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曲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7942发布日期:2022-08-24 02:5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连杆曲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杆曲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连杆曲轴。


背景技术:

2.连杆组由连杆体、连杆大头盖、连杆小头衬套、连杆大头轴瓦和连杆螺栓(或螺钉)等组成,连杆组承受活塞销传来的气体作用力及其本身摆动和活塞组往复惯性力的作用,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因此连杆受到压缩、拉伸等交变载荷作用,连杆必须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结构刚度,疲劳强度不足,往往会造成连杆体或连杆螺栓断裂,进而产生整机破坏的重大事故,若刚度不足,则会造成杆体弯曲变形及连杆大头的失圆变形,导致活塞、汽缸、轴承和曲柄销等的偏磨。
3.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曲轴连杆,公开号:cn207261457u,该曲轴连杆,在连杆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加强筋,起到加强连杆主体强度的作用,避免连杆主体在运转时发生形变,有利于连杆主体的稳定运行,在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凸纹,起到稳定放置连杆轴瓦的作用,避免连杆轴瓦在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的内侧发生滑动,有利于连杆轴瓦的稳定安装,在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上分别设置有定位销和定位孔,起到使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定位安装的作用,避免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在安装时发生歪斜,有利于连杆上盖和连杆下盖的精确安装,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在连杆上盖的上方设置有连杆螺栓孔,且连杆螺栓孔上设置有螺栓槽,起到使连杆螺栓的上端放置在螺栓槽内部的作用,避免杆螺栓的上端裸露在外,有利于对连杆螺栓上端的保护,将连杆下盖上的连杆螺栓孔设置为内螺纹,起到固定连杆螺栓的作用,且不会发生螺帽松动掉落的问题,有利于连杆螺栓的固定,但该设备在使用时曲轴和连杆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较低,导致曲轴和连杆在运行时容易形成速度差,长期使用后容易产生磨损,导致其使用寿命降低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连杆曲轴。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连杆曲轴,包括曲轴,所述曲轴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侧壁端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曲轴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曲轴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表面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壁中开设有通孔;
6.所述通孔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
7.所述密封机构包括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两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8.所述连接轴表面上活动套设有连杆机构;
9.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活动套设在连接轴表面上。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弹簧远离中心柱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条,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条均活动内设在第二环形槽中。
11.优选的,所述连杆侧壁上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部开设有第三环形槽。
12.优选的,所述中心柱和第一弹簧均活动内设在通孔中。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槽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加强条,两个所述第二加强条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加强条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槽内壁中。
14.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条和第二加强条内壁上均开设有倒角。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其一,通过曲轴、第二加强条和第二弹簧的设计,在第二加强条的移动下挤压第二弹簧发生形变,此时在第二弹簧的形变力作用下对第二加强条产生相对的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曲轴和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安装稳固性更高,从而使得设备在运转时摩擦力更小,确保了曲轴的使用寿命;
17.其二,通过连接轴、第一弹簧、第一加强条和连杆的设计,在对连杆的冲击力作用下挤压第一加强条相对发生形变,在第一加强条的形变下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一弹簧发生形变,当安装完成后第一弹簧对第一加强条施加作用力,再一次确保了连杆和连接轴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加强条连接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加强条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1、曲轴;12、第一安装孔;13、第一环形槽;14、第二安装孔;15、密封垫;16、连接轴;17、第二环形槽;18、通孔;21、中心柱;22、第一弹簧;23、第一加强条;31、连杆;32、圆槽;33、第三环形槽;34、第二加强条;3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4.实施例:
2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连杆曲轴,包括曲轴11,曲轴1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2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13,第一安装孔12内侧壁端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曲轴1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垫15,密封垫15远离曲轴11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连接轴16,连接轴16表面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17,第二环形槽17内壁中开设有通孔18;
26.通孔18内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机构;
27.密封机构包括中心柱21,中心柱21两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2,两个第一弹
簧22远离中心柱21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加强条23,两个第一加强条23均活动内设在第二环形槽17中,中心柱21和第一弹簧22均活动内设在通孔18中;
28.连接轴16表面上活动套设有连杆机构;
29.连杆机构包括连杆31,连杆31活动套设在连接轴16表面上,当连杆31与连接轴16连接时,此时将连杆31套设在连接轴16上,此时将连杆31向连接轴16内部冲击,此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一加强条23相对发生形变,在第一加强条23的形变下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一弹簧22发生形变,当安装完成后第一弹簧22对第一加强条23施加作用力,再一次确保了连杆31和连接轴16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连杆31侧壁上开设有圆槽32,圆槽32内部开设有第三环形槽33,第一环形槽13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加强条34,两个第一加强条23和第二加强条34内壁上均开设有倒角,两个第二加强条34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35,两个第二弹簧35远离第二加强条3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环形槽13内壁中,先将发动机的输出轴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中,在输出轴安装的过程中与第二加强条34接触,此时输出轴挤压第二加强条34向相背离的方向发生位移,此时在第二加强条34的移动下挤压第二弹簧35发生形变,此时在第二弹簧35的形变力作用下对第二加强条34产生相对的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曲轴11和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安装稳固性更高,从而使得设备在运转时摩擦力更小,确保了曲轴11的使用寿命。
30.工作原理:
31.第一步,使用时先将发动机的输出轴安装在第一安装孔12中,在输出轴安装的过程中与第二加强条34接触,此时输出轴挤压第二加强条34向相背离的方向发生位移,此时在第二加强条34的移动下挤压第二弹簧35发生形变,此时在第二弹簧35的形变力作用下对第二加强条34产生相对的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使得曲轴11和发动机输出轴之间的安装稳固性更高,从而使得设备在运转时摩擦力更小,确保了曲轴11的使用寿命;
32.第二步,当连杆31与连接轴16连接时,此时将连杆31套设在连接轴16上,此时将连杆31向连接轴16内部冲击,此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挤压第一加强条23相对发生形变,在第一加强条23的形变下带动与之固定的第一弹簧22发生形变,当安装完成后第一弹簧22对第一加强条23施加作用力,再一次确保了连杆31和连接轴16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