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65627发布日期:2022-07-23 09:1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带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带轮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发明名称为用于收放线机上的带轮部件,公告号为cn103603942a的发明专利申请,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凹的皮带轮槽,在皮带轮本体内设置带轮内套,带轮内套与皮带轮主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皮带轮本体和带轮内套的分体式结构,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分开制造,可更换皮带轮本体,节省材料成本;但皮带轮本体与带轮内套之间单采用螺丝锁紧结构,一段时间后,用于锁紧皮带轮本体与带轮内套的螺丝易松动,需频繁进行检修,且检修时需要一个个的对螺丝进行重新锁紧,费时费力;另采用螺丝锁紧,带轮内套与皮带轮主体之间的螺孔不好对齐,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螺丝锁紧方式需频繁检修且检修需一个个进行重新锁紧,安装是螺孔也不好对齐,较为费时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带轮机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5.带轮机构,包括带轮本体和带轮内芯,带轮本体与带轮内芯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衔接;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带轮本体上的卡块和设置在带轮内芯上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或是包括设置在带轮本体上的卡槽和设置在带轮内芯上与卡槽配合的卡块。卡块一端与卡槽一端在带轮本体的圆周面上对齐后,旋转带轮本体或带轮内芯将卡块嵌入卡槽,即可实现带轮本体与带轮内芯的连接,拆装方便、快捷。
6.进一步地,卡块的宽度逐渐增大,相应的卡槽宽度也逐渐增大。卡块呈楔形,在带轮旋转的过程中可越来越紧,不易脱落,起到加强紧固的作用。
7.进一步地,在卡槽与卡块之间加装螺栓锁紧。通过螺栓锁紧带轮本体和带轮内芯,起到加强紧固的作用。
8.进一步地,带轮内芯上设有通孔,带轮内芯上位于通孔内具有沿带轮内芯径向方向设置的螺孔,螺孔穿出卡槽底壁,卡块上与卡槽相应位置设有螺孔,螺栓与螺孔配合锁紧。设置通孔,便于将螺栓隐形,减少一些麻烦(例如裸露在外的螺栓易勾住外部的东西等)。螺孔对齐时只需要卡槽一端与卡块相应一端对齐即可实现两螺孔的对齐。
9.进一步地,卡块的内圈表面为弧形面,相应的与卡块内圈表面配合的卡槽底壁为弧形面。便于将卡块嵌入卡槽内。
10.进一步地,带轮本体外圈设有皮带轮槽,皮带轮槽内设有定位凸台。增加皮带与皮带轮槽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带轮本体旋转时皮带易打滑或扭转。
11.进一步地,定位凸台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或顶边为弧线的类等腰梯形。增加皮带与带轮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12.进一步地,定位凸台为环形结构。契合方便。
13.进一步地,定位凸台为至少两个,间隔并排设置在带轮本体的圆周面上。
1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15.带轮本体与带轮内芯之间通过卡块与卡槽配合来连接,安装方便,且衔接牢固,不易脱落,无需频繁检修,且拆卸更换也方便,在皮带轮槽发生磨损后,只需将卡块脱出卡槽即可拆卸下带轮内芯,更换带轮本体方便。为了提高带轮本体与带轮内芯之间的衔接牢固性,卡块的宽度逐渐增大,在旋转的过程中卡块可与卡槽配合得越来越紧。或是再增加螺栓进行锁紧,提高配合的牢固性。皮带轮槽设置定位凸台,增加皮带轮槽与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皮带打滑或发生扭转的情况。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轮本体的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轮内芯的结构图。
19.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带轮本体、2—带轮内芯、3—卡块、4—卡槽、5—卡爪、6—皮带轮槽、7—斜面、8—窄端、9—宽口、 10—弧形面、11—定位凸台、12—螺孔、13—通孔、14—皮带、15—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实施例1
