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
18.第一齿轮,第一转轴后侧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带齿架的齿状部分相互啮合;
19.第二转轴,防护框右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
20.第二齿轮,第二转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齿轮;
21.皮带轮组件,第一转轴后部与第二转轴后部之间连接有皮带轮组件;
22.齿条,第一滑动板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齿条,齿条与相邻的第二齿轮相互啮合,防护框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向上侧移动过程中,第一齿轮在带齿架作用下进行转动,随后通过皮带轮组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随后齿条在第二齿轮作用下会向右侧移动推出,进而带动空气质量监测仪向右侧移动,对林区空气的质量进行监测。
23.可选地,第一滑动板右部设置有握把。
24.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抬起升降座的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包括有:
25.拉绳,升降座上侧连接有拉绳;
26.定滑轮,安装架右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定滑轮;
27.第三转轴,安装架右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
28.绕线轮,第三转轴上连接有绕线轮,拉绳绕过定滑轮,拉绳左部下侧与绕线轮连接;
29.蜗轮,第三转轴前侧连接有蜗轮;
30.蜗杆,安装架前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蜗杆,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
31.六角块,蜗杆右部连接有六角块,利用扳手将六角块进行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和第三转轴转动,随后带动绕线轮转动,对拉绳进行收卷,进而会拉动升降座自动向上侧移动。
32.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卡位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
33.固定板,第一滑动板左部上侧连接有固定板;
34.第一弹簧,固定板右侧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
35.第二滑动板,第一弹簧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滑动板,第二滑动板下侧与第一滑动板上侧接触;
36.卡架,第一滑动板下部滑动式连接有卡架,第二滑动板与卡架接触;
37.第二弹簧,卡架下侧连接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下侧均与第一滑动板连接,卡架在第二弹簧作用下,对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卡住固定。
38.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遮盖防护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有:
39.防护板,防护框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防护板;
40.扭簧,防护板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扭簧,扭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防护框连接,扭簧均套在防护板上;
41.固定架,带齿架下部右侧栓接有固定架;
42.阻挡块,防护框后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阻挡块,阻挡块后部与固定架接触,阻挡块前部与防护板接触。
43.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防护框前侧进行遮盖的盖板机构,盖板机构包括有:
44.玻璃盖板,防护框前侧开有观测窗口,观测窗口上滑动式连接有玻璃盖板,通过玻璃盖板对防护框的前侧进行遮盖。
45.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安装架和柔性半环相互配合,能够将本设备安装在树木上,从而能够防止本设备发生倾倒损坏,同时第一滑动板在防护框向上侧移动
过程中,能够自动向右侧移动,使得空气质量监测仪自动向右侧移动暴露在空气中,能够对林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进而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46.2、本发明通过收卷拉绳,使得升降座能够自动向上侧移动,同时还能够对升降座进行锁定限位,防止升降座自动向下侧移动复位。
