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4439发布日期:2022-07-05 16:5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


背景技术:

2.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弹簧的结合虽然简单,但种类泛多,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如现在的床垫,利用弹簧弹性好、承托性佳、透气性好等特点,制备成弹簧床垫,使床垫提供舒适的感觉,但现在的弹簧床垫中采用两段弹簧组合起到间歇性缓冲,而这种两段弹簧组合式力在传导时不连续,只能各自传导各自收到的力,而且两段弹簧的组合出部分弹簧重合导致使用成本提升以及材料浪费,使制作出的弹簧床垫软硬度单一,缺乏层次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该间歇式缓冲弹簧结构简单、新颖,通过采用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两段式结构实现间歇性缓冲,有二次承压且支撑效果更大的三段式弹簧,同时避免了以往采用两个独立弹簧组合使用时所存在的弊端;另外,使用时最先接触的软弹簧段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柔软的触感,随着弹簧本体的压缩,接着硬弹簧段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支撑,使使用者同时感受到弹簧的软硬两种感觉,软硬可变,具有层次感,舒适度高,同时具备重量轻、用料少的优点且质轻,可以减少原材料使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所述软弹簧段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和第三缓冲段,所述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相同,所述硬弹簧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三缓冲段的下端部与所述硬弹簧段的上端部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软弹簧段的螺旋直径和硬弹簧段的螺旋直径比为2-5:6-9。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与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或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比为2-3:4-5:2-3。
7.进一步的,所述硬弹簧段的螺距均大于第一缓冲段的螺距、第二缓冲段的螺距或第三缓冲段的螺距。
8.进一步的,所述硬弹簧段的螺距为5-9cm。
9.进一步的,所述间歇式缓冲弹簧为由金属丝以螺旋状绕制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间歇式缓冲弹簧结构简单、新颖,通过采用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两段式结构实现间歇性缓冲,有二次承压且支撑效果更大的三段式弹簧,同时避免了以往采用两个独立弹簧组合形使用时所存在的弊端;另外,使用时最先
接触的软弹簧段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柔软的触感,随着弹簧本体的压缩,接着硬弹簧段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支撑,使使用者同时感受到弹簧的软硬两种感觉,软硬可变,具有层次感,舒适度高,同时具备重量轻、用料少的优点且质轻,可以减少原材料使用。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13.附图标记为:1-软弹簧段、11-第一缓冲段、12-第二缓冲段、13-第三缓冲段和2-硬弹簧段。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5.见图1-2,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弹簧段1和硬弹簧段2,所述软弹簧段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段11、第二缓冲段12和第三缓冲段13,所述第二缓冲段12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一缓冲段11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13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缓冲段11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13的螺旋直径相同,所述硬弹簧段2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缓冲段12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三缓冲段13的下端部与所述硬弹簧段2的上端部连接;所述间歇式缓冲弹簧是由金属丝以螺旋状绕制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16.本实施例的间歇式缓冲弹簧结构简单、新颖,通过采用软弹簧段1和硬弹簧段2两段式结构实现间歇性缓冲,有二次承压且支撑效果更大的三段式弹簧,同时避免了以往采用两个独立弹簧组合使用时力传导的不连续性问题,以及两段弹簧的组合出部分弹簧重合导致使用成本提升以及材料浪费的问题;另外,使用时最先接触的软弹簧段1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柔软的触感,随着弹簧本体的压缩,接着硬弹簧段2收缩给使用者提供有力的支撑,使使用者同时感受到弹簧的软硬两种感觉,软硬可变,具有层次感,舒适度高。而采用金属丝以螺旋状绕制而成的一体成型可提高其整体结构稳固性;金属丝一般采用不锈钢丝、合金钢丝等,更有利于制备弹簧获得弹性。
17.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弹簧段1的螺旋直径和硬弹簧段2的螺旋直径比为2-5:6-9:所述第二缓冲段12的螺旋直径与第一缓冲段11的螺旋直径或第三缓冲段13的螺旋直径比为2-3:4-5:2-3。
18.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冲段11的上端面为最接近消费者身体的一面,控制第一缓冲段11的螺旋直径小于第二缓冲段12的螺旋直径,能够减轻人体对弹簧的上端面的触感,有效提高床垫的亲肤度,而控制第三缓冲段13的螺旋直小于第二缓冲段12的螺旋直径能保证软弹簧段1先于硬弹簧段2受力压缩起到一段缓冲后将压力直接传导至硬弹簧段2进行二段缓冲实现层次感,上述结构使具有不同螺旋直径的弹簧兼具优异的承托性、缓冲性以及舒适度,同时具备重量轻、用料少的优点。
19.本实施例中,所述硬弹簧段2的螺距均大于第一缓冲段11的螺距、第二缓冲段12的螺距或第三缓冲段13的螺距;所述硬弹簧段2的螺距为5-9cm。
20.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各段的螺距使该间歇式缓冲弹簧的两端受力面更大,在多个轻质高弹性弹簧并排组装时更有利于节省数量且保证支撑效果,软弹簧段1由于螺距小,最先发生形变,为使用者提供柔软的接触感,随着弹簧本体继续压缩,硬弹簧段2的较大螺距也发生形变,为使用者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使用者同时感觉到软硬两种感觉,软硬度可变,具有层次感,舒适度高。
21.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本体,所述弹簧本体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所述软弹簧段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和第三缓冲段,所述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相同,所述硬弹簧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所述第三缓冲段的下端部与所述硬弹簧段的上端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弹簧段的螺旋直径和硬弹簧段的螺旋直径比为2-5:6-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与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或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比为2-3:4-5: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弹簧段的螺距均大于第一缓冲段的螺距、第二缓冲段的螺距或第三缓冲段的螺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弹簧段的螺距为5-9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缓冲弹簧为由金属丝以螺旋状绕制而成的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包括弹簧本体,弹簧本体自上而下包括依次连接的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软弹簧段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缓冲段、第二缓冲段和第三缓冲段,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第一缓冲段的螺旋直径和第三缓冲段的螺旋直径相同,硬弹簧段的螺旋直径大于第二缓冲段的螺旋直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歇式缓冲弹簧,间歇式缓冲弹簧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的软弹簧段和硬弹簧段两段式结构实现间歇性缓冲,有二次承压且支撑效果,避免了以往采用两个独立弹簧组合使用时所存在的弊端,使使用者同时感受到弹簧的软硬两种感觉,具有层次感,舒适度高。舒适度高。舒适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卫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卫华
技术研发日:2022.03.04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