22.带轮机构,如图1-3所示,包括分体式结构的带轮本体1和带轮内芯2,带轮本体1与带轮内芯2之间通过至少一个连接单元衔接。
23.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带轮本体1内圈上且凸出于内圈的卡块3和设置在带轮内芯2的卡爪5上与卡块3配合的卡槽4。卡槽4为带轮内芯2的卡爪5沿轴向的面上中部向内凹陷所形成的沿带轮内芯2外径延伸的凹槽。卡块3长度方向与带轮本体1内径方向一致。各连接单元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可供将卡块3 一端与相应卡槽4入口端在带轮本体1的圆周面上对齐,以便卡块3能够插入卡槽4。
2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数量与带轮内芯2上的卡爪5数量一致,即每个卡爪5上均具有一连接单元与带轮本体1衔接。在本实施例中,带轮内芯2上的卡爪5为三个,连接单元也为三个。
25.带轮本体1外圈设有内凹的皮带轮槽6,以皮带14嵌入配合。
26.实施例2
27.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卡块3的宽度逐渐增大,即卡块3沿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均为斜面7,且两斜面7的倾斜方向呈相对倾斜的方式。相应的卡槽4宽度也逐渐,即相应的卡槽4两内侧壁也为与卡槽4 两侧面配合的斜面7。安装带轮内芯2时,先将卡块3的窄端8与卡槽4的宽口 9对齐,然后旋转带轮内芯2,卡块3进入卡槽4后即可。
28.带轮本体1在工作时的旋转方向与卡块3宽度逐渐增大的方向一致,因此带轮本体1在旋转时卡块3与卡槽4之间的连接关系会越来越紧密,不易脱落。
29.实施例3
30.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为了降低带轮内芯2 脱离带轮本体1的风险,在卡槽4与卡块3之间加装螺栓锁紧。
3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影响带轮机构的工作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卡爪5上设置有贯穿卡爪5轴向方向的通孔13,卡爪5上位于通孔13内具有沿带轮内芯2径向方向设置的螺孔12,螺孔12延伸到卡槽4底壁且穿出卡槽4底壁,卡块3上与卡槽4相应位置设置有螺孔12。
32.安装时,在将卡块3传入卡槽4内后,从通孔13处插入螺栓将带轮本体1 和带轮内芯2锁紧,可避免两者脱离。
33.为了便于安装时卡块3上的螺孔12与卡槽4上的螺孔12进行对齐,可设计为卡块3长度与卡槽4长度相同,在卡槽4一端与卡块3相应端对齐时即可使相应的两个螺孔12对齐,螺栓即可插入两个螺孔12内进行锁紧。
34.实施例4
35.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卡槽4与卡块3 之间加装螺栓结构锁紧。结构同实施例3的方式。
36.实施例5
37.如图2、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卡块3能够在带轮内芯2旋转或随带轮本体1旋转时扣入卡槽4内,卡块3的内圈表面为弧形面10,相应的与卡块3内圈表面配合的卡槽4底壁表面也为弧形面10。
38.实施例6
39.其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连接单元包括设置在带轮本体1 内圈上的卡槽4和设置在带轮内芯2上与卡槽4配合的卡块3。
40.实施例7
41.如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带轮本体1的皮带轮槽6内设有向外凸出的定位凸台11,定位凸台11可为环形结构,即贯穿带轮本体1的圆周面;定位凸台11也可为若干个,并间隔并排设置在带轮本体1的圆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皮带14能够更好的与带轮本体1结合,定位凸台11为环形。
42.定位凸台1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等腰梯形或顶边为弧线的类等腰梯形。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台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增加带轮本体1与皮带14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皮带14转动的稳定性,不易扭转且不易打滑。
43.定位凸台11可为带轮本体1向外延伸的一部分,也可为单独的结构通过焊接固定在皮带轮槽6内。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步骤,定位凸台11为带轮本体1向外延伸的一部分。
44.皮带14下部具有与定位凸台11配合的定位凹槽15。
45.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