47.3、本发明通过卡架,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进行卡住固定,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质量监测仪暴露在空中时受到撞击发生掉落。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49.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50.图3为本发明安装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51.图4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52.图5为本发明抬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3.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54.图7为本发明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5.图8为本发明盖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56.附图中的标记:1:防护框,2:第一滑动板,3:空气质量监测仪,4:安装机构,41:安装架,42:柔性半环,43:卡块,44:升降座,5:推动机构,51:带齿架,52:第一转轴,53:第一齿轮,54:皮带轮组件,55:第二转轴,56:第二齿轮,57:齿条,6:抬升机构,61:拉绳,62:定滑轮,63:绕线轮,64:蜗轮,65:第三转轴,66:蜗杆,67:六角块,7:固定机构,71:固定板,72:第二滑动板,73:第一弹簧,74:卡架,75:第二弹簧,8:防护机构,81:防护板,82:扭簧,83:阻挡块,84:固定架,9:盖板机构,91:观测窗口,92:玻璃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58.参照图1和图2,一种林区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包括有:防护框1和第一滑动板2,防护框1内下部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板2,第一滑动板2右部设置有握把,便于人们对第一滑动板2进行移动;空气质量监测仪3,第一滑动板2上侧放置有能够对林区空气的质量进行监测的空气质量监测仪3;安装机构4,防护框1上设有用于安装防护框1的安装机构4;推动机构5,安装机构4上设有用于推动第一滑动板2自动进行移动的推动机构5。
59.参照图1、图2和图3,安装机构4包括有:升降座44,防护框1左侧栓接有升降座44;安装架41,安装架41的数量为一个,升降座44与安装架41右部滑动式连接,防护框1下侧与安装架41右下部接触;柔性半环42,安装架41左后部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柔性半环42,柔性半环42前部均与安装架41卡接;卡块43,安装架41前部上下两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两个卡块43,相邻的两个卡块43均为对向设置,卡块43均与相邻的柔性半环42卡接,能够对柔性半环42进行卡位。
60.参照图1、图2和图4,推动机构5包括有:带齿架51,安装架41右部上侧连接有带齿
架51;第一转轴52,防护框1上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52;第一齿轮53,第一转轴52后侧连接有第一齿轮53,第一齿轮53与带齿架51的齿状部分相互啮合;第二转轴55,防护框1右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55;第二齿轮56,第二转轴55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齿轮56;皮带轮组件54,第一转轴52后部与第二转轴55后部之间连接有皮带轮组件54,皮带轮组件54由两个皮带轮和一个皮带构成,第一转轴52后部连接有皮带轮,第二转轴55后部也连接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绕有皮带;齿条57,第一滑动板2前后两侧均连接有齿条57,齿条57与相邻的第二齿轮56相互啮合。
61.当人们需要对林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时,可用本设备实现,首先,人们将柔性半环42前部拉出,卡块43会随着柔性半环42拉出发生适应性的转动,使得柔性半环42前部与安装架41分离,接着人们将安装架41与树木贴合,贴合后,人们将柔性半环42前部重新插进安装架41前部位置,此时卡块43能够对柔性半环42进行卡住限位,如此能够将本设备安装固定在树木上,防止本设备发生倾倒,接着人们将升降座44向上侧移动,升降座44向上侧移动带动防护框1和防护框1上的部件向上侧移动,第一齿轮53向上侧移动,在带齿架51的齿状部分作用下会进行转动,第一齿轮53转动带动第一转轴52和皮带轮组件54转动,皮带轮组件54转动带动第二转轴55和第二齿轮56转动,第二齿轮56转动使得齿条57向右侧移动,齿条57向右侧移动带动第一滑动板2和空气质量监测仪3向右侧移动,使得空气质量监测仪3暴露在空气中,随后人们借助工具对防护框1进行支撑限位,接着利用空气质量监测仪3能够对林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同时外界的空气中会有风流动,如此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当空气质量监测完成后,人们将工具取走,随后人们将防护框1进行释放,防护框1在空气质量监测仪3重力作用下向下侧移动,带动防护框1和防护框1上的部件向下侧移动复位,同时第一齿轮53向下侧移动在带齿架51作用下进行反转,带动第一转轴52和皮带轮组件54进行反转,进而使得第二转轴55和第二齿轮56进行反转,第二齿轮56反转会使得齿条57和第一滑动板2向后侧移动复位,带动空气质量监测仪3向后侧移动复位,空气质量监测仪3位于防护框1内部,防护框1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防护,重复以上操作通过安装架41和柔性半环42相互配合,能够将本设备安装在树木上,从而能够防止本设备发生倾倒损坏,同时第一滑动板2在防护框1向上侧移动过程中,能够自动向右侧移动,使得空气质量监测仪3自动向右侧移动暴露在空气中,能够对林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进而能够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62.参照图1、图2和图5,还包括有用于抬起升降座44的抬升机构6,抬升机构6包括有:拉绳61,升降座44上侧连接有拉绳61;定滑轮62,安装架41右部上侧转动式连接有定滑轮62;第三转轴65,安装架41右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三转轴65;绕线轮63,第三转轴65上连接有绕线轮63,拉绳61绕过定滑轮62,拉绳61左部下侧与绕线轮63连接;蜗轮64,第三转轴65前侧连接有蜗轮64;蜗杆66,安装架41前下部转动式连接有蜗杆66,蜗杆66与蜗轮64相互啮合;六角块67,蜗杆66右部连接有六角块67,六角块67便于人们利用扳手将蜗杆66进行转动。
63.当人们需要将升降座44抬起时,首先,人们借助扳手将六角块67进行转动,六角块67转动带动蜗杆66转动,蜗杆66转动带动蜗轮64转动,蜗轮64转动带动第三转轴65和绕线轮63转动,绕线轮63转动能够对拉绳61进行收卷,拉绳61被收卷会使得升降座44自动向上侧移动,同时定滑轮62能够对拉绳61进行导向,如此使得升降座44能够自动向上侧移动,以
便于对林区高处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当升降座44移动至所需要的高度时,人们释放六角块67,由于蜗轮64蜗杆66具有自锁功能,故而蜗轮64不会自动进行反转,如此能够对蜗轮64进行锁定,进而能够对升降座44进行锁定限位,当空气监测完成后,人们通过扳手控制六角块67进行反转,带动蜗杆66反转,进而带动蜗轮64进行反转,蜗轮64反转带动第三转轴65和绕线轮63进行反转,绕线轮63反转使得拉绳61被释放,随后升降座4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侧移动复位,使得拉绳61被拉直,接着人们将扳手取走即可,重复以上操作通过收卷拉绳61,使得升降座44能够自动向上侧移动,同时还能够对升降座44进行锁定限位,防止升降座44自动向下侧移动复位。
64.参照图2和图6,还包括有用于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卡位固定的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包括有:固定板71,第一滑动板2左部上侧连接有固定板71;第一弹簧73,固定板71右侧连接有两个第一弹簧73;第二滑动板72,第一弹簧73右侧之间连接有第二滑动板72,第二滑动板72下侧与第一滑动板2上侧接触,第二滑动板72与固定板71通过伸缩件连接;卡架74,第一滑动板2下部滑动式连接有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卡住固定的卡架74,第二滑动板72与卡架74接触;第二弹簧75,卡架74下侧连接有三个第二弹簧75,第二弹簧75下侧均与第一滑动板2连接。
65.当人们需要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卡住固定时,卡架74能够实现此功能,随后如果人们需要将空气质量监测仪3取下,人们将卡架74向下侧挤压,使得卡架74与空气质量监测仪3分离,接着人们能够将空气质量监测仪3取出,取出后,人们释放卡架74,同时当空气质量监测仪3与第二滑动板72分离时,第二滑动板72在第一弹簧73作用下向右侧移动,第二滑动板72向右侧移动会挤压卡架74向下侧移动,此时第二弹簧75被压缩,随后如果人们需要将空气质量监测仪3复位,人们将空气质量监测仪3放置在第一滑动板2上,空气质量监测仪3向左侧移动会推动第二滑动板72向左侧移动,此时第一弹簧73被压缩,随后当第二滑动板72与卡架74分离时,卡架74在第二弹簧75作用下向上侧移动复位,卡架74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卡住限位,重复以上操作通过卡架74,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卡住固定,从而能够防止空气质量监测仪3暴露在空中时受到撞击发生掉落。
66.参照图1、图2和图7,还包括有用于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遮盖防护的防护机构8,防护机构8包括有:防护板81,防护框1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能够对防护框1内部进行遮盖,进而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遮盖防护的防护板81;扭簧82,防护板81顶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扭簧82,扭簧8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与防护框1连接,扭簧82均套在防护板81上;固定架84,带齿架51下部右侧栓接有固定架84;阻挡块83,防护框1后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阻挡块83,阻挡块83后部与固定架84接触,阻挡块83前部与防护板81接触,能够对防护板81进行卡住限位。
67.当人们需要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遮盖防护时,防护板81能够实现此功能,初始时,扭簧82处于被扭转状态,当防护框1向上侧移动带动防护板81和阻挡块83向上侧移动时,阻挡块83在固定架84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防护板81被释放,随后防护板81在扭簧82作用下向右侧转动打开,之后空气质量监测仪3能够进行使用,使用完成后,并且当防护框1向下侧移动复位时,会带动防护板81和阻挡块83向下侧移动,接着人们将防护板81向左侧转动关闭,此时扭簧82被扭转,然后人们将阻挡块83进行反转,阻挡块83能够对防护板81进行卡住限位,从而能够防止防护板81自动进行转动打开,重复以上操作通过防护板81能够对
防护框1右侧进行遮盖,进而能够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进行遮盖保护。
68.参照图1和图8,还包括有用于对防护框1前侧进行遮盖的盖板机构9,盖板机构9包括有:玻璃盖板92,防护框1前侧开有便于人们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上的数据进行观察的观测窗口91,观测窗口91上滑动式连接有玻璃盖板92。
69.人们在利用空气质量监测仪3对空气进行监测时,通过观测窗口91和玻璃盖板92能够观察到空气质量监测仪3上监测出的数据,如果玻璃盖板92上有污渍看不清楚,人们能够将玻璃盖板92向右侧移动打开,随后通过观测窗口91能够对数据进行观测,观测完成后,人们将玻璃盖板92向左侧移动复位即可,重复以上操作通过观测窗口91和玻璃盖板92,能够便于人们对空气质量监测仪3监测的数据进行观测,同时玻璃盖板92能够对防护框1前侧进行遮盖。
70